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形勢
列寧主義 |
---|
革命形勢(俄語:Революционная ситуация;英語:revolutionary situation)是表明革命可能性的政治形勢。
概述
列寧於1913年在他的文章《革命無產階級的五一遊行示威》中說:「單是壓迫這一點,不管它有多麼嚴重,並不總是能造成一個國家的革命形勢。在多數情況下,對於革命來說,僅僅是下層不願象原來那樣生活下去是不夠的。對於革命,還要求上層不能象原來那樣統治和管理下去。」這兩個條件後來被簡明地稱為「統治者再也不能照舊統治下去,而社會底層也不願意照舊生活下去」。在後來的著作中,列寧提出了第三個條件:勞動群眾的高度政治積極性,他們願意採取革命行動。[1]
列寧在《第二國際的破產》中對革命形勢的描述如下:[2]
“ | 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毫無疑問,沒有革命形勢,就不可能發生革命,而且並不是任何革命形勢都會引起革命。一般說來,革命形勢的特徵是什麼呢?如果我們舉出下面三個主要特徵,大概是不會錯的:(1)統治階級已經不可能照舊不變地維持自己的統治;「上層」的這種或那種危機,統治階級在政治上的危機,給被壓迫階級不滿和憤慨的迸發造成突破口。要使革命到來,單是「下層不願」照舊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夠的,還需要「上層不能」照舊生活下去。(2)被壓迫階級的貧困和苦難超乎尋常地加劇。(3)由於上述原因,群眾積極性大大提高,這些群眾在「和平」時期忍氣吞聲地受人掠奪,而在風暴時期,無論整個危機的環境,還是「上層」本身,都促使他們投身於獨立的歷史性行動。
沒有這些不僅不以各個集團和政黨的意志、而且也不以各個階級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變化,革命通常是不可能的。這些客觀變化的總和就叫作革命形勢。這種形勢在1905年的俄國,在西歐各個革命時代都曾有過;但是,這種形勢在上一世紀60年代的德國,在1859—1861年和1879—1880年的俄國也曾有過,當時卻沒有發生革命。為什麼呢?因為不是任何革命形勢都會產生革命,只有在上述客觀變化再加上主觀變化的形勢下才會產生革命,即必須再加上革命階級能夠發動足以摧毀(或打垮)舊政府的強大的革命群眾行動,因為這種舊政府,如果不去「推」它,即使在危機時代也決不會「倒」的。 |
” |
參考文獻
- ^ The Great Soviet Encyclopedia, article "Революционная ситуация".
- ^ 第二国际的破产.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