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迪 (短篇小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eddy
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类型短篇小说
语言英语
發行信息
收录于纽约客
出版時間1953年1月31日
出版地點美国

特迪》(英語:Teddy)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创作的短篇小说,完成于1952年11月22日,1953年1月31日首次发表于的《纽约客》杂志,[1] 并收录在1953年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中。 这篇小说的创作受到《拉玛克里斯纳福音书》的影响,塞林格借助故事中小男孩特迪的形象,向读者介绍了禅宗吠檀多思想,他认为接受这类思想的前提是克服美国在1950年代的文化沙文主义[a]

写作这篇小说时,塞林格正在准备出版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小说集首篇是《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因为他需要为此书结尾创作一篇与之呼应的故事。[2]

在塞林格的中篇小说《西摩小传》中,虚构的格拉斯家族英语Glass family成员巴迪·格拉斯声称是自己创作了《九故事》中的《特迪》及其他几篇小说。[3]

情节

故事由发生在一艘豪华游轮上的几个片段组成,时间设定在1952年10月28日10:00至10:30之间。

主角西奥多·“特迪”·麦卡德尔是个10岁的天才男孩,正与父母和妹妹乘船返回美国。先前特迪到英国参加“莱德克检测小组”组织的有关宗教与哲学的研究测试,该实验是为探究特迪是否真的实现了自称的精神超越。

第一个场景发生在这一家人的舱房,特迪站在父亲的昂贵的皮包上,从舷窗向外观望。父亲显然喝醉了,他试图透过言语控制儿子的行为;特迪的母亲则放纵孩子,并在言语上挑衅丈夫:两人都没有对孩子的行为造成任何影响。[b] 伴随对父母旨意的消极违背,特迪借由窗外撒落的橘子皮思索存在的本质及身体的持存。这类思想来源于禅宗吠檀多,但父母对特迪传达的精神见解不以为意,他们只将其当做孩子早熟的呓语。父母让特迪去甲板上找6岁的妹妹布波,因为布波拿走了父亲昂贵的相机,不知在哪玩耍。出门时,特迪暗示父母,他们或许再也见不到他了,他将只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之中。

特迪在主甲板上与一名女少尉短暂交谈,他问这位军官填字游戏何时开始。随后,特迪在运动甲板上找到了妹妹布波。布波正和一个小男孩玩耍,她似乎很讨厌这个小男孩。布波是个专横的女生,与哥哥平和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特迪让妹妹带着相机回到舱房,并提醒她待会在游泳课上见。

最后一个场景发生在日光浴甲板,特迪坐在为自己家庭预留的躺椅,阅读自己最近写下的日记。日记内容包括提醒自己与父亲建立良好关系;对一位文学教授的信件评论;待学习的词汇清单;冥想时间表。接着特迪在本子上写道:“事情要就是发生在今天,要就是发生在1958年2月14日我满十六岁的那天。提这事都让人觉着可笑了。”

接着,一位年轻人上前与特迪交谈。年轻人名叫鲍勃·尼科尔森,他先前与特迪相识,并听过特迪测试时的采访录音。尼科尔森向特迪询问有关轮回戒律的问题,特迪向他描述了自己眼中的上帝,他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他对禅宗的看法。特迪还向尼科尔森提出了一个有关逻辑本质的隐喻,借此挑战了这位年轻人对现实理性的固有认知。在描述死亡与轮回时,特迪以自己为例,假设说自己在即将到来的游泳课上或许会发生意外。

然后特迪中断了谈话,前往参加游泳课。尼科尔森跟随特迪穿过甲板,正当他接近泳池时,突然听见一声长长的、极为刺耳的女孩尖叫声。故事戛然而止。

分析

舱房与橘子皮

在故事开篇的舱房场景,塞林格引入了禅宗哲学的两个概念:“对神的认识”,也即对“内在精神”的认识;“无常的信念”,一种基于“吠檀多信仰认为独立存在皆为幻觉”的信念。[4]

特迪站在行李包上望向窗外,他的身体留在舱房,容忍父母“以物质为中心的训诫”,但灵魂却升入了更高的领域。[4] 特迪强大的自持力来自于吠檀多的“不执著哲学”,这种思维帮助他区分“幻象世界”——物质的世界,与“真实世界”——“只有与神的统一才为真实”。[5]

现时漂浮于海面、稍后将沉入海底的橘子皮引发了特迪有关唯我论的沉思。特迪将这种思想隐含在他与父母的告别话语中:“我走出这扇门后,我会只存活在我所有熟人的心里……我会成为一片橘予皮。”但很显然,他的父母皆为灵魂“未成熟者”,他们无法理解这种预告。塞林格使用这种吠檀多式的预言向读者暗示了特迪的最终命运。[c]

布波

特迪不仅容忍父母的物质规训,他还对自己的妹妹布波——塞林格传记作者 Kenneth Slawenski 将她描述为“一个专横的小女孩”,认为“她或许是塞林格所有小说中最恶毒的孩子形象”——表现出极大地宽容。[4]

特迪与布波分别时,布波向他喊道“我恨这大海上的每一个人!”。塞林格在此强调了整个故事的发生背景:大海,目之所及只有远处的地平线,故事角色漂浮在这无边无界的世界,大海的场景折射出“禅宗与吠檀多有关存在的理念”。[6]

特迪认为自己的妹妹“不是有过许多次前世”的人,因此他宽容并理解妹妹的行为。[d] 而布波的厌世性格也赋予了她在故事末尾可能作出的行为的合理性。

鲍勃·尼科尔森

最后一个场景发生在游轮上的日光浴甲板。鲍勃·尼科尔森是都柏林三一学院的教师,他与“莱德克检测小组”成员熟识,并参与了先前对特迪的特约访问。[e] 塞林格设置尼科尔森这个角色有两方面目的。首先,尼科尔森可作为特迪的陪衬,他向特迪提出充满逻辑的问题,试图挑战特迪的禅宗、吠檀多哲学。通过这种方式,塞林格回应了读者面对东方哲学可能产生的敌意和质疑。[f] 据 Kenneth Slawenski 所言,根植于逻辑的思维污染了对神的认识,并且尼科尔森也象征了知识的力量,知识偏转了个体对灵魂真理的追求。[7]

尼科尔森角色的第二个目的是为见证特迪生前的最后一番谈话,以及他的死亡。在对话中,特迪设想了可能致他死亡而继续轮回的事件。在他们交流的间隙,特迪的心灵似乎暂时脱离当前谈话,并接收了一种内在的声音或视觉图像,他引用17世纪诗人松尾芭蕉的俳句:[8]

蝉鸣正喧闹,全不察觉将殒灭。即在一瞬间。
路途何寂寂,无人彳亍于此一秋日之黄昏。

而后尼科尔森跟随特迪来到泳池,突然他听见,却没看见,特迪先前预言的意外事件。读者可以合理推测,却永远也无法确信特迪的最终命运。

泳池结局

《特迪》的结局被描述为“有争议”[9],并被认为是塞林格“所有作品中最受批评的故事结局。”[8]

塞林格在小说中三次暗示了特迪的结局。第一处是在故事起始,特迪走出舱房时对父母说自己“将只存在他们的记忆中”。第二处是特迪在日记末尾写的“事情要就是发生在今天,要就是发生在1958年2月14日我满十六岁的那天。”第三处是在特迪与尼科尔森交谈时,他谈到自己或许会被妹妹推入干涸的泳池摔死。这三处暗示促使读者确信特迪的死亡预言,也即被妹妹布波推入泳池,因此妹妹发出了故事结尾那声尖叫。[g]

Slawenski 提出了另外两种可能从故事结尾段落推测出的结局。其一是特迪“意识到了妹妹的威胁”,而反过来将她推入了泳池,即预谋杀人。[8] 另一可能结局是特迪在落入泳池时也拉上了妹妹,两人一起摔死在池底,因为特迪期望带领妹妹快速进入下一次轮回。[10] 但是“这些结局都不能令人满意”,Slawenski 说。

对此故事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争议性的结局,而非有关禅宗哲学的涉猎。[h]

塞林格形容这篇小说为一次“精彩的狩猎”,“令人难忘”的同时伴随有一些“令人不快的争议”和“彻底的失败”。[11]

参考

注释

  1. ^ Slawenski (2010)
    "在1952年的美国,多数人认为自己的文化要比东方文化更加优越。塞林格清楚地知道这种沙文主义,他也明白人们很难谦逊的接受东方神秘主义与轮回观念。"(p. 236)
  2. ^ Slawenski (2010)
    "特迪父亲是个职业演员,当时他的心情显然不好,他努力维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权。特迪的母亲躺在床上,嘲弄丈夫,无精打采的为特迪下命令,试图激怒他的父亲。"(p. 236)
  3. ^ Slawenski (2010)
    "它预示了故事的结局……"(p. 237)
  4. ^ Slawenski (2010)
    "(特迪)知道她的灵魂之旅才刚启程,而自己则已在她之前经历许多次轮回了。"(p. 237-238)
  5. ^ Slawenski (2010)
    "他(尼科尔森)突兀的向特迪介绍自己,并询问特迪有关哲学的问题。"(p. 238)
  6. ^ Slawenski (2010)
    "尼科尔森的角色有两个目的。塞林格利用他作为一个传声筒,特迪可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禅宗、吠檀多观点,而尼科尔森则对此提出质疑。"(p. 238)
  7. ^ Slawenski (2010)
    "多数读者将故事结局解释为特迪被妹妹推入泳池而死亡。这个结论来自特迪自己的预言,而非故事的文字描述。"(p. 239)
  8. ^ Slawenski (2010)
    "故事的批评者大多不理解东方哲学,所以更方便的批评是集中于故事的模糊结局,而不是这些哲学理念。"(p. 240)

脚注

  1. ^ Salinger, J.D. Teddy. The New Yorker. 1953-01-31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9) (美国英语). 
  2. ^ Slawenski 2010,第235-236頁.
  3. ^ Wenke 1991.
  4. ^ 4.0 4.1 4.2 Slawenski 2010,第237頁.
  5. ^ Slawenski 2010,第237-238頁.
  6. ^ Slawenski 2010,第238頁,脚注.
  7. ^ Slawenski 2010,第238頁.
  8. ^ 8.0 8.1 8.2 Slawenski 2010,第239頁.
  9. ^ Alexander 1999,第169-172頁.
  10. ^ Slawenski 2010,第239-240頁.
  11. ^ Slawenski 2010,第240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