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流亡政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流亡政府是主张为某国家的合法政府,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执行法律权力,而驻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临时性政治组织[1]

概论

流亡政府经常发生于战时的占领,而有时亦是内战革命军事政变,或广泛相信某执政政府为非法的后果。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扩张期时,众多欧洲政府和君主被迫在英国寻求避难而避免被纳粹德国所摧毁。流亡政府的效力主要依靠它所能获得的外国政府支持,及其国家本身的人口。某些流亡政府可以发展成强大的力量,对实际掌握国家的竞争对手构成巨大的挑战,其它一些则主要维持一种象征性的姿态,实际作用微小。

流亡政府的现象早于术语产生。在君主政府时期对应的是君主流亡并成立流亡朝廷,如先遭克伦威尔驱逐,后又在光荣革命中遭到驱逐,丧失王权的斯图亚特王朝,以及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波旁王朝。随着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流亡政府开始包括君主首相二者。

流亡政府的运作,通常假设有一天将回到它们的国家并重新掌权。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它们与残存国家(Rump state)的区别是,残存国家仍控制原先领土的最少一部分[2]。相反地,流亡政府已丧失它的全部领土。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卢森堡全部领土被德国占据。

历史上的流亡政府列表

名称 开始流亡年份 结束流亡年份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领土的国家 注释 主张疆域
锡耶纳共和国政府 1555 1559 托斯卡纳大公国 意大利锡耶纳城败在马西亚诺战役中并吞并托斯卡纳大公国后,700个锡安家族没有承认失败,在蒙塔尔奇诺建立了自己,并宣布自己是锡耶纳的合法共和政府。这一直持续到1559年,当时图斯坎部队也抵达并吞并了蒙塔尔奇诺。 Italy 1494 AD-it.svg
普法尔茨流亡政府 1622-1623* 1648° 巴伐利亚选侯国 三十年战争的早期阶段,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当选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占领了选举帕廷茨,并被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二世授予它。1622年底和1623年初,逃犯弗雷德里克五世,当选总统帕拉蒂尼在海牙组织了一次帕廷特流亡政府。这个帕拉丁理事会由路德维希·卡比鲁斯领导,由约翰·约阿希姆·鲁斯多夫于1627年取代。弗雷德里克本人在流亡中去世,但他的儿子和继承人查尔斯·路易斯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重新获得了下帕廷纳特。 Map of the Electoral Palatinate (1505)-DE.svg
英格兰 英国枢密院 1649 1660° 政府改组期间的总部设在西属尼德兰,由查尔斯二世领导;该枢密院积极支持查尔斯对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王位的主张。 UK of Britain & Ireland in Europe.png
梵蒂冈囚徒流亡罗马教廷 1870 1929 意大利王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罗马城于1870年9月20日被意大利王国攻陷之后,教宗庇护九世开始以梵蒂冈之囚意大利语prigioniero del Vaticano)自称。罗马城的陷落宣告了教宗意大利中部及周边地区的近千年世俗统治的结束,教皇国灭亡,罗马也由此成为意大利的新首都。1929年,《拉特兰条约》订立,今日的梵蒂冈城国由此建立,“梵蒂冈之囚”时期也就此结束。 Papal States 1789.svg
夏威夷王国流亡政府 1893 1895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皇家政府在1893年夏威夷革命后流亡,在利留卡拉尼女王退位后,为应对1895年夏威夷反革命而解散。 Hawaii in United States (US50) (-grid) (zoom) (W3).svg
比利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流亡政府英语Belgian government in exile during World War I 1914 1918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 1915年由比利时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入侵后成立。在比利时恢复主权后,随着与德国停战,它解散了。流亡的德布罗克维尔政府是指由查尔斯·德·布罗克维尔领导的两届比利时历届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比利时期间,该政府曾作为流亡政府。1914年10月以后,他们驻扎在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第一个政府,被称为第一德布罗克维尔政府,是一个天主教政府,在1911年当选,并一直持续到1916年,当时社会党和自由党加入,将其扩大到第二德布罗克维尔政府,将持续到1918年6月1日。1914年11月,比利时绝大多数领土(2,636个市镇中的2,598个)被德国占领。比利时唯一仍被流亡的比利时王国控制的地区是伊塞尔阵线背后的领土。[3] LocationBelgium.svg
乌克兰流亡总统英语President of Ukraine (in exile) 1920 1992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
 罗马尼亚王国
俄罗斯内战期间苏联占领乌克兰后组织起来。 LocationUkraine.svg
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流亡政府英语Government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Georgia in Exile 1921 1954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1921年苏联入侵格鲁吉亚之后形成的流亡政府;总部设在奥尔日河畔勒维尔 LocationGeorgia.svg
清朝 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 1924 1931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 总部位于中国天津日租界 Qing Dynasty blank map 1911.svg
波兰流亡政府 1939 1990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苏联 苏联
波兰人民共和国
总部最早在法国巴黎昂热;最终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LocationPoland.svg
波兰地下国 1939 1945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苏联 苏联
是一个在遭纳粹德国苏联占领的波兰国土上以“共和”名义活动的政府体系[4] LocationPoland.svg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 1939 1945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苏台德地区)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捷克地区)
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
匈牙利 匈牙利(喀尔巴阡乌克兰)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及英国伦敦 Czechoslovakia location map.svg
荷兰流亡政府英语Dutch government-in-exile 1940 1945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荷兰战役战败后,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在英国成立流亡政府[5]。德国的占领在1940年5月17日正式开始,5年后这个国家才获得解放,占领期间,有三十万荷兰人死亡[6] LocationNetherlands.svg
比利时流亡政府 1940 1944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总部当时位于英国伦敦,在1940年比利时战役中被打败后,众多比利时战士和平民设法躲避至英国,并且加入了流亡比利时政府。 LocationBelgium.svg
卢森堡流亡政府 1940 1944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总部当时位于英国伦敦,在1940年比利时战役中被打败后,卢森堡被纳粹德国所吞并。 LocationLuxembourg.svg
挪威流亡政府英语Norway government in exile 1940 1945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总部当时位于英国伦敦,在1940年挪威战役中被打败后,挪威被纳粹德国所吞并。 LocationNorway.svg
希腊流亡政府 1941 1944 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王国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保加利亚王国 保加利亚王国
德国入侵、雅典和克里特相继陷落之后,乔治二世国王和希腊政府逃往埃及,并宣布成立流亡政府。开始设在埃及开罗,后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LocationGreece.svg
西班牙流亡政府 1939 1977 西班牙国 开始设在墨西哥合众国墨西哥城,后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LocationSpain.svg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1943 1945  英属印度 位于仰光,后来所在地在布莱尔港苏巴斯·钱德拉·鲍斯是政府的领导人,这个临时印度政府的国家流亡的负责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失败后,这个政府在1945年被解散了。 LocationIndia.svg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流亡政府 1953 1992 苏联 苏联 总部当时位于挪威奥斯陆,该政府不承认苏联占领爱沙尼亚,1992年恢复法统 LocationEstonia.svg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1919 1945  大日本帝国 大韩民国的法统前身;该流亡政府不承认日韩合并及其条约的合法性,遂建立临时政府反日抗日恢复国家主权。总部先后位于中华民国上海市杭州市重庆市等多处。 Locator map of Korea.svg
自由法国临时政府 1940 1943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维希法国
总部早先位于英国伦敦;后位于法属赤道非洲法属刚果布拉柴维尔,1943年宣布恢复法统,1944年进行诺曼底登陆 LocationFrance.svg
法兰西国 1944 1944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
1940年7月1日,贝当政府迁到维希。在1944年盟军登陆法国后,维希政府迁往德国的锡格马林根,次年垮台。 French State 1942.svg
南斯拉夫王国流亡政府 1941 1945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克罗地亚独立国
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1942年11月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阿夫诺伊为最高权利机关,选里巴尔为大会主席。一年后召开第二次会议,确认阿夫诺伊为最高立法机构,剥夺王国流亡政府权利。不久,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流亡政府解散。 Kingdom of Yugoslavia 1930.svg
菲律宾自由邦流亡政府 1942 1944 大日本帝国 日本帝国
菲律宾第二共和国
日军占领菲律宾群岛后,由曼努埃尔·奎松领导的菲律宾联邦流亡政府于1942年5月至1944年10月从美国华盛顿特区设立。1941年12月16日,奎松总统批准了菲律宾议会通过的第671号联邦法。该法案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赋予总统特别权力,以应付紧急状态。一般而言,该法案授权总统在紧急状态期间颁布他认为为执行国家政策所必需的规则和条例。这些权力包括权力转移政府所在地或政府组成部分。[7] Location Philippines ASEAN.svg
保加利亚流亡政府英语Bulgarian government-in-exile 1944 1945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1941年二战期间,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后意希战争意大利攻希腊失利,这促使纳粹德国决定要帮其盟友和对巴尔干地区进行干预,保军跟着德意匈三国联军入侵南斯拉夫并另外组织政府,4月德意占领希腊,保加利亚获得了希腊的马其顿地区,在5月底德意部队攻占希腊克里特岛后,成功迫使同盟国军队于此处撤退。1944年苏联反攻时,联系保加利亚共产党,策划并发动了政变,使得保加利亚王国向盟军及苏联投降并退出轴心国,1946年在苏联的扶持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君主制被废除,保加利亚王国宣告灭亡。 Kingdom of Bulgaria (1914).svg
巴勒斯坦国 全巴勒斯坦政府英语All-Palestine Government 1948 1959 全巴勒斯坦政府于1948年9月在加沙宣告成立,但由于担心以色列发动进攻,不久就迁至开罗。 尽管埃及有能力控制加沙地带,但全巴勒斯坦政府被迫流亡在开罗,逐渐剥夺其权力,直到1959年纳赛尔总统的法令将其解散。 Israel in its region (de-facto and Palestinian territory).svg

Mandatory Palestine location map.svg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紧急政府 1948 1949  荷属东印度 印尼民族主义者在独立战争期间建立的临时政府,首都武吉丁宜市,主席为沙弗鲁丁·普拉维拉内加拉[8]。1948年荷兰发动乌鸦行动英语Operation Kraai,占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首都日惹,俘虏苏卡诺穆罕默德·哈达等共和国政府成员,于是原经济部长沙弗鲁丁根据战略委员会制定的应急计划和苏卡诺早前的指示[9],在武吉丁宜成立流亡政府,自任主席[10]。为避免被荷兰人逮捕、流亡政府的领导层在西苏门答腊省频繁转移。1949年年初,流亡政府与位于爪哇的印度尼西亚抵抗力量和六个正在爪哇逃亡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部长接触。

根据鲁姆-范·罗延协议英语Roem–van Roijen Agreement,自7月13日起,所有荷兰部队应撤出共和国领土,同时,所有被捕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领导人应立刻释放。自此紧急政府完成了使命,于是沙弗鲁丁在当天解散紧急政府,把政权移交给共和国总统苏卡诺[10][11]

LocationIndonesia.svg
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 1956 1977  中华民国 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在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初期,是主要的海外台独运动组织之一。 LocationTaiwan.svg
孟加拉国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 1971 1972  巴基斯坦 普遍被称为穆治那加政府(Mujibnagar Government), 是孟加拉人孟加拉国解放战争时在印度加尔各答设立的流亡政府。临时政府成立于1971年4月,并确立了早前孟加拉国领袖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在3月26日于东巴基斯坦的独立宣言。谢赫·穆吉布接着被西巴基斯坦扣留,而由孟加拉国人民联盟(Bangladesh Awami League)领导的孟加拉国解放运动在巴基斯坦陆军的残酷镇压下从达卡逃离。[12] LocationBangladesh.svg
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 1970 1975 高棉共和国 1970年,西哈努克于中国北京成立。1975年4月共和国垮台,联合政府真除 LocationCambodia.svg
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 1975 1992 安哥拉共和国 1975年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什蒂纽·内图任总统。安解阵和安盟则在万博另外建立了一个“政府”,得到了当时南非种族隔离政权和美国的支持。但由于在苏联的支持下,古巴军队和安人运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安解阵和安盟的联盟很快就破裂了。其后的安哥拉内战中,与苏联、古巴支持的安人运一党制政府作战的是美国、南非和中国等国支持的安盟反政府武装,而安解阵几乎没有参与之后的内战,最终甚至直接销声匿迹了。罗贝托在巴黎定居多年,而且安解阵的一些领导人,如约翰尼·爱德华多、皮诺克·爱德华多和恩里克·瓦尔·内托等,都转投了安人运政府一方。1980年代末,安人运政府宣布要在安哥拉建立多党民主制度,并要在1992年举行安哥拉首次多党选举英语Angolan general election, 1992。为参与选举,安解阵改组为政党。流亡政府解散。 LocationAngola.svg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流亡政府 1966* 1989°  南非 在反对种族隔离的南非对西南非洲的行政管理(由联合国裁定为非法)后成立;1990年,纳米比亚在南非边境战争后获得独立。 LocationNamibia.svg[13]
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 1982 1992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联合国及主要会员国拒绝承认越南支持的政府的情况下成立。 1993年的选举使流亡政府重新融入新近重建的柬埔寨王国政府当中。 LocationCambodia.svg
科威特国流亡政府 1990 1991 科威特共和国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成立了一个伊拉克傀儡政权,已逃亡到沙特阿拉伯建立流亡政府的埃米尔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被受支配的临时政府宣布为非法政权,不日被伊拉克宣布为科威特省,1991年复国。 Kuwait in its region.svg
缅甸 缅甸联邦全国联合政府 1990 2012 缅甸联邦 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1990年12月18日全国民主联盟与缅甸联邦的其他反对党,推举昂山素季的堂兄昂山温博士为缅甸联邦国家联合政府的总理 LocationMyanmar.svg
越南共和国 自由越南临时政府 1995 2013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得克萨斯州密苏里城 Vietnam in its region.svg

现存的流亡政府列表

流亡政府经常未获其它国家承认,或仅有极少数国家承认。

现存国家被推翻的前政府

名称 开始流亡年份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之领土的国家 注释 主张疆域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拉达 1919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 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14] LocationBelarus.svg
也门 也门共和国政府英语Cabinet of Yemen 2015  也门共和国 (最高政治委员会英语Supreme Political Council) 总部设在利雅得的领导。见也门内战 (2015年至今)[15] Yemen in its region.svg

有争议的被某方称为流亡政府的现政府

名称 开始流亡年份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领土的国家/政权 注释 主张疆域
中华民国政府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5年8月15日,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后中华民国军事接管台湾。而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国共产党击败中华民国政府,并在1949年10月1日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政府于同年12月退守台湾,政府撤至台北,维持对台湾地区的统治。现今的中华民国政府不自认为是流亡政府,但被一些中国近代史描述者和台湾独立支持者称为流亡政府(参见中华民国流亡政府论[16][17][18][19][20][21][22]。该理论的基点是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主权没有合法移转给中华民国[23],据此中华民国政府位于不属于自己的领土上,所以是“流亡政府”[24];进而也有了中华民国“殖民台湾”的说法。相较之下,此论点不被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接受,中华民国政府认为台湾主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被合法地归还给中华民国。 Location Republic of China.png
控苏案”时的主张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政府 1976  摩洛哥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政府目前的行政中心在阿尔及利亚西部廷杜夫省撒哈拉难民营内。其总部位于廷杜夫省南部。另外,有些政府官员派驻于西撒哈拉东部的“自由区英语Free Zone (region)”内的几个由波利萨里奥阵线控制的城镇。

虽然政府实际管理区域包含其控制下的西撒哈拉部分领土及位于阿尔及利亚廷杜夫省的撒哈拉难民营,但其所宣称的领土范围并不包括后者。目前有几个外援机构持续派员在难民营服务,包括联合国难民署

Western Sahara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 2000  俄罗斯 2000年俄罗斯全盘占领车臣,2007年10月,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流亡政权总统多卡·乌马罗夫另外建立高加索酋长国,但这一行为造成了车臣解放运动的分裂。流亡政府总理艾哈迈德·扎卡耶夫成为了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事实上的元首。目前只有乌克兰承认该政权。[25][26] Chechnya (orthographic projection).png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2021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阿富汗全国抵抗阵线欲维持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的法统延续;原共和国总统阿什拉夫·加尼·艾哈迈德扎伊流亡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继2021年8月15日喀布尔陷落后,许多阿富汗执政官员已经逃离该国。由副总统阿姆鲁拉·萨利赫领导的北方联盟的一群前成员组成了一个反塔利班联盟,试图恢复对国家的统治[27][28]。目前未有证据证实共和国当局驻在国内抑或国外[29]

LocationAfghanistan.svg

无实际管辖权的地方政府

名称 开始流亡年份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领土的国家 注释 主张疆域
以北五道委员会 1949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包括咸镜北道、咸镜南道、黄海道、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
韩国总统亦指派5道的知事,但实际上并未治理北方五道。

(名义上)
总部位于韩国首尔

North Korea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政府 1993 阿布哈兹 阿布哈兹共和国 总部位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Georgia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南奥塞梯 南奥塞梯临时行政实体 2008 南奥塞梯 南奥塞梯共和国 总部位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Georgia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塞尔维亚 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 2008 科索沃 科索沃共和国 总部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Serbia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2014 俄罗斯 俄罗斯 2022年前总部位于乌克兰赫尔松。2022年赫尔松战役后总部未知。 Crimea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塞瓦斯托波尔 塞瓦斯托波尔市 Crimea-sevastopol-orthographic-projection2.svg
 卢甘斯克州 2022 总部未知。 Luhansk in Ukraine.svg

历史上无实际管辖权的地方政府

名称 开始流亡年份 结束流亡年份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领土的国家 注释 主张疆域
肯塔基州邦联政府 1862年 1865年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肯塔基州部分支持南方邦联的居民自发组建的影子政府,肯塔基州邦联政府中止运作的确切时间缺乏文献记载,估计该政府是于内战结束之际解散 Kentucky in United States.svg
北京政府遣藏代表使团 1912年 1928年 西藏噶厦 详见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西藏地区职官列表 ROC Div Xizang.svg
蒙藏事务局
蒙藏院
1912年、
1921年(蒙古,第二次开始流亡)
1919年(蒙古,第一次结束流亡)、
1928年

 蒙古人民共和国
西藏噶厦
蒙藏事务局蒙藏院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中央机构,负责管理蒙古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然而当时西藏事实独立,由噶厦政府统治,外蒙古也在1911至1919年与1921至1992年期间内受苏联扶植的各卫星国事实独立。 ROC Div Menggu.svg
ROC Div Xizang.svg
甘肃代表团 1919年 1920年 西藏噶厦 国民政府国务院电咨甘肃督军张广建所派 ROC Div Xizang.svg
护送班禅专使行署 1934年 1938年 西藏噶厦 详见中华民国治藏历史 ROC Div Xizang.svg
蒙藏委员会 1949年 2017年  蒙古
 俄罗斯
西藏噶厦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曾经存在的行政院所属部会,主管对蒙古族藏族交流及其他有关蒙藏各项事务。建国之初就已成立,1928年升格为行政院所属部会,2017年9月15日裁撤后业务陆续交由文化部外交部大陆委员会承接。 ROC Div Menggu.svg
ROC Div Xizang.svg
中华民国 浙江省政府 1949年 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政府的省会一直在杭州,1937年12月,日军攻袭杭州,省政府迁至金华。1938年初又迁至永康方岩。1942年夏迁到云和。1945年10月,省政府迁回杭州。1949年5月3日杭州为解放军占领,省政府迁至舟山岛北部的干𥗽,并由蒋经国亲自将该地更名为克难,统治浙江沿海诸岛。1950年5月,浙江省政府等驻舟山各机构及大量人员随中华民国国军撤退台湾,省政府因之撤销。 ROC Div Zhejiang.svg
中华民国 新疆省政府办事处 1949年 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长期以来由中华民国地方军阀实质统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在1955年被新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代;而中华民国的新疆省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前后迁至台北市四维路52巷31号办公(新疆省政府办事处),于民国八十一年(1992年)1月16日裁撤,至此无该省的省政府编制。 ROC Div Xinjiang.svg
中国 金门县人民政府 1955年 1970年  中华民国 金门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定划定的行政区之一,辖区与中华民国所统治的金门县范围重合。由于第二次国共内战以来的海峡两岸分治格局,该规划于法定设置阶段而未实施正式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持续宣称拥有此地区的主权,然从未实际管辖。国共内战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未能攻占金门岛,因此福建省人民政府行政区划中的“金门县”从未实际运作。1955年5月,设立金门县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大嶝公社。1970年12月金门县人民政府撤销,1971年3月,大嶝公社改隶同安县。 Kinmen.svg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同体 1994年 2021年 阿尔察赫共和国 阿尔察赫共和国 总部位于阿塞拜疆巴库 Azerbaijan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香港 临时立法会 1997年 1997年  英属香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满彭定康政改方案,故放弃末届立法局议员全数过渡成为特区首届立法会议员的“直通车”协议,并单方面成立临时立法会[30]。根据正式纪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国保证香港回归前不会有两个立法机关在英属香港平行运作[为何?][31],因此临时立法会才会在1997年7月1日前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会议,直至当日子夜才移师香港。 Hong Kong on the globe (Japan centered).svg

意图取代现政府并草创政府架构的组织

名称 开始流亡年份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领土的国家 注释 主张疆域
伊朗 伊朗全国委员会 1979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36个伊朗反对派政治组织组成的松散政治联盟,由礼萨·巴列维领导;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 LocationIran.svg
伊朗 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 1981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5个伊朗反对派政治组织组成的松散政治联盟,其中最大的组织是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LocationIran.svg
越南共和国 临时越南国家政府 1991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海姆 LocationVietnam.svg
老挝 老挝王家流亡政府 2003 老挝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格雷沙姆。 LocationLaos.svg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王权委员会 1993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大都会区。 LocationEthiopia.svg
赤道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流亡政府 2003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总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 LocationEquatorialGuinea.svg
叙利亚 叙利亚临时政府 2013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是一个由叙利亚反对派政治联盟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成立的临时政府,目前其总部设于土耳其加济安泰普 LocationSyria.svg
委内瑞拉流亡最高法院 2017  委内瑞拉 2017年7月21日,委内瑞拉反对派主导的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出33名法官,组成委内瑞拉最高法院[32] LocationVenezuela.svg
自由朝鲜 2019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019年3月1日,在第二次美朝首脑会谈谈判结束之后,该组织宣布成立北朝鲜流亡政府 LocationNorthKorea.svg
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
2021  缅甸 缅甸前国会议长曼温凯丹与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大部分资深干部一起逃亡。由遭罢黜缅甸国会议员组成的“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任命曼温凯丹为代理副总统,以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内阁为平行文人政府[33][34][35] Location Burma (Myanmar) ASEAN.svg
自由俄罗斯国会英语Congress of People's Deputies (Russia, 2022) 2022  俄罗斯 2022 年11月5日由国家杜马前议员伊利亚·波诺马廖夫成立 Russian Federation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 Annexed Territories disputed.svg

意图另立国家并草创政府架构的分离主义组织

名称 开始流亡年份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领土的国家 注释 主张疆域
Flag of South Moluccas.svg 南马鲁古共和国 1950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总部位于荷兰 South Moluccas (orthographic projection).png
Flag of Tibet.svg 藏人行政中央 1959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称“西藏流亡政府”,总部位于印度达兰萨拉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in China (undisputed + other de-facto hatched) (+all claims hatched).svg
Kokbayraq flag.svg 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流亡政府 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Xinjiang in China (de-facto).svg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abinda.svg 卡宾达共和国 1975  安哥拉共和国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Cabinda in Angola.svg
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 1998  土耳其共和国 [36] Kurdistan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安巴佐尼亚共和国 1999  喀麦隆共和国 [37] Southern cameroon map.JPG
Flag of Serbian Krajina (1991).svg 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 2005  克罗地亚共和国 总部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Krajina.png
俾路支斯坦流亡政府 2006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总部位于印度[38] Ethnien in Pakistan 1980.svg
Flag of Biafra.svg 比亚法拉流亡政府 2007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39] Biafra independent state map-en.svg
泰米尔伊拉姆过渡政府 2010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40] Tamil distribution.png
共和国委员会 2017  西班牙 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41] Map of Catalan Republic.svg

参考文献

  1. ^ WordNet Search - 3.1. wordnetweb.princeton.edu.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2. ^ Tir, J. , 2005-02-22 "Keeping the Peace After Secessions: Territorial Conflicts Between Rump and Secessionist Sta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Hilton Hawaiian Village, Honolulu, Hawaii Online <.PDF>. 2009-05-25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7-21
  3. ^ Thielemans, Marie-Rose (编), Albert 1er, Carnets et Correspondance de Guerre, 1914-1918, Paris: Duculot: 14–5, 1991, ISBN 2-8011-0951-7 
  4. ^ Armia Krajowa – szkice z dziejów Sił Zbrojnych Polskiego Państwa Podziemnego, pod redakcją Krzysztofa Komorowskiego, Warszawa 1999, s. 27.
  5. ^ Shirer, William 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60: 723. ISBN 0671624202. 
  6. ^ Oorlogsverliezen 1940–1945. Maandschrift van het 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iek, blz. 74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Commonwealth Act No. 671 : AN ACT DECLARING A STATE OF TOTAL EMERGENCY AS A RESULT OF WAR INVOLVING THE PHILIPPINES AND AUTHORIZING THE PRESIDENT TO PROMULGAT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MEET SUCH EMERGENCY. officialgazette.gov.ph. December 16, 1941 [202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8. ^ Jacques Bertrand. Nationalism and Ethnic Conflict in Indone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66 [2020-03-26]. ISBN 0-521-524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9. ^ Pour, Julius. Doorstoot naar Djokja: Pertikaian Pemimpin Sipil-Militer [Doorstoot naar Djokja: Disagreements between Civil-Military Leaders]. Jakarta: Penerbit Buku Kompas. 2010. ISBN 9789797094546 (印度尼西亚语). 
  10. ^ 10.0 10.1 ROBERT CRIBB; AUDREY KAHI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Indonesia SECOND EDITION. [2020-03-26]. ISBN 978-08108493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11. ^ Ricklefs, M.C.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1300 4th. London: MacMillan. 2008 [1981]. ISBN 978-0-230-54685-1. 
  12. ^ Mujibnagar Government.. BANGLAPEDIA.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2). 
  13. ^ Colin Leys, John S. Saul, and Susan Brown. Namibia's Liberation Struggle: The Two-Edged Sword (London: James Currey, 1995). pp. 20–21, 40.
  14. ^ RADABNR.ORG: The Belarusian Democratic Republic official web site.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4). 
  15. ^ Yemen crisis: President resigns as rebels tighten hold. BBC News. 2015-01-23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2) (英国英语). 
  16. ^ Lori Reese. China's Christian Warrior. 时代杂志 (Time Inc.). August 28–30, 1999,. Vol. 154 (No. 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5月11日) (英语). After four years of civil war, Chiang and the nationalists were forced to flee to the island of Taiwan. There they established a government-in-exile and dreamed of retaking the mainland. 
  17. ^ BBC - History - Chiang Kai-shek.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英国英语). There Chiang established a government in exile which he led for the next 25 years. 
  18. ^ TIMELINE: Milestones in China-Taiwan relations since 1949. Reuters. [March 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英语). 1949: Chiang Kai-shek's Nationalists lose civil war to Mao Zedong's Communist forces, sets up government-in-exile on Taiwan. 
  19. ^ Nixon's China Game | American Experience. PBS.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1) (英语). ......after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in Beijing on October 1, 1949, Chiang and the Nationalists installed the rival Republic of China (ROC) as a government in exile on Taiwan. 
  20. ^ John J. Tkacik, Jr.. Taiwan's "Unsettled" International Status: Preserving U.S. Options in the Pacific. Heritage Foundation. 19 June 2008 [20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7). Chiang Kaishek wanted to fight it out on an all or nothing basis. There are also reports that Chiang's advisors convinced him that if the ROC mission stayed to represent Taiwan, Chiang would be under pressure to demonstrate in some constitutional way that his Chinese government in exile represented the people of Taiwan rather than the vast population of China. Doing so would require Chiang to dismantle his existing regime (which was elected in 1947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continued to rule in Taiwan under emergency martial law provisions without benefit of elections), adopt an entirely new constitu­tion, and install an entirely new government.  参数|quote=值左起第610位存在软连字符 (帮助)
  21. ^ ROC Government in Exile Is Illogical (English transl.). (original source: "“流亡政府”逻辑不通" by NOWnews Network). June 1, 2010 [7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4). 
  22. ^ Jonathan I. Charney and J. R. V. Prescott, Resolv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July 2000 [201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6-22) 
  23. ^ CIA report shows Taiwan concerns. Taipei Times. 2013-06-09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Quoting from a declassified CIA report on Taiwan written in March 1949] From the legal standpoint, Taiwan is not par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nding a Japanese peace treaty, the island remains occupied territory in which the US has proprietary interests. 
  24. ^ Robert I. Starr, Starr Memorandum of the Dept. of State, July 13, 1971 [2012-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9), Following World War II,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Kuomintang (KMT) became the governing polity on Taiwan. In 1949, after losing control of mainland China follow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the ROC government under the KMT withdrew to occupied Taiwan and Chiang Kai-shek declared martial law. Japan formally renounced all territorial rights to Taiwan in 1952 in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but neither in that treaty nor in the peace treaty signed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was the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of Taiwan award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25. ^ Reuters. Ukraine lawmakers brand Chechnya 'Russian-occupied' in dig at Kremlin. Reuters. 2022-10-18 [2022-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1) (英语). 
  26. ^ Ukraine recognizes the Chechen Republic of Ichkeria. news.yahoo.com. [2022-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美国英语). 
  27. ^ Afghan President Ghani Flees to Tajikistan Amid Taliban Entering Kabul. Newsweek. 2021-08-15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6) (英语). 
  28. ^ AFP. Defiant Afghan ex-VP vows new fight with Taliban. Digital Journal. 2021-08-17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7) (美国英语). 
  29. ^ Singh. One year of Taliban: Where are Saleh and Ghani as Afghanistan slips deeper into chaos?. India Today. 2022-08-17 [2023-5-2] (英语). 
  30. ^ 黄云娜. 【曾鈺成vs李柱銘】不能說的政黨政治(中)—— 點解無得執政. 香港01. 2017-07-10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7) (中文(香港)). 
  31. ^ 立法局憲制事務委員會會議紀要. [2018-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8). 
  32. ^ Venezuela: un "Tribunal Supremo de Justicia" en el exilio se instala en la OEA. Clarín. 12 October 2017 [10 Jul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西班牙语). 
  33. ^ 緬甸平行文人政府領導人誓言 藉革命推翻軍政府 | 緬甸示威延燒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202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34. ^ 緬甸前議長曼溫凱丹逃亡中號召“革命推翻軍政府” - 要聞分析. [202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35. ^ 緬甸議會代表委員會領袖揚言革命推翻軍政府 - RTHK. [202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36. ^ Trial of Kurdish Parliament in Exile to begin in Ankara. Today's Zaman. [201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37. ^ Southerncameroonsig.org. Southerncameroonsig.org. 2012-08-20 [2012-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38. ^ WORLDBalochistan Leaders Demand Government In Exile In India; Suppot PM Modi’s Move On Kashmir. Eurasiantime.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39. ^ Biafraland. Biafraland. [2012-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40. ^ Peacehalle.com. Peacehall.com. [2012-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41. ^ generalitat de Catalunya. Govern de la República. [2018-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9).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