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块厝 (台南市)
七塊厝是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舊有傳統聚落名稱,位於學甲十三庄的中社庄境內,同時也是學甲47角頭聚落之一,早期的行政編制為煥昌里,因行政區的調整現與一秀里合併為學秀昌里。[1][2]
地理位置
七塊厝位處於學甲市區(街)北邊,約是天仁工商東面一帶,早期時是平原的農業區,目前因工商業的發達,幾乎都是現代化的屋樓。[3]而據說開基祖先李煥昌較喜以捕魚為生,應與往昔此地近海的生態環境有關,也因此學甲北區居民捕魚風氣較為興盛。此外,古時學甲不少臨倒風內海之地,由於地形地勢之故常會有一些傳說,相傳七塊厝此地又叫鯉魚穴(鯉魚潛水),且以前本地為學甲最低之處,全學甲的地表水都匯集到此向北流出,故而七塊厝的鯉魚穴的魚頭向南而水流向北。[4][5]
建庄脈絡
一般認為七塊厝(Tshit-tè-tsh;煥昌)是由來自中國福建泉州南安縣18都深潭里(今為南安縣海山鎮)人士李煥昌,約於三百餘年前來臺所開墾。[4][6]李氏三兄弟在明末清初 (名永曆15年、清順治18年 : 1661年) 3人攜3尊關帝神像入臺,出來時原居同一地,然其後3兄弟分移三地,長兄奉大關帝移居嘉義篩斗坑,三弟奉三關帝開墾於將軍區後港仔一帶,本名「李二」的李煥昌(「煥昌為字」)則在學甲落腳定居,在地的「煥昌祠」是較為顯著的佐證。[5]
落腳學甲開墾之後,李煥昌育有2子長子為李綿,原寓意子孫綿長之意然其卻無後,而次子李進(寓意為綿延進展之意)竟生有7子(另有一說為6子1女,女兒乃招贅鄭氏為夫),大房李尊星、2房李選、3房李嚴、4房李朴直、5房李忠、6房李府和尾房李傑等7房子嗣。[4]
基於李煥昌的兒輩中僅有次子所生7個後代子嗣,且嗣後又分別居住於七地,接著也都紛紛立門戶且各自有屋厝,故而當地人將此稱之為「七塊厝」,也就是說「七塊厝」是以李氏後代孫輩數為名,其後代又有一些分移筏仔頭及紅蝦港。筏仔頭是於道光22年(1842年),由三、五房分出;紅蝦港則是由七房分出,光復後有分移至臺東。[7]到了日治時期又將七塊厝劃分為學甲第四保,終戰後為紀念開基祖先復再次更名為「煥昌村」,民國57年(1968年)學甲升格為鎮後又後再度易名為「煥昌里」,此舉乃為飲水思源的深意。民國95年(2006年)2月1日行政區域調整,將一秀里與煥昌里合併為秀昌里。[8]
宗教
七塊厝(煥昌)聚落有兩間角頭廟分別是文衡殿以及鎮壽殿,文衡殿主祀為關聖帝君,而鎮壽殿主祀為五穀仙帝(即神農大帝)。[9][4] 其中主祀二關帝的文衡殿,此神係李煥昌由福建所奉迎來臺,創建於清光緒元年,一開始名為煥昌祠,嗣後民國50年(1961年)由村長倡議重建,以「公厝」建築格局築造,隔年竣工啟用,並更名為「文衡殿」。[8]
交通
學甲七塊厝有3條重要聯外道路分別是臺19、臺84以及市174線。
臺84線下交流道,往南走臺19線,要進入學甲庄街之前,會先經過煥昌,[10]而臺19線公路在114.5KM 處成了中正路,在丁字路口接中華路三段;在115KM+200M 處有一個三岔路口,交會華宗路、三民路、中正路,往三民路即進入本聚落。[8]至於市171線8K+500M此處所指的學甲,指的即是「學甲市區」,範圍大抵西起信義路,東至中華路(東外環),北起三連路,南至寶發路(南外環),面積約4平方公里。此外,七塊厝通往頭港仔的174線,在學甲市區的路段稱作「三連路」,這是為表彰新頭港仔人吳三連對學甲的貢獻而命名,她的命名與華宗路屬同性質。[7]
參考資料
- ^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資訊網.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2018-09-14 [2024-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 ^ 李義隆、吳進來、劉淑華 等.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13-學甲區.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2024-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2).
- ^ 黃 , 文博 .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 臺南 : 臺南縣政府 . 1998 : 20–81. ISBN 9789570212020.
- ^ 4.0 4.1 4.2 4.3 黃 , 文博 . 倒風內海及其庄社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3 : 245–269. ISBN 978-986-03-5211-5.
- ^ 5.0 5.1 戴, 文鋒 (主編) .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 .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0 :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 ^ 姜 , 天陸 . 海山橫貫臺84線 從武德會到玉井.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67–106. ISBN 978-986-04-3028-8.
- ^ 7.0 7.1 黃 , 文博 .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 ^ 8.0 8.1 8.2 陳 , 桂蘭 . 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87–126. ISBN 978-986-04-3023-3.
- ^ 黃 , 文博 . 南瀛刈香誌 . 臺南 :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1994 : 25–29. ISBN 957-00-2651-0.
- ^ 姜 , 天陸 . 海山橫貫臺84線 從武德會到玉井.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67–106. ISBN 978-986-04-3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