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Tomas Tranströmer
摄于2008年
出生Tomas Gösta Tranströmer
(1931-04-15)1931年4月15日
瑞典斯德哥尔摩
逝世2015年3月26日(2015岁—03—26)(83岁)
瑞典斯德哥尔摩
职业诗人
国籍 瑞典
创作时期1958年至1996年
奖项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
配偶莫妮卡·特朗斯特罗姆

托马斯·约斯塔·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语Tomas Gösta Tranströmer,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当今瑞典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也是一个心理学家和翻译家。他著有诗集十余卷,并曾被翻译成三十多国的文字,特别是荷兰语英语匈牙利语。特朗斯特罗姆于195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17首诗》,在瑞典诗坛引起轰动,成为20世纪五十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大亮点,成名以后陆续出版了诗集《途中的秘密》(1958)、《半完成的天空》(1962)、《音色与足迹》(1966)、《看见黑暗》(1970)、《小路》(1973)、《真理的障碍》(1978)及《野蛮的广场》(1983)、《为生者与死者》(1989)、《哀伤贡多拉》(1996)等,获得了多项国际及瑞典国内的文学类奖项,颇有国际影响。

特朗斯特罗姆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2011年终于获奖,理由是“因为经过他那简练、透通的意象,让我们用崭新的方式来体验现实世界”[1]

生平

特朗斯特罗姆的父亲是一位记者,母亲是一位教师,两人离婚后他随母亲长大[2][3]。一开始他想成为自然科学家考古学家。中学毕业后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1956年他毕业。此后四年中他留校研究历史、宗教和文学[2]。后来他转到一个青少年拘留所做心理学家。

1965年他与夫人和孩子一起搬到斯德哥尔摩以西40千米处的小城韦斯特罗斯,并一直居住至今。此后,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以至于1997年当地政府建立了一个以他命名的特朗斯特罗姆文学奖。1980年特朗斯特罗姆退休,此前他在瑞典国家劳工部做工作方面的心理学家。

1954年特朗斯特罗姆首次发表了他的《17首诗》(17 dikter)。在这些诗中他还试写过白体诗,但后来他更喜欢自由诗。此后他于1958年和1966年又发表了两部书,在这两部书中他描写了到西班牙巴尔干半岛非洲美国旅游的经历。音乐在他的诗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他对爱德华·格里格的描写,或者他写访问博物馆的诗,比如《一个贝宁男人》是他看了维也纳民族艺术博物馆非洲艺术部分后的感受。

特朗斯特罗姆与美国诗人罗伯特·勃莱是好友,两人互相翻译对方的作品,并将对方的作品收录到自己的书里。

1990年特朗斯特罗姆患脑溢血使他的语言功能受到阻碍,但此后他又恢复过来了。1996年他发表的《哀伤贡多拉》(Sorgegondolen)尤其富有艺术性。特朗斯特罗姆也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会弹风琴和钢琴。他最后的诗集《巨大的谜》(Den stora gåtan)于2004年发表,内容有关死亡、其预兆和经验。

评价与影响

特朗斯特罗姆是公认的欧洲重要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诗人。[4]“诗人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风、雨、日、月、天、地、人,通过个人文学与哲学的推动力及社会体验,熔铸成一个个独立的整体——诗歌。” 而被称为:“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诗人。”1984年,《美国诗评》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评定诗坛级别,最终结果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欧洲继波兰米沃什(Milose)、苏联布罗茨基(Brodsky)、爱尔兰希尼(Heaney)、意大利蒙塔莱(Montale)后,其中一位佼佼者。[4]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非常紧密,他使用很少的字来表达非常强烈的感情。他使用许多联想的手段。由于他用词非常少,他在5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日本俳句的要求。在这里词不是诗的组成部分,而是音节。

在结构上特朗斯特罗姆从一开始就使用大胆的比喻,自由的节奏和古诗的结构。他的用语比较温和,不强硬,他的风格简单,但节奏性非常强,通过令人意外的诗句和联想非常吸引人。

在内容上特朗斯特罗姆很少描写自然景象或抽象的哲学思考,他一般描写对日常生活的反想。在这里他既不描写对媒介报道的世界大事,也不描写内心的冲突,他集中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瞬间。德国电台评论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

从文学史的观点上来看他与保尔·瓦莱里的“纯诗”相近。他有点“为艺术而艺术”的味道,但超出了纯粹的完美主义,而是“心理地、逻辑地自问”。他的诗无法规入一个流派。

荣誉

托马斯获得的一些主要荣誉如下:

作品

诗歌

  • 《17首诗》(17 dikter, 1954)
  • 《途中的秘密》(Hemligheter på vägen, 1958)
  • 《半完成的天空》(Den halvfärdiga himlen, 1962)
  • 《音色与足迹》(Klanger och spår, 1966)
  • 《看见黑暗》(Mörkerseende, 1970)
  • 《小路》(Stigar, 1973)
  • 《波罗的海》(Östersjöar, 1974)
  • 《真理的障碍》(Sanningsbarriären, 1978)
  • 《野蛮的广场》(Det vilda torget, 1983)
  • 《为生者和死者》(För levande och döda, 1989)
  • 《哀伤贡多拉》(Sorgegondolen, 1996)
  • 《监狱》(Fängelse, 2001)
  • 《巨大的谜》(Den stora gåtan, 2004)

回忆录

  • 《记忆看见我》(Minnena ser mig, 1993)

参考资料

  1. ^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1. Nobelprize.org. 2011-10-06 [201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2) (英语). 
  2. ^ 2.0 2.1 Swedish poet Tomas Transtromer wins Nobel literature prize for ‘condensed, translucent’ works. Associated Press. 6 October 2011 [6 Octo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3). 
  3. ^ Lea, Richard; Flood, Alison.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goes to Tomas Tranströmer. The Guardian. 6 October 2011 [6 Octo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7). 
  4. ^ 4.0 4.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山光云影的沉思默想》. 梁嘉芪. 联合早报网. [2011年10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20日)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