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51号潜艇 (1938年)

坐标47°06′N 04°51′W / 47.100°N 4.850°W / 47.100; -4.850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历史
纳粹德国
艦名 U-51号
下订日 1936年11月21日
建造者 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
成本 4,439,000国家马克
船廠編號 586
動工日 1937年2月26日
下水日 1938年6月11日
服役日 1938年8月6日
结局 1940年8月20日在比斯开湾遭英国潜艇抹香鲸号英语HMS Cachalot (N83)击沉
技术数据
艦級 VII级潜艇
艦型 VII-B型
排水量
  • 水上:753吨
  • 水下:857吨
全長
全寬
  • 6.20米(全宽)
  • 4.70米(耐压壳体)
高度 9.50米
吃水 4.74米
動力輸出
  • 2,400千瓦(柴油机)
  • 560千瓦(电动机)
動力來源
速度
  • 水面:17.9节
  • 水下:8节
續航距離
  • 水面:9,700海里以12节
  • 水下:90海里以4节
潛航深度 230米;计算压垮深度:250-295米
乘員 4名军官、40-56名水兵
传感与
处理系统
群听装置德语Gruppenhorchgerät
武器裝備
服役记录
所属
识别代码 M 05 671
指挥官
  • 海军上尉恩斯特-京特·海尼克
  • 1938年8月6日-1939年8月
  • 海军上尉迪特里希·克诺尔
  • 1940年1月15日-8月20日 
参与行动 4次巡逻
战绩
  • 击沉5艘商船(26,296总吨
  • 击沉1艘辅助军舰(4,724总吨)

U-51号(德語:U 51)是纳粹德国战争海军建造的二十四艘VII-B型潜艇(或称U艇)之一。它由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于1938年6月11日下水,至同年8月6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艇曾执行过四次巡逻作战,共击沉6艘同盟国中立国舰船,累积总吨位为31,020吨。1940年8月20日,U-51号在圣纳泽尔以西的比斯开湾遭英国潜艇抹香鲸号英语HMS Cachalot (N83)发射的鱼雷击沉,艇内43名官兵全数阵亡。

设计

由于原有VII-A型潜艇的燃料容量有限而导致航程不足,战争海军于1936年又设计建造了24艘VII-B型潜艇作为改进版。[1]为了提高操纵性和转向性能,他们在两副螺旋桨后部设计了两片,并增大舵面面积。VII-B型艇的内部空间更大,因此可在外部鞍状水舱英语Ballast tank内多装载33吨燃油。这种燃料舱是“自动加注”的——当柴油不断被消耗时,海水也不断进入该水舱以补偿浮力。艇艏和艇艉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两端水量来防止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和横摇。[2]作为VII-B型艇,U-51号的全长增加了两米,达到66.50米,舷宽6.20米、高9.5米,并有4.74米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别为753吨和857吨。该艇采用双轴设计,具有两副直径为1.23米的三叶螺旋桨。动力由两台曼恩生产的M6V 40/46型六缸四冲程1,600匹公制馬力(1,200千瓦特涡轮增压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布朗-博韦里提供的GG UB 720/8型375匹公制馬力(280千瓦特)双作用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7.9(33.2公里每小時),水下8節(15公里每小時);能够在水面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航速续航9,700海里(18,0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连续在水下航行90海里(170公里)而无需充电。[3]

武器装备方面,U-51号装备有五具内置式鱼雷发射管——艇艏四具、艇艉一具。相较于VII-A型艇,其艇艉的鱼雷发射管设计在耐压壳体英语pressure hull内部、两片舵之间,鱼雷可以由此向外发射。在轮机舱英语Engine room甲板下方还配备了用于艇艉的鱼雷装填系统,耐压壳体与甲板室英语Deckhouse之间一前一后还设计有外置鱼雷贮存装置,因此U-51号的鱼雷储备和发射能力也得以提升,可携带14枚G7型德语G7 (Torpedo)鱼雷或最多26枚TMA型水雷(TMB型则为39枚)。[1]此外,该艇还搭载有一门配备220发弹药的88毫米35式速射炮以及一门配备1,195发弹药20毫米30式高射炮英语2 cm Flak 30, Flak 38 and Flakvierling 38作为甲板炮英语Deck gun。其标准船员编制英语Ship's company为4名军官及40-56名水兵。[3]

历史

1936年11月21日,海军造舰局根据《英德海军协定》的要求,正式将十一艘VII-B型潜艇(U-45至U-55号)的建造合同发包予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其中U-51号于1937年2月26日开始铺设龙骨建造序列英语Yard number为586。经过近十六个月的建造,它于1938年6月11日下水,至同年8月6日在前U-3号艇长、海军上尉恩斯特-京特·海尼克的指挥下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完成海试后,该艇加入驻基尔的“韦格纳”潜艇区舰队英语7th U-boat Flotilla,先后担任作战艇和前线艇直至1939年12月31日。1939年5月至6月期间,U-51号也曾伙同U-39U-45U-46U-47号一起参加了在北大西洋比斯开湾的潜水和护航演练。当U艇编制于1940年1月1日重组时,它又继续在驻基尔的第7潜艇区舰队担任前线艇,直至8月20日沉没。[4][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U-51号曾执行过四次巡逻和一次狼群作战,共计击沉同盟国中立国的5艘商船和1艘辅助军舰,累积总吨位为31,020吨。[6]

作战巡逻

U-51号的全部四次巡逻都是在海军上尉迪特里希·克诺尔的指挥下完成。他于1940年1月17日首次率艇从基尔出发,穿过威廉皇帝运河后前往北大西洋游弋。22日09:33,无护航的瑞典货船哥特号(Gothia)被U-51号的鱼雷击中船艏,一小时后向左舷倾侧,在苏格兰圣基尔达群岛以西约45海里(83公里)处沉没。德国人没有看到国籍标记,直到该船被击中后才认出。[7]29日15:30,另一艘独行的挪威货船艾卡号(Eika)又被克诺尔射出的一枚鱼雷击中左舷,在克利尔岛以南约100海里(190公里)处断成两截后立即沉没。克诺尔报告称,该船没有中立国标识,他误将发动机在艉部的货船当成了液货船[8]同一天,U-51号由于技术问题被迫返航,并于2月8日13:15抵达威廉港,结束了这次为期二十二天、共计约3,000海里(5,600公里)的冒险。[9]

为了支援入侵挪威的“威悉演习行动”,U-51号的第二次巡逻于3月11日14:40从威廉港启程,驶入北海。它与U-25、U-46、U-64英语German submarine U-64 (1939)U-65号英语German submarine U-65 (1939)组成共同组成第一潜艇集群英语Norwegian campaign order of battle,作战区域位于纳尔维克哈尔斯塔费斯特峡湾英语Vestfjorden沃格斯峡湾英语Vågsfjorden。4月13日,该艇在纳尔维克靠岸获取燃料和补给,随后继续行动。法国潜艇俄耳甫斯号英语French submarine Orphée曾于4月21日向U-51号发射两枚鱼雷,但均告射失。经过四十三天、全长约5,400海里(10,000公里)的航行后,克诺尔率艇于4月22日23:28抵达基尔,期间未能击沉或击伤任何舰船。[4][10]

6月6日22:00,U-51号离开威廉港执行第三次巡逻。在穿过威廉皇帝运河并在布伦斯比特尔接受护航后,该艇前往北大西洋、英吉利海峡以西和比斯开湾游弋。从6月12日至17日,该艇曾在爱尔兰南部参与“普里恩狼群英语Wolfpack Prien”作战,目标是攻击从哈利法克斯前往利物浦途中的HX-47号护航船队英语Convoy HX 47,但一无所获。[11]直到6月25日,克诺尔才独自发现并袭击了OA-172号护航船队。其中英国货轮温莎伍德号(Windsorwood)先是于15:43在兰兹角西南偏西约370海里(690公里)处被U-51号的一枚鱼雷击中船舯部,继而于16:19遭遇“致命一击”后三分钟内沉没。[12]船队中的另一艘英国万吨级油轮萨拉纳克号(Saranac)则是15:51分在兰兹角西南偏西约270海里(500公里)处遭到首次鱼雷命中,船员立即弃船。17:37,潜艇浮出水面,试图用火炮击沉油轮,延至19:15完成“致命一击”后十五分钟才沉没。[13]四天后的午夜过后不久,伪装成商船埃奇希尔号(Edgehill)的英国皇家海军Q船威拉米特河谷号又在克利尔角西南偏西约250海里(460公里)处被U-51号的一枚鱼雷击中船舯部。船随即停了下来,但由于货物浮力大而没有沉没。潜艇浮出水面并于01:06发出“致命一击”试图解决战斗,但直到01:24发射了第三枚鱼雷后,Q船才缓缓下沉,向左舷倾覆。[14]经过二十九天和约5,400海里的航行后,U-51号于7月5日12:00返抵基尔。[15]

为了能够从比斯开湾向大西洋出击英语sortie,U-51号于8月9日15:30在克诺尔的带领从基尔启程执行第四次巡逻,前往德占法国,从此再未归航。8月15日,英国油轮席尔瓦菲尔德号(Sylvafield)作为HX-62号护航船队的掉队者,在罗科尔西北偏西约190海里(350公里)处被克诺尔发射的鱼雷击中并沉没。[16]一天后,隶属英国皇家空军第210中队英语No. 210 Squadron RAF的一架桑德兰水上飞机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发现了U-51号,并发动深水炸弹攻击。当见到油渍和气泡升上水面后,英国人相信他们已经击沉敌人并离开。然而,尽管U-51号受损严重,却在袭击中幸存了下来。直至8月20日凌晨,在接近抵达洛里昂基地时,它又被刚从庞马尔执行布雷任务返航的英国潜艇抹香鲸号英语HMS Cachalot (N83)所发现。[17]后者共发射了六枚鱼雷,其中两枚击中U-51号,使之立即在47°06′N 04°51′W / 47.100°N 4.850°W / 47.100; -4.850、即编号为BF-5527的海军网格英语German Naval Grid System处沉没,艇内43名官兵全数阵亡。[18][19]

袭击历史摘要

日期 船名 船籍 吨位 结局
[6]
1940年1月22日 哥特号英语List of shipwrecks in January 1940#22 January  瑞典 1,640 击沉
1940年1月29日 艾卡号英语List of shipwrecks in January 1940#29 January  挪威 1,503 击沉
1940年6月25日 温莎伍德号英语List of shipwrecks in June 1940#25 June  英国 5,395 击沉
1940年6月25日 萨拉纳克号英语List of shipwrecks in June 1940#25 June  英国 12,049 击沉
1940年6月29日 威拉米特河谷号英语List of shipwrecks in June 1940#29 June  英國皇家海軍 4,724 击沉
1940年8月15日 席尔瓦菲尔德号英语List of shipwrecks in August 1940#15 August  英国 5,709 击沉

脚注

  1. ^ 1.0 1.1 加洛普,第72頁.
  2. ^ 威廉生,第10頁.
  3. ^ 3.0 3.1 Gröner 1991,第43–44頁.
  4. ^ 4.0 4.1 U 51. U-Boot-Archiv.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5). 
  5. ^ Helgason, Guðmundur. U-51.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6. ^ 6.0 6.1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51.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7. ^ Helgason, Guðmundur. Gothia.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8. ^ Helgason, Guðmundur. Eika.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9.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51 (1st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10.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51 (2nd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11. ^ Helgason, Guðmundur. Wolfpacks Prien.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12. ^ Helgason, Guðmundur. Windsorwood.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13. ^ Helgason, Guðmundur. Saranac.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14. ^ Helgason, Guðmundur. HMS Willamette Valley (X 39).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15.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51 (3rd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16. ^ Helgason, Guðmundur. Sylvafield.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17. ^ Kemp,第67–68頁.
  18. ^ Busch & Röll,第20頁.
  19. ^ Blair,第225頁.

参考资料

  • 阿兰·加洛普. 《狼群出击:二战德国海军U型潜艇》. 由姚军翻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ISBN 978-7-115-38985-5. 
  • 格登·威廉生. 《德军U型潜艇 1939-1945》 (1). 由雷韵、曹可飞翻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366-9835-2.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译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Blair, Clay. Der U-Boot-Krieg. Band 1: Die Jäger 1939-1942. München: Heyne. 1996. ISBN 3-453-12345-X. 
  • Busch, Rainer; Röll, Hans-Joachim. German U-boat commanders of World War II :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由Brooks, Geoffrey翻译. London, Annapolis, Md: Greenhill Book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9. ISBN 1-55750-186-6. 
  • Kemp, Paul. U-Boats Destroyed - German Submarine Losses in the World Wars. London: Arms & Armour. 1999. ISBN 1-8540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