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戏
四平戏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与宁德市屏南县 |
分类 | 传统戏剧 |
编号项目 | Ⅳ—11 |
登录 | 2006年5月20日 |
四平戏(闽北语:Si̿-běng-hi̿;闽东语:Sé̤- bìng-hié;闽南语:Sù-pîng-hì;客家话:Si-phiàng-hi),又叫“四评戏”、“四坪戏”、“四蓬戏”、“四棚戏”或“肆评戏”,在福建有“说平戏”、“素平戏”、“庶民戏”和“赐民戏”之称。四平戏源自明代四平腔,后流传于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四平戏唱白保持用“土官话”,“一人唱,众人和”的高腔传统。曲词通俗,行腔自由,本嗓为主,本假交替,带有宋元杂剧表演体例。[1]
2006年,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四平戏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四平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四平戏为弋阳腔系统的戏剧,清中叶以后,传入广东潮州的四平戏陆续吸收了海丰、陆丰正字戏、乱弹戏等剧种的身段与唱腔,以及皮黄曲调,逐渐发展而成,表演变得更丰富紧凑。并流行在福建南部(闽南)、福建西部(闽西)、福建东部(闽东)和广东潮汕地区。台湾的四平戏曲可能是从广东潮州或福建漳州的平和、诏安等地传入。四平戏传统剧目有《吕蒙正衣锦还乡》、《苏秦六国封相》、《蔡伯喈不认前妻》、《刘文龙菱花镜》、《出猎回猎》、《磨房会》和《借靴》等[2]。
历史沿革
据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四平戏老艺人代代相传的说法,闽东地区的四平戏系明末该村名叫陈清英(音)的农民从江西学来,后父传子、子传孙,传媳妇不传女儿,至1982年已传十六代,形成一套严格班规,并作为该村陈姓家族的传统祖业,从老人到小孩都会演唱。 清朝中叶是四平戏最兴盛时期,屏南县龙潭村仅有100多户人家,就有“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戏班。“老祥云”班成立于嘉庆年间,声誉很高,常年演出,远至江西、浙江等省。政和县杨源村的四平戏班,这时期也走出本县,到周宁、寿宁等县演出。同时,在嘉庆初年,有一个四平木偶戏班从江西传到政和县的禾洋村,到光绪七年(1881年),该班四平戏由木偶戏发展为人戏四平班。从道光到光绪年间,政和的四平戏受到乱弹、皮黄声腔的影响,增加了《挡马》、《游龙戏凤》、《大补缸》、《小补缸》等京剧剧目和“唱下江乱弹”、“唱皮黄倒板”等曲调。而屏南龙潭村的四平戏因受其它声腔影响较小,故保留比较原始的面貌。
民国时期,闽剧与京剧盛行,四平戏由衰落而濒临消亡,至1980年代,仅存屏南县龙潭村一个民间职业四平戏班,在邻县偏僻山村流动演出。根据统计,1992年全年演出约70场。
另一支流行于福建平和、漳浦、诏安、云霄、南靖等地的四平戏,据老艺人曾宪乙回忆,明末清初时,江西不少移民迁徙入闽,四平戏随之传入闽南,曾宪乙的祖先就是江西南丰县移民到闽南漳州平和县的。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伯龙在《官音汇解释义》卷上“戏耍音乐”条中记载:“做正音,(正)唱官腔;做白字,(正)唱泉腔;做大班,(正)唱昆腔;做九角,(正)唱四平;做潮调,(正)唱潮腔……”说明明末清初四平戏已在闽南流行,至乾隆年间,角色已从“七子班”发展到“九角”,其音乐曲牌、传统剧目、伴奏乐器等均与闽东、闽北的四平戏大体相同,并把《蔡伯喈不认前妻》、《苏秦六国封相》、《刘文龙菱花镜》、《吕蒙正衣锦还乡》称为“四大棚头”戏。
清末民初是闽南四平戏最繁盛的时期,漳州府每县都有四平戏专业班社。在漳州地区,龙溪县有“凤仪班”、“万盛班”、“玉凤班”、“永春班”等;在南靖县与平和县有“永丰班”、“荣华班”、“新福班”、“彩霞班”、“金麟凤班”、“麟凤班”等;在云霄县与诏安县有“万利班”、“庆乐堂””、“全发班”等,演出《状元游街》、《金花报捷》、《贵妃醉酒》、《五代荣封》、《五台山》等剧目。平和县的风仪、万利等班还到闽西龙岩演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南靖县荣华班在龙岩演出后就地解散,艺人流落苏溪、条围、红坊、龙门等地教戏,以业余形式组班演出。
1920年代,由台湾回传福建的剧种歌仔戏(芗剧)崛起以及潮剧的盛行,闽南四平戏走向衰落。1980年代后,平和县农村恢复“四平锣鼓”活动,作为逢年过节、庙会神诞、婚丧喜庆时的器乐演奏。
台湾四平戏
台湾的四平戏曲流行桃园、新竹和苗栗一带的客家地区,可分“新四平”(又称改良四平)与“老四平”两种,“老四平”又称为“大锣鼓点”、“四平本戏”。“老四平”最迟在1930年代以前已完全为“改良四平”所取代,目前台湾中北部客家地区的“老四平戏”已绝迹。四平在日治时期以前曾流行于台北地区,中南部地区亦有分布。
日治时期在宜兰(新龙凤班、重乐园)、台北(复兴凤、全复陞、阿九仔班)、桃园(大荣凤、小荣凤、新锦凤)、台中(新乐班、斐韵天、大锦凤)、云林、台南(金福兴、新复兴)、高雄(新胜社、仿唐园)皆有职业四平戏班;台湾光复后,四平戏班主要在宜兰与桃园两地发展,而桃园更有台湾地区四平戏“戏巢”之称,尤其在中坜一带。1960年代后,各式新式娱乐兴起,外台戏受到很大影响,四平戏艺人大多转演客家戏或歌仔戏,仅存的戏班为了生存,以“日演四平,夜演采茶或歌仔”的方式延续下去,但维持时间不久,后来全都变成演出客家采茶戏或歌仔戏的戏班了。
宜兰的“宜兰英歌剧团”原本是演四平戏的职业剧团,但在团主吴贵英艺师于辞世后,已改演歌仔戏为主,台湾纯粹的四平戏班已成绝响。一些客家戏戏班尚能偶然搬演四平戏。[3]
台湾的四平戏以武戏见长,多演历史战袍戏。和以文戏见长乱弹戏相较之下,遂有“四平出台活跳跳,乱弹出台死翘翘”的戏谚产生[4]。四平戏与乱弹戏在台湾同属北管戏[5],由于四平戏的式微,现今多以北管戏专指乱弹戏[6]。
使用乐器
四平戏以以皮黄乐曲为主要曲调,句末常以“帮腔”和唱,字多而腔少,使它更显古朴粗犷。器乐以锣、鼓、钹、板为主,以鼓为指挥,控制节奏,演唱戏曲时只用唢呐及锣鼓伴奏,演出内容紧凑,场面热闹非凡。[7]
角色分类
四平戏角色从明末到清中叶,一直保持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据老艺人说,清朝中叶后发展成9个,增加夫、礼二角;“夫”即老旦,“礼”即副生,这种班底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戏班人员最多时只有26个,除演员9个角色外,后台5人、挑箱6人。如果角色不够,往往一人兼扮几个角色,经常生旦下场后改扮龙套上场。 [8]
剧目
四平戏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常演的有《赶白兔》、《刘锡》、《反五关》、《崔君瑞》、《中三元》、《白鹦哥》、《孟宗哭竹》、《虹桥渡》、《王十朋》、《李彦贵》、《施三德》、《刘沉香破洞》、《秦世美》、《琥珀岭》、《红娘请宴》、《铁镜记》、《南华山》、《乌鸦记》等八十多本。
台湾四平戏常演的剧目有《薛武飞吊印》、《文武双魁》、《西岐山》、《天贝山》、《乾龙关》、《平水关》等。[9]
四平戏完整地保留了《荆钗记》、《刘知远》、《拜月记》、《杀狗记》及《琵琶记》等五大宋元南戏的代表剧目。[10]
传承保护
四平戏保存原始的弋阳高腔特色,古朴传统的南戏表演风格,文本与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以及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等显著特征。以前中国戏剧界专家均认为四平腔已在中国绝种消失,并被写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1980年代初,却意外在屏南县被发现,一时轰动全国戏剧界,被视为四平腔的活文物。尤其是至今仍保存大批宋代南戏与明清传奇剧目的清代手抄古本。此外四平戏由于“错用乡语”以及随意性、即兴式“插科打诨”表演保存了大量传统民间口头文学与科诨动作以及研究古音韵发声、古声腔唱法以及武打套路等都是难得活资料。[11]
传承人物
- 陈秀雨,1945年生,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人。2008年2月,陈秀雨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申报。1958年,陈秀雨进入龙潭村四平戏班,成为四平戏的首批女艺人之一,正式向村里有名的四平戏老艺人陈元雪、陈官瓦、陈官企等拜师学艺。[12]
- 陈大并,1949年生,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人。2008年2月,陈大并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申报。陈大并是四平戏的后台演员,有着近40年的演艺生涯,精于四平戏后台帮腔、演奏和后台布景制作。[12]
- 张孝友,1951年生,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人。2008年2月,张孝友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申报。[12]
- 李式青,1949年生,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禾洋村人。2008年2月,李式青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申报。李式青12岁开始学习四平戏,师从禾洋村四平戏名生李典甘,工文武生。[12]
保护措施
屏南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四平戏的保护与发展,县委宣传部在2002年就成立了“屏南县地方戏曲研究办公室”,对四平戏等传统戏曲进行保护与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几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恢复了陈元雪家乡的“龙潭四平戏剧团”,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演员。2006年5月20日屏南四平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年10月16号,“中国四平腔学术研讨会”在屏南召开,2007年6月5日,龙潭四平戏剧团晋京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汇报演出(福建专场)的演出 。
参考来源
- ^ 丘富科编著.中国文化遗产词典:文物出版社,2009.06:400
- ^ 中国大百科智慧藏
- ^ 台湾传统戏曲. 东华书局
- ^ WEIHUNG. 2017無形文化資產講堂-從四平戲與亂彈戲中 再現北管戲曲風華. 正声广播. 2017-06-19 [2024-11-21].
- ^ 南北管戲曲介紹. 南北管音乐戏曲馆. [2014-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6).
- ^ 蔡振家. 揮灑通俗近人心,台灣亂彈有看頭-以《打春桃》、《鬧西河》為例談亂彈戲的未來. 表演艺术. 2002, (114期) [202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1).
- ^ 客家戲劇音樂資料庫(連結失效). [201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1).
- ^ 存档副本. [201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 ^ 存档副本.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 ^ 肖东发主编;周丽霞编著,闽台戏苑 福建戏曲种类与艺术[M],现代出版社,2015.04,第113页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22页
- ^ 12.0 12.1 12.2 12.3 冯骥才总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传承人卷=The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Transmitters[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05,第202-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