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蜂窩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蜂巢餅

蜂巢餅或稱蜜蜂竇是一道流傳於馬來半島一帶的糕點,使用麵粉粘米粉雞蛋椰漿砂糖拌成麵糊,讓麵糊沾點在蜂巢裝的餅模模上,再放進熱油內將其炸熟,成品類似蜂巢或幾何圖案的大圓花瓣,吃起來薄而脆。雖然材料簡單且廉宜,但製作過程麻煩,需要長時間站在熱油旁,搖晃餅模直到麵糊脫落,再用筷子不停地翻動糕點的每個孔洞,讓它在熱油中定型,加上馬來西亞炎熱的氣候,製作過程非常艱辛,使得這糕點通常只有在華人農曆新年馬來人開齋節印度人屠妖節才會見其踪影。其外型與與中國南部一帶流傳的“糖環”類似,但是製作方式並不相同。

流傳於喀拉拉邦的Achappam

蜂巢餅是一道源自南印度的食品,在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將其稱為“Achu Murukku”,在喀拉拉邦(Kerala)則叫做“Achappam”。後來這糕點流傳至馬來人社群,因沾麵糊下鍋油炸的模具是由黃銅(Loyang)所製,因此被稱為“黃銅餅(Kuih Loyang)”。早期土著嫁給華人成為娘惹後,開始將這道馬來食品帶入華人社會,再進行改良,成為流傳於南洋華人社會中,成為農曆新年中必備的食品之一。華人因糕點的圓盤形且充滿洞柱,而聯想成蜂窩,因此將其稱為“蜂巢餅”或“蜜蜂竇”,也有福建人將其稱為“蜂窩菊”(Pang Siu Kiok),後來這道糕點也傳入當地的印度社區中,也成為該族群的佳節糕點之一。近年來,在馬來社區中,因有人認為其形狀類似玫瑰花,而將其稱之為“玫瑰花餅(Kuih Ros)”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