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虜平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聯虜平寇又稱借虜平寇,指的是南明時期的弘光政權,採取聯合清軍來消滅李自成張獻忠的政策。

背景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上吊殉國,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李自成在清軍入京之前出逃。清軍入關後推行民族壓迫政策,強迫漢人剃髮易服,引發漢人反抗[參1]

崇禎帝死後,他的堂兄朱由崧史可法馬士英等人的支持下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權,國號依舊為明,史稱南明。此時,南明雖然仍佔據江南半壁江山,但是仍然想收復中原地區,於是就有人提出「聯虜平寇」的策略[參2]

過程

弘光政權推行「聯虜平寇」的策略,使得南明君臣上下都沉浸在借用清兵力掃滅「流寇」的幻想中,但是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主張自強為主,抗擊流寇和清兵[註1][註2]。而弘光政權並不理會這些,同年七月上旬,弘光政權召集群臣討論同清方聯絡事宜,並派遣使臣前往清營。

而大順軍在山海關戰役失敗後,開始西撤,當時他們在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建立的大順政權隨機逐步瓦解。當地的百姓並開始以「復明」的旗號來抗擊大順軍[參5][參6]。而弘光政權只在山東地區接收一下當地的政權外,其他的地方均無官員前去接收。

而此時在北京的清軍也是對於南明的「聯虜平寇」策略沒有定見,有人向多爾袞建議:在北京屠城,然後退守瀋陽,固守山海關,可無後患[參7]。而當時由於清兵在入關初期,兵力有限,補充兵員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而明朝雖然現在四分五裂,但地域遼闊,實力也相當可觀。多爾袞摸不清底細,不敢貿然行事,主張徐圖中原[參8]。而佔領北京也是由於吳三桂的原因,所以多爾袞初期開始決定勾結南明,一同打擊「流寇」,實現南北分治[參9]

然後清廷也看到了弘光政權控制的江南廣大富庶地區,北方土地貧瘠,都仰賴於南方漕運的糧食和其他物資。1644年九月,清河道總督楊方興勸說多爾袞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江南地區[參10]。而此時清廷對南明政權態度也發生轉變,清廷開始以正統自居,否認弘光朝廷的合法地位,要求南明君臣無條件投降[參9]

1644年七月二十八日,多爾袞派人給史可法帶了一封信,信中還揚言「聯闖平南」,而史可法在給多爾袞回信中只是為弘光朝廷繼統的合法進行辯解,沒有提出一個對付清軍的辦法,反而增長多爾袞的驕狂氣焰[參9]

結果

由於弘光君臣一廂情願地沉迷於「聯虜平寇」,自身毫無振作之意,而清廷以代明「復仇」為名推行滅明之策,聯虜平寇的策略失敗了[參11]。1645年四月清軍攻克揚州,清軍屠城,揚州當地居民除少部分在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倖免於難者以外,幾乎全部慘遭屠殺,「城中積屍如亂麻」[參12],史稱揚州十日[註3]

同年清軍攻佔南京弘光帝被俘,被清軍押送到北方被殺,弘光政權滅亡[參14]

註釋

    註:

  1. ^ 南明吏科都給事中章正宸上疏道:「今日江左形勢視之晉、宋更為艱難,肩背腹心,三面受敵。」並要求朝廷既需「念先帝、先後殉社稷之烈」,又應「念三百年生養黔黎盡為被髮左衽」,「斷宜以進取為第一義。進取不銳,則守御必不堅」。對形勢的分析他說道:「近傳闖渠授首,未可輕信。賊計甚狡,必亡走入秦,度暑必盡銳而出,與獻賊合,睥睨長江。……又聞虜踞宮闕,動搖山東。而當國大臣倉惶罔措,但紹述陋說,損威屈體,隳天下忠臣義士之氣,臣竊羞之,臣切痛之。」,「失今不治,轉弭秋高,虜必控弦南指,飲馬長、淮;而賊又馳突荊襄,順流東下。瓦解已成,噬臍何及?」[參3]
  2. ^ 章正宸在同年六月,給事中馬嘉植上言:「今日可憂者,乞師突厥,召兵契丹,自昔為患。及今不備,萬一飲馬長、淮,侈功邀賞,將來亦何辭於虜?」[參4]
  3. ^ 多鐸在「諭南京等處文武官員人等」的令旨中說:「昨大兵至維揚,城內官員軍民嬰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將禍福諄諄曉諭,遲延數日,官員終於抗命。然後攻城屠戮,妻子為俘。是豈予之本懷,蓋不得已而行之。嗣後大兵到處,官員軍民抗拒不降,維揚可鑑。」[參13]

參考資料

    參:

  1. ^ 1980年8月出版《清史論叢》第二輯載拙文《論清初社會矛盾》。
  2. ^ 清军入关"借虏平寇":借南明军队剿李自成农民军. 中國新聞網. [201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3) (中文). 
  3. ^ 馮夢龍《甲申紀事》。
  4. ^ 李清南渡錄·卷二》。
  5. ^ 張怡《聞續筆》卷一。「過德州界,一路鄉勇團結,以滅賊扶明為幟,所在皆然。至濟南,回兵數千自相糾合,隊伍整肅,器械精好。浚河置榷,凡舟必盤詰乃得過。即以所浚之土堆集兩岸,僅容步,不可騎。而沿河民家塞向墐戶,留一竇以通出入,防守頗嚴。引領南師,如望時雨。既聞弘光登極,史公督師,無不踴躍思郊。每遇南來客旅,輒訊督師閣部所至。使斯時乘其銳而用之,數十萬義士因糧於眾,人自為戰,大功可立也。日復一日,坐失事機,灰忠義之心,隳朝食之氣,謀之不臧,土崩瓦解,伊誰咎哉!」
  6. ^ 乾隆五十年《濟寧直隸州志·卷三十一·藝文》:「參與濟寧、兗州、濟南反叛大順、恢復明政權的鄭與僑在《倡義記》中寫道:「是役也,當四海無主之日,前無所依,後無所憑,只以紳衿忠憤、鄉勇血誠,遂使大憝立剪,名義以新。無奈江南諸執政鼠斗穴中,虎逸柙外,置李賊不共戴天之仇於不問,可勝嘆哉!」
  7. ^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上編·卷五十八》:「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諸王以鎮燕都,而大兵則或還守瀋陽,或退保山海,可無後患」」。
  8. ^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上編·卷五十八》:「若得北京,當即徙都,以圖進取」。
  9. ^ 9.0 9.1 9.2 第二节清廷对南明弘光政权态度的变化. 國學網.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8) (中文). 
  10. ^ 《國榷·卷一百三》:「不得江南,則漕運阻矣,將何以成天下?」
  11. ^ 第三章 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國學導航. [201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12. ^ 歸莊《先兄監紀君行狀》,見《歸莊集》卷八。
  13. ^ 雲巢野史編《兩都愴見錄》《南都》,見胡慕椿輯《鄉國紀變》第一冊。
  14. ^ 第五节 弘先帝出逃和清军占领南京. 國學導航.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8) (中文).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