深海探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深海探索

深海探索是水下探索的一個方面,與地理學地球物理學的其他領域相比,深海探索被認為是相對較新的人類活動。深海仍然是地球上未被詳細探索的部分,並形成一個相對未被發現的知識領域。因為深海有著生物和礦產資源,深海探索的目的可能是科學的或者商業[1]

歷史

1521年:費迪南德·麥哲倫嘗試用加重線測量太平洋的深度,但沒有找到海底。1810-1827 年:來自尼斯(當時屬於薩伏依公國)的藥劑師安托萬·里索(Antoine Risso)發表了一系列長期被忽視的論文,描述並命名了漁民在 600 至 1,000 米深處採集的數十種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物種( 1,969 和 3,281 英尺)位於熱那亞灣[2]

方法

  • 直接和遠程目視觀察
    • 潛水員和載人觀察潛水器、遙控水下航行器和自主水下航行器、視頻和靜態攝影。
  • 對水體或其一部分的形態和範圍的調查 (海洋學)。
    • 遠程聲學和衛星傳感、雷達高度計
    • 聲納,高解析度多波束
    • 潛水員使用深度計、指南針、測斜儀和測量捲尺、手持式聲納和其他適用儀器直接測量洞穴和珊瑚礁結構。
  • 調查海底和淡水等量的地質特徵,並對地質結構、地層和沉積物進行地面調查。
  • 調查水體的物理和生態特徵及其所包含的地理特徵。
    • 生物標本數量和分布的識別和記錄
    • 通過潛水員、抓斗、網、挖泥機、有人和無人潛水器收集生物樣本
    • 用於海面溫度測量的紅外和微波輻射計
    • 底部取樣:抓斗、挖泥機、重力岩心取樣器、活塞取芯器、液壓活塞取芯器[2] 岩心鑽機
    • 水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的測量和記錄
  • 沉船考古遺址的發現和調查
    • 磁力計、多波束聲納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 DG Metals. DeepGreen acquires third seabed contract area to explore for polymetallic nodules. DeepGreen. 7 April 2020 [4 February 2021]. 
  2. ^ Briand, F.; Snelgrove, P. Mare Incognitum? An overview. CIESM Workshop Monographs. 2003, 23: 5–2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