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稻香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民營企業
機構代碼913205941376954729
成立1773年
代表人物沈根富(董事長)
總部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唯文路19號
業務範圍中國
產業食品業
產品中式餅食
網站www.daoxiangcun.cn
糕點製作技藝
(稻香村蘇式月餅製作技藝)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蘇州市
分類傳統技藝
序號202
編號項目JSⅦ-50
登錄2009年

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唯文路19號,是糕點食品生產企業,也是中華老字號。其蘇式月餅製作技藝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年,蘇州稻香村入圍FBIF食品飲料創新發布的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位列第90。[1]

簡介

該公司的前身是稻香村茶食糖果店,位於蘇州觀前街,相傳創始於清朝乾隆年間[2]。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認定的稻香村茶食糖果店始創時間是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3]。稻香村茶食糖果店主要出售自製的蘇式茶食、糖果、炒貨、野味,傳統特色產品包括綠豆糕、冰雪酥、鮮肉餃、月餅、酒釀餅等等[4]

乾隆皇帝下江南巡遊時,某日閒暇無事微服私訪,進「稻香村」品嘗蜜糕並稱讚。乾隆皇帝回宮後,即責令蘇州府台日將稻香村蜜糕進貢至京。乾隆在宮中吃到蜜糕後,龍顏大悅,特御賜一塊葫蘆招牌,上寫「稻香村」三字,稻香村因此馳名中外[5]。1860年,太平天國攻破蘇州,稻香村店鋪受到嚴重損失,稻香村在蘇州老店歇業40天。而夥計、店員為謀生計逃亡到比較穩定的北方城市,也由此稻香村在長沙、上海、天津、北京、保定和瀋陽等地開枝散葉,這些字號的「稻香村」還標榜自己是「真正、獨一的」。由於當時信息閉塞,政府沒有監管,更沒有品牌意識作為支持,所以各地稻香村與蘇州稻香村並沒有真正的傳承關係[5]

抗日戰爭爆發後,稻香村資助新四軍,並幫助蘇州城內當地百姓度過戰爭[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稻香村的所有資產被政府強制充公,接受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1月21日實行公私合營[5]。1958年,稻香村與平江區內各茶食糖果店的後坊及設備劃出,撤坊建廠,成立平江糖果糕點食品廠,廠址在稻香村後坊內[6]文化大革命爆發後,為破四舊,稻香村一度更名為「紅太陽」,文革後恢復原名[5]

1980年12月,蘇州糕點廠在觀前街的稻香村茶食糖果店舊址成立。1986年更名為蘇州稻香村食品廠[3][4]。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認定蘇州稻香村食品廠(註冊商標「禾」)為中華老字號[4]。2004年3月,蘇州稻香村食品廠、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北京新亞趣香食品有限公司投資成立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2]

2014年,蘇州稻香村在此基礎上成立「稻香村集團」,實施集團化發展戰略。目前集團在蘇州工業園區、北京通州、遼寧瀋陽、江蘇張家港和山東等地建有六個生產基地[7]

代表產品

棗花酥

山楂鍋盔

牛舌餅

南瓜餅

黑麻椒鹽餅

狀元餅

杏蓉餅

香芋餅

墨子酥

抹茶酥

黃油棗泥餅

綠豆餅

商標訴訟

自從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成立後,便陷入了無休止的商標權訴訟中。主要分為與保定市國資委方面就「稻香村」商標權轉讓的有效性的訴訟,以及與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稻香村」)就侵犯北京稻香村「稻香村」商標權的訴訟。後一訴訟不斷引發媒體關注。

商標註冊及轉讓

「稻香村」這一品牌早年是中國各地多家相互獨立的食品企業的名稱,但都未註冊商標[8]。1983年,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廠被核准在第30類「餅乾」商品上註冊「稻香村DXC及圖」商標(第184905號)。1988年,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廠又申請在第30類「果子麵包、糕點」商品上註冊「稻香村DXC及圖」商標,並於1989年被核准(第352997號)[3]。這兩個商標(以下簡稱「兩商標」)的標識相同,均由「稻香村DXC及圖」組成。1996年1月,兩商標獲評為1995年河北省著名商標[2]

保定稻香村雖然註冊商標「稻香村」最早,但後來經營不太理想,反而是1984年恢復的北京稻香村的知名度蒸蒸日上。保定稻香村一度想和北京稻香村合作,但未果。2002年,雙方達成協議:保定稻香村准許北京稻香村使用註冊商標「稻香村」,保定稻香村為北京稻香村加工部分產品[8]

1997年,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團獲得商標局核准,在第30類粽子、元宵等商品上及第35類推銷(替他人)服務上使用「稻香村」商標。另外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團(2005年改制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在其他多種類似商品和服務上註冊有「稻香村」、「北稻香」、「稻香村及圖」等商標[4]

1994年,保定食品總廠與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廠合併為「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總公司負責清收、償還原兩廠的全部債權、債務,並且接收財產。1997年3月,保定市國資委將「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的國家資本登記為國有資產,組織形式定為國有企業,主管部門為保定市貿易局。1999年10月及2000年3月7日,經原註冊人「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廠」申請,將兩商標轉讓給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9]。2000年12月28日,兩商標經核准轉讓於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2]

2002年,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和北京新亞公司共同設立合營有限責任公司「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並協議約定將「稻香村」註冊商標無償轉讓給合營公司,合資期限十年。2002年12月30日,北京新亞公司承包經營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期限自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9]。2003年3月24日,兩商標被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轉讓給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9][2]。2003年,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把在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保定市稻香村經營開發有限公司。趙玉柱同時兼任這三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04年,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9]

2004年3月,蘇州稻香村食品廠、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北京新亞趣香食品有限公司聯合組建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2]。協議書規定:保定稻香村可永久使用「稻香村」商標,保定稻香村與北京稻香村的合作繼續有效[8]。2004年11月14日,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受讓兩商標。2004年12月14日,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許可蘇州稻香村食品廠使用第352997號註冊商標。2006年7月7日,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與蘇州稻香村食品廠簽訂《關於雙方合作經營協議》,其中約定:蘇州稻香村食品廠對外一切經營活動統一由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負責,蘇州稻香村食品廠停止一切單獨經營活動及對外合作事項。2009年6月30日,雙方續簽該協議至2012年12月31日[2]。2006年,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更名為「保定稻香村糕點食品有限公司」[9]

所以自2004年起,可以合法使用「稻香村」商標的企業僅有三家:蘇州稻香村是第30類「餅乾」及「果子麵包、糕點」的「稻香村」商標的所有人;保定稻香村是兩商標的註冊者,在和蘇州稻香村合作後繼續享有永久使用「稻香村」商標的權利;北京稻香村根據2002年與保定稻香村達成的合作協議使用「稻香村」商標,並在部分類別的商品上和服務上有自己註冊的「稻香村」商標[8]

與保定市國資委方面的訴訟

2008年,保定市國資委下發通知,認定原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以協議方式將「稻香村」商標權無償轉讓給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時沒有在國資部門履行法律程序,違反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規定,授權保定商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達集團)代表保定市國資委採取訴訟等方式依法追回「稻香村」商標權。鑑於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已破產,追回的「稻香村」商標權收歸保定市國資委持有。商達集團隨即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2009年商達集團撤訴[9]

2010年,保定市國資委出資設立保定尚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達資產公司),授權尚達資產公司代保定市國資委參加訴訟,行使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出資人的權利。商達集團、尚達資產公司向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起訴被告保定稻香村糕點食品有限公司(原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北京新亞食品技術開發公司,要求追回「稻香村」商標權[9]

2011年,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1〕保民三初字第45號民事判決,判決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向被告北京新亞食品技術開發公司無償轉讓兩品牌的協議條款及轉讓行為無效,保定稻香村糕點食品有限公司(原保定稻香村新亞食品有限公司)2004年向第二被告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轉讓兩商標的行為亦無效,兩商標歸保定市國資委所有,並由其的授權代管人尚達資產公司行使代管權利,駁回商達集團的訴訟請求[9]

原審判決後,保定稻香村糕點食品有限公司不服,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1年,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終審作出〔2011〕冀民三終字第74號民事判決,維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中認定的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總公司向被告北京新亞食品技術開發公司無償轉讓兩品牌的協議條款及轉讓行為無效,但同時認定尚達資產公司的訴訟請求因超過訴訟時效而予以駁回,並撤銷了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受讓兩商標無效的判決,認定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受讓兩商標的行為有效[9]

與北京稻香村的訴訟

2006年,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稻香村」)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請在第30類餅乾、麵包、糕點商品上註冊「稻香村」商標(由手寫體「稻香村」文字加扇形邊框組成),獲得商標局核准。2009年7月2日,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稻香村」)向商標局提出異議申請,認為蘇州稻香村申請註冊的商標是模仿北京稻香村在第30類粽子、元宵等商品上在先註冊的「稻香村」商標,易使消費者混淆。商標局評審後裁定北京稻香村所提異議理由不成立,仍對蘇州稻香村商標核准註冊。北京稻香村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評委」)申請覆審。2013年4月2日,商評委裁定,蘇州稻香村被異議的商標不予核准註冊[3]

2013年,蘇州稻香村不服這一裁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商評委這一裁定,判決商評委重新作出裁定[3]。2014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終審判決,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已形成各自穩定市場,無正當理由不應打破,維持商評委和一審法院關於蘇州稻香村申請註冊的商標不予核准註冊的結論[10]。蘇州稻香村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行政裁定,駁回蘇州稻香村的再審申請[2]

上述判決及裁定生效後,蘇州稻香村仍在使用未獲核准註冊的「稻香村」商標(由手寫體「稻香村」文字加扇形邊框組成),並推出了和北京稻香村的「稻香村」商標外觀更加相似的無邊框商標。為此,2015年9月起,北京稻香村就蘇州稻香村商標侵權行為分別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蘇州稻香村停止侵犯商標專用權。2016年3月,北京稻香村將蘇州稻香村方面的稻香村食品集團公司、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北京蘇稻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蘇州稻香村在企業名稱及多家門店的字號上明確「蘇州」兩字[11] [12][4]

2017年9月22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就北京稻香村訴蘇州稻香村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做出行為保全裁定,要求蘇州稻香村停止在電商平台銷售及宣傳帶有「稻香村」扇形標識及「稻香村」標識的糕點等產品[13]。然而這份裁定令蘇州稻香村措手不及,蘇州稻香村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表明態度。當日蘇州稻香村部分產品逐步下架,也令蘇州稻香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同時,蘇州稻香村啟動了複議措施,請求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撤銷行為保全裁定,同時向法院提供了6000萬元作為反擔保。9月26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裁定解除該院在9月22日作出的裁定,由此蘇州稻香村部分產品恢復在電商平台銷售[14]

2018年10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北京稻香村停止在糕點類商品上使用「稻香村」標識,並賠償蘇州稻香村115萬元。蘇州稻香村由此獲得勝訴[15]

參考文獻

  1. ^ Bobo ZHU; Tutu YANG. 2020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 FoodTalks. 2020-08-24 [2022-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8).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苏州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行政裁决申诉行政裁定书.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2015-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3. ^ 3.0 3.1 3.2 3.3 3.4 两家老字号企业北京稻香村与苏州稻香村庭辩争商标.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5). 
  4. ^ 4.0 4.1 4.2 4.3 4.4 “稻香村”南北之争:苏州稻香村为何被诉侵权. 騰訊. 2016-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5. ^ 5.0 5.1 5.2 5.3 5.4 稻香村 持续经营两个多世纪的中华老字号. 環球網. 2016-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30). 
  6. ^ 苏州市志. 蘇州地情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8). 
  7. ^ 稻香村十年商标之争背后:老字号振兴之痛. 界面新聞. 2016-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8. ^ 8.0 8.1 8.2 8.3 劉郴山. 北京稻香村:京城“大食堂”. 人民網. 2010-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保定稻香村糕点食品有限公司、苏州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北京新亚食品技术开发公司、保定商达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尚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商标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 lawyerwq.com. 2012-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10. ^ 苏州稻香村与北京稻香村口碑差异大. 中國質量新聞網. 2014-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8). 
  11. ^ 北京稻香村再诉苏州稻香村. 網易. 2016-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2. ^ 商标之争持续多年 苏州北京“稻香村”又掐上了. 鳳凰網. 2016-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3. ^ 稻香村纠纷正酣 品牌乱象不止. 北京商報. 2017-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14. ^ 南北稻香村之争:峰回路转 苏稻恢复线上销售. 現代快報. 2017-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5. ^ 記者 馬婧 孫杰. 北京苏州两地法院判决“掐架” 稻香村商标之战陷入胶着. 北京日報. 2018-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