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教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象教寺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開山時間1670年
庫倫三大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6-494
登錄2006年5月25日

象教寺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

歷史

庫倫旗原屬哲里木盟,是清朝漠南蒙古唯一實行政教合一的喇嘛旗,即「錫勒圖庫倫喇嘛旗」。該旗藏傳佛教寺廟眾多,地位最高及規模最大者有三大寺,即興源寺、象教寺、福緣寺[2][3]

象教寺位於興源寺東側,與興源寺僅一牆之隔。象教寺創建於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通稱「上倉」(「倉」的意思是寓所、公寓),是札薩克達喇嘛居住及辦公場所。[1]

象教寺是錫勒圖庫倫旗政教權力的行使中心。象教寺內受人使喚的格伊格喇嘛在寺外便覺高人一等,輕視其他寺廟的喇嘛。其他寺廟的喇嘛非公事不敢入象教寺,故舊日曾流傳俗語:「廟裡的燕隼怕倉里的麻雀」。清末民初,象教寺的喇嘛達100多人。[1]

在1947年土改運動開始後,該寺喇嘛遭到解散,佛像、法器銷毀,寺院建築成為庫倫旗黨政機關的辦公場所。[4]

2008年,庫倫旗人民政府投資1230萬元人民幣維修興源寺、象教寺、福緣寺。此後,三座寺院的原貌逐漸恢復。[1]

建築

象教寺坐北朝南。佛殿只占象教寺占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其餘四分之三的占地面積為扎薩克達喇嘛居住及會客場所,以及印務處辦公場所。中路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八字照壁、查瑪舞場、山門、彌勒佛殿、垂花門、無量壽佛殿、印務處。[1][4][5]

  • 八字照壁:位於象教寺山門殿以南。硬山式。高一丈多,東西長約十多丈。[1]
  • 查瑪舞場:始建於康熙九年(1670年)。占地面積1080平方米。每年農曆正月和六月的法會上,舉行查瑪舞(俗稱「跳鬼」、「打鬼」)表演。東、西兩側建有場廳,為觀看查瑪舞的場所。[1]
  • 山門:三間,歇山頂[1]
  • 彌勒佛殿(正殿):始建於康熙九年(1670年)。三間,單檐大式歇山式。建築面積184.9平方米。殿內主祀彌勒佛像,有一人高。殿內的梁架彩畫繪製十分精美。[1]
    • 東、西配殿:位於彌勒佛殿前東西兩側。2011年前後,東配殿正在用作蒙藏醫診療室,西配殿正在用作書畫展覽室。[1]
  • 垂花門:彌勒佛殿後為一堵花牆,牆正中為一垂花門。入垂花門便來到無量壽佛殿院落。[1]
  • 無量壽佛殿:五間,硬山式。為札薩克達喇嘛的供佛場所。[1]
    • 東、西廂房:無量壽佛殿前東、西各有六間廂房,圓山頂,原來分別同彌勒佛殿院落內的東、西配殿相連。是喇嘛印務處(辦公處)的辦公地點。[1]
  • 印務處:位於無量壽佛殿以北,為中路最北的建築。也是喇嘛印務處用房。[1]
  • 玉柱堂:寺院東路建築。位於無量壽佛殿東北方向。五間,硬山頂。正面兩端的山牆前側有雕花,中間的四根石柱上有蒙古文對聯。石柱上端支撐著雨搭,雨搭寬約1.5米,雨搭之下、門楣之上有四十幅彩繪,其中每間八幅,均為戲曲彩繪,每幅表現一齣戲,十分罕見。[4]堂內正中供有佛像,牆壁上掛有歷代扎薩克達喇嘛的畫像,以及十幅唐卡。這裡是扎薩克達喇嘛的會客及議事場所。
    • 門:玉柱堂四周有高大的圍牆,玉柱堂南面有一座大門,西側則另外開有一扇小門。舊日,僧俗人等來玉柱堂拜會札薩克達喇嘛或辦理公事,均走西側的小門。小門南側圍牆上開有一個小窗,來人須先通過小窗向值班喇嘛講明來意,由值班喇嘛通報,獲得允許後方可進入院子。小窗周圍的磚牆上,有許多深淺不一的洞,都是過去等待進入的人在等待時,因感到無聊而用手指挖出的。獲得接見的僧人及蒙古王公,須在值班喇嘛的帶領下,躬身進入,躬身退出。[4]
  • 救度佛母殿:位於玉柱堂以北。
  • 扎薩克達喇嘛寓所:二層樓房,面闊三間,硬山頂。位於玉柱堂東側,同玉柱堂相接。[4]
  • 膳食房:位於玉柱堂及扎薩克達喇嘛寓所以南偏東。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库伦旗象教寺,中国通辽网,2010-06-18. [2013-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9). 
  2. ^ 阿如娜,庫倫旗古老燦爛的宗教文化,網易,2010-05-25[永久失效連結]
  3. ^ 陳喆,庫倫旗興源寺,古建園林技術2001年第01期
  4. ^ 4.0 4.1 4.2 4.3 4.4 王玉濤、魯雅君,庫倫象教寺戲曲彩繪初探,收藏參考2011年第1期
  5. ^ 以下還參考了象教寺內所立的說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