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亚莱 (加尔省)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亚莱
Mialet
 法国市镇
米亚莱徽章
徽章
米亚莱的位置
地图
米亚莱在法国的位置
米亚莱
米亚莱
米亚莱在加尔省的位置
米亚莱
米亚莱
坐标:44°06′39″N 3°56′35″E / 44.1108°N 3.9431°E / 44.1108; 3.9431
国家 法国
大区 奥克西塔尼大区
 加尔省
阿莱斯区
面积1
 • 市镇30.76 平方公里(11.88 平方英里)
人口(2021年)[1]
 • 市镇626人
 • 密度20.4人/平方公里(52.7人/平方英里)
时区CETUTC+01:00
 • 夏时制CESTUTC+02:00
邮政编码30140
INSEE30168
省级选区拉格朗孔布县英语Canton of La Grand-Combe
海拔140米
网站http://www.mialet.fr
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 2人口不重复计算”:拥有多重居住地的居民(如:学生和军人)仅计算一次。

米亚莱(法语:Mialet法语发音:[mjalɛ]奥克语Mialet)是法国加尔省的一个市镇,属于阿莱斯区

地理

位置

米亚莱(44°6'39"N, 3°56'35"E)面积30.76 平方千米,位于法国奥克西塔尼大区加尔省,该省份为法国南部沿海省份,南端濒地中海,北起顺时针与阿尔代什省沃克吕兹省罗讷河口省埃罗省阿韦龙省洛泽尔省接壤。

与米亚莱接壤的市镇(或旧市镇、城区)包括:热内拉尔格圣塞巴斯蒂安-代格勒弗耶圣保罗拉科斯特圣马丹德布博法兰西谷地圣艾蒂安圣让迪加尔图瓦拉斯[2]

米亚莱的时区为UTC+01:00UTC+02:00夏令时)。

米亚莱的OSM定位图

村庄和地区

米亚莱由七个小村庄组成:吕齐耶、莱普埃什、马斯苏贝朗、波桑、维拉什、莱塞格拉迪讷、布吕盖罗莱和佩盖罗莱。

正是在这个小镇上,马斯苏贝朗是一个典型的塞文山区小村庄,拥有沙漠博物馆,是17世纪和18世纪新教徒抵抗的圣地。

气候

根据一项基于1971-2000年期间一系列数据的研究,2010年,米亚莱的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2020年,法国气象局发布了法国大都市的气候类型学,其中该市位于山区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之间的过渡区,位于普罗旺斯-朗格多克-鲁西永气候区,其特点是夏季降雨量低,日照量非常好(2600小时/年),夏季炎热(21.5℃),夏季空气非常干燥,四季干燥,强风(40%至50%的风频率>5米/秒)并且很少有雾[3]

1971-2000年期间,年平均温度为13.2°C,年热振幅为16.9°C。年平均降雨量为1272毫米,1月降雨量为7.7天,7月降雨量为3.9天[4]。1991年至2020年期间,最近的气象站(位于直线距离5公里外的热内拉尔格)观测到的年平均温度为14.2°C,年平均降雨量为1239.7 mm。展望未来,根据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该市2050年的气候参数估计可在2022年11月由法国气象局发布的专用网站上查阅[5]

自然环境

保护区

监管保护是保护杰出自然区域及其相关生物多样性的最有力干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该市镇是塞文国家公园附着区的一部分[注 1]。该国家公园创建于1967年,是一个由五个地理实体组成的中等山区:艾古阿勒峰、带着塔恩峡和容特峡的梅让峡谷、洛泽尔峰塞文山谷和塞文山麓[6]

该地是塞文过渡区的一部分,该地区面积为116,032公顷,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生物圈保护区,因为其多变的自然环境构成了该地区,并拥有非凡的生物多样性,包括2400种动物、2300种开花植物和蕨类植物,以及无数苔藓地衣真菌[7]

Natura 2000网络

米亚莱Natura 2000区域范围

Natura 2000网络是根据栖息地和鸟类指令建立的具有生态意义的自然地点的欧洲生态网络,包括特别保育区(ZSC)和特别保护区(ZPS)[注 2]。根据栖息地指令,在米亚莱定义了两个Natura 2000地域:

  • “米亚莱拟鲤河谷”,面积23,371公顷,是社区感兴趣的鱼类种群的家园,包括地中海鲃鱼(Barbus meridionalis),但也包括河狸和白爪小龙虾[8]
  • “加莱松山谷”占地8637公顷,是一个非常内陆的山谷,比较荒芜。这里有萨尔兹曼松、干燥的岩蔷薇属(Cistus pouzolzii)和潮湿的沟壑,其中有许多蕨类植物。

行政

米亚莱的邮政编码为30140,INSEE市镇编码为30168。

政治

米亚莱所属的省级选区拉格朗孔布县英语Canton of La Grand-Combe

人口

米亚莱于2021年1月1日时的人口数量为626人。

1962-2008年间米亚莱人口变化图示

备注

  1. ^ 公园周边地区(称为附着区)的监管更加灵活,以便从经济、社会和文化投资中获益,以遏制农村人口外流,并发展该地区的旅游设施。
  2. ^ 在Natura 2000地点,成员国承诺通过监管、行政或合同措施将相关栖息地类型和物种保持在有利的保护状态。

参见

参考文献

  1. ^ Populations légales 2019.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 2023年4月27日. 
  2. ^ Géoportail. Carte. Géoportail.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9) (法语). 
  3. ^ “Zonages climatiques en France métropolitaine(法国大都市的气候分区),“pluisextremes.meteo.fr”(2023年11月14日访问)
  4. ^ Daniel Joly、Thierry Brossard、HervéCardot、Jean Cavailhes、Mohamed Hilal以及Pierre Wavresky,“Les types de climats en France, une construction spatiale(法国的气候类型,空间结构)”,Cybergéo,《欧洲地理杂志》,第501期,2010年6月18日
  5. ^ “Climadiag Commune:diagnostiquez les enjeux climatiques de votre collectivité(诊断您所在社区的气候问题)。MeteoFrance.fr,2022年11月
  6. ^ “Parc national des Cévennes - les cinq massifs(塞文国家公园-五大地块)”,塞文国家公园网站(2021年9月3日访问)
  7. ^ “Réserve de biosphère des Cévennes(塞文生物圈保护区)”,mab-france.org
  8. ^ “Natura 2000区域FR9101367-概况介绍”,国家自然遗产名录(2021年9月29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