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號交響曲 (貝多芬)
第2號交響曲 | |
---|---|
貝多芬作品 | |
調性 | D大調 |
作品号 | 36 |
创作 | 1802年 |
献给 | Karl Alois(李赫諾夫斯基親王) |
演出 | 1803年4月5日,維也納河畔劇院 |
出版 |
|
樂章 | 4 |
D大調第2號交響曲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的第36號作品,于1801年至1802年期間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該作品作于逆境之中,卻有著充沛的力量和愉快的氣氛,被白遼士稱爲有著“微笑”般的歡樂[1]。第2號交響曲亦標誌著貝多芬逐漸進入其成熟的中期階段。第三樂章獨創性地使用了諧謔曲(而非傳統的小步舞曲),這一做法後來成爲了19世紀交響曲寫作的慣例。
背景
創作歷程
該作品是貝多芬早期作品中較末的作品之一。早期的草稿可以追溯到1800年;但大部分創作于1802年夏秋。此時,貝多芬待在海利根施塔特[2],差不多也是在那個時間,貝多芬才知道自己的耳聾逐漸加重,而且不可逆轉。這對他打擊很大,他開始擔心起自己的社交和職業生涯。稍晚些他寫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遺書》,甚至企圖自殺,但對音樂的追求使他接受了生活[3]。該作品的力量和歡快的氣氛,可能是貝多芬在逆境中所尋求的一種慰藉[原創研究?]。
在該作品創作的時候,貝多芬的建樹遠不如舒伯特和莫札特在同年齡時大[註 1]。該作品之後,他漸漸轉向了一條“新的道路”(如同他對其學生車爾尼所說的那樣),並發展出了有著濃郁個人特色的風格。
題獻與首演
該作品題獻給李赫諾夫斯基(Lichnowsky)親王。並于1803年4月5日在維也納河畔劇院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指揮[5]。同時首演的還有其第3號鋼琴協奏曲,以及清唱劇《基督在橄欖山上》[6]。當時的評論家對該作品表示贊許,但認爲它過於怪異。
出版
1804年3月,本曲分譜在維也納出版(哈斯靈格Haslinger),總譜則在1820年發行(西姆羅克Simrock)[7]。
分析
配器
該作品使用雙管制,所需樂隊規模不大: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2 2 0 0—tmp—str"[8]。值得注意的是,此曲的定音鼓部分改採實音記譜,此前都是首調記譜[9]。
結構
該作品共四個樂章:
- 甚柔板—有活力的快板(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
- 小廣板(Larghetto)
- 諧謔曲:快板(Scherzo: Allegro)
- 甚快板(Allegro molto)
全長約35分鐘。
第一樂章
首樂章(甚柔板—有活力的快板),奏鳴曲式。由D大調的慢速引子開頭,經過多次轉調后回歸到主調。呈示部愉快、迅疾,主題在各種樂器之間傳遞,最終引出華麗的合奏。發展部主要使用了第一主題的素材。再現部中第二主題移到了主調。結尾處,B♭大調部分重現,並在充沛有力的D大調尾聲中結束。該樂章用主題簡潔、成熟。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小廣板)是一部純樸的歌謠,受民歌及田園風格所影響,風格近似日後的《田園》。該樂章採奏鸣曲式[10],主題平和優美,有點哀傷的情感,彷彿由莫札特繼承而來。先在弦樂器上呈現,然後又加以裝飾。尾聲不長但卻充滿了幸福的感受。全樂章被貝多芬修改多次[來源請求],但依然保持精悍。
第三樂章
貝多芬在第三樂章沒有使用傳統的小步舞曲,而改用節奏快速、音樂趣味的諧謔曲,這一歷史性的舉動後來成爲了慣例[11]。第三樂章的主題快而有力,但並不粗魯,被白遼士稱讚為“永恒的光榮、愛與熱情”,並比喻為仙王奧白朗手下的精靈[3]。該樂章調性和配器都多有變化;包括一段專為雙簧管和巴松管的四重奏而作的曲調,還加上了典型而有趣的奧地利舞曲。第一樂章裏的五個音組成的節奏也在一個插段重現。結尾直截了當地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
末樂章(甚快板),二二拍。内含多個極快的弦樂段,愉快調皮,彷彿第二個諧謔曲。但是該樂章也有音樂及和聲上的複雜性。其開頭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出上下滾動的樂句,好似“翻跟頭”一般。中間還包含有從第一樂章轉變來的部分[哪個/哪些?],但轉瞬即逝。
評價、解讀與影響
當時的評論家站在海頓和莫札特交響曲的標準上,稱該作品“值得注意的一部大作,有著罕見的深度、力度和藝術性”,技巧較高,篇幅長;但他們也注意到了有活力的諧謔曲和別出心裁的終曲,從而稱該作品比較“怪異”,還有較爲極端的説法稱之爲“奄奄一息的惡龍拒絕死亡的嚎叫”[3][12]。該作品對樂器的運用確實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尤其是對管樂器的強調[13]。
時至今日,該作品已有了很高的評價,如白遼士讚譽該交響曲“一切都高貴、有力、驕傲”[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作品創作于非常不順利的時刻,但還有著撫慰般的優美和喜劇般的幽默。因而法國樂評卡米爾·貝萊格(Camille Bellaigne)將該作品稱爲“英雄的謊言”[2][13]。
衍生作品
- 貝多芬曾將第2號交響曲改編為鋼琴三重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作品編號相同。
註釋
參考來源
- 參照
- ^ Beethoven's Symphony No. 2. All About Ludwig van Beethoven.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英语).
- ^ 2.0 2.1 陳博治 1984,第84頁.
- ^ 3.0 3.1 3.2 3.3 Beethoven's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21.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06-06-06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英语).
- ^ 陳博治 1984,第85–6頁.
- ^ 陳博治 1984,第85頁.
- ^ Steinberg, M. The Concerto: A Listener's Guide, p.59-63, Oxford (1998).
- ^ 陳博治 1984,第86頁.
-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53. ISBN 0-8108-3228-3.
- ^ 陳博治 1984,第88頁.
- ^ 陳博治 1984,第129頁.
- ^ 陳博治 1984,第152頁.
- ^ Ludwig van Beethoven - Symphony No.2 in D, Op.36. classicalarchives.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 ^ 13.0 13.1 Ludwig Van Beethoven - Symphony No 2 D Major. oldandsold.com. [2010-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7).
- 專書文獻
- 陳博治. 貝多芬前期交響曲配器法之研究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