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翼魚龍屬
狹翼魚龍屬 化石時期:
| |
---|---|
S. quadriscissus,發現於早侏羅世的德國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魚龍目 Ichthyosauria |
科: | †狹翼魚龍科 Stenopterygiidae |
屬: | †狹翼魚龍屬 Stenopterygius Jaekel, 1904 |
模式種 | |
窄吻狹翼魚龍 Stenopterygius quadriscissus (Von Quenstadt, 1858) Jaekel, 1904
| |
其他物種 | |
狹翼魚龍屬(屬名:Stenopterygius)又名狹翼龍,是種已滅絕海生爬行動物,是雙孔亞綱魚龍目狹翼魚龍科中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英格蘭、法國、德國、盧森堡、瑞士,生存年代為侏儸紀早期(托阿爾階)[1][2],最大化石身長約4公尺[1][3][4]。
簡述
狹翼魚龍的外表類似更著名的魚龍屬,狹翼魚龍擁有較小的頭部、較窄的鰭狀肢。曾經在德國發現過保存良好的化石[5]。狹翼魚龍具有狹長口鼻部,具有許多大型牙齒,四肢演化成鰭狀肢。狹翼魚龍具有三角形背鰭,以及大型、半流線型、垂直面的尾鰭。
古生物學
古生物學家推論,狹翼魚龍的習性類似今日的海豚,牠們的大部分時間處在開放性海洋中,捕抓魚類、頭足類、與其他動物為食。魚龍類化石的腹部區域常發現以上動物的化石[6][7]。
其中一個著名的化石,是一個雌性狹翼魚龍與生產中的幼年個體(魚龍類為卵胎生動物)。這個化石證明了魚龍類生產時,胎兒是以尾巴先出產道,如同現代鯨魚,以防止胎兒在完全經過產道之前淹死[8]。但是,科學家認為魚龍的雙親在產下幼崽後並不去照料、撫養他們的下一代。
狹翼魚龍的流線型身體,顯是牠們是速度很快的海生動物,可能接近鮪魚,現今速度最快的魚類之一,速度最高達100km/h[9]。
命名與分類歷史
在1858年,古生物學家Friedrich August von Quenstadt將一些發現於德國的魚龍類化石,命名為魚龍屬的一個種,Ichthyosaurus quadriscissus。在1904年,奧托·耶克爾將這個種建立為獨立屬,狹翼魚龍屬(Stenopterygius)[2]。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狹窄的翼」[4]。
如同19世紀被命名的許多史前爬行動物,許多化石在沒有詳細研究的狀況下,被歸類為狹翼魚龍的新種。在2008年,Michael W. Maisch重新研究狹翼魚龍的大部分化石,超過100個標本。他發現許多種跟模式種S. quadriscissus是相同物種,包含︰S. eos、S. incessus、S. macrophasma。此外,S. hauffianus、S. megacephalus的某些化石也被歸類於模式種[2]。
Maisch認為魚龍屬的一個種(Ichthyosaurus triscissus),其實是狹翼魚龍的一個種;早在1932年就有人提出這個分類。S. longifrons、S. megacephalus、S. megalorhinus的化石,多被改編入為S. triscissus[2]。
此外,Maisch將S. cuneiceps的正模標本、S. megalorhinus的某些標本,編入另一種,S. uniter。由於這個種的正模標本已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轟炸摧毀,他必須選出新模標本[2]。
Maisch發現S. promegacephalus的標本是個幼年個體,缺乏可鑑定特徵,因此列為疑名。而S. hauffianus的選模標本應該列為模式種的近似種,cf. S. quadriscissus(cf.是拉丁文conformis的縮寫,意為近似種) ,也被列為疑名。由於許多化石被編入於S. hauffianus,他將大部分化石歸類於相近的模式種,而少部分化石具有高度可鑑定特徵,不同於狹翼魚龍。在2008年,Maisch將S. hauffianus的少數獨特化石建立新屬,Hauffiopteryx[2]。
種
狹翼魚龍模式種S. quadriscissus的選模標本(編號GPIT 43/0219-1)是一個關節仍連接的完整身體骨骼,體內保存大型幼年個體,化石身長為3.15公尺。這個化石被發現於德國南部的侯茲馬登,屬於波西多尼亞頁岩(Posidonia Shale)地層,地質年代相當於早侏羅紀的早托阿爾階,約1億8200萬年前。在這次重新研究中,Maisch將30個其他標本編入此種,化石來自於德國的侯茲馬登與梅克倫堡-前波莫瑞、盧森堡南部,地質年代也是早托阿爾階[2]。
S. triscissus的正模標本(編號GPIT 12/0224-2)是一個關節仍連接的幾乎完整身體骨骼,是個接近成年個體,生前身長約2.1公尺。這個化石出土於德國南部的奧姆登,也屬於波西多尼亞頁岩地層,地質年代也是早侏羅紀的早托阿爾階。在這次重新研究中,Maisch將13個其他標本編入此種,化石來自於英格蘭、法國、德國、盧森堡、瑞士,地質年代也是早托阿爾階,略晚於模式種的年代[2]。在2011年,英格蘭薩默塞特郡的草莓河畔發現四個魚龍類化石,這個挖掘地點屬於早托阿爾階。這四個標本都是幼年或剛出生幼體,大部分是完整身體骨骼、一些頭顱骨。這些新化石被編入S. triscissus[10]。
S. uniter的正模標本(編號SMNS 14216)是一個關節仍連接的完整身體骨骼,是個成年個體,生前身長為3.35公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正模標本被轟炸摧毀。在這次重新研究中,Maisch將編號GPIT 1491/10標本列為此種的新模標本,這個標本也是個關節仍連接的完整身體骨骼,是個接近成年個體,生前身長約2.34公尺。這個化石出土於德國南部的侯茲馬登,也屬於波西多尼亞頁岩地層,地質年代也是早托阿爾階。Maisch將其他10個標本編入此種,化石都被發現於德國南部的侯茲馬登[2]。
在2012年,一個出土於德國東南部的魚龍類化石,被建立狹翼魚龍的新種,阿連狹翼魚龍(Stenopterygius aaleniensis),生存年代為侏羅紀中期的阿連階[11]。
分類
狹翼魚龍屬於魚龍目的狹翼魚龍科。近年,一些研究人員將Chacaicosaurus、Hauffiopteryx歸類於狹翼魚龍科,但沒有提出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以佐證之[1][12]。在2011年,V. Fischer提出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發現在鮪魚龍類(Thunnosauria)演化支之中,Chacaicosaurus是最原始的物種,而不屬於狹翼魚龍科與大眼魚龍科[13]。近年的其他兩個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則認為Hauffiopteryx是鮪魚龍類演化支、或真鼻龍類(Eurhinosauria)演化支的最原始物種,兩者都有可能[2][10]。如果以上研究結果屬實,狹翼魚龍科的唯一物種只有模式屬狹翼魚龍屬[13]。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Michael W. Maisch and Andreas T. Matzke. The Ichthyosauria (PDF). Stuttgarter Beiträge zur Naturkunde: Serie B. 2000, 298: 1–159.[永久失效連結]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Michael W. Maisch. Revision der Gattung Stenopterygius Jaekel, 1904 emend. von Huene, 1922 (Reptilia: Ichthyosauria) aus dem unteren Jura Westeuropas (PDF). Palaeodiversity. 2008, 1: 227–271 [2013-01-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26).
- ^ Huene F. von 1939. Ein ganzes Ichthyosaurier-Skelett aus den westschweizerischen Voralpen. Mitteilungen der Naturforschenden Gesellschaft in Bern 1939, pp.: 1-14
- ^ 4.0 4.1 McGowan C, Motani R. 2003. Ichthyopterygia. – In: Sues, H.-D. (ed.): Handbook of Paleoherpetology, Part 8, Verlag Dr. Friedrich Pfeil, 175 pp., 101 figs., 19 plts; München
- ^ Martill D.M. 1993. Soupy Substrates: A Medium for the 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Ichthyosaurs of the Posidonia Shale (Lower Jurassic) of Germany. Kaupia - Darmstädter Beiträge zur Naturgeschichte 2: 77-97
- ^ Böttcher R. 1989. Über die Nahrung eines Leptopterygius (Ichthyosauria, Reptilia) aus dem süddeutschen Posidonienschiefer (Unterer Jura) mit Bemerkungen über den Magen der Ichthyosaurier. Stuttgarter Beiträge zur Naturkunde Serie B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155: 1-19
- ^ Bürgin T. 2000. Euthynotus cf. incognitus (Actinopterygii, Pachycormidae) als Mageninhalt eines Fischsauriers aus dem Posidonienschiefer Süddeutschlands (Unterer Jura, Lias epsilon). Eclogae geologicae Helvetiae 93: 491-496
- ^ Böttcher R. 1990. Neue Erkenntnisse über die Fortpflanzungsbiologie der Ichthyosaurier. Stuttgarter Beiträge zur Naturkunde Serie B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164: 1-51
- ^ Real sea monsters: The hunt for predator X. [2013-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 ^ 10.0 10.1 Hannah Caine and Michael J. Benton. Ichthyosauria from the Upper Lias of Strawberry Bank, England. Palaeontology. 2011, 54 (5): 1069–1093 [2013-01-15]. doi:10.1111/j.1475-4983.2011.01093.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 ^ Maxwell, E. E.; Fernández, M. S.; Schoch, R. R. (2012). Farke, Andrew A. ed. "First Diagnostic Marine Reptile Remains from the Aalenian (Middle Jurassic): A New Ichthyosaur from Southwestern Germany". PLoS ONE 7 (8): e41692. doi:10.1371/journal.pone.0041692
- ^ Michael W. Maisch. Phylogeny, systematics, and origin of the Ichthyosauria – the state of the art (PDF). Palaeodiversity. 2010, 3: 151–214 [2013-01-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9-30).
- ^ 13.0 13.1 Fischer, V.; Masure, E.; Arkhangelsky, M.S.; and Godefroit, P. A new Barremian (Early Cretaceous) ichthyosaur from western Russ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1, 31 (5): 1010–1025 [2013-01-15]. doi:10.1080/02724634.2011.5954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