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伊丽莎白 (奥地利皇后)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丙級中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欧洲历史专题 (获评丙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欧洲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欧洲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德国专题 (获评丙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德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德国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标题

其他语言,都是以“奥地利的伊丽莎白”或是“伊丽莎白皇后 (奥地利)”作为标题,唯独中文维基用“西西公主”?Gz deleted留言2012年7月5日 (四) 15:52 (UTC)[回复]


Untitled

中華民國教育部字典 【茜】艸-6-10 注音一式 ㄑ|ㄢˋ  注音二式 chin 

解釋 植物名。茜草科,多年生蔓草。莖方形中空,有逆刺,葉長卵形,根黃赤色,可作紅色染料,亦可供藥用。 染成紅色。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誰家茜草茜的,也會落色來?

紅色的。唐˙李商隱˙和鄭愚贈汝陽王孫家箏妓詩:茜袖捧瓊姿,皎日丹霞起。宋˙劉子翬˙石榴詩:庭榴結實墊芳叢,一夜飛霜染茜容。

勞駕您好歹也查個字典 何來多音字之說? 茜即為欠音 並無西音

《辞海》(1979年9月第一版):茜(一)qiàn(1)草名,见“茜草”。(2)茜草根可以作大红色染料,因即以指大红色。李群玉《黄陵庙》诗:“黄陵女儿茜裙新。”(二)xī译音字,多用于人名
《新华字典》(2004年第10版):茜(xī)多用于人名,人名中也有读qiàn的
在汉族人姓名中,“茜”大多读作“qiàn”。读作“xī”的实例不多,且多出现于外国人名的音译词中,如“Nancy”译为“南茜”, “茜”是其中第二个音节[si]的对译,译制片《茜茜公主》里的“茜”读作“xī”,这仍是音节[si]的对译,该片的英文片名就是《Sissi》,配音演员在片中将女主人公称为[´sisi]。—Markus 2007年8月14日 (二) 12:51 (UTC)[回复]


資料來源為雅虎知識+網友提供 : Fantasy ( 初學者 4 級 ) 發表時間: 2005-12-02 11:27:56

信件編號:200511250248 收文文號:0940920762 承辦單位:國語會 回覆內容: 您好: 來信有關「...『茜』是只能念ㄑ∣ㄢˋ嗎?ㄒ∣呢?...」乙節, 回覆如下: 一、「茜」字本音為ㄑ|ㄢˋ,它有兩個意義:

(一)植物名。蔓生草,莖方中空,葉長卵形,開白花,根可染赤色,並供藥用。

(二)深紅色。如唐 李群玉黃陵廟:「黃陵廟前莎春草,黃陵女兒茜裙新。」「茜裙」即深紅色的裙子。

二、如名人「陳文茜」,「茜」即音「ㄑ|ㄢˋ」。 但有些人對於文字的字音,在不了解其音時,往往出現「有邊讀邊,無邊讀中間。」的現象,

如「唾手可得」誤讀成「ㄔㄨㄟˊ手可得」, 「商埠(ㄅㄨˋ)」誤讀成「商ㄈㄨˋ」,「骨髓(ㄙㄨㄟˇ)」誤讀成「骨ㄙㄨㄟˊ」,

「 汀(ㄊ|ㄥ)州路」誤讀成「ㄉ|ㄥ州路」等,不一而足。「茜」字因有「西」的偏旁,所以有人誤讀成「ㄒ|」,而且多用於翻譯外國人名,

如前美國總統雷根夫人「南茜」即譯名,「茜」讀為ㄒ|。

三、「茜」字在傳統字辭典中,只有「ㄑ|ㄢˋ」音,但在民間實際使用情形上,除「ㄑ|ㄢˋ」音外,翻譯外國人名,尤其是女子人名,「茜」多用作「ㄒ|」。

本部網站只收「ㄑ|ㄢˋ」

音,未收「ㄒ|」音,其他網站可能因社會上用為譯名讀「ㄒ|」,就兼收了「ㄒ|」音。

四、除外國女子譯名外,在正式文書上,「茜」仍應讀成「ㄑ|ㄢˋ」。

謝謝您的來信。


祝平安愉快!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啟


==============

敝人之前已言明 如果此條目為介紹電影<茜茜公主>當以"茜"為譯名 但很明顯此條目為介紹奧地利皇后伊莉莎白 不應以錯誤譯名為條目名稱 此外 此片為奧地利德文片 並無所謂"英文片名" 只是剛好德文發音恰巧與英文相同

此為另一網站之解釋http://www.bud.org.tw/MaTT.htm

譯名的發音(1999/09/01) ※為什麼有些譯名的發音怪怪的?

中國早期從事英翻中的翻譯家,多是上海人,而使用英語最多的地方也是上海商場,所以翻出來的人名、地名讀音都是上海音:

Canada 譯成「加拿大」、Gallon 譯成「加侖」,「加」要讀成「ㄍㄚ」。

America 譯成「亞美利加洲」,「亞」、「阿」都讀成ㄚ;Edward 譯成「愛德華」,「華」要讀成「ㄨㄚ」。

有些顯然是讀錯,例如:Nancy 譯成「南茜」(茜讀成ㄒㄧ)、Cigar 譯成「雪茄」(茄讀成ㄍㄚ)。 有一爿西服店叫做『造寸』,是什麼意思呢?是英文Johnson的音譯!怎麼差那麼多呢?嘻!這是另一系統 - 粵語,通行於香港、廣州一帶。 ........... 以下省略

Sissi,是茜茜的小名,她的母语是德语不是英语,什么笔误,读读德文再说。

=======

「有些顯然是讀錯,例如:Nancy 譯成「南茜」(茜讀成ㄒㄧ)、Cigar 譯成「雪茄」(茄讀成ㄍㄚ)。」 讀錯又怎樣?在中文圈沒有統一外國人名譯法的時候,即便讀錯,那也是標準翻譯。如果閣下想糾正,盡可以來大陸挑戰新華社譯名室的7名專家

== 好一個讀錯又怎麼樣.....這就是你們做學問態度?就算茜茜公主搜尋結果為多數, 這和"茜"的讀音之間並無關連也和你們所謂偉大的新華社七位專家亦無關連,茜依然讀欠音 再說了...本人正是讀德文系的 當然知道Sissi的正確讀音, 再說你們,還經歷文革及繁體化簡體的文化浩劫, 台灣比起你們更保留了更多的中國文化!人多不代表就一定對! 套一句成語:積非成是!

劳驾发言的时候要留名

还要我解释几次?茜就是多音字,如果阁下还要坚持,请到大陆来查本字典

你是德文系的?我还真看不出来。为什么阁下不去坚持修改“腓特烈”,“亨利”,却一直要坚持把茜茜改掉?翻译的约定俗成你懂不懂?WIKI百科不是你发表原创研究的地方,等你统一了德语人名译名在到WIKI上来改词条吧


台湾保留更多的中国文化?笑话,一个在日治时代连汉语都被禁止的地方60年后也配谈保留中国文化,台湾社区我混的多了,没看到有什么中国文化的表现,日化倒是看的无比明显。大陆即便经过文革,也比尔等保留的中国文化多的多的多,礼失求诸野,听过是什么意思吗?简繁之争我纯当笑话,你喜欢甲骨文去都可以去用。 —星光下的人留言 2009年7月26日 (日) 02:38 (UTC)

================================================

我只能說台灣和大陸的用法不同,我也不想勉強你,你問我為什麼這麼堅持,這不過就是翻譯的人中文不好,不知道茜的正確發音,錯就是錯的事還扯到約定俗成?

再說台灣與大陸譯名上不統一,用法不統一,思想也不統一,我堅持的原因還有一點,正體中文中並無茜讀西音用法,為何在正體中文條目上還要延用你們的錯誤用法?等你統一了台灣再來強迫我們使用你們錯誤的用法吧

大陸保留了中國文化?大笑話中的笑話,一個在文革時代思想上數典忘祖的地方現在還配談保留中國文化?中國地區我父親混多了。沒看到所謂中國文化的表現,馬列毛的思想倒是看得無比明顯(何況還是個半調子)。是啦,由帝制中學習中國文化學得倒是挺像的。(笑)

~~~~rockelly

此外,如果你是從事翻譯行業的,會問“腓特烈”、“亨利”這等問題,我不知道你外語不好還是怎樣,這純粹就是來源語發音不同造成其不同譯名,原本必須保留原文發音,若已常用之譯詞便保留(約定俗成)。

如翡冷翠反而接近原文"Firenze" ,但目前常用為佛羅倫斯便只能依照不同場合來使用。而今天我們所討論針對的不是原文,而是中文字的基本發音,這兩個議題為不同"範疇"(講這詞你懂吧?),請勿範疇錯置。 如我以上所說,兩岸三地譯名未統一,有各自發展(如我們翻史達林,你們翻斯大林),你我不相干,你不認同我亦不勉強,可今天條目顯示為正體中文時,卻依然用"茜茜"這錯誤發音的字(對於我們是錯的,你們認為對就對,我們不便干涉), 相對於我們,此舉造成我國學童、青年、人民對於"茜"發音之混亂,有必要以正視聽!這才是學術應做之事。


~~~~rockelly

你是在搞笑么?“我只能說台灣和大陸的用法不同,我也不想勉強你”,你已经勉强了大陆全部WIKI使用者还说不勉强我?“可今天条目显示为正体中文时,却依然用"茜茜"这错误发音的字(对于我们是错的,你们认为对就对,我们不便干涉)”,正体中文怎样与我何干?你自己不用模板:noteTA做转换却直接瞎搞移动还好意思找借口?

既然知道“腓特烈”、“亨利”是约定俗成还要罗嗦什么?茜茜就不是约定俗成?你到是给我找本不用茜茜这译名的台湾相关书籍可以么?明明就是自己的原创研究还诸多借口,WIKI不是你搞原创研究的地方。当然就是你们的书不用也不管我事,请你记住,WIKI不是只有一个“正体中文页面”,先到先得这是基本原则,如果不愿意遵守这原则,请不要来WIKI

“中国地区我父亲混多了”,道听途说罢了,你自己又正面了解多少?,对于一个对事抓不住关键,见事只会耍嘴皮子,P大点事就往政治上转移话题,我根本懒得搭理你。—星光下的人留言 2009年10月13日 (日) 12:21 (UTC)

=================
扯政治?我只是出事實而且也不是我先提政治,是說,我故意挖個洞給你跳,你還真的跳了進去XD!我有說我沒有大陸經驗嗎?不好意思,本人的大陸經驗豐富得很,高幹子弟、官僚、勞工階級我都見過,就是你這副德性,未審先判!流氓!

維基不是你說了算,既然它叫維基"百科",絕對是有一定的學術性質,所提供的資料也必須嚴謹,一切都應以學術為基準,而不是以積非成是的歪理來充數!還有人說什麼搜尋數量、翻譯專家,連討論範疇都搞不清,還學人家編條目? 而約定俗成這事至少"茜茜"公主這詞在台灣就不是約定成俗,你要我舉例我就隨便舉個例子給你。

沈佳慧:戀戀奧地利—音樂家莫札特的故鄉。2005,沃爾文化出版,PART Ⅰ音符飄揚的維也納:藍色多瑙河、永遠的西西、隨處撿到音符的城市、獨樹一格之維也納建築、.......,web: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3671 此外,台灣翻譯這部電影時是翻作"我愛西施 ",旁邊附註:'港譯:茜茜公主茜茜公主在台灣根本不達成約定俗成的條件,就算後來有人以茜茜公主做文章,也是受港譯的影響, 在台灣只要受過教育的人大多數跟本不會把茜發為西音,何況用注音輸入法一定得要輸入"ㄑ一ㄢ\"(欠)才打得出茜這個字,而輸入"ㄒ一"(西)根本也找不著茜這個字。

但單就模版及直接移動我必須跟你們廣大中國人民道歉,這是我個人疏失,因為我個人不善使用模版功能,在此並無意強迫你們接受,因為台灣除了經濟上之外,在其他方面一概不想與你們有半點關係。

~~~~rockelly

说出事实?那我说的就不是事实?对你这种人还需要审么?你的行为不就摆在那里?还要狡辩?!

维基当然不是我说了算,但我遵从了维基的规则,而你在破坏这种规则。维基提供的资料当然必须严谨,你没有任何文献出处来证明茜茜公主在台湾的使用方法就来瞎移动,这不是在搞原创研究又是什么?你看过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么?给一堆所谓理由,有什么用?你的研究应该发表到翻译研究的专刊上而不是维基,维基不是你发表原创研究的地方!居然还好意思说茜茜公主是港译,既然知道是港译,凭什么要用你的译名去强迫使用维基的香港用户?

另外我想问一下,鹦鹉学舌算不算是有“中国文化”?

最后补上上次没说完的话,所谓中国文化,貌似很多,我认为核心就是一个,大一统,海陵王尚且都说“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后可为正统”,以台湾这种现状,你自己看看配不配来谈中国文化。这是最后的回复,我不会在和你这种人对话了。 —星光下的人留言 2009年10月24日 (六) 07:07 (UTC)

<要说清楚汉字的字词的读音和意义必须靠字典和词典。我们还是先看看《辞源》(它是学习文言文比较权威的工具书)吧。 茜 qiàn ㈠草名。即茜草。亦作“蒨”(是草字头下面一个“倩”字)。㈡茜草根可做大红色染料,因借指大红色。 【茜衫】红色的上衣。【茜金】牡丹品名。【茜裙】红裙。

再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吧。 茜 qiàn ㈠茜草。㈡红色。 茜 xī人名用字,多用于外国妇女名字的译音。(人名中也有读qiàn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下列三点认识: 一、在文言文里“茜”没有xī的读音。 二、外国女人的名字里有“茜”字时读xī。 三、中国女人的名字里有“茜”字时,如果是用中国传统文化起的名字,读qiàn。例如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就要读Zhāng Qiàn 不能读Zhāng Xī。如果是模仿外国人起的名字,就要读xī。


参考文献:《辞源》《现代汉语词典》 >

剛剛發現此討論串, 不禁感到好笑, 也是啦! 積非成是, 約定俗成嘛! 以上引用網友於 http://iask.sina.com.cn/b/10497550.html , 另有諸多回覆, 以"星光下的人" 這位網友的措辭, 我倒想問問閣下配不配來講"中國文化"四個字!? 就針對內容討論很困難嗎? 非得在那誇誇而談, 徒為笑話一場! 我倒不屑與閣下討論"中國文化"!

关于茜字的发音,针对Rockelly的回复

中華民國教育部字典?就是传说中那个有某位部长把三只小猪当成语的教育部吗?这种部门的专业程度,在下可是瞧不起

再者,中華民國教育部字典能规范到大陆的发音吗?那何不来规范大陆把“和”读成HE而不是HAN,把“蜗牛”读成WONIU而不是GUANIU?简直搞笑

“茜”在大陆就是多音字,一“欠”二“西”,后者专门用作翻译人名

“有些显然是读错,例如:Nancy 译成“南茜”(茜读成ㄒㄧ)、Cigar 译成“雪茄”(茄读成ㄍㄚ)。” 读错又怎样?在中文圈没有统一外国人名译法的时候,即便读错,那也是标准翻译。如果阁下想纠正,尽可以来大陆挑战新华社译名室的7名专家


以繁体中文为搜索语言,GOOGLE搜索茜茜公主,得到结果260,000项。搜索伊麗莎白·阿瑪利亞·歐根妮,结果只有6540项,且一眼可看出大多并非与其相关的内容

结果很明显,台岛自己都很少用这个译名。好比现实中更多使用的是“鲁迅”而非“周树人”,茜茜公主的使用广泛程度更高


--Flyflame 17:54 2009年2月28日 (UTC)

关于伊丽莎白皇后 (奥地利)一文

其他语言,都是以“奥地利的伊丽莎白”或是“伊丽莎白皇后 (奥地利)”作为标题,唯独中文维基用“西西公主”?Gz deleted留言2012年7月5日 (四) 15:53 (UTC)[回复]

。。。为何到了底部。Gz deleted留言2012年7月6日 (五) 08:19 (UTC)[回复]
在這頁,最新留言是置底的。--Gakmo留言2012年7月6日 (五) 09:09 (UTC)[回复]
不會吧,皇帝的太太不可能叫公主,更何況她生父不是皇帝,明顯有問題--Dragoon16c留言2012年7月6日 (五) 16:52 (UTC)[回复]
这里是中文维基,不是英语维基或德语维基,用不着操心别的语种的条目定名,茜茜公主是中文环境内最常用的名称,不用这个用什么?香港的翻译现在还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叫女皇,把她的儿子叫皇子,是不是也要去改?——星光下的人留言2012年7月7日 (六) 09:21 (UTC)[回复]
不會歷史的人才叫英女皇--Dragoon16c留言2012年7月7日 (六) 13:40 (UTC)[回复]
按此理,伊丽莎白二世一文标题可改为“事头婆”或是“女魔头”?这也是中文环境常用的名称。google搜索结果Gz deleted留言2012年7月7日 (六) 15:18 (UTC)[回复]
搞清楚GOOGLE搜索要带“”号,“伊利沙伯二世”195,000 条,“事头婆伊利沙伯二世”约 524 条,这叫哪门子的常用?——星光下的人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01:13 (UTC)[回复]
這裡的人就是這樣,難怪中文維基質素低下。--Dragoon16c留言2012年7月7日 (六) 16:02 (UTC)[回复]

茜茜公主是中文環境內最常用的名稱?依據為何?是 Google 關鍵字搜尋嗎?一來網路搜尋數據不見得與真實情形相符;二來很可能是因為電影名稱(《茜茜公主 (電影)》)的關係。倘若真的是以電影名稱來決定人物條目名稱,那麼值得商榷。-Kolyma留言2012年7月7日 (六) 17:11 (UTC)[回复]

她之所以如此重要,並非巴伐利亞公主的身份,而是奧地利皇后兼匈牙利王后(奧匈帝國)的身份,建議人物條目名稱應合理反映其歷史地位。另外,電影原文片名僅用《Sissi》,並無「公主」頭銜,也頗值得玩味。「很可能」當時添加「公主」頭銜稱呼她時,使用真名,而非小名 Sissi。果真如此,「茜茜公主」就會變成錯誤的翻譯。再者,倘若當初該部電影中文譯名也僅用《茜茜》而未另行添加「公主」二字,結果會是如何?-Kolyma留言) 2012年7月7日 (六) 17:30 (UTC)-Kolyma留言2012年7月7日 (六) 17:56 (UTC)[回复]

还是那句话,这是中文维基,不是英语维基或德语维基,读秀图书搜索“茜茜公主”有107个结果,7本著作,读秀期刊搜索有68个结果。维基百科不管翻译正确与否,维基百科:可供查证写的明明白白——“维基百科内容的门槛,是可供查证,而非真实正确”,搞不清楚这个正式方针也敢奢谈素质,真是泼天笑话。——星光下的人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01:13 (UTC)[回复]
(*)提醒:請注意WP:維基禮儀。--Kolyma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02:22 (UTC)[回复]
我没看出我有任何违反维基礼仪的内容,你这提醒应该对着Dragoon16c,他的地图炮可是对着所有中文维基用户。——星光下的人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02:28 (UTC)[回复]
「搞不清楚这个正式方针也敢奢谈素质,真是泼天笑话。」您覺得這句話符合禮儀嗎?您若是要指責Dragoon16c君,應該寫在他的發言之下,而不是我的發言之下。寫在這兒,不管針對誰,都會讓我看了不舒服。-Kolyma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02:35 (UTC)[回复]
你回复中提到素质没有?我为什么会针对你?不要自请入瓮好吗?如果让你不舒服了,那我抱歉,不过我不认为讽刺一个开地图炮的人有错。——星光下的人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02:42 (UTC)[回复]

所言甚是,按此理,戴卓尔一文应命名为 铁娘子。Gz deleted留言2012年7月7日 (六) 18:26 (UTC)[回复]

林瑞麟正名為林公公、林D9、人肉錄音音機,這也是中文地方常用“维基百科内容的门槛,是可供查证,而非真实正确”--Dragoon16c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04:59 (UTC)[回复]

我认为应当用“伊丽莎白(奥地利皇后)”做标题。虽然我赞同“茜茜公主”这个名称最为人熟知,但这主要归功于电影中塑造的人物,而非现实中的人物本身。因此词条“茜茜公主(电影)”没问题,但茜茜公主本人的词条应改名并设跳转。另外,茜茜公主这个词条目前没有消歧义提示,可能会对查看的人造成困扰,毕竟查“茜茜公主”的人可能更希望了解电影中人物,而非现实人物。Shenyqwilliam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15:28 (UTC)[回复]

赞成。Gz deleted留言2012年7月8日 (日) 22:23 (UTC)[回复]
不知道命名常规怎么办?百科的惯例就是条目名常用是首选,而不是正确为首选。中文世界又有几个人知道伊丽莎白(奥地利皇后)?知道的大多都是茜茜公主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7月9日 (一) 01:47 (UTC)[回复]
不要地域中心。Gz deleted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03:27 (UTC)[回复]
我的点在于,电影人物和历史人物是两回事,面对的浏览者会有差别。只知道茜茜公主的人几乎都是从电影中认识的,查词条理应更关心电影或者电影中的人物,如果他们希望深入了解人物的原型,可以通过页面顶部的消歧义完成。相对的,一开始就想了解茜茜公主原型的人,一般是研究历史或对史实感兴趣的,他们对历史人物更多使用的是真名而非昵称,且或多或少知道伊丽莎白这个名字。所以我的建议是,真人条目的主名称用伊丽莎白;输入“茜茜公主”时仍有两个候选词,其中一个会重定向到伊丽莎白;两个条目顶部相互有消歧义提示。Shenyqwilliam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03:43 (UTC)[回复]
不應稱她作公主,她是皇后,不要連基本概念都錯,明顯後者的權力地位高很多。把林瑞麟正名為林公公、林D9、人肉錄音音機,這也是中文地方常用--Dragoon16c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09:12 (UTC)[回复]

茜茜公主 (電影),還真的有電影這條目。小鬍子 - (對話) 2012年7月9日 (一) 06:08 (UTC)[回复]

  • 重点是在除了电影界外,正式的历史资料上是否使用的也是“茜茜公主”。如果不是,赞成更名。茜茜公主改为消歧义页面。人物使用正式名称。如果有资料显示其并非名为茜茜公主,那还要抓着常用来说,我觉得就是有错不改死不承认了。我认为内容的正确性优先于常用性。乌拉跨氪 2012年7月9日 (一) 16:08 (UTC)[回复]
百科不应该用来正名,而只应该记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7月10日 (二) 01:36 (UTC)[回复]
如果存在使用正确名称的资料为什么不“记述”正确的那个。乌拉跨氪 2012年7月10日 (二) 06:25 (UTC)[回复]
如果我看了該電影,然後查茜茜公主,卻查到茜茜公主的條目,而不是茜茜公主 (電影),不是很怪?小鬍子 - (對話) 2012年7月10日 (二) 06:18 (UTC)[回复]
许久无新意见,已移动。--Jimmy Xu  ·  · 2012年9月16日 (日) 00:30 (UTC)[回复]
根本就没有统一意见,为什么要移动?完全是莫名其妙。——星光下的人留言2012年9月16日 (日) 00:45 (UTC)[回复]

建議改名:“茜茜公主”→“伊丽莎白皇后 (奥地利)”

茜茜公主伊丽莎白皇后 (奥地利):她的父母并非君主,为何称为公主?为何因为以她为题的电影比较知名,就用电影的标题,而不是她一生大部分时间所用的头衔称呼?--Gz deleted留言2013年4月29日 (一) 10:39 (UTC)[回复]

而且,以她为题的传记[1]也是使用这一译名而非“**公主”。Gz deleted留言2013年4月29日 (一) 10:43 (UTC)[回复]
支持移动。2001:DA8:22D:401C:58A4:D576:EEAD:C3A2留言2013年4月29日 (一) 10:40 (UTC)[回复]
上面是我,支持移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4月29日 (一) 10:41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伊丽莎白皇后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11日 (一) 01:0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