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奢摩他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1]巴利語samatha梵語शमथśamatha藏語ཞི་གནས་威利转写zhi gnas,羅馬拼音:shyiné),又譯為寂止[2]止息[3]寂靜[4][5]等,音譯作奢摩他奢摩它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佛教術語,是以專注的力量,安定身心,以求進入三昧的修行方法。

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是達到解脫的兩種修行法門,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漢傳佛教中,將此二者合稱為止觀

釋義

奢摩他的意思是止、寂靜、能滅、能調[6]等。它的功能則是令心念集中、專一,止息一切外在行為與內在的精神情緒和思維,熄滅一切散亂煩惱,停止對一切相的分別心,達到身與心的輕安,以進入[7]

它跟三摩地的差別在於,三摩地是廣義的泛指一切達到心念不動的境界[8],而奢摩他專指能夠進入禪那的一種修行方法。

修行方法

《瑜伽師地論》以九住心來說明修行奢摩他的過程,七種作意為修行方法。

参见

註釋

  1. ^ 《一切經音義》:「奢摩他(梵語此譯為止,心寂靜也)。」
    《翻譯名義集》:「翻奢摩他為止者,定之異名,寂靜義也。謂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故」
    《大乘義章》:「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名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指一境性)。……一切禪定始習方便,止意住緣,名奢摩他」
  2. ^ 《六門教授習定論》:「奢摩是寂止義,他是處義。非獨奢摩得盡於事。謂據其心寂止之處,心得凝住依止於定,此定即是凝心住處,故名奢摩他」
    馬哈希禪師《法輪》:「固定的专注,发展趣入寂静定者,称为寂止禅(samatha-jhāna)。」
  3. ^ 《慧苑音義》:「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靜,謂正定離沉(昏沉)、掉(掉舉)也)。」
  4. ^ 《翻梵語》:「奢摩(亦云舍摩他亦云奢摩他。譯曰寂靜)
  5. ^ 修行道地經》:「其修行者,或先得寂而後入觀,或先得觀然後入寂。習行寂寞適至於觀便得解脫。設先入觀,若至寂寞,亦得解脫。何謂為寂?其心正住不動不亂而不放逸,是為寂相。」
  6. ^ 《翻譯名義集》:「【奢摩他】此云止。《涅槃經》云:「奢摩他,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結故;又名能調,能調諸根惡不善法故。又曰寂靜,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又曰遠離,能令眾生離五欲故。又曰能清,能清貪欲瞋恚愚癡三濁法故。以是義故,故名定相。」」
  7. ^ 《瑜伽師地論》卷77:「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8. ^ 《大智度論》:「一切禪定攝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