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背山雀
青背山雀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山雀科 Paridae |
屬: | 山雀屬 Parus |
種: | 青背山雀 P. monticolus
|
二名法 | |
Parus monticolus (Vigors, 1831)
|
青背山雀(學名Parus monticolus),也叫綠背山雀,是一種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的雀鳥。
生態環境
青背山雀喜成群活動,見於海拔在1000米-4000米的中高山區,他們常活動於這個海拔的森林或林緣生境中。以苔蘚、枯葉、樹皮纖維及羽毛為建造巢穴的材料。
分布地域
青背山雀系東洋界鳥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沿喜馬拉雅山南麓有本物種分布,緬甸北部亦有分布;在中國西南諸省,西藏南部、雲南、貴州、四川各省可見,其在中國的分布北限可達陝西、甘肅南部的秦嶺一線,分布東限達長江中游的湖北省,在台灣亦有本物種分布。
特徵
青背山雀為體形較大之山雀科鳥類,其體長約為13-14厘米,與大山雀相當,體態亦與大山雀頗為神似,所不同者在於其體羽顏色的分布。青背山雀雄雌同形同色,成鳥自額部砌經頭頂直至頸側以及頜部皆以黑色為底色;臉部以及耳羽具大塊卵圓形白色斑塊,枕部亦具三角形白色斑塊,肩部和上背部為略沾灰色的黃綠色,在肩部綠色區域與頸部黑色區域交界處有一條細的亮黃色環帶;下背至腰部則為略沾黃綠色的灰色,上體自前向後顏色逐漸轉灰,過渡平緩;尾上覆羽黑色;尾羽黑色帶輝藍色金屬光澤,外側尾羽外翈白色;雙翅的翅上覆羽與肩羽顏色近似,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色端部為略沾綠色的白色,在翅上形成兩道白色翅斑,這兩道翅斑是區分本物種和大山雀綠背亞種的一個重要特徵,後者背部顏色與青背山雀頗為接近,但與大山雀各個亞種一樣,僅僅具有一道翅斑;飛羽黑色,羽緣色略淺;下體自喉部開始直至尾下覆羽有一條縱貫整個下體的黑色條帶;胸部、上腹部和兩脅的其他部分體羽則為明黃色,下腹部的顏色則由明黃逐漸轉淺,尾下覆羽黑色。虹膜褐色;喙黑色足亦為黑色。鳴叫時發出「嘖吱、嘖吱」的聲音。
食物
與其他山雀科鳥類一樣,青背山雀亦為典型的食蟲鳥類,構成其食譜的主要是各色昆蟲。
繁殖與保護
繁殖不詳,尚不可人工繁殖。
本物種未被列入保護動物目錄,其在中國的分布地域雖然非常廣泛,但並非優勢種,屬於稀有種,本物種還受到非法鳥類貿易的威脅。
青背山雀與非法鳥類貿易
與大山雀一樣,青背山雀亦受到非法鳥類貿易的威脅,但由於其本身種群數量和分布地域的限制,在市場上通常不常看到他們的身影,即便出現,也常常被作為外形怪異的「河南黑子」(意即產自中國南方的大山雀,所謂河南系虛指的地名,「黑子」是大山雀的俗名)出售,這種非法貿易對野生青背山雀的種群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參考文獻
- ^ Parus monticol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