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消灭异姓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消滅異姓王風潮

消灭异姓王,指刘邦打败项羽后,汉朝开启的武力削藩进程。刘邦称帝后,认为异姓王是汉朝的一种威胁,透过战争整肃,消灭几乎全部的异姓王。从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刘邦和吕雉先后捕杀或攻灭燕王臧荼、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王(原为赵国国相,自立为代国国王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新的燕王卢绾[1][2][3][4]。异姓王中唯有长沙王吴臣因势小不构成对刘邦的威胁,而勉强逃过一劫。消灭异姓王之后,刘邦与元老、列侯们订立了白马之盟,规定只有刘姓的宗室可以封王。

产生

秦亡后,项羽主宰天下,割魏、楚九郡为西楚,自立为王,号霸王,都彭城[5],又分封其他十八人为诸侯王。然项羽分封,多使亲信故旧于善地,而徙六国故王于原封国之边缘。虽尊楚后怀王义帝,却将其流放长沙郡郴县(今湖南省郴州市),令英布于半途中刺杀[6][7]。又由于其封赏不公,造成将领们争夺土地而天下大乱,田齐后裔的诸王互相攻击,田荣杀项羽所封之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与济北王田安[8];而故燕王韩广不愿被徙置辽东,与新燕王臧荼发生冲突,韩广被攻杀[9]陈馀则因未被封王而不满,逐走常山王张耳,迎原赵国宗室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赵歇封陈馀为赵国太傅、代王[10]。一时间项羽所确立之新秩序完全被打破,各地叛乱,项羽疲于奔走,最后因在齐国屠城而遭到齐人顽强抵抗,深陷齐国而不能自拔[11]

怀王约定,先入关中者则为关中王,但项羽只封刘邦为汉王,统治秦岭以南的汉中,而在关中另封原秦朝三位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等为王,号称为三秦刘邦对项羽未封自己为关中王而不满,乘着项羽陷于齐国之际,采用赵衍之计,暗度陈仓,兵出汉中,而原关中百姓本就对项羽及其所分封之三秦之王不满,纷纷迎入汉军。汉军迅速击败章邯等三王,兼并三秦[12]。而兵出函谷关,并以为义帝发丧之名[13],与其他反项之诸侯结成第一次反项同盟,组成联军,直下彭城[14]。项羽闻知彭城失守后,留大将龙且于齐地继续平叛,而自率精骑回击联军,于彭城泗水睢水连败联军。第一次反项同盟随着汉军大败而告瓦解,诸侯各散去[15]

刘邦败后再次派遣使者游说诸侯,以期二次结盟。赵、魏两国拒绝结盟,但九江王英布彭越同意入盟[16]。汉军攻灭魏、赵,平代地,又威降燕王臧荼。灭赵后,立张耳为赵王。而前项羽杀韩王成,另立郑昌为韩王,刘邦令韩太尉信(原韩国宗室,非大将军韩信)略韩地,虏郑昌,故立韩太尉信为韩王,是为韩王信[17]。而韩信刘邦灭赵后,又奉刘邦的命令攻打齐国,得齐地后求封为假王,刘邦不得以立其为齐王[18][19][20][21]。至此刘邦之“第二次反项同盟”在与项羽战争中形成。

项羽败亡后,刘邦对其中一些诸侯王进行了调整。齐王韩信改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今江苏邳州);九江王英布改为淮南王,都寿春;衡山王吴芮改为长沙王,都临湘;徙韩王信于太原郡,为韩国。另外,又立佐汉有功之的蛮夷君长闽君摇无诸分别为东海王(又称东瓯王)和闽越王

原因

楚汉战争中,刘邦由于自己实力弱于项羽,但为打败项羽,不得不统一战线,即联合其他诸侯王,对付共同敌人项羽。当项羽一亡,联盟就不复存在。而这些异姓诸侯王连城数十,多者一百多县,少者也三四县,各王国的国土,甚至较汉之直辖郡县还大。且异姓王手握重兵,专制一方。虽名义上为汉之臣,但汉之政令并不能及于各诸侯垓下之战前,刘邦采纳张良之策,增加诸侯的领地,并厚赐之,诸侯才出兵与汉军合围项羽于垓下。所以异姓诸侯王的存在,对刘氏的汉朝是严重威胁,必须解决。

过程

灭臧荼

燕王臧荼本为燕国将领,钜鹿之战后,从项羽关中。项羽分封诸侯,徙燕王韩广至辽东,而立臧荼为燕王。韩广不接受此安排,臧荼攻杀韩广而并辽东。韩信灭赵、代两国,移书臧荼,臧荼惧汉军威势,故与汉结盟。

燕王臧荼本为项羽所封,其降汉只是迫于形势。在楚汉战争中,臧荼亦几无军功。汉灭项羽后,令各地捕项羽旧部,使臧荼心不自安,于是先下手为强。于汉五年(前202年)七月起兵反汉。刘邦率军亲征,汉五年十月(前202年十月)灭燕,俘杀臧荼。臧荼从起兵到败亡为时仅三个多月。

巧妙的是,臧荼的外曾孙女王氏汉景帝皇后,汉武帝生母。

诛利几

利几本为项羽部将,曾为陈县县令。项羽败后,利几降汉,被封为颍川侯。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高祖召列侯,会于洛阳,利几恐惧被杀而造反,立刻被汉军平定,被杀。

擒韩信

刘邦韩信有着相当复杂的情感及信任度。汉军分兵,韩信率军北攻赵、代,而令张耳为副,但因张耳乃刘邦之故交,名为副手,实为监军。及张耳立为赵王,又令曹参副之。公元前204年6月,在韩信出兵齐国之前,不断败北的刘邦手上仅剩几个残兵败卒,潜入韩信大营,上演“晨夺将印”的戏码,夺走韩信兵权。善于带兵的韩信,依然怀着对汉室的忠心,在赵地训练新兵,准备战事。齐国知道韩信的厉害,立即调集20万大军严守边境。大战之前,郦食其自告奋勇,愿做使者劝降齐王,得到刘邦应允。郦食其向齐王田广、宰相田横陈说厉害关系,汉王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齐王与齐相大为动心,同意投降刘邦,并将郦食其奉为上宾,日日设宴款待。这时,韩信已经率兵东进,对刘邦的安排毫不知情。直到渡黄河前,他才突然听说郦食其已经说服齐国投降,准备班师回营。蒯通(原名蒯彻)却认为,此时休战极为不妥。韩信奉刘邦之名伐齐,虽然有汉使劝降齐国,但刘邦并没有收回出战的命令。如果韩信停止攻打齐国,是不遵守刘邦的命令;此时齐国放松戒备,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于是,韩信迅速渡河攻城,奇袭齐国边境,消灭齐军主力,直捣齐都临淄。致使郦食其惨为齐王所烹。而且从史实中不难看出,韩信和郦食其都是在刘邦的命令下,各行其是。相反,韩信不出兵才是违反军命,难逃罪责。刘邦畏惧齐国大军,利用郦食其增加收服齐国的胜算,又担心齐国不会真心臣服,暗中希望韩信能够一举平定。而后又求立为“假齐王”(代理齐王),时刘邦与项羽相持,处境危艰,度力不能制,遂采纳张良之议,甚至加码,使张良往齐而立其为正式齐王。

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刘邦讨伐项羽,邀约诸侯一同会师垓下,派人赴齐国召韩信,韩信拒不与刘邦会合。刘邦又采纳张良之策,大广诸侯之地,诸侯们才参与垓下之战。项羽亡后,刘邦驰入韩信军中,收其兵符。刘邦称帝后,徙其为楚王。

汉六年(前201年)十月,有人告发韩信谋反。钟离昧本为项羽的心腹大将,在刘邦统一后降韩信。刘邦却因钟离昧对项羽的忠心而要打算杀他,但韩信却保护着他,让他到地。汉六年(前202年)十月,韩信担心被刘邦杀害,与锺离昧商量对策以自保,钟离昧说:“皇帝之所以不敢攻打您,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如果要逮捕我而取悦皇帝,我今天会死,您也很快就会灭亡。”遂自杀。韩信割下钟离昧之首级。

十二月刘邦会诸侯于陈县彭越英布韩信都到了陈县与刘邦会合,虽然韩信带了钟离昧之首级给刘邦,刘邦还是把韩信捉回洛阳,将其贬为淮阴侯。韩信被贬后,耻于与其他功臣为同列,对自己受此待遇不满,心生怨望,常称病不朝。陈豨于汉十一年(前196年)在代国造反,刘邦亲征。舍人乐说告韩信欲攻皇后与太子以应陈豨,吕后采纳萧何之计杀掉韩信,夷三族

刘邦平定陈豨,班师回朝,得知韩信已死,既庆幸消除威胁,也为韩信的死感到惋惜。

反韩王信

韩王信,姓韩名信,因与淮阴侯同名同姓,故后人称其“韩王信”以区别之。韩王信为战国韩国宗室,韩襄王之孙。初与韩王成、韩相国张良一起在韩地起兵。刘邦率军入关,过韩,韩王信随刘邦入关。刘邦为汉王入汉中就国,韩王信随从,任太尉。项羽杀韩王成,立郑昌为新韩王。刘邦拜韩王信为韩太尉,略韩地,并允诺若占领韩地,则立其为韩王。韩王信攻韩,郑昌败降,刘邦因立韩王信为韩王,故称韩王信

韩王信虽为诸侯,然常将兵随汉王刘邦作战。荥阳之战,守将周苛韩王信皆被俘。周苛不屈而死,而韩王信先降,又逃归汉军。刘邦称帝后,以韩地近关中,且认为韩王信有雄才,故于六年十二月甲申,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韩国,徙韩王信称王于太原,定都晋阳。韩王信知刘邦对其猜忌,故上书请求,定都马邑

汉六年(前202年)秋九月,匈奴围马邑,韩王信上书长安告急求援。刘邦疑韩王信与匈奴合谋,遣使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恐惧,只好降于匈奴。七年(前201年)冬十月,汉高祖亲征韩王信,破信于铜鞮。韩王信逃入匈奴,与其将曼丘臣王黄共立战国时赵国之后赵利为王,收散兵,与匈奴联军攻汉。冒顿单于派左贤王右贤王各带兵一万多骑与王黄等屯兵广武以南至晋阳一带,企图阻挡汉军北进。汉军乘胜追击,在晋阳打败了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乘胜追至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再次击败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匈奴冒顿再次在楼烦西北的石集结兵力,在被刘邦率领的骑兵部队击溃,匈奴越过句注山逃跑。刘邦追至平城,中了匈奴的埋伏,遂发生白登之围,七天后周勃以攻下东南的楼烦三座城池后与刘邦会合解围,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打退冒顿。

汉十年(前198年),韩王信令王黄游说劝反阳夏侯陈豨。十一年(前197年)春,与匈奴联合,入叁合,汉使棘蒲侯柴武拒之,战于叁合。战前柴武发书与韩王劝其投降,韩不听,柴武遂进攻叁合,阵斩韩王信。

汉文帝十四年,韩王信之子韩颓当与信孙韩婴以匈奴相国的身份降汉。七国之乱时,韩颓当以列侯身份参与平叛的战事,功冠诸军。韩颓有庶孙二人韩嫣韩说,皆有宠于汉武帝。韩嫣恃宠而骄,自行出入后宫,为武帝之母王太后所怒,赐自尽。韩说从卫青征匈奴,以功被封为龙额侯,但不久又失去爵位。后来,以横海将军身份讨伐两越,以功封按道侯巫蛊之祸起,被杀。其子韩增汉宣帝麒麟阁功臣之一。

废张敖

赵王张敖刘邦之女婿,娶鲁元公主。其父张耳战国时期为信陵君门客,后为外黄邑宰汉高祖少年为游侠时,曾到大梁投奔信陵君,但信陵君已经过世,只好投奔张耳,成为张耳的门客陈胜发动大泽之变后,张耳往从,劝陈胜缓称王。在陈胜拒绝采纳其议后,张耳知陈胜不能成事,遂求分兵略地。至赵立武臣为赵王。武臣死后,张耳又立赵歇为赵王,自己仍为赵相。在钜鹿之战后,以赵相国身份跟随项羽入关,因此被封为常山王,王赵故地。不久陈馀来攻,张耳不敌,逃归汉王刘邦。

汉分兵北略赵、代等地。张耳因与刘邦素有交情,表面担任韩信副将,实为监军。韩信占领赵国后,上书刘邦请立张耳为赵王,刘邦欣然从之。次年,张耳病故,其子张敖继立。白登之围后,刘邦过赵,张敖执子婿礼甚恭,而刘邦却甚倨傲。赵相国贯高对刘邦的无礼深为恼怒,遂八年冬(前200年)试图刺杀刘邦,即“贯高谋反事件”。九年冬十二月,贯高谋反事件被发觉,捕赵王下狱。后查实赵王确实并未参与此事,但被连坐,仍除其国,废为“宣平侯”。

吕后称制,封诸吕为王,张敖之子张偃以鲁元公主之子故,也封为鲁元王。前180年,吕后病逝,大臣与皇族发动诛灭诸吕。张敖之子皆被废。汉文帝继位后,张偃被封为“南宫侯”。

斩陈豨

陈豨封为阳夏侯、赵国国相,并以赵相的身份,镇守代地,统帅赵、代两地的军队。陈豨好宾客,皆不法,因此为周昌所告。时韩王信亦派王黄往说其谋反,于是十年九月陈豨反,自立为代王,攻略代、赵两地。高祖刘邦率军亲征。

十一年冬,刘邦进驻邯郸,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千余骑兵攻击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度河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兵合击,大破之。太尉周勃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马邑不下,城中困苦。豨将赵利守东垣,为刘邦所下,后刘邦回到洛邑,命周勃继续攻击代地。汉十二年周勃攻下代国,斩陈豨于当城

酼彭越

彭越昌邑(今属山东省)人,原于钜野泽(今山东钜野县)为盗匪。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之变时,彭越亦起兵。沛公刘邦砀郡北攻昌邑,彭越率军协助。

秦朝将领章邯攻灭魏国之后,彭越在钜野聚集魏国的散兵游勇共达一万余人,自成一股势力。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彭越没有得封,因此彭越势力独立各诸侯之外。

齐国公族田荣不服项羽分封,自立为齐王,攻项羽所封之齐王(临淄王)田都和济北王田安,并封彭越为将军,使其攻楚。项羽派萧公角迎战,彭越大破楚军。刘邦东征,彭越与魏豹共击楚军,刘邦立魏豹为魏王,拜彭越为魏相国攻略梁地。

彭越刘贾为中国游击战之鼻祖。楚汉战争中,彭越率其部,往来袭扰楚军。项羽往往因此疲于奔命。汉三年,彭越绝楚粮道于梁地。四年冬,彭越再趁项羽与刘邦相持之机,克楚睢阳外黄十七城。等项羽返攻,彭越北走谷城。汉五年,彭越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十余万斛之谷。

刘邦拜彭越为梁相国,战前召其击楚,彭越以魏地初定为借口,不出兵。项羽于阳夏固陵兵败逃入陈下,刘邦遂采纳张良之议,允诺灭楚后许封其为梁王并广其地。彭越于是出兵,与诸侯合围项羽,即垓下之战。刘邦称帝,封彭越为梁王。

陈豨代国造反,刘邦亲征,派人在梁地征兵。彭越称病不从。刘邦怒,派人责彭越。彭越部将扈辄劝其起兵反,彭越不听。时彭越与其太仆有矛盾,要杀太仆。梁太仆逃往汉,告发彭越欲与其将扈辄谋反。刘邦派使者到梁国,使者趁梁王不备,逮捕梁王,囚之洛阳,并召有司治彭越之罪。

后刘邦赦免彭越,贬为庶人流放于蜀。然彭越命中该死,在于去蜀道中遇见吕后。彭越向吕后哭诉,求吕后为他求情伸冤,免除流放蜀中而留在故乡昌邑。吕后佯应所求,带彭越回洛阳。吕后一到洛阳,就劝刘邦立即杀掉彭越,并令其舍人再告彭越谋反。于是彭越被吕后斩杀族灭三族,尸体受酼刑,剁成肉酱,朝廷还用这些肉酱来恫吓各诸侯王。

定英布

英布因在秦朝曾受过黥刑,故又称黥布,被发配骊山骊山陵。黥布途中与其他一些刑徒逃跑,成为强盗。

陈胜起兵之后,黥布求见番阳吴芮劝其起兵响应,吴芮认为很有道理,起兵反秦,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英布。不久听闻项梁亦起兵,遂率兵前往投奔项梁。项梁过江,击景驹秦嘉等,英布常冠诸军。项梁在得闻陈胜确实已死的信息后,立前楚怀王之孙熊心楚后怀王,英布被封为当阳君

前208年十月,楚后怀王分兵,一支以安国侯沛公刘邦率领向西攻打关中;另一支则由卿子冠军上将军宋义与长安侯项羽率领北上救赵,英布为宋义、项羽、范增帐下诸将之一。十一月,项羽杀宋义夺兵权,派英布渡河击秦军。英布在钜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功冠诸军,诸侯军队因此多加入项羽。前207年六月,秦将章邯降项羽,英布奉项羽令坑20万秦卒于新安。项羽兵临潼关不得入,英布大破刘邦之关下军,遂入关。已而项羽分封诸侯,英布以功被封为九江王。

前207年八月,英布奉项羽命令暗杀了楚后怀王田荣对项羽分封不满,先杀欲接受项羽分封的故齐王田市,接着又击并项羽所分封之齐王田都和济北王田安,并送彭越将军印使其击楚。项羽因此北击齐,因残暴好杀而深陷齐地无法抽身。于是向九江征兵,但英布阳奉阴违,仅派数千人去应付项羽。之后,汉王刘邦纠集五国军队攻楚都彭城,英布却坐视不救。因此英布与项羽之间产矛盾。

前205年十一月,汉使随何成功说服英布背楚为汉。英布与楚战,为楚将龙且所破,只好只身逃到汉王刘邦处。时九江为项伯所夺,布之妻子皆被害。英布招数千散卒,并得到汉王刘邦补充的部分军队,与汉军俱屯荥阳。次年(前203年)七月,立为淮南王。垓下之战,项布与诸侯率军合围项羽于垓下,共击项羽。及项羽败亡,刘邦再次确认其王位,以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为淮南国,都(今安徽六安)。

汉十一年冬,吕后诛杀淮阴侯韩信,同年夏又诛杀彭越。英布因此内心大恐,暗地进行准备以备不测。英布怀疑其中大夫贲赫私通自己的爱妃,故欲杀贲赫。贲赫逃到长安,遂以淮南之情势上书朝廷,言淮南欲反。英布遂族灭贲赫之家,正式举兵反叛。

英布反后,汝阴侯滕公夏侯婴,向刘邦推荐薛公来出谋划策。薛公是原本楚国令尹,他分析,英布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就是东取,西取,合并,拿下,并传檄使各安其国,这样山东崤函以东)就不是汉朝所有了。中策就是东取吴,西取楚,合并,拿下,并夺取敖仓之粟,堵住成皋,这双方胜负就难分难晓。下策是东取吴,西取下蔡,将辎重归于,而本人往长沙,这样陛下就可安枕无忧了。而且必取下策!英布及其手下皆为骊山亡命刑徒出身,只想着自身利益,并无远见。时刘邦病重,本不欲亲征,欲使太子刘盈代为出征。太子之门客商山四皓力陈利害,劝太子勿出征。吕后因此泣谏刘邦勿令太子出征,樊哙闯宫,刘邦无奈只好抱病率军亲征。英布初以为刘邦年事已高必不能亲征,而所虑者韩信、彭越等皆已死。起兵果如薛公所言,出兵东击荆国,荆王刘贾走死富陵。渡淮击楚,与楚战于(今安徽泗县)、(今安徽宿县)间。楚兵战略失当,为三军,结果英布败其一军,另二军皆散走。

英布遂率军西向,前196年十月与汉军在蕲西会战。英布的部队训练精良,刘邦就坚守庸城,见英布的布阵就像项羽的军队,因而生厌。刘邦于两军对垒时遥对英布曰:“你何苦造反呢?”英布对曰:“我想当皇帝罢了!”,刘邦大骂之。于是两军交战,结果英布战败而走。而齐国国相曹参率领的齐兵也赶到,对淮南军队进行夹击,淮南军队接连失利。刘邦遣别将追击,大败英布于洮水南、北,英布逃脱,仅得数百人渡江南。

长沙王吴臣因为吴芮是英布的妻舅,写信给英布,伪称要与之俱逃于。英布信以为真,遂入番阳,结果在番阳兹乡(今日鄱阳湖湖区)被吴臣派来的人刺杀

走卢绾

卢绾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而且同年同月同日生,刘家与卢家是世交,且卢绾自小与刘邦还是同窗,情同手足,互相友爱,汉朝建立之后,卢绾亲贵无比,甚至可以自由出入后宫。燕王臧荼造反被平定后,刘邦因立太尉卢绾为燕王。汉十二年,异姓诸侯王除长沙王和卢绾之外,悉数被灭,卢绾对此心不自安。

初,卢绾曾助刘邦击陈豨,攻其东北。卢绾还派宾客张胜到匈奴,阻止匈奴援救陈豨。张胜却听了臧荼之子臧衍的计谋,反令匈奴助陈豨攻燕,联络陈豨,与汉对抗,卢绾上奏刘邦,将张胜灭族,但张胜却告诉卢绾说,燕国是抵抗匈奴的前哨站,如果不培养匈奴的实力,刘邦一定也会灭亡燕国,就是“养寇以自重”的道理。卢绾恍然大悟,又包庇张胜一家,随便杀了几个替死鬼当作张胜的亲人,并要求张胜逃至匈奴,担任燕国的联络官。又暗中派范齐去找陈豨密谋。谋泄,刘邦两次派人召卢绾,卢绾称病不行。

二月,刘邦派樊哙攻击卢绾,令皇子刘建为燕王。卢绾带领数千人在塞下观望形势。至四月,闻刘邦卒,遂亡入匈奴,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高后时期,卢绾之妻携子归汉。

影响

刘邦诛除异姓,在主观上就是解除他们对自己刘氏政权的威胁。在诛除异姓王之后,又大封同姓王。不过新分封之同姓权势虽大,但已与先前异姓王之权力不可同日而语。朝廷对王国之权进行了如下限制:

  1. 国相等重要官吏不得由王国自置,王国只可置两千石以下级别的官员;
  2. 诸侯王无朝廷虎符不得发兵,这样限制了诸侯王之军权。
  3. 山海湖泽之利益(食盐、矿产等)归予朝廷,王国不得擅自开发利用。
  4. 诸侯王必须定期朝觐天子,平时不准私自出国境。
  5. 诸侯王不得封人爵位、赦人死罪,亦不能收纳逃亡的匪徒。
  6. 诸侯王不得私交外戚,不得对朝廷大臣私行赏赐,不得与其他诸侯王私下交往。

参考书目

  • 《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七》
  • 《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八》
  • 《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 《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 《史记》卷90《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 《史记》卷91《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史记》卷93《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 《中国通史》第四卷《丙篇典志》(白寿彝著)

参考文献

  1. ^ 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高祖自将击之,得燕王臧荼。即立太尉卢绾为燕王。使丞相哙将兵攻代。
  2. ^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3. ^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4. ^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5. ^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6. ^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7. ^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8. ^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项羽怨田荣,立齐将田都为齐王。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
  9. ^ 班固·《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第一》: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立荼为燕王。
  10. ^ 《史记》:陈馀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立以为代王。陈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11. ^ 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曰:“齐欲与赵并灭楚。”楚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
  12. ^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13. ^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14. ^ 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15. ^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正义兖州曲阜也。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16. ^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随何往说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
  17. ^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反为楚。汉王使郦生说豹,豹不听。汉王遣大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汉王乃令张耳与韩信遂东下井陉击赵,与刘邦会师襄国斩陈馀、赵王歇。
  18. ^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
  19. ^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20. ^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21. ^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