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胥鐵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胥鐵路
(開平煤礦鐵路)
唐胥鐵路上的胥各莊站
概覽
目前狀況七灤鐵路的一部分
技術數據
路線長度9.67→44.8公里
軌距標準鐵軌
營運資訊
開通營運1881年11月9日
重要人物李鴻章唐廷樞金達

唐山-胥各莊鐵路,在英語文獻中常被稱為開平煤礦鐵路(英語:Kaiping Colliery Tramway),是一條連接開平煤礦胥各莊輕便鐵路,全長近9公里。這條鐵路於1876年被第一次提出,後在1881年5月開始動工,11月通車。唐胥鐵路雖然不是中國境內出現的第一條鐵路[註1],但是是第一條中國自行修建運營的、承擔運輸任務的近代化鐵路,被公認為是中國鐵路建設的起點;在今日的唐山礦一號井東側就樹立着刻有「中國鐵路起點」的石碑[參1]

規劃和籌備

為解決輪船招商局北洋水師對煤炭的需求[參2],1876年11月6日,時任輪船招商局總辦的唐廷樞一行人,受李鴻章之命,來到灤州開平鎮[註2],就煤鐵礦藏進行了為期3天的勘察[參3]。為降低煤礦的運輸成本[註3][參4],唐廷樞建議修建從開平南至澗河口的鐵路,還表示「苟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也[參3]。」這個澗河口鐵路的規劃長度為100華里,預計成本為銀40萬兩[參5]。然而不久之後,唐廷樞認為鐵路經過的地區多為旗人的駐地,「如躲避此等旗地,另築曲折的路線,則將所費不貲」,加上吳淞鐵路正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參6],便打消了建設鐵路的念頭[參7]:638

為保證運煤通道能及時打通,唐廷樞轉而計劃開挖蘆台至胥各莊、與薊運河相連的運河(蘆台煤河),但是胥各莊至唐山煤井間地勢較高、地質堅硬,無法開挖[註4][參9];於是在1880年10月10日,唐廷樞稟報李鴻章,請求修建一條從胥各莊到唐山煤井的鐵路[註5],後又於1881年2月再次請求[註6]

1881年4月,李鴻章上書朝廷;在奏摺中,他首次提及了運煤通道的事宜[註7]

在1877年6月,唐廷樞考察了基隆煤礦和運輸煤炭的馬車鐵路;在8月回到直隸省後,唐具稟李鴻章,認為新鐵路可以參照基隆的馬車鐵路,也使用騾馬作為動力[註8],既能節省成本,也能使鐵路迅速投入使用[參9]

建設

彼時的中國除了先前英國未經官方允准修建的吳淞鐵路之外,尚無其它的參照線路,且吳淞鐵路運行不久後即被清政府贖回拆除,於是新線的軌距成為了建設時的爭議點。在眾多提議中,英國工程師克勞德·威廉·金達堅持採用1435毫米的寬度[註9][參3];此標準不僅有利於進口自英國的設備直接應用在該鐵路上,並為日後改建為真正意義上使用鐵路機車運輸的「鐵路」做準備,還奠定了日後中國鐵路的軌距標準[參2][參13]:44。由於當時的中國沒有生產鋼鐵的能力,鋪設的軌道大多進口自英國[參14][註10][參15]

1881年3月,礦務局啟動運煤河工程,並於8月完工,引蘆台河水入內。工程造價11.5萬兩白銀,河長35公里,佔地約6500畝[參3]。從唐山煤井起至胥各莊、長9.7公里的鐵路於1881年5月13日動工,6月9日開始鋪軌(日後成為鐵路節),11月9日竣工,每英里造價約3000英鎊[參3][參16]。建成時,鐵路採用的是30英磅每碼(15公斤每米)的鋼軌。

運營

1881年的中國火箭號蒸汽機車

在李鴻章和醇親王奕譞表態支持後[註11],金達自製的「龍號」機車於唐胥鐵路投入使用[參9][參13]:44。隨着線路上的機車越來越多,鐵路公司開始為每台機車分配編號,其中最早製造的「龍號」機車銘牌上刻着「No.1」的字樣[參18]

1882年4月,「龍號」機車把第一批煤炭從唐山礦運到了胥各莊。同年,開平礦務局從英國進口了三輛機車,其中兩輛0-6-0型蒸汽機車在10月到貨[參19][參18],另外一輛為0-2-0型;後者由英國蘇格蘭機車廠製造,被編為「0號」,價格為2.48萬大洋[參20][參21][參22][參23]

1882年,開平礦務局為擴展客運業務,從唐胥鐵路上向東建造了一條約0.9公里長的線路,並建起了老唐山火車站。1883年1月,開平礦務局已擁有頭等客車1節,二等和三等客車3節,每日在唐山和胥各莊之間往返6個來回;客運服務的收益已能承擔唐胥鐵路運營的開支。[參3]在1886年4月,鐵路延長至蘆台後,唐蘆鐵路繼續保持盈利[註12][參24]

從1881年建成起,唐胥鐵路就由開平礦務局管理,當時並沒有專門負責鐵路運輸的機構[參25]:444。1886年7月,開平礦務局向李鴻章致信《請展築鐵路稟》,申請開辦開平鐵路公司[註13][參24];在李批准後,公司成立,實行官督商辦,共招股2500股,共計白銀25萬兩,伍廷芳被任命為總經理[參26],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會辦吳熾昌先後擔任開平鐵路公司經理[參24]。公司成立後便出資10萬兩白銀購買了唐山機車廠和唐胥鐵路的所有權[參27]。自此唐胥鐵路脫離礦務局管理,開始單獨經營。[參3]

後續發展

隨着開平煤礦產量逐漸增加,軍隊和民用船艦的煤炭需求也逐步擴大,運河的不穩定,以及水路-鐵路的換裝成為了煤礦外運的瓶頸[參25];1884-1885年的中法戰爭結束後,改革派試圖說服清廷通過建設鐵路以鞏固海防。基於上述理由,開平礦務局和金達都曾致信李鴻章[參25],要求鐵路繼續向西南修建至蘆台[參28]。由於新建路段附近皆為荒地,而且已在開鑿運河時被礦務局購買,李很快就批准「試辦」[參25]。1886年,唐胥鐵路開始向閻莊蘆台修建[參13]:44;次年4月,向閻莊、蘆台的延長線投入運營,鐵路依次改名為唐閻鐵路唐蘆鐵路[參29][參30]

光緒十三年(1887年)二月,海軍衙門總理醇親王奕譞奏准把唐胥鐵路向東再延伸至山海關,向西延伸至天津。開平運煤鐵路公司改名為中國鐵路公司,仍由伍廷芳吳熾昌主持,克勞德·金達為技師。在李鴻章和金達的指導下,線路建設進展迅速。1888年10月3日線路通車至天津[參13]:44,改稱唐津(天津)鐵路。李鴻章主持通車儀式。清廷於1888年12月批准了延長線路至距離北京以東13英里的通州的計劃,但該段受到故宮大火的影響並未實際建築。儘管之後張之洞曾提出修建天津往盧溝橋、連接京漢鐵路支線的提議,但最初並未被朝廷接受。1880年後,清廷開始將鐵路建設重點轉往關外方向,以應對俄國和日本潛在的威脅[參13]:45。至山海關的鐵路最終於1894年建成[參31],並更名為津榆鐵路,並在1897年與津蘆鐵路合併為關內外鐵路[參26]

1930年後,唐胥鐵路成為京山鐵路一部分。1994年因京山線壓煤改線而成為現七灤鐵路的一部分。

軼聞

不少媒體和學者都認為,唐胥鐵路一開始決定使用騾馬作為動力,是因為受到清廷的反對[參32]。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資料記載,清廷並未反對鐵路的修建,也從未禁止機車的使用,甚至還曾乘坐列車前往清西陵祭祖;唐胥鐵路計劃使用騾馬作為動力,是因為李鴻章計劃將台灣基隆煤礦的運營模式,包括馬拉火車,應用在即將產煤的開平煤礦上[參9][參33]

註釋

    註:

  1. ^ 展覽鐵路和英國未批先建的吳淞鐵路都比唐胥鐵路早
  2. ^ 今屬唐山市開平區
  3. ^ 如用畜力車將煤由唐山運至蘆台,再換裝木船沿薊運河運到天津,每噸成本將為白銀4兩7錢,運到上海,則每噸成本將超過6兩。幾乎等於進口煤價。如修建一條由唐山煤礦至北塘薊運河出海口的鐵路,以鐵路運煤,煤的運費則大為降低,運到上海每噸成本也不過4兩。
  4. ^ 例如從唐山車站到礦區的平均坡度約為30‰[參8]
  5. ^ 唐山煤井明年正月即可見煤,「此時不得不預籌運道,以備明春出煤之路」,擬從蘆台向東北開挖一條河道,「直抵豐潤屬之胥各莊,再由該莊之東北築快車路一條,直抵煤廠[參7]:640-641
  6. ^ 「(光緒)六年九月內稟明憲台批准,於蘆台鎮東起,至胥各莊東止,挑河一道約計七十里,為運煤之路;又由河頭築硬路十五里,直抵礦所,共需銀十餘萬兩……經已興工挑挖,本年四月可期一律挑成。」[參7]:643
  7. ^ 「由蘆台鎮東起至胥各莊止,挑河一道,約計七十里,為運煤之路;又由河頭接築馬路十五里,直抵礦所,共需銀十數萬兩。」[參10]
  8. ^ 「若煤鐵並運,即須自築鐵路,方可大見利益,是台北礦務,煤井未開,鐵路先已築成,正此之謂。蓋煤本不難取,所難者使其逐日運出費力。若能仿照台北,築做用馬拖車小鐵路,非但煤鐵容易運出,即熔鐵鍋爐、拉鐵機器等重物,均無難運進矣。」[參11][參12]
  9. ^ 此軌距在1937年才由國際鐵路聯盟確認為標準軌距。
  10. ^ ……鐵軌上面有清晰鑄有 「BARROW STEEL英語Barrow Hematite Steel Company SEC 366 6/1892 ICR」字樣……
  11. ^ 醇親王奕譞曾於光緒七年(1881)致函李鴻章,謂可將火車「試行於煤鐵之礦、開墾之地,以及屯軍設防之一、二口岸,俾見聞習熟,漸推漸廣」[參17]
  12. ^ 「(開平鐵路)於本年四月開行,計有火車三輛,客貨車一百零二輛……每日可收銀四千數百兩,除養路費二千兩外,每日可得餘利銀千數百兩至二千餘兩,連閏七月,共存餘利一萬三千一百兩有奇。」——《申報》1888年1月23日
  13. ^ 「今邀集眾商公議,咸願湊合股銀,接修鐵路六十五里,從胥各莊到閻莊止,名曰開平運煤鐵路公司。」

參考文獻

    參:

  1. ^ 从中国铁路源头出发. 人民鐵道. 2019-01-24 11:02:21 [2019-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2. ^ 2.0 2.1 1881年6月9日 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铺轨. 人民日報. 2002-06-09 [2019-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4).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唐胥铁路:中国铁路源头的前世今生. 河北新聞網. 2017-08-17 14:57:00 [2019-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4. ^ 天津市地方志辦公室. 第一章 干线\第一节 京山线. 天津通志·铁路志.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6-08-01 [2019-04-18]. ISBN 978780563893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1-12). 
  5. ^ 光绪元年四月壬辰. 清德宗实录卷八. 清實錄 (中華書局). 2008-11. ISBN 9787101056266. 
  6. ^ 与唐胥铁路有关的几位关键人物(下篇).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2018-06-08 10:13:28 [2019-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30). 
  7. ^ 7.0 7.1 7.2 孫, 毓棠. 下册. 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1輯 (科學出版社三聯書店). 1957-11. CSBN 4002·101. 
  8. ^ 黃清琦, 陳喜波. 京奉铁路之历史地理研究(1881-1912年). 地理研究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2015-03-13, 33 (11): 2180–2194 [2019-06-10]. ISSN 1000-0585. doi:10.11821/dlyj2014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 
  9. ^ 9.0 9.1 9.2 9.3 潘向明. 唐胥铁路史实考辨. 江海學刊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09, (4): 185-191 [2019-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10. ^ 直隶开办矿务折. 卷四〇.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 CSBN 4612·3. 
  11. ^ 宓, 汝成. 第一册. 中國近代鐵路史資料(1863~1911) (中華書局). 1961: 123. 
  12. ^ 第7册. 《洋務運動》近代史資料叢刊. : 121,122.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Ralph William Huenemann. The Dragon and the Iron Horse: The Economics of Railroads i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84. ISBN 978-0674215351 (英語). 
  14. ^ 中國文物報. 工业遗产调研之滦河大铁桥. 河北省文物局: 第8版. 2016-07-04 11:18:01 [2019-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15. ^ 唐胥铁路1892年老铁轨惊现开滦“蒸汽机车观光园”建设工地.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2017-08-11 [2019-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5). 
  16. ^ 中華民國鐵道部, 中華民國交通部. 交通史·路政编.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1342099. 
  17. ^ 复醇亲王论铁路函. 卷一二. 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 CSBN 4612·3. 
  18. ^ 18.0 18.1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中国铁路源头往事】“龙号”机车纪事. 2018-06-12 10:06:38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19. ^ 【开滦钩沉】马拉火车:误传的唐胥铁路历史——秘密制造“龙号”机车. 開灤集團. 2017-12-13 14:56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30). 
  20. ^ 100多年前,它见证了中国铁路从零起步. 人民鐵道. 2019-05-29 [2019-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21. ^ “0”号蒸汽机车. 人民鐵道. 2010-06-10 15:01:00 [2019-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22. ^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0号”蒸汽机车(1882). 中國數字科技館. [2019-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23. ^ 【开滦钩沉】开平煤矿“0号”机车今何在. 開灤集團. 2017-11-03 16:08 [2019-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24. ^ 24.0 24.1 24.2 从“快车马路”到津唐铁路. 中國檔案報. 2018-04-23 [2019-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1). 
  25. ^ 25.0 25.1 25.2 25.3 天津市地方志辦公室. 第一章 干线\第一节 京山线. 天津通志·铁路志.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6-08-01 [2019-04-18]. ISBN 978780563893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1-12). 
  26. ^ 26.0 26.1 京奉铁路八百多公里修了五十三年. 遼寧省檔案館. 2010-09-02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 
  27. ^ 燕趙都市報. 唐山骄傲:唐车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龙号”机车揭开百年传奇. 中車唐山機車車輛. 2013-03-02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28. ^ 中国的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和第一座火车站诞生于唐山. 唐山市人民政府. 2014-09-11 10:21:10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29. ^ 从“快车马路”到津唐铁路. 中國檔案報. 2018-04-23 [2019-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1). 
  30. ^ 唐胥铁路:中国铁路源头的前世今生. 河北新聞網. 2017-08-17 14:57:00 [2019-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31. ^ 中國文物報. 工业遗产调研之滦河大铁桥. 河北省文物局: 第8版. 2016-07-04 11:18:01 [2019-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32. ^ 从“快车马路”到津唐铁路. 中國檔案報. 2018-04-23 [2019-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1). 
  33. ^ 马拉火车:误传的唐胥铁路历史. 環渤海新聞網. 2017-12-05 08:39 [2019-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