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龔永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龔永吉(14世紀—15世紀),天民浙江金華府義烏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龔永吉是洪武二十九年舉人龔泰之子,擅長楷書,永樂十八年(1420年)中舉人,十九年(1421年)會試副榜[2],入國子監讀書,宣德元年(1426年)授兵部職方司主事,有清慎名聲,曾跟隨明宣宗親征漢王朱高煦正統元年(1436年)陞武選司郎中,不久被誣陷而遭謫戍平涼衛,二年(1437年)春天蒙古入侵,得兵部尚書王驥推薦任用,協助都督趙安、兵部侍郎柴車籌劃防守,九年(1444年)、十四年(1449年)兩次跟隨王驥征討往麓川緬甸孟養等地,班師後論功行賞,十四年(1449年)擢官大理寺少卿。

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龔永吉陞為兵部右侍郎,旋即在六月改任南京禮部侍郎,八月再調為南京大理寺卿,當時休寧縣有土豪孫志靜謀殺縣民項仕和而奪去其妻,事發後賄賂官員脫罪,都察院送大理寺審錄,他覺得可疑而置之一旁,某晚回家經過太平堤遇上一隻鵝在肩輿不肯離去,他對鵝說:「若有冤可隨我至門。」回去後鵝卻不見了,他說:「這豈不是項仕和之冤麼?」翌日閱案果然發現疑點於是駁回,都御史蕭維禎遣派御史畢亨查核事實,將孫志靜正法;楊子江賊人劉千金以販鹽為名殺人劫財,官員不能制止,一日抓獲其部下,官員誣陷該人指其南市買賣有仇家百餘人,用刑迫其屈服,龔永吉詳得實情,疏陳該人冤屈獲釋。成化元年(1465年)十二月上疏乞骸得允,於是買舟東歸回鄉,行李只有琴書,他生平厚待他人,薄待自己,居家喜好吟詠,澹泊卻怡然自得,年七十三歲去世,賜葬祭如例,章綸為其墓題字,有「生既無慚,死亦何愧」的句子[1][3]

引用

  1. ^ 1.0 1.1 嘉慶《義烏縣志·卷十五·人物》:龔永吉,字天民,忠節公泰子,泰死靖難節,時方四歲,母傅氏矢節訓育,成童即嗜學,以《春秋》領永樂庚子鄉試,卒業太學,授兵部職方主事,護駕征樂安,調軍湖廣措置得宜,正統改元陞武選郎中,被誣謫戍平涼,丁巳北敵猖獗,以兵部尚書王驥薦得釋,同都督趙安北征功成復職,甲子隨驥南討麓川緬甸西巡延綏寧夏甘肅等處,己巳復從驥往麓川征勦苗蠻 凡兩討麓川,五征川夷,再伐苗蠻 ,擢大理少卿、兵部侍郎,改南京禮部,轉大理寺卿致仕。先是有滯獄休寧,土豪孫志靖與親人俞益謀殺細民項士和奪其妻,事覺賄執獄者謀脫其罪,經十餘年不決,一日都察院蕭維禎押送詳審,永吉疑之,晚過太平堤,忽隻鵝來止輿下,揮之不去,永吉謂鵝曰:「爾豈有冤欲鳴耶,可隨我至門。」及至而鵝不見,永吉曰:「此非士和之冤耶?」蓋鵝與和音相協,次日閱卷遂駁回,維禎是之,差御史畢亨往勘其實,果志靖主謀益殺之,二人遂服罪。楊子江有賊劉千金,以販鹽為名遇者即殺之劫其財,當道不能制,一日獲其從者問,間誣指其南市買賣有仇者百餘人,迫於刑悉強服,永吉詳得實疏陳其冤俱獲釋;平生清介慎密,謀慮深遠,屢禆征伐囊無所畜,宣廟製秋水圖並詩賜之 詩曰:萬頃煙波,渺渺數行,旅雁飛飛,沙嘴黃蘆,歸棹渡頭,紅葉斜暉 ,少師楊士奇志其末,居家好吟詠,食貧澹然自適,人皆服其清節,年七十三卒,賜葬祭如例。
  2. ^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第四十一卷·書家傳二十》:龔永吉,字天民,義烏人。善楷書,得鍾王之法,永樂庚子舉於鄉,會試乙榜。
  3. ^ 《國朝獻徵錄·卷六十九》:龔永吉,字天民,父泰以都給事中死建文之難,語具忠節錄,永吉領鄉薦,宣德丙午授職方主事,清慎有聲,嘗扈駕征樂安,正統改元丙辰春二月陞武選郎中,秋九月被誣謫戍平涼,二年丁巳春二月北虜犯邊,兵部尚書王公薦公可用,詔驛騎取之,時副總兵都督趙公安、兵部侍郎柴公車將兵出涼州,以公為佐軍執馘而還,公之籌策居多,夏六月復任當在平涼,時母傳傅沒於家,逾三年公弗及守制,既還乞終喪不許。九年甲子詔靖遠伯王公驥討麓川緬甸,西巡延綏寧夏莊涼甘肅等處,以公為佐,奏功凱旋,十四年己巳復詔靖遠伯將兵往麓川緬甸孟養等處征剿苗蠻,經畫一委於公,運籌決勝參贊惟勤,班師行賞;冬十月擢大理少卿,天順改元春三月陞兵部右侍郎,夏六月改南京禮部,秋八月改南京大理寺卿,時有冤獄休寧縣土豪孫志靜謀殺細民項仕和而奪其妻,事覺賄執獄者脫其罪,都察院送寺審錄,公疑而置之,及晚歸過太平堤忽一鵝止肩輿下,揮之弗去,公指謂鵝曰:「若有冤可隨我至門。」及至則鵝不見矣,公曰:「此非項仕和之冤耶?」翌日閱案果疑遂駁回,會都御史蕭公維禎差官往覈其事實,孫志靜謀也。成化乙酉冬十二月上疏乞骸得允,乃買舟東歸,琴書之外無餘物,公平生厚於待人,薄於奉己,惓惓以保民愛君為心,永嘉章恭毅公嘗題其墓,有「生既無慚,死亦何愧」之語,憶可謂名言也已。

參考文獻

  •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第四十一卷·書家傳二十
  • 《國朝獻徵錄》·卷六十九
  • 嘉慶《義烏縣志》·卷十五·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