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秦婦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秦婦吟》是中國長篇敘事樂府詩,是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作者是唐朝末年的韋莊,背景是黃巢之變。《秦婦吟》與漢代的《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詩》合稱「樂府三絕」。

背景

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軍攻入長安,僖宗出逃成都,韋莊因應試正留在城中,目睹黃巢之亂,兵中弟妹一度相失,又多日臥病;離開長安的第二年,中和三年(883年)在東都洛陽,他將當時耳聞目見的種種亂離情形,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自述」,寫成長篇敘事詩《秦婦吟》。

內容

秦婦吟是一首「七言敘事詩」,全長238句,1666字,時跨三年,涉及地點有長安、三峰路、楊震關、新安東等,整首詩可分成兩大部份。前半部分146句,1022字,寫黃巢亂軍攻佔長安,後半部分92句,644字,寫秦婦逃出長安、東奔洛陽,目睹一切所見所聞。這首詩流行一時,許多人家都將詩句刺在屏風、幛子上,「流於人間,疏於屏壁」「冬寒夏熱,入人肌骨,不可除去」[1]。時人稱韋莊是「《秦婦吟》秀才」,與白居易的「長恨歌主」並稱佳話。

韋莊在詩中寫有「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這樣的詩句,引起了唐公卿世族的不滿,韋莊在發達之後,亦極力收回原本,在《家誡》內特別囑咐家人「不許垂《秦婦吟》幛子」[2]。韋藹給他編定詩集,也沒有把這首詩編進去。這首詩到了宋朝一度失傳。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在甘肅省敦煌縣東南鳴沙山的石室內發現了大量的古代寫本,其中有《秦婦吟》寫本,最早的是唐天復五年(哀帝天祜二年,905年)張龜的寫本,另有貞明五年(919年)安友盛寫本。1936年陳寅恪曾發表《讀〈秦婦吟〉》[3]。1940年發表《韋莊〈秦婦吟〉校箋》[4]。1950年又寫有《〈秦婦吟〉校箋舊稿補正》[5]

注釋

  1. ^ 杜牧《唐故平盧軍節度巡官隴西府君墓誌銘》述李戡之語
  2. ^ 《北夢瑣言·卷六》:先是,李遠以曾有詩云「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唐宣宗以其非牧人之才,不與郡守。宰相為言,然始俞允。蜀相韋莊應舉時,遇黃寇犯闕,著《秦婦吟》一篇,內一聯雲「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爾後公卿亦多垂訝,莊乃諱之,時人號「秦婦吟秀才」。他日撰家戒,內不許垂《秦婦吟》障子。以此止謗,亦無及也。
  3. ^ 《清華學報》第11卷第4期
  4. ^ 昆明自印本,題《秦婦吟校箋》
  5. ^ 《嶺南學報》第12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