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合和 (地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合和臺灣話Kap-pô或Kap-bô),是台灣雲林縣元長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合和村不含最南端、山內村南部西側凸出部分、長南村北部凸出部分的西半部。[1][2]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合和地區為一(舊制)街庄,稱為「合和庄」,隸屬於白沙墩堡。該庄北隔舊虎尾溪月眉庄為界,東北及東與山仔內庄為鄰,南邊為元長庄潭內庄,西邊為五塊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斗六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庄編入「元長區」,隸屬於斗六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元長區改隸屬於嘉義廳。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合和」大字,隸屬於臺南州北港郡(新制)元長庄[3]

戰後元長庄改制為元長鄉,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10月,雲、嘉、南分治,元長鄉改隸屬雲林縣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合和、元長藔、三房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此外,本地區尚有山川寮聚落。[2]

交通

省道台19線又稱「中央公路」,是彰化台南永康的幹道,大致以東北微北—西南微南走向轉北向南經過本地區東部邊界外不遠處。由該道路向東北微北經省道台7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台西古坑線)元長交流道後可前往襃忠鄉崙背鄉二崙鄉西北部、竹塘鄉等地;向南可前往元長鄉市區、北港鎮六腳鄉朴子市等地。[1][4][5][6]

縣道160號四湖鄉三條崙土庫鎮無底潭的道路,大致以西北西—東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南部邊界地帶。由該道路向西北西轉西南可前往四湖鄉並止於三條崙;向東南東可前往元長鄉市區、土庫鎮西南部糞箕湖地區的無底潭並止於縣道145號路口。[1][4]

鄉道雲100線是潭東至土庫的道路,大致以縱向經過本地區的合和主聚落、二房寮聚落及三房寮聚落,並與縣道160號交會於本地區南部邊界地帶(合和聚落南側)。由該道路向南南西可前往元長地區西端、潭內地區,並止於該地區瓦磘(潭東)聚落的鄉道雲166線路口;向東北可前往山子內地區中部的葱仔寮聚落、子茂地區北端的三坎店聚落、埤腳新興北部、土庫,並止於土庫圓環,也就是縣道145甲線起點路口暨鄉道雲173線起點路口。[1][2][7]

鄉道雲100-2線是山川寮至合和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山川寮聚落西北側。由此向南南西出聚落後轉東南東再轉南,可前往合和聚落並止於縣道160號路口。[1][2]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2. ^ 2.0 2.1 2.2 2.3 《雲林縣元長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6年1月
  3.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4. ^ 4.0 4.1 《雲林縣行政區域圖》
  5. ^ 《彰化縣行政區域圖》
  6. ^ 《嘉義縣行政區域圖》
  7. ^ 《雲林縣土庫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