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理论
犯罪学 |
---|
子领域 |
犯罪生物学 |
犯罪社会学 | 犯罪心理学 |
刑罚学 | 刑事政策 | 受害者学 |
学派 |
<依知识论立场> |
古典学派 | 实证学派 |
新古典学派 |
<依地理位置> |
意大利学派 | 芝加哥学派 |
法兰克福学派 |
<依社会、哲学、政治理论> |
冲突犯罪学 | 环境犯罪学 |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 |
女性主义犯罪学 |
左翼现实主义 | 右翼现实主义 |
整合犯罪学 | 后现代主义 |
犯罪原因理论 (大致依时间先后) |
功利主义(古典理论) |
生来犯罪人 | 精神病学模式 |
紧张理论 | 差别接触理论 |
次文化理论 | 社会控制理论 |
标签理论 | 明耻整合理论 |
理性选择理论 | 自我发展论 |
日常活动理论 | 破窗理论 |
一般人格与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
衍生的刑罚理论 (大致依时间先后) |
应报理论 | 吓阻理论 |
预防理论 | 矫治模式 |
罪有应得理论 | 修复性司法 |
新应报理论 | 表达性刑罚理论 |
重要概念 |
犯罪 | 暴力 | 人性 |
连环杀手 | 少年犯罪 |
白领犯罪 | 社会阶级 |
社会解体 | 社会分化 |
文化失范 | 文化冲突 |
组织型犯罪 | 受害者 |
毒品 | 回避机制 |
越轨 | 刑法 | 司法程序 |
刑罚 | 保安处分 |
监狱 | 虐囚 | 监狱人权 |
规训与惩罚 | 疯癫与文明 |
死刑存废问题 |
社区处遇 | 转向处遇 |
少年感化院 | 中途之家 |
更生人 | 更生中心 |
再犯 | 累犯 |
相关学科 |
心理学 | 社会学 | 精神医学 |
刑事学 | 法医学 |
紧张理论(英语:Strain Theory),又称文化失范理论(Anomie Theory),由美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罗伯特·金·莫顿于1938年提出[1][2],是二十世纪美国犯罪学三大理论之一(其他两者是差别接触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
定义
内容大致在说:成功可以用金钱和拥有的物质财富来衡量,且社会鼓励每个人相信自己也有获得成功的权利;通过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个人肯定会实现自己的目的。不过,由于社会条件和经济现实,并非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可以拥有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手段。如果社会过度强调成功的目标,忽略达成目标的手段的合法性,个人便会产生紧张和压力。在莫顿看来,美国社会主要就是强调金钱成功与社会地位提高。但是这种社会压力会使得个人产生了紧张。
当个人面临紧张时,可能采取五种适应方法。适应方法可从当个人面对紧张与压力时,在社会文化目标与制度性合法手段中的选择中与以分类为:创新型、仪式型、退缩型、叛逆型与顺从型。
其中四种为偏差的适应方式:
- 创新型 Innovation - 接受文化目标,拒绝制度性手段。个人因社会文化结构并无提达成成功目标的合法手段而感到紧张,转而采取社会较不能认同的方式(激烈者可能为犯罪行为)达成目的。例如:大学生休学参与直销行业。
- 仪式型 Ritualism - 无法实现文化目标,但由于强烈社会化,以至于采取形式主义的方式,选择合法手段的类型。莫顿认为,例行公事化的公务员,以及日复一日的公司职员,皆为仪式型的例子。
- 退缩型 Retreatism - 抵制社会文化目标,同时也放弃社会认可的手段。逃避主义者放弃合法的手段和社会对成功目标的追求,退缩到社会的一角,一些乞丐、街友等;另一种型态的退缩者展现出无情、冷漠的嘲讽态度,但这些态度完全合法。例如:毒瘾者、酗酒者。
- 叛逆型 Rebellion - 反叛主义者不仅仅对社会文化目标和手段消极抛弃,更致力于某种另外一套不同于现今社会体系的道德价值,并积极尝试经营。反叛者努力营造一种社会结构,若一个社会很多人采取叛逆型的适应方法,则可酿成一场全面性的革命,最后可能导致既存文化的完全改变。
第五种为例外:顺从型 Conformity - 当社会处于无压力稳定时,此种现象经常可见,此时社会完全时失序现象,莫顿认为此类型并无研究价值。为例外
构成
莫顿提出了一种适应类型理论,这是犯罪学中经常出现的最著名的模型之一。[3]
适应模式 | 文化目标 | 制度性手段 |
---|---|---|
1、同步 | + | + |
2、创新 | + | - |
3、形式主义 | - | + |
4、逃避主义 | - | - |
5、反叛 | +/- | +/- |
理论分析
这些适应模式中的后4种模式,被看成是越轨的适应模式。在美国,大部分被上称为犯罪的活动,都来自创新反应。美国文化重视每个人的物质成功目标,但是,文化社会结构并没有提供获得这种成功的合法手段。结果,个人就感到紧张,就会借助非法手段,也就是犯罪来实现这种文化目标。不能实现这种文化目标,但是受到强烈社会化,以至于只能采用合法手段的人,就会通过形式主义的方式坚持这些合法手段,升华最初的目标,采用形式主义的反应。在莫顿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中下层阶级的适应方式,是严格的社会化与机会巧合的结果。
相反,逃避主义既抵制社会倡导的目标,也抛弃社会认可的手段。逃避主义者虽然生活在社会中,但是,他们并不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严格内化的、有关某些手段是否合法的观念,因而不可能创新,所以,就缺乏利用合法手段的机会,而是通过放弃手段和目标来逃避道德冲突。反叛不仅仅设计退却者对于社会目标和手段的消极抛弃,而且也尝试试图用另外一套被认为在道德上更优越的东西来确定它们的积极尝试。反叛者努力营造一种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对于成功的文化标准会进行巨大的修改,会在美德、努力和奖赏之间提供更加密切的联系。[3]
负面评价
由于该理论过于强调经验,并使犯罪理论抽象化。该理论在实际运用中饱受争议。[3]
- 紧张理论的经验效果是有问题的;
- 紧张理论被认为太一般化,缺乏精确性;
- 紧张理论不能解释在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的那些人的犯罪行为。
- 紧张理论忽略了行为中的重要个别差异。
- 紧张理论的最初表述,将个人置于弹球机(pin-ball machine)的盒式狭缝中;
- 紧张理论没有成功地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工人阶级的的青少年不进行犯罪,或者说,为什么许多少年犯罪人在他们步入成年期后,放弃了犯罪的生活方式。
- 与紧张理论的预测相反,工人阶级青少年中的高志向,可能与后来的少年犯罪呈负相关;
- 尽管一些人支持莫顿关于大多数美国人具有中产阶级目标的主张,但是其他的研究对于紧张理论的这个基本主张有争议。
实证研究:预测犯罪的效力
在美国20世纪的犯罪学三大理论中,紧张理论被后续研究证实为犯罪预测效力最弱的理论。
Akers & Cochran (1985) [4]以美国中西部的中学学生为目标群体(有效样本N = 3,065),调查了失范理论(紧张理论的社会学根源)、社会控制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差别接触理论的社会心理学版本)各自对大麻吸食的预测效力(R2)。结果:
- 根据失范理论(紧张理论)的所设的变项,加总只能解释大麻吸食变异性的3%。
- 根据社会控制理论所设的变项,加总能解释大麻吸食变异性的不到30%。
-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差别接触理论)所设的变项,加总能解释大麻吸食变异性的68%。
参考资料
- ^ Merton, Robert King.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38, (3): pp. 672–682.
- ^ Merton, Robert King.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Free Press. 1957.
- ^ 3.0 3.1 3.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morison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Ronald Akers, John Cochran. Adolescent Marijuana Use: A Test of Three Theories of Deviant Behavior. Deviant Behavior. 1985, 6: 32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