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 (特殊攻击机)
神龙(神龍,しんりゅう),是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末期由“美津浓”公司开发的火箭助力“特殊攻击机”,但是整个计划未能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发展过程
构思
“神龙”特殊攻击机由“美津浓”公司[1][2]负责开发,在机头的内部像“海军航空技术厂”MXY-7“樱花”一样埋藏了炸药,在机身的前部安装了一套“鸭翼”,后方安装了两台垂直助推火箭,主翼保持了后倾斜设计。机翼的下面还准备安装八发火箭彈来拦截敌方地上装甲车目标,有点像“巴赫姆”Ba-349“纳特”。然而从生产方面考虑,“神龙”的制造流程过于复杂,很难依靠缺乏技术的工人来完成,价格和实用性也不如更加简易的“樱花”。如果目标为敌方装甲车,它的生产性和价格与其它步兵携带的“反装甲”设备如“四式火箭炮”和“五式无后座力炮”相比也非太经济。“神龙”一式机可能像“樱花”一般搭载在如“一式陆上攻击机”或“银河”轰炸机的底座或由其直接拖到空中,再用自带的两台助推火箭在最后的俯冲攻击阶段提供动力,在发射了全部八发火箭后再依靠机头内的高爆炸药来完成最后一击。更加先进的“神龙”二式机则像“三菱重工”的“秋水”一样用自己的发动机来维持包括起飞在内的全程飞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前,由于设计组一直纠结于其复杂的机身设计,只完成了不超过五架纯粹的一式训练机,而二式机未能走出图纸阶段。
机型
- 神龙一式机
- 安装了两台助推火箭的滑翔机型号。
- 神龙二式机
- 依靠自身动力起飞的的未来构想衍生型号。
性能
机型 | 神龙 |
---|---|
编号 | 无 |
全宽 | ?m |
全长 | ?m |
全高 | ?m |
机翼面积 | ?m² |
机翼最大承受力 | ?kg/m² |
机身自重 | ?kg |
战斗重量 | ?kg |
发动机 | 两台“三菱”固体燃料“特吕一号”(特呂一号)火箭(“Tokuro-1”,每台330lbf) |
最高时速 | ?km/h |
爬升速度 | ?m/min |
最高飞行高度 | ?m |
最大飞行距离 | ?km |
装备 | 机头炸药外加8发火箭彈 |
生产数量 | 五架一式训练机 |
相关项目
备注
- ^ [神龍. [201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神龍]
- ^ [特殊攻撃機 神龍. [201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特殊攻撃機 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