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 (电影)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绿巨人
Hulk
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李安
监制
编剧
故事詹姆斯·夏慕斯
原著绿巨人
斯坦·李
杰克·科比作品
主演
配乐丹尼·叶夫曼
摄影佛雷德瑞克·艾姆斯英语Frederick Elmes
剪辑蒂姆·史奎尔英语Tim Squyres
制片商
片长138分钟[1]
产地 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03年6月20日 (2003-06-20)(美国)
  • 2003年6月27日 (2003-06-27)(台湾[2][3][4]
发行商环球影业
预算1.27亿[5]、1.37亿美元[6]或1.5亿美元[注 1][注 2]
票房2.45亿美元[6]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绿巨人
香港变形侠医
澳门变形侠医
台湾绿巨人浩克

绿巨人》(英语:Hulk[注 3]是一部于2003年上映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由漫威娱乐制作,并由环球影业负责发行,剧情改编自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绿巨人,本片由李安执导,詹姆斯·夏慕斯迈克尔·法兰斯英语Michael France约翰·特曼英语John Turman编剧,并由埃里克·巴纳詹妮弗·康纳利山姆·艾略特乔什·卢卡斯尼克·诺尔蒂等人主演,剧情讲述科学家布鲁斯·班纳在一次伽马射线外泄意外后,每当他感到愤怒时就会变身成拥有无穷力量的绿色巨人“绿巨人”。

本片的筹拍作业从1990年开始。筹拍过程中,该片换了许多位导演和编剧。《绿巨人》于2002年3月开拍,同年10月杀青,取景地点包含美国加州奥克兰波特维尔维克多维尔旧金山,以及犹他州内华达州,而内景部分则在加州洛杉矶好莱坞环球影城拍摄。该片的配乐由丹尼·叶夫曼创作。

《绿巨人》于2003年6月20日上映,所获得的评价整体而言褒贬不一,该片具深度的故事和演员的演技获得好评,但打戏过少和剧情枯燥乏味等问题则备受诟病。该片的全球票房为2.45亿美元,不算理想,外界将之归咎于片商错误的宣传方向。在该片之后,漫威影业重新获得绿巨人的电影版权,于2008年推出一部重启电影《无敌浩克》,片中的布鲁斯改由爱德华·诺顿饰演,同时也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第二部电影。

剧情

科学家大卫·班纳从各种生物中提取基因,并计划将之注入人体来制造超级士兵。然而撒迪厄斯·罗斯将军不允许人体实验,大卫只好自己担任实验品,将基因注入自己的体内。在儿子布鲁斯·班纳出生后,大卫发现布鲁斯可能遗传到了那些改造基因,便开始到处寻找解药,但他进行人体实验的事情亦因此曝光,于是实验被迫中止,布鲁斯在受到创伤后忘记了这些事。多年后,布鲁斯成为一名遗传学家,与前女友贝蒂·罗斯英语Betty Ross一起在柏克莱核能生化科技研究所做研究。两人利用少量的伽马射线刺激生物细胞,使之快速生长以迅速愈合伤口,但反而害实验用的青蛙惨死。一次,两人的某位同事在维护仪器时不小心启动了仪器,眼见仪器停不下来,布鲁斯舍身用身体护住该同事,因此暴露在大量伽马射线下昏迷。

事后,贝蒂到医院探望苏醒的布鲁斯,并告诉他常人暴露在如此大量的伽马射线下应该会死亡,但布鲁斯反而感到浑身舒爽。布鲁斯出院后继续进行研究,这时实验室的一名新来的工友自称是布鲁斯的父亲,但布鲁斯对此毫无记忆。对此饱受压力的布鲁斯感到十分崩溃,因而变身成力大无穷的绿色巨人“绿巨人”,瞬间摧毁了整个实验室。隔天,布鲁斯醒来,完全不记得变身成绿巨人的事。罗斯将军怀疑布鲁斯与父亲大卫合作,但推断布鲁斯的记忆遭到压抑,于是将布鲁斯软禁在家。当天晚上,在与大卫通过电话后,布鲁斯得知伽马射线触发了他体内的基因,他才会变成绿巨人。布鲁斯也从电话中得知大卫派了三只被他用伽马射线注射过、凶残且强壮的狗去杀贝蒂。心急如焚的布鲁斯想去拯救贝蒂,这时看守他的葛伦·陶柏英语Glenn Talbot少校殴打了他。布鲁斯在愤怒之下变身成绿巨人,将陶柏打成重伤,接着马上跑去救贝蒂。经过一番苦战后,绿巨人击败了三只狗,接着变回布鲁斯。翌日早上,布鲁斯遭到军方逮捕。

布鲁斯被关在一个位于沙漠地下的秘密基地,陶柏打算取得绿巨人的力量并应用在军事上。另一方面,大卫试图重现布鲁斯的伽马射线实验,但实验后他并没有变成绿巨人,反而获得吸收周遭能量的能力英语Absorbing Man。大卫在告诉贝蒂,当年他在年幼的布鲁斯面前杀害妻子后自愿被军队逮捕并关押。布鲁斯做了一个关于父亲杀害母亲的恶梦,他终于发现原来当年父亲认为他是一只怪物而试图杀死他,母亲则为了保护他而被父亲杀死。这使布鲁斯十分愤怒,成为更强大的绿巨人。绿巨人大闹基地,陶柏在试图取得绿巨人的基因时被杀。绿巨人逃出沙漠基地,直闯洛杉矶并四处造成破坏,并与追赶他的军队作战。见到了贝蒂后,绿巨人受到安抚并恢复成布鲁斯。

布鲁斯与大卫被关在一起,大卫试图激怒布鲁斯让他变身但徒劳无功。大卫决定自己先出手,咬了电缆以吸收整个旧金山的电力。布鲁斯被电击,因而变身成绿巨人。绿巨人与大卫大打出手,绿巨人逐渐处于下风。大卫吸收了绿巨人的能量,但因为承受不住如此强大的能量而变成一个畸形的庞然大物,最后被军方的一枚导弹击毙。一年后,军方推定布鲁斯已经死去,但罗斯将军提到有人目击绿巨人出没。同时,贝蒂也坦承了自己对布鲁斯的爱意。而实际上,布鲁斯正在南美洲的丛林里为一些穷人治病。这时,一群叛乱分子前来打算劫走药物。布鲁斯对叛乱分子的首领说:“不要惹我生气,你不会喜欢我生气时的样子的”。布鲁斯的眼睛瞬间变成绿色,接着镜头带远,丛林里传来一声绿巨人的巨吼。

角色

上图:男主角埃里克·巴纳(饰演布鲁斯·班纳 / 绿巨人);下图:女主角詹妮弗·康纳利(饰演贝蒂·罗斯英语Betty Ross
导演李安在看完巴纳演的电影《神鬼剁手》(2000年)后选上巴纳,并于2001年7月首次与他接触[12]。巴纳于同年10月签约饰演布鲁斯,同时也签下两部续集的片约[13]。巴纳表示,“我很迷绿巨人的电视剧英语The Incredible Hulk (1978 TV series)。我小时候并不算是个漫画迷,不过相当喜欢绿巨人的电视剧”[14]。为了演出,李安让巴纳看了一场赤拳格斗英语Bare-knuckle boxing[15]。在巴纳获选前,也有许多演员是该角的人选[13]约翰尼·德普史蒂夫·布什密曾被列入考虑[16]比利·克鲁德普也是人选之一,但他拒绝出演[16]。后来在《无敌浩克》(2008年)饰演绿巨人的爱德华·诺顿当年曾表示自己有兴趣饰演这一角色,但因对剧本感到失望而放弃[17][18]马克·厄文英语Mike Erwin(16岁)、戴蒙·詹姆斯(Damon James,9岁)、贝利·詹姆斯(Bailey James,5岁)、迈克尔·克伦柏格(Michael Kronenberg,4岁)与大卫·克伦柏格(David Kronenberg,2岁)饰演各年龄层的布鲁斯·班纳[19]
康纳利于2002年2月中旬与李安签约[20]。康纳利从小就爱看绿巨人的漫画,长大后也看过绿巨人的电视剧[21]。她受到李安的手法吸引而决定饰演贝蒂,她说“他(李安)拍的不是一部讲述绿皮肤男人故事的欢乐儿童电影。他讲述的是一出悲剧兼心理剧英语Psychodrama。我觉得这很有意思:象征愤怒与贪婪、嫉妒与恐惧的绿色怪物就存在于我们所有人心中”[22]。在接受《浮华世界》采访时表示,李安为了帮助她准备演出,曾要她去加州的海边去看岩石,观察天地变化,并学习沉默,改用眼神传递情感[20][23]莱安诺·李·瑞恩英语Rhiannon Leigh Wryn饰演年幼时的贝蒂[19]
艾略特原本被另一部电影的选角导演相中,不过该名选角导演同时也帮忙《绿巨人》选角,他给李安看了《竞争者英语The Contender (2000 film)》(2000年),当中艾略特的演出和罗斯将军在漫画书里的行为举止类似,便将该角色交给艾略特饰演[25]。艾略特在还未读过剧本的情况下接演该角色,并对与李安合作感到兴奋[26]。为了饰演罗斯将军,艾略特还研读了原著漫画[26]。艾略特本来对蓄起军中并不鼓励的山羊胡有点质疑,但为了符合漫画设定而同意[27]。艾略特觉得饰演罗斯将军的感觉与他在另一部电影《我们曾是战士》(2002年)中饰演巴齐尔·L·普洛姆利英语Basil L. Plumley很像[28]。陶德·提森(Todd Tesen)饰演年轻时的罗斯将军[19][29]
李安在面试过一百多名演员后挑出包含卢卡斯在内的3、4名演员,最后选上卢卡斯,前后花了4个星期的时间[30][31]。卢卡斯在试镜时坦承自己没看过绿巨人的漫画和电视剧,李安回答说“这样正好能用全新角度来看这个故事”[31]。对于这个角色,卢卡斯表示,“陶柏是个很坏的角色,他充满愤怒,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把别人杀光”[32]
  • 尼克·诺尔蒂饰演大卫·班纳,科学家,布鲁斯的父亲,拿自己作基因实验,后因杀害妻子而被监禁30年。出狱后大卫从布鲁斯的异变中找到方法,使体内细胞突变,进而拥有吸收周遭能量的能力英语Absorbing Man
诺特原本拒绝出演《绿巨人》,告诉李安他不想拍“卡通片”,直到李安回答他这部片其实是“古希腊悲剧”后,诺特才同意参演电影[33][34][35]。诺特非常专注于《绿巨人》的哲学层面,还会与李安讨论上数个小时[36]。另外,该片拍摄时,与李安合作过“父亲三部曲”的演员郎雄去世,向来欣赏他的诺特得知后,表示要将自己在片中的演出献给他[37]保罗·克塞饰演年轻时的大卫[29][38][39]
  • 卡拉·波诺英语Cara Buono饰演伊迪丝·班纳(Edith Banner[39],布鲁斯之母,大卫之妻,为了保护布鲁斯而被大卫杀死。
  • 凯文·兰金饰演哈普(Harper),布鲁斯的同事,一次在维修仪器时造成伽马射线外泄,布鲁斯为了救他而暴露在伽马射线下。

原著漫画的作者之一斯坦·李与电视剧版的绿巨人演员卢·弗里基诺客串饰演保全[40]。在片中,李饰演的保全向弗里基诺饰演的保全说“我觉得保全应该要……”接着停下来向布鲁斯打招呼“早安,柯兹勒博士”,之后继续说“我觉得应该要加强保全”[41]。李在片中的台词是他即兴创作的[41]。演员强尼·卡索英语Johnny Kastl金大贤在片中客串饰演士兵[19]

主题与解析

外界认为,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图)弑父的悲剧故事是该片的核心

对于该片的主旨,导演李安在受访时说道,“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绿巨人,都有一块黑色地带,但我们却用现实生活来遮掩,害怕暴露出丑陋的真面目。相反的,这反而显现出真实的自己”[42][43]。李安在片中也呈现了强烈的父子冲突关系,他表示,“部分的剧情,的确来自我真实的经验,但真正的父子关系,只能意会无法言传”[44]

外界认为,《绿巨人》的叙事架构在角色的心理分析上[45]。美国《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指出,片中布鲁斯与父亲大卫两场“俄狄浦斯情结的打斗”是全片的核心[46]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墨娃和付会敏在书籍《阅读李安》中评论道,李安将绿巨人塑造成一名“悲剧英雄”,且讲述了一段希腊悲剧——俄狄浦斯弑父的故事,深入探索父子关系[47]。台湾影评人闻天祥也认为该片是一个“带有俄狄浦斯情节的寓言”[48]。也有影评人认为,该片带有佛洛伊德心理学的元素[49][50]

世新大学美籍教授柯玮妮(Whitney Crothers Dilley)在她的书《看懂李安:第一本从西方观点剖析李安专书》中写道,如果去除掉夸大的漫画滑稽内容,该片就成了“李安擅长的小家庭戏剧”。她也形容,布鲁斯在聚光灯下和父亲大卫对峙的桥段就像一出“莎士比亚悲剧”一般[51]。加拿大救世主大学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亚当·巴克曼(Adam Barkman)则以基督教的角度来剖析该片,认为该片以“唯物论犹太/基督教传统的人性伦理观点的抗衡”为主轴,并指出其涉及许多有关人性和伦理的议题[52]。台湾影评人詹正德在书籍《看电影的人》中写道,该片的重点在“布鲁斯变身前后在人性和动物性间拉扯”的部分[53]

哲学方面,墨娃和付会敏表示,该片采用东方的“辩证哲学”,可能会让西方观众感到难以理解[47]。李安也指出,他希望将东方元素注入这部西方漫画故事中[42],如阴阳调和的概念[54]。李安进一步说明,该片含有的东方哲学色彩[55],其复杂意涵主要与“转变”有关,具体的呈现手法包含生长在岩缝的地衣和细胞及分子的突变等。另外,制片人盖儿·安·赫德英语Gale Anne Hurd在DVD讲评中表示,“矛盾”也是《绿巨人》的主题之一[36]

筹备与编剧

强纳森·汉斯利

制片人艾维·亚拉英语Avi Arad盖儿·安·赫德英语Gale Anne Hurd于1990年开始筹备《绿巨人》[56]。两人于1992年决定与环球影业联手制作该片[57]。1994年,迈克尔·法兰斯英语Michael France斯坦·李受邀参与制片作业,其中法兰斯负责编写该片的剧本。环球影业打算让绿巨人对抗恐怖份子,但这个点子法兰斯不喜欢,因此出现分歧。绿巨人漫画迷约翰·特曼英语John Turman于1995年又写了一份剧本,获得李的赞许。特曼写下的十份草稿都受到漫画《惊异故事英语Tales to Astonish》的影响,所以在他的剧本中,绿巨人对抗的是罗斯将军和军方[58]首领英语Leader (comics)瑞克·琼斯英语Rick Jones (comics)[59]布瑞恩·班纳英语Brian Banner(布鲁斯内心愤怒的源头)。环球影业对特曼的剧本的评价褒贬不一,不过其中有不少元素后来也出现在正式剧本中[58][60]

强纳森·汉斯利英语Jonathan Hensleigh编写之剧本中的“昆虫人”的概念艺术

1996年,赫德请丈夫强纳森·汉斯利英语Jonathan Hensleigh担任该片的制片人,环球影业雇用工业光魔来制作绿巨人的电脑特效。环球影业聘请法兰斯再写一次剧本[16],但在1997年4月乔·约翰斯顿签约担任导演后改变主意[61]。因汉斯利与约翰斯顿合作的作品《勇敢者的游戏》(1995年)大受好评,环球影业希望汉斯利能重写《绿巨人》的剧本,而法兰斯就在连一页剧本都还没写的情况下被解雇[16]。1997年7月,约翰斯顿为了拍《十月的天空》(1999年)而放弃执导该片,汉斯利便说服环球影业由他来担纲导演。这也是汉斯利第一次担任导演。另外,特曼又被找回去写剧本草稿。塞克·潘接着重写特曼的剧本[16][62]。潘的剧本围绕着绿巨人与“群鲨学院”的战斗[59]。然而,汉斯利后来又把剧本从头到尾重写一便,在他的剧本中,布鲁斯在伽马射线外泄使他变成绿巨人前,将照射过伽马射线的昆虫之DNA注入三名罪犯体内做实验,导致这三人成了破坏力惊人的反派“昆虫人”[16][63]

为了能在1999年夏天上映,《绿巨人》定于1997年12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开拍,但后来开拍时间被延了4个月[63][64]。汉斯利又与J·J·艾布拉姆斯斯科特·亚历山大与赖瑞·卡拉辛斯基英语Scott Alexander and Larry Karaszewski重写了剧本。汉斯利依旧担任导演[16]。1997年10月,该片进入前期制作阶段,化妆和电脑动画等都已就位。格雷戈里·史派罗李德英语Gregory Sporleder饰演布鲁斯的大敌“诺瓦克”(Novak),而林恩·“瑞德”·威廉斯(Lynn "Red" Williams)则在片中饰演一名变成人、蚂蚁和甲虫的混合体的罪犯[64]。1998年3月,因原定1亿美元的预算不断上升(光是找人写剧本、制作电脑动画和化妆等已经花掉200万美元),加上对从未执导过电影的汉斯利感到忧心,环球影业决定搁置《绿巨人》。汉斯利得知立刻改写剧本以降低预算[65]

迈克尔·法兰斯

汉斯利觉得重写过程过于困难而辞退,并认为自己“浪费了9个月的光阴在前期制作上”[66]。法兰斯花了8个月的时间说服环球影业和制片人们,让他再写一次剧本。法兰斯表示,“环球影业某阶层的某个人不确定这到底是一部科幻冒险片还是一部喜剧片,而我一直努力让该片具备两者的元素。我认为我人不在时,别人会计划把这部片搞成像金·凯瑞亚当·桑德勒的电影那样”[16]。1999年7月至9月,法兰斯迅速地完成了剧本。《绿巨人》定于2000年4月开拍[67][68]

法兰斯表示他的剧本与其他版本的草稿不同,后者采用1960年代漫画中的绿巨人形象:“和蔼可亲、书呆子型的天才”,而他采用的则是1980年代绿巨人漫画的故事:布鲁斯具虐待倾向的父亲杀害母亲。在法兰斯的剧本中,布鲁斯试图研发具再生能力的细胞,以证明自己与父亲不同[16]。然而,早在变身成绿巨人前布鲁斯就有严重的情绪管理问题,这点让一切糟上加糟。电视剧版本英语The Incredible Hulk (1978 TV series)中的台词“别惹我生气”(Don't make me angry...)在法兰斯的剧本中,是布鲁斯之父殴打布鲁斯前都会说的一句话。法兰斯也加入了如布鲁斯与贝蒂多舛的恋情等元素。他于1999年年底至2000年1月间完成最终剧本[16]

李安

该片的导演最后由李安(左)担任,而最终剧本的写手则是詹姆斯·夏慕斯(右)

尽管制片人们对法兰斯的剧本赞赏有加,但迈克尔·索尔金英语Michael Tolkin大卫·海特最后还是先后重写了剧本。索尔金与海特分别于2000年1月和9月加入剧组。海特的剧本以首领、萨克斯英语Zzzax吸收人英语Absorbing Man为反派,他们是布鲁斯的同事,且同样都受到伽马射线外泄意外的影响[16][69][70]。2001年1月,李安与片商洽谈导演事宜[71]。李安早在为作品《卧虎藏龙》(2000年)进行后制时,就下定决心要接受执导《绿巨人》的邀约[8]。在这之前,有好几年李安希望长期合作的制片人詹姆斯·夏慕斯帮他接洽《终结者3》,但最后选择《绿巨人》,因为执导《终结者3》的包袱太沉重[72]。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执导商业大片[73]。随着李安确定执导演筒,夏姆斯也跟着加入了剧组[71]

李安不满意海特的剧本,便请夏姆斯重写剧本。夏姆斯修改的地方包含将布鲁斯的父亲与吸收人合为一个角色[16][74]。李安透过电影《金刚》(1933年)、小说《科学怪人》和《化身博士》、童话《美女与野兽》、歌剧《浮士德》和希腊神话来理解该片的剧情[75]。夏姆斯也表示,他找到了介绍布鲁斯之父布瑞恩的漫画,让李安能用上他常用的父子关系主题[15]。到了2001年10月,夏姆斯仍在重写剧本[13],并表示希望能“呈现出斯坦·李杰克·科比画笔下的旧版绿巨人”[76]。2002年初,法兰斯为美国编剧工会阅读了历代《绿巨人》剧本,以确认出现在片尾剧组人员名单的编剧。法兰斯评论道,“夏姆斯对该片的剧本贡献良多,他将漫画中的‘绿巨人狗’加入片中,并决定将布鲁斯之父设定为一名实际角色。但他的剧本中也有许多元素来自特曼和我的剧本,因此夏姆斯、特曼和我应该出现在片尾剧组人员名单上”[16][77][78]

制作

拍摄

该片于2002年3月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好莱坞环球影城开拍[79]。李安延续从拍处女作《推手》(1991年)时开始的习惯,在开拍当天举行开机仪式,内容以中国传统习俗为主,包含敲锣和四果。仪式中用的锣是从《推手》时就有的,为了此次仪式而特地从纽约运到拍片地点。[80]同年4月19日,剧组移师至旧金山湾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出外景,并将当时放置在该实验室的伽玛射线球英语Gammasphere当成电影里导致布鲁斯承受伽玛射线的仪器,剧组拍片时使用的是精细的复制品[81][82]。李安早在2001年春天就进行过实地探访[83],而且不只一次[84]。实际上该仪器的用途是探测而不是制造伽玛射线[82]。剧组也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科学设施先进光源英语Advanced Light Source拍片[84]。旧金山湾区的其他几个地点也是本片的取景地,包含旧金山金银岛军事基地,以及加州的奥克兰波特维尔维克多维尔等地[76][79][85][86]

数周后,剧组移师至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另外,布鲁斯与大卫改造的突变狗战斗的桥段于内华达州美洲杉国家公园取景,而布鲁斯与变异后的父亲战斗的桥段则以美洲杉国家公园的梨湖(Pear Lake)为背景。外景拍摄作业结束后,剧组回到好莱坞环球影城的片场拍内景[87]。2002年10月18日,《绿巨人》正式杀青[88],整个拍摄过程中共动用了3,000名当地的工作人员,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经济收入[76]

该片由曾与李安合作多次的佛雷德瑞克·艾姆斯英语Frederick Elmes担任摄影指导[36],视觉效果总监丹尼斯·穆伦英语Dennis Muren则每天都待在拍片现场协助作业[56]。主演埃里克·巴纳表示,他们拍片时“非常严肃……拍片现场十分安静”[15]。为了拍摄片中旧金山的山区空景,李安的特别助理李良山表示,剧组一连数天吊在直升机边缘拍片[89]。片中绿巨人(布鲁斯)摧毁实验室和自己家的桥段是采用实景而非特效拍摄的[90]。剧组在维克多维尔拍摄军方轰炸布鲁斯老家的桥段时实际炸掉了一间房子[90]。另外,环球影业对该片的拍片作业和地点相当保密,开拍后所有试图探班的人士都会遭婉拒(除了李安的妻小以外),甚至有一名工作人员因乱发布消息而被开除[80]。一次,有媒体得知剧组正在环球影城拍片,于是试图在搭游园车时跳车潜入,但在最后关头被拦下。自此之后,环球影业布下的防护更加严密。环球影业也给予常对媒体透露资讯的李安高规格的保护措施[87]

技术与特效

图为李安采用“分割画面”技术的一个画面,该技术呈现出一种漫画书的感觉

李安采用“分割画面”的技术,呈现出一种漫画书的感觉。此举考验了演员的演技,亦需要拍摄更多的镜头。[91]片中的特效部分主要由工业光魔的200多位员工负责[92][93],他们于2001年开工,最后在电影上映前一个月(2003年5月)完成[94],总共花了约一年半的时间[95]。穆伦和工业光魔(ILM)使用先前用在《哈利·波特与密室》(2002年)的角色多比身上的电脑特效技术——动作捕捉打造了片中的绿巨人[94]。他们找了一位私人教练,让他先在一个布满塑料物的空间大肆破坏,将捕捉到的动作用电脑加以修改,制作出片中绿巨人的动作[96]。李安也有参与绿巨人的动作捕捉[12]。他表示,绿巨人有80%的动作是由他演出和设计的[97]。对于诠释绿巨人的怒容,李安说,“揣摩绿巨人生气的模样(时),我都会想起以前老爸生气时的样子”[44]

至于绿巨人的外观部分,ILM共做了100层绿巨人的皮肤,好呈现出脉络、伤口、脏污、疤痕和毛发[98]。而为了让片中的绿巨人能做出流畅的动作,ILM制作了12,996张纹理图片和1,165块肌肉模型[98][95]。李安对绿巨人的特效要求甚高,许多细节如脸部表情或肌肉扩张等都得经过他的监督和把关[43]。受访时,李安表达了他对绿巨人的期望:“我不要大怪兽,我要他栩栩如生、深富感情且人性化,最好能是成龙阿诺德·施瓦辛格的结合体”[55]。ILM人员也表示,李安希望绿巨人保有人的感觉,不要像一头大猩猩[10]

片中的DNA镜头也是用特效做出来的[99][100],除了一些细胞照片以外,这些细胞照片是李安从担任生物学家的妻子林惠嘉那边取来的[44][101],而林惠嘉也提供了李安一些该领域的专业知识[8]。据传,片中布鲁斯和詹妮弗的实验室就是参考林惠嘉在纽约的实验室打造的[8]。片中大卫改造的突变狗也是特效技术的产物[100]。突变狗桥段是ILM当时处理过最庞大、最困难也最复杂的特效,考虑到预算问题,突变狗桥段的特效只有做了原定计划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已[95][102]。李安的长子李涵协助了突变狗的绘制工作[44][101]。另外,在该桥段中,剧组原先计划让绿巨人在全裸的情况下和突变狗搏斗,但考量到这么做可能无法以PG-13级过关,于是改为最后才出现赤裸镜头[95]。该片使用的其他软件包含PowerAnimator英语PowerAnimatorSoftimage XSIRenderMa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英语RenderMa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94]。《绿巨人》的音效由天行者音效公司完成[94]。该片最终花费的拍片预算超过1亿美元,已有超支情况,不过环球影业依旧给予李安各方面的援助[89]。李安表示,该片的主要支出并非演员的片酬,而是大场面和特效的花费[103],“光一个特效镜头就可以花上10万至15万美元”[93]

音乐

该片的配乐由丹尼·叶夫曼负责

该片的配乐原定由曾与导演李安合作过《冰风暴》(1997年)和《与魔鬼共骑》(1999年)的迈克尔·唐纳德谱写,不过片商的高管并不赞赏唐纳德非传统的配乐,如用日本太鼓和非洲鼓演奏的配乐及阿拉伯语歌曲[104]。环球影业接着找上了丹尼·叶夫曼[105]。叶夫曼花了37天完成超过2小时的配乐[106]。在保留唐纳德版配乐的特色的情况下,李安鼓励叶夫曼创作出“不同于他往常的配乐”[107]。叶夫曼表示,该片有“富丽堂皇的雄伟配乐”,也有“经典恐怖片的夸大配乐”[108]。该片的片尾曲是丝绒左轮英语Velvet Revolver的《Set Me Free英语Set Me Free (Velvet Revolver song)[109]。《绿巨人》的电影原声带于2003年6月17日由迪卡唱片公司推出[109]

漫画设计与致敬

布鲁斯首次变身成绿巨人时,身上的颜色不是灰色就是带点绿灰,外界认为这是在向绿巨人在漫画初登场时的形象致意。剧组也对绿巨人的身形有所设计:布鲁斯越愤怒,绿巨人的体型就越大。为该片打造特效的工业光魔(ILM)表示,片中的绿巨人有三个不同的体型,第一个(愤怒)绿巨人约9英尺(2.7米)高,第二个(更愤怒)有12英尺(3.7米)高,而第三个(最愤怒)则高达15英尺(4.6米),重达3,452英磅(1,566千克)[10]。在漫画原著中,布鲁斯变身成绿巨人时,身上最少都会穿着一件紫色裤子。导演李安在拍片时曾暗示过,片中的绿巨人可能不会穿漫画中仿佛绿巨人的注册商标的裤子,这个消息引起众漫画迷在网络上的强烈反弹声浪。剧组最后选择沿用漫画设计,不过他们表示,原因并不是漫画迷的施压[110]

剧中布鲁斯的父亲大卫打扮成工友的情节暗指的是漫画角色山谬·史登(Samuel Sterns),他原本的身份是名工友,后来成为绿巨人的大敌“首领英语Leader (comics)”。电影里,贝蒂与大卫初见面时,两人提到一名名为班尼(Benny)的士兵。该彩蛋指的是绿巨人漫画《战狗》(Dogs of War)中的一名同名士兵。罗斯将军乘坐的直升机之代号为“T-Bolt”,乃是向他在绿巨人漫画中因脾气火爆而得来的绰号“雷霆”(Thunderbolt)致敬。大卫用伽马射线照射自己后,获得吸收周遭能量的能力的情节参考自漫画反派吸收人英语Absorbing Man致敬。片尾,大卫吸收电力变成的一个巨大电力生命体则是以漫画反派萨克斯英语Zzzax为蓝本。[27]

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指出,片中绿巨人(布鲁斯)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的桥段是向经典电影《科学怪人的新娘》(1935年)致敬[46]。他表示,《金刚》(1933年,绿巨人的动作)、《公民凯恩》(1941年,绿巨人毁掉实验室的桥段)和《太空先锋》(1983年,军方喷射机飞到可以看见星星的高空中的桥段)也都是该片的参考对象[46]。该片的最后一句台词“你不会喜欢我生气时的样子的”是电视剧版本英语The Incredible Hulk (1978 TV series)的开场旁白[111]

上映

2001年12月,据报导,《绿巨人》的北美上映日期定于2003年6月20日[112]。2003年6月17日,该片在美国加州洛杉矶环球圆形剧场英语Universal Amphitheatre(后又称吉布森圆形剧场)举行全球首映礼,主要班底都有出席,包含导演李安(妻子随行)、编剧詹姆斯·夏慕斯、演员埃里克·巴纳山姆·艾略特乔什·卢卡斯尼克·诺尔蒂等人[113][114]詹妮弗·康纳利因为怀孕不适而未能出席[115]。漫画作者斯坦·李[116]绿巨人电视剧英语The Incredible Hulk (1978 TV series)的演员卢·弗里基诺和华裔女演员白灵等人士也现身首映礼[注 5][114]

2003年7月3日,该片的英国首映礼在伦敦举行,李安、演员巴纳、康纳利和卢卡斯等人出席现场[115]。由于当时亚洲SARS疫情爆发,环球影业和李安的父母都不允许李安至亚洲地区宣传,包含李安的出生地台湾也不被允许[44][117],直到7月中旬疫情缓和后,李安才能赴台湾、日本宣传[118]美国电影协会(MPAA)以片中有“打戏、令人不安的画面和短暂的裸露镜头”为由将电影评为PG-13级,意味着片中含有部分家长可能认为不适合13岁以下观众观看的内容,建议家长需特别注意[119]。台湾方面,该片于2003年6月26日星期四在台北市台南市分别举行首映礼[120],并于隔天开始在院线上映[2][3][4]

宣传

外部视频链接
video icon 广告《Chosen(英文)

2001年,片商与汽车厂商宝马合作一部6分钟[121]的宝马汽车广告《Chosen》,由李安执导,片中讲述一名保镖(克里夫·欧文饰演)驾车保护一名西藏小喇嘛免于歹徒追杀的故事。结尾时,该名保镖发现小喇嘛在片头送给他的小盒中,装着一个印有绿巨人图案的OK绷,便顺手贴在耳朵的伤口上[122]

2002年4月下旬,环球影业在旧金山金银岛军事基地举办新闻发表会,同时首度公开该片的官方预告[76]。接着,该片的一支10秒预告随着于2002年5月上映的《蜘蛛侠》一同在电影院放映,获得广大回响[123][124]。然而,至此绿巨人的外貌仍未公诸于世,因此美国《娱乐周刊》甚至在2003年初形容绿巨人的真面目“将是今年美国影坛头号谜团”[55]。到了2003年1月26日,该片的一支45秒预告在第37届超级杯上播出,当中首度出现了绿巨人的完整画面,引起广大回响[注 6]。此次为了播出预告,环球影业花费了200万美元[129][131]

上映当月,环球影业的宣传攻势更加密集,美国洛杉矶的大型看版、各大电视、报章杂志都被《绿巨人》的广告占据[132]。环球影业也买下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冠军赛的广告黄金时段,为该片造势[132],而宣传用的周边商品更不在话下[133],包含玩具[134][135]和游戏(见#电子游戏)等。若加上宣传费用,该片的成本多达3亿多美元[11]

许多厂商与环球影业合作,在片中进行置入性行销。据报导,《绿巨人》中出现了百事可乐旗下三个碳酸饮料品牌——激浪、Code Red和Sierra Mist英语Sierra Mist——的产品、好时(又译贺喜)的巧克力、卡夫的马特片粥、丽滋饼干Jell-O果冻[136]。在台湾,片商与林凤营鲜乳[3]绿巨人玉米英语Green Giant[137]摩托罗拉手机[138]联手行销。

相关

电影上映前几周,许多盗版拷贝流出到网络上。这些拷贝并非该片的最终完成版,其特效和画质都十分差劲[139]。环球影业担心,观众看了盗版后会认定该片品质粗糙,而在网络上散布负评,因此呼吁观众勿支持盗版。环球影业的高层亦表示,他们一直都有设下严密的防护,不清楚盗版是如何流出[140]。美国当局逮捕了一名25岁的嫌犯,以违反知识产权起诉,法官最后裁定以25,000美元交保[120]

2003年6月19日,杜莎夫人蜡像馆伦敦分馆展出了一尊绿巨人的蜡像,宽2米,高5米,重1.5吨[110]。6月20日,即电影在北美上映当天,纽约证券交易所由扮装成绿巨人的人员与时任主席理察·葛拉索英语Richard Grasso共同按下收盘铃[141][142]。该片上映后,台湾民主进步党中曾有人提出意见,希望将片中主角绿巨人当做200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的竞选吉祥物[143][144]

电影小说

2003年4月29日,在电影上映前,Del Rey Books英语Del Rey Books出版了《绿巨人》的同名电影小说,该书由漫画、小说兼影视编剧彼得·大卫英语Peter David执笔[145]。以下为书籍资料:

回响

评价

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图)称赞导演李安“试图实际地去解决绿巨人故事中的问题”

《绿巨人》所获评价整体而言褒贬不一。影评汇总网站烂蕃茄上收集的232篇专业影评文章中,有143篇给予该片“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62%,平均得分6.3分(满分10分),该网站对电影的共识性评价写道“虽然李安这部雄心勃勃的电影风格独特,且剧情有深度,但说话的部分太多,打戏太少”[119],而Metacritic则基于40篇评论文章,其中19篇予以好评,5篇差评,16篇褒贬不一,给予平均分54(满分100),代表“正负评平均参杂”[147]。据CinemaScore进行的调查,观众的平均评价于A+至F间落于“B-”[148]

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给予《绿巨人》3颗星(满分4颗)的好评,评论道“李安试图实际地去解决绿巨人故事中的问题,而不是让全片充斥着无脑的特效”。伊伯特也很喜欢片中绿巨人类似金刚的移动方式、视觉效果和山姆·艾略特的演技[46]。《滚石》杂志的彼得·崔维斯也给出了3颗星(满分4颗)的评价,并称赞了片中的打戏,但认为该片的片长“应该要短一点”[149]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保罗·克林顿英语Paul Clinton对众演员的演技予以赞赏,但大力批评该片的电脑特效,称片中的绿巨人为“愤怒版的怪物史莱克英语Shrek (character)[150]

也有影评人给予该片负评。《板岩》杂志的大卫·艾德尔史丹英语David Edelstein评论道,“不像一般的漫画书改编大片,《绿巨人》不是一部糟糕的卡通,而是一出糟糕的现代希腊悲剧[151]。《纽约时报》的A·O·斯科特英语A.O. Scott批评该片的剧本、绿巨人的电脑动画和李安采取的“分割画面”,最后总结该片“不可思议的冗长、不可思议的乏味、不可思议的枯燥”[152]。《纽约邮报》的卢·路米尼克英语Lou Lumenick批评《绿巨人》“混乱、令人失望、自负且毫无幽默可言”[153]

近年,有影评人鉴于《绿巨人》与其他漫威、DC电影的差异,回头重新审视该片,并予以较为正面的评价。2012年,马特·佐勒·赛兹英语Matt Zoller Seitz表示,该片在众多高预算超级英雄电影中,是少数“主题和风格完全跳脱公式”的作品,并评论道,“这部片中的老派佛洛伊德心理学元素真的很少见,不过十分有意思”[50]。2018年,RogerEbert.com的影评人彼得·索茨斯基(Peter Sobczynski)在文章中写道,“该片是大众电影艺术中真正的伟大典范,值得重新评价”[154]

票房

2002年6月,《帝国杂志》将该片列入2003年北美暑期档的票房强片,预估其票房可达3.2亿美元[155]。外界指出,该片是暑期档的第一波大片[156],其档期将与《X战警2》、《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和《古墓丽影:原色》等大片交集,可能会影响其票房表现[157]。2003年6月20日星期五,首映当天,《绿巨人》透过3,660家电影院进账2,380万美元,加上该周末的票房,三天总票房达累积6,264万美元,排名当周第一[7][158][159][160]。该片超越同年《海底总动员》的2,020万美元[161],成为当时6月单日票房最高的电影[158],并刷新《王牌大贱谍2》(1999年)的6月首映周末票房纪录5,490万美元[9],直到隔年才被《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9,370万美元)超越[162]。然而,因口碑褒贬不一,该片的票房急速下滑[158]。隔周末,该片的票房较首周票房下跌了69.7%,进账1,884万美元,败给新片《霹雳娇娃2》排名亚军,创下当时次周票房下跌最多的纪录[163][100][164]。第三个周末,该片收获822万美元,排名第五[165]。第四周之后,该片就被挤出了周末票房排名的前十位[165]。2003年8月25日,该片从北美院线下档[159]

最终,《绿巨人》在北美地区共累积了1.32亿美元的票房,加上来自全球其他地区的1.13亿美元,全球票房共计2.45亿美元,而其制片预算则是1.27亿[5]至1.37亿美元[6][注 2],不算理想[158],较预期也有颇大差距[155]

对于该片在口碑方面的失利,外界将原因归咎为片商错误的宣传方向。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所电影学博士叶基固认为,片商将这部走文艺路线的电影定位成暑期大片,导致了宣传策略陷入困境,评价和票房皆因此受到影响[166]。尽管在电影上映前,李安曾表示,他“坚持不能走一般漫画改编电影的宣传路线”,可能“会结合艺术电影与周边商业产品的行销模式”[44],但结果已成定局。2012年,李安坦承,《绿巨人》的确是一部“失败之作”[167]。虽然如此,因片商大规模的宣传行动,电影以外的玩具、周边商品、授权和主题乐园等额外收入相当可观,整题而言弥补了该片票房带来的损失[134]

在台湾,该片于2003年6月27日星期五上映,大台北地区的首映日票房为468万新台币[4],而首周末票房则是2,100万新台币[168],低于片商预期的2,600万至2,700万[4]。《联合晚报》认为该成绩不算抢眼,但鉴于暑假开始,后续票房有成长机会[168]。隔周末,《绿巨人》在台北进账了1,030万新台币[169]。截至下档日,该片的台北总票房为5,700万新台币,名列该年度第10位[170]

上一届:
海底总动员
美国2003年美国周末票房冠军
第25周
下一届:
霹雳娇娃2

荣誉

类别 颁奖日期 奖项 获奖或入围者 结果 来源
视觉效果学会英语Visual Effects Society 2004年2月18日英语2nd Visual Effects Society Awards 年度最佳视觉效果
(所有类别)
丹尼斯·穆伦英语Dennis Muren、斯科特·班札(Scott Benza)、迈克尔·迪柯莫(Michael Di Como)与威尔逊·唐(Wilson Tang 提名 [171]
最佳电脑动画角色
(真人电影)
斯科特·班札、杰米·威尔士(Jamy Wheless)、凯文·马特尔(Kevin Martel)与亚伦·佛格森(Aaron Ferguson 提名
最佳虚拟场景
(电影)
布雷特·诺切特(Brett Northcutt)与约书亚·王(Joshua Ong 提名
土星奖 2004年5月5日英语30th Saturn Awards 最佳科幻电影 《绿巨人》 提名 [172][173]
最佳女主角 詹妮弗·康纳利 提名
最佳配乐英语Saturn Award for Best Music 丹尼·叶夫曼 提名
最佳特效英语Saturn Award for Best Special Effects 丹尼斯·穆伦、爱德华·赫许英语Ed Hirsh、柯林·布瑞迪(Colin Brady)与迈克尔·罗兰提瑞英语Michael Lantieri 提名
广播音乐公司奖英语BMI Awards 2004年5月12日 最佳配乐 丹尼·叶夫曼 获奖[注 7] [174][175]

另外,该片也在2003年底入围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的首轮名单[176],但最后并未晋级最终名单[177]

电子游戏

根据该片改编的同名电子游戏由Radical Entertainment开发,于2003年5月27日由威望迪游戏在北美首度发布,在片中饰演布鲁斯的埃里克·巴纳回归担任配音员。该游戏有Game Boy Advance任天堂GameCubePlayStation 2XboxMicrosoft Windows等版本,其背景设定在电影剧情之后。评论家给予该游戏的评价多为正面。[178][179][180][181][182]

家庭媒体

《绿巨人》的VHSDVD(包含双碟装特别版)于2003年10月28日发布[183],而台湾地区的上市日期则定于同年11月底[184]。其中,DVD收录有多则特别收录,如剧组讲评、幕后花絮、删减片段、预告片、剧照集锦、改编游戏的Xbox试玩版(demo)[注 8][184][186][187][188][189]。2003年,该片在DVD方面共进账6,120万美元[190]。2004年,该片与《侏罗纪公园3》(2001年)一起发行了双碟DVD套装[191]。此外,该片的HD DVD与蓝光光盘分别于2006年12月12日和2008年9月16日上市[192]

取消续集与重启

在重启作《无敌浩克》中,由爱德华·诺顿(图)饰演布鲁斯

在《绿巨人》上映之时,编剧詹姆斯·夏慕斯正在筹画一部以灰绿巨人为主角的续集剧本,反派考虑由首领英语Leader (comics)憎恶担任[193]。2003年6月,据报导,男主角埃里克·巴纳已经签约继续饰演布鲁斯(绿巨人),而饰演女主角贝蒂的詹妮弗·康纳利是否回归则是未知数[194]

2006年,因续集推出时间超过合约所订定,漫威影业取回了绿巨人的电影版权,且环球影业得继续负责担任发行商[195][196]。该片以编剧塞克·潘在1996年撰写的一份剧本为基底,片名订为《无敌浩克[197],由爱德华·诺顿饰演布鲁斯[198]丽芙·泰勒饰演贝蒂[199]。诺顿后来重写了潘的剧本,将之改成一部重启电影。该片的导演路易斯·莱特里尔赞成这个想法[200]。《无敌浩克》中布鲁斯会变成绿巨人的原因参考自漫画《终极漫威英语Ultimate Marvel》系列,从《绿巨人》中父亲的科学研究,变成开发超级士兵血清时的辐射意外[201]。赖托瑞也表示,两部电影间唯一的相似处是布鲁斯在南美躲藏[202]。片中的反派由埃米尔·布朗恩斯基 / 憎恶担任[203]。《无敌浩克》于2007年7月至11月间在加拿大的多伦多进行拍摄[204][205],2008年6月13日在美国院线上映[206],同时也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第二部电影[207]

备注

  1. ^ 见以下文献:[7][8][9][10]
  2. ^ 2.0 2.1 此处数据仅列出制作及拍摄费用,若加上宣传费用则是3亿美元左右[11]
  3. ^ 又称“The Hulk”。
  4. ^ 片中曾随养母姓柯兹勒(Krenzler)。
  5. ^ 名单可参考IMDb上的资料:“Hulk 2003 premiere”。
  6. ^ 见以下文献:[55][125][126][127][128][129][130]
  7. ^ 多人获奖。
  8. ^ 开放其中一关供人游玩,而这也是Xbox游戏试玩版收录在DVD中的首例[185]

参考资料

除另行注明外,以下资料皆为英文。

  1. ^ HULK (12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2. ^ 2.0 2.1 國賓影城活動開鑼啦?「綠巨人浩克」抽獎活動. 《中央日报》. 2003-06-19: 第20版 (中文(台湾)). 科幻动作片“绿巨人绿巨人”6月27日全省献映。 
  3. ^ 3.0 3.1 3.2 万中一. 林鳳營鮮乳 綠巨人上相 換新包裝搶搭電影熱潮 創新業界行銷模式. 《经济日报》. 2003-06-26: 第31版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项贻斐. 綠巨人浩克 威震台灣票房 首映創佳績 周末票房可望再飆高. 《联合报》. 2003-06-29: 第D4版 (中文(台湾)). 
  5. ^ 5.0 5.1 綠巨人浩克 超級盃亮相. 《中央日报》. 2002-12-31: 第18版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Hulk (2003). Box Office Mojo. [200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6). 
  7. ^ 7.0 7.1 童一宁. 綠巨人太貴 德國片商拒絕發行. 《联合报》. 2003-07-03: 第D5版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8.3 葛大维. 李安 引以為榮 52億鉅作 幕後英雄是太太 片中實驗室照她工作室打造. 联合报. 2003-06-05: 第D4版 (中文(台湾)). 
  9. ^ 9.0 9.1 唐在扬. 征服美國人 李安笑了 首映客滿客滿客滿 刷新歷年來 6月最佳紀錄. 《联合晚报》. 2003-06-23: 第18版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10.2 Goodale, Gloria. Seeing green.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03-06-13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英语). 
  11. ^ 11.0 11.1 墨娃 & 付会敏著 2008,第205页.
  12. ^ 12.0 12.1 Worley, Rob. Countdown to 'Hulk': Ang Lee's new green destiny.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3-06-19 [200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13. ^ 13.0 13.1 13.2 Fleming, Michael. Aussie has bulk for 'Hulk'. Variety. 2001-10-14 [200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14. ^ Bana was TV 'Hulk' Fan. Sci Fi Wire. 2001-12-27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1). 
  15. ^ 15.0 15.1 15.2 Smith, Adam. The Beast Within. Empire. 2003-05-30: 66–77. 
  16.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Hughes 2003,第261-269页.
  17. ^ Douglas, Edward. Zak Penn on Norton as 'Hulk'!. SuperheroHype.com. 2007-04-16 [200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2). 
  18. ^ Edward Norton talks Incredible Hulk. Total Film. 2008-03-07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19. ^ 19.0 19.1 19.2 19.3 Hulk (2003) Full Cast & Crew. IMDb. [2018-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0). 
  20. ^ 20.0 20.1 葛大维. 珍妮佛:李安要我閉嘴 演「綠巨人」叫她去看岩石 沉默一整天. 《联合报》. 2002-10-12: 第29版 (中文(台湾)). 
  21. ^ 唐在扬. 李安內心戲珍妮佛佩服 綠巨人浩克試片 環球影城高度戒備 媒體得出示 護照才能入場. 《联合晚报》. 2003-06-04: 第7版. 
  22. ^ Connelly Embraces 'The Hulk'. Sci Fi Wire. 2001-12-10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4). 
  23. ^ THE INTRIGUING MISS CONNELLY. Vanity Fair | The Complete Archive. September 2002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美国英语). 
  24. ^ Neal, Rome. Sam Elliott: The Hulk's Nemesis. CBS News. 2003-06-16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美国英语). 
  25. ^ Sam Elliott sheds spurs for a role in summer's 'Hulk'. Baltimore Sun. 2003-06-17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英语). 
  26. ^ 26.0 26.1 Worley, Rob. Countdown to 'Hulk': Sam Elliott: Hulkbuster.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3-06-11 [200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27. ^ 27.0 27.1 柯玮妮著 2009,第234页.
  28. ^ Worley, Rob. Elliott Talks 'Hulk'. Comics2Film. 2002-02-28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29. ^ 29.0 29.1 29.2 Holleran, Scott. The Introspective Hulk. Box Office Mojo. 2003-06-20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30. ^ 马特若愚. 喬許魯卡斯 明年願來台. 《民生报》. 2002-09-21: 第C6版 (中文(台湾)). 
  31. ^ 31.0 31.1 葛大维. 喬許談起李安 兩眼發光 張藝謀的「大紅燈籠」派屈克最愛. 《联合报》. 2002-09-21: 第29版 (中文(台湾)). 
  32. ^ 艾瑞克巴納簽下綠巨人浩克三部片約. TVBS. 2003-06-27 [2018-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2) (中文(台湾)). 
  33. ^ 祁玲. X戰警2獲好評有原因 英雄凸槌最迷人. 《联合报》. 2003-05-03: 第D4版 (中文(台湾)). 
  34. ^ Bonin, Liane. 'Hulk' 's Nick Nolte on rage, science, and Shakespear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3-06-19 [2016-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35. ^ Lee, Alana. Nick Nolte: Hulk. BBC. 2003-07-15 [2016-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5). 
  36. ^ 36.0 36.1 36.2 Crew. The Making of Hulk-Cast and Crew (Hulk DVD featurette). Universal Pictures. 2003. 
  37. ^ 李安. 安息吧!郎叔 —— 郎雄相伴走過一段電影歲月 李安字字感念. 《民生报》. 2002-05-29: 第Cs2版 (中文(台湾)). 
  38. ^ Willis & Monush 2005,第85页.
  39. ^ 39.0 39.1 Ebert 2004,第303页.
  40. ^ Berggren, Victoria. From 'X-Men' to 'Spider-Man': 35 of Stan Lee's Most Memorable Cameo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7-19 [2018-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1). 
  41. ^ 41.0 41.1 Lee, Ang. Hulk DVD commentary (DVD). Universal Pictures. 2003. 
  42. ^ 42.0 42.1 黄文正. 綁架綠巨人浩克 李安被通緝. 《中国时报》. 2003-05-09: 第D4版 (中文(台湾)). 
  43. ^ 43.0 43.1 项贻斐. 李安為『浩克』緊釘動畫師 6月想回台 就看「疫情」答不答應. 《联合报》. 2003-06-05: 第D4版 (中文(台湾)).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葛大维. 學李安齜牙咧嘴 兒子畫動畫 太太當軍師 全家總動員 大導說:每人心中都住著一位綠巨人. 《联合报》. 2003-06-06: 第D3版 (中文(台湾)). 
  45. ^ 李达翰著 2007,第34页.
  46. ^ 46.0 46.1 46.2 46.3 Ebert, Roger. Hulk. Chicago Sun-Times. 2003-06-20 [200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9). 
  47. ^ 47.0 47.1 墨娃 & 付会敏著 2008,第195-207页.
  48. ^ 闻天祥. 聞天祥影評【綠巨人浩克】(2003-06-27). KingMedia影音台. 闻天祥专栏. 2003-06-27 [2019-09-08]. 
  49. ^ Bradshaw, Peter. Hulk. The Guardian. 2003-07-18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3). 
  50. ^ 50.0 50.1 Seitz, Matt Zoller; Abrams, Simon. TRAILER WATCH – Marvel’s THE AVENGERS: Just Another Superhero Movie?. IndieWire. Penske Business Media, LLC. 2012-03-06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1). 
  51. ^ 柯玮妮著 2009,第230页.
  52. ^ 罗伯特·艾普, 亚当·巴克曼 & 詹姆斯·马克雷等著 2013,第190-201页.
  53. ^ 詹正德著 2014,第77-78页.
  54. ^ 柯玮妮著 2009,第237页.
  55. ^ 55.0 55.1 55.2 55.3 王建宇. 神秘綠巨人準備露面了. 《民生报》. 2003-01-26: 第C6版 (中文(台湾)). 
  56. ^ 56.0 56.1 Worley, Rob. Comic-Con: 'Hulk', 'Hulk', 'Hulk'!. Comics2Film. 2002-08-06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57. ^ Marvel Characters holding attraction for filmmakers. Variety. 1992-12-12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58. ^ 58.0 58.1 Worley, Rob. Countdown to 'Hulk': Screenwriter John Turman talks about a fan's dream job.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3-05-30 [200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59. ^ 59.0 59.1 Knowles, Harry. Make John Turman or Zack Penn's 'Hulk' Drafts, not Hensleigh's!!!!!!. Ain't It Cool News. 1997-11-10 [2008-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1). 
  60. ^ Worley, Rob. Countdown to 'Hulk': Screenwriter John Turman talks about 'Hulk' and other heroes.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3-06-01 [2008-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61. ^ Fleming, Michael. A Mania For Marvel. Variety. 1997-04-14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62. ^ Fleming, Michael. 'Hoop' duo go hip-hop. Variety. 1997-07-08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63. ^ 63.0 63.1 U bulks up 'Hulk'. Variety. 1997-08-11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64. ^ 64.0 64.1 Karon, Paul. U adds duo to Hulk cast. Variety. 1997-10-31 [200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65. ^ Petrikin, Chris. U has 'Hulk' take a seat. Variety. 1998-03-02 [200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66. ^ Ken P. An Interview With Jonathan Hensleigh. IGN. 2004-03-05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9). 
  67. ^ Fleming, Michael. Marvel takes cue from its superheroes. Variety. 1999-07-13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68. ^ Fleming, Michael. Stewart goes boldly; renewed U fills its slate. Variety. 1999-09-02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69. ^ KJB. David Hater Talks 'Hulk'. IGN.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70. ^ Van Buskirk, Dayna. Feature Article: The Lost 'Hulk': David Hayter's Draft. UGO Networks.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2). 
  71. ^ 71.0 71.1 Dunkley, Cathy. From 'Tiger' to U's 'Hulk' for helmer. Variety. 2001-01-12 [200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1). 
  72. ^ Mitchell, Elvis. FILM; Ang Lee on Comic Books And Hulk as Hidden Dragon. The New York Times. 2003-06-22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美国英语). 
  73. ^ 叶基固着 2012,第228页.
  74. ^ Seiler, Andy. Ang Lee gets inside Hulk's head. USA Today. 2001-04-13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75. ^ Scott B. An Interview with Ang Lee. IGN. 2003-06-17 [200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8). 
  76. ^ 76.0 76.1 76.2 76.3 Leung, Kevin. 'Hulk' Smashes San Fran!. Comics2Film. 2002-04-26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77. ^ Worley, Rob. Countdown to 'Hulk': Screenwriter Michael France talks 'Hulk', 'Punisher' and Beyond.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3-06-17 [200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78. ^ Worley, Rob. Countdown to 'Hulk': Producers Avi Arad and Gale Anne Hurd talk.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3-06-05 [200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79. ^ 79.0 79.1 Williams, David E. Temper, Temper,. 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2003-07 [200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3). 
  80. ^ 80.0 80.1 唐在扬. 綠巨人浩克開鏡「等」幸運鑼 鑼聲敬天 李安儀式向來很中國. 《联合晚报》. 2002-03-13: 第18版 (中文(台湾)). 
  81. ^ Gammasphere Featured In New 'Hulk' Movie. ScienceDaily. 2003-06-12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英语). 
  82. ^ 82.0 82.1 Gammasphere's Starring Role in THE HULK. APS News. August–September 2003, 12 (8)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英语). 
  83. ^ Berkeley Lab May Be Home To the Hulk. SFGATE. 2001-04-06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美国英语). 
  84. ^ 84.0 84.1 Brumfiel, Geoff. Real experiment stars in Hulk movie. Nature. 2003-06-17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英语). 
  85. ^ Worley, Rob. Berkeley Workers Make Way For 'The Hulk'. Comics2Film. 2002-04-16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86. ^ Worley, Rob. Marvel CC: 'Hulk' TV, 'Daredevil' Trailer 2, 'Punisher', More!. Comics2Film. 2002-08-09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5). 
  87. ^ 87.0 87.1 唐在扬. 老實人李安被環球軟禁 媒體詢問新片劇情 他有問必答 ‘747片場’布下層層重兵防媒體. 《联合晚报》. 2002-04-10: 第18版 (中文(台湾)). 
  88. ^ 唐在扬. 李安 答應頒金馬 愛家鄉 典禮當天返台 忙新片 只停留1晚就走. 《联合晚报》. 2002-10-24: 第18版 (中文(台湾)). 
  89. ^ 89.0 89.1 唐在扬. 李安下帖 邀 康納莉來泡湯 讓她看看寶島之美 北海迎著晨曦 富基漁港嘗海鮮. 《联合晚报》. 2002-09-23: 第18版 (中文(台湾)). 
  90. ^ 90.0 90.1 Crew. The Making of Hulk-Stunts and Physical Effects (Hulk DVD featurette). Universal Pictures. 2003. 
  91. ^ Scott B. An Interview With Eric Bana. IGN. 2003-06-19 [200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1). 
  92. ^ 王建宇. 喬治盧卡斯 李安 牽手 中西兩大導 將合作綠巨人 星戰2特效 300位動畫師 費時2年打造. 《民生报》. 2002-05-09: 第C6版 (中文(台湾)). 
  93. ^ 93.0 93.1 项贻斐. 李安:綠巨人 很藝術哦 他說金馬獎電影人最大 談起郎雄感情非比尋常. 《联合报》. 2002-11-16: 第25版 (中文(台湾)). 
  94. ^ 94.0 94.1 94.2 94.3 Worley, Rob. Countdown to 'Hulk': Dennis Muren animates the big, green leading man.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3-06-09 [200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95. ^ 95.0 95.1 95.2 95.3 柯玮妮著 2009,第235页.
  96. ^ 墨娃 & 付会敏著 2008,第204页.
  97. ^ 吴素柔. 綠巨人效果逼真 李安:百分之八十是我演的. 《大纪元》. 2003-07-11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1-01) (中文(台湾)). 
  98. ^ 98.0 98.1 墨娃 & 付会敏著 2008,第203页.
  99. ^ 墨娃 & 付会敏著 2008,第202页.
  100. ^ 100.0 100.1 100.2 Riesman, Abraham. Ang Lee’s Hulk Is a Bad Movie, Except for This One Amazing Thing. Vulture. 2018-06-20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101. ^ 101.0 101.1 唐在扬. 這就是李安 這次他的表演功力 派上用場了 這次全家都投入 巨人誕生了. 《联合晚报》. 2003-06-05: 第18版 (中文(台湾)). 
  102. ^ Crew. The Dog Fight Scene (Hulk DVD featurette). Universal Pictures. 2003. 
  103. ^ 唐在扬. 李安回來了 拍綠巨人浩克 用掉1億美元. 《联合晚报》. 2002-11-15: 第22版 (中文(台湾)). 
  104. ^ Wheeler, Brad. Life of Pi composer Mychael Danna on making a soundtrack sing and a director happy. The Globe and Mail. 2013-02-25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8). 
  105. ^ Worley, Rob. Comics2Film Wrap for April 3rd, 2003.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3-04-03 [200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106. ^ Goldstein, Patrick. Elfman masters a monster: Score one for 'The Hulk'.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Media. 2003-06-24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107. ^ Filmtracks: Hulk. Filmtracks.com. 2009-03-08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7-22). 
  108. ^ Crew. The Making of Hulk-Music (Hulk DVD featurette). Universal Pictures. 2003. 
  109. ^ 109.0 109.1 Phares, Heather. Hulk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AllMusic. All Media Network.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30). 
  110. ^ 110.0 110.1 冯克芸. 網友,就要「綠巨人」穿紫褲 動畫迷不准李安偏離原著 製片公司承認網友真是製片夥伴. 《联合报》. 2003-06-22: 第A14版 (中文(台湾)). 
  111. ^ 柯玮妮著 2009,第245页.
  112. ^ Universal Pictures to Open 'The Hulk,' Directed by Ang Lee, on June 20, 2003. Business Wire. Berkshire Hathaway. 2001-12-17 [2017-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1-25). 
  113. ^ Seravello, Mike. Hulk 2003 premiere. IMDb. 2018-05-06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114. ^ 114.0 114.1 葛大维. 綠巨人首映 李安有請太座出席 他擺出綠巨人雄姿 把難得露面的她逗得 笑瞇眼. 联合报. 2003-06-19: 第D4版 (中文(台湾)). 
  115. ^ 115.0 115.1 唐在扬. 綠巨人 珍妮佛挺肚而出. 《联合晚报》. 2003-07-04: 第22版 (中文(台湾)). 
  116. ^ Stan Lee and The Hulk. CBS News.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117. ^ 项贻斐. 李安不來台宣傳 UIP暫緩藝人來台宣傳 艾迴在網路闖出銷售另片天. 《联合报》. 2003-05-31: 第D4版 (中文(台湾)). 
  118. ^ 项贻斐. 李安如願 周五輕鬆來台 晚上會戲迷 隔日飛日本. 《联合报》. 2003-07-08: 第D4版 (中文(台湾)). 
  119. ^ 119.0 119.1 Hulk (2003). Rotten Tomatoes.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5). 
  120. ^ 120.0 120.1 项贻斐; 林建农. 綠巨人台北台南風光首映 台北場星光閃耀 台南場李安父母當貴賓. 《联合报》. 2003-06-27: 第D4版 (中文(台湾)). 
  121. ^ 李安 Ang Lee. 财团法人国家电影中心 / 台湾电影数位典藏中心.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中文(台湾)). 
  122. ^ 叶基固着 2012,第240-241页.
  123. ^ 王惠萍. 李安 搶搭蜘蛛人便車 綠巨人浩克預告片提前1年開跑 陳可辛見鬼偷拍觀眾當廣告. 《民生报》. 2002-05-30: 第Cs3版 (中文(台湾)). 
  124. ^ 唐在扬. 蜘蛛人,大賣 綠巨人,沾光. 《联合晚报》. 2002-05-10: 第18版 (中文(台湾)). 
  125. ^ 黄文正. 「綠巨人浩克」原來長這樣!. 《中国时报》. 2003-01-28: 第28版 (中文(台湾)). 
  126. ^ 王建宇. 綠巨人 在超級杯變‘長’了 26日將播較長版本的預告片 ‘英雄’可望入圍奧斯卡. 《民生报》. 2003-01-02: 第C6版 (中文(台湾)). 
  127. ^ 王建宇. 綠巨人浩克露臉全美影迷大開眼界. 《民生报》. 2003-01-28: 第C6版 (中文(台湾)). 
  128. ^ 唐在扬. 綠巨人浩克 預告片打進超級盃. 《联合晚报》. 2003-01-25: 第7版 (中文(台湾)). 
  129. ^ 129.0 129.1 唐在扬. 45秒綠巨人 燒錢7千萬. 《联合晚报》. 2003-01-27: 第18版 (中文(台湾)). 
  130. ^ 唐在扬. 綠巨人 李安怕『猩』味 變身樣不斷修改 就是要多點人味. 《联合晚报》. 2003-02-12: 第17版 (中文(台湾)). 
  131. ^ Linder, Brian. Super Bowl Shuffle. IGN. 2003-01-24 [2008-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4). 
  132. ^ 132.0 132.1 黄文正. 千呼萬喚綠巨人浩克 跟影迷say hello 李安笑說:如果沒大賣,都是我的錯!. 《中国时报》. 2003-06-05: 第D4版 (中文(台湾)). 
  133. ^ 李达翰著 2007,第36页.
  134. ^ 134.0 134.1 李达翰著 2007,第12页.
  135. ^ 陈静宜. 綠巨人大拳頭 玩具反斗城獨賣. 《联合报》. 2003-06-23: 第E3版 (中文(台湾)). 
  136. ^ 郭玮玮. 好萊塢暑假強檔 異業結合衝票房 片商利用首映暖身 贊助廠商聯手造勢 置入性行銷拉抬產品身價. 《经济日报》. 2003-05-02: 第11版 (中文(台湾)). 
  137. ^ 黄嘉瑜. 看綠巨人 吃綠巨人玉米. 《经济日报》. 2003-07-01: 第34版 (中文(台湾)). 
  138. ^ 陈雅兰. 促銷 強強滾. 《经济日报》. 2003-07-02: 第27版 (中文(台湾)). 
  139. ^ Worley, Rob. 'Criminal Macabre', 'Transformers', 'Hulk' and 'Spider-Man': Comics2Film wrap for June 11, 2003.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3-06-11 [2008-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140. ^ 黄文正. 綠巨人浩克遇上網路強盜. 《中国时报》. 2003-06-12: 第D4版 (中文(台湾)). 
  141. ^ 紐約證交所,「綠巨人」來按鈴. 《联合晚报》. 2003-06-21: 第7版 (中文(台湾)). 
  142. ^ 「變形俠醫」按收盤鈴. 《联合报》. 2003-06-22: 第C1版 (中文(台湾)). 
  143. ^ 梁岱琦. 猛 綠巨人 打選戰? ‘一身綠、打不死’ 綠營有意請他出馬 環球:事涉政治,還沒定案. 《联合晚报》. 2003-07-03: 第3版 (中文(台湾)). 
  144. ^ 梁岱琦. 帶兒子返台一陣風! 民進黨想拿「綠巨人」當吉祥物 李安:那我是不是該拍個‘藍巨人’. 《联合晚报》. 2003-07-11: 第22版 (中文(台湾)). 
  145. ^ 145.0 145.1 Hulk. Amazon. [2019-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0). 
  146. ^ 綠巨人浩克. 博客来网络书店.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中文(台湾)). 
  147. ^ Hulk (2003): Reviews. Metacritic.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3). 
  148. ^ 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1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149. ^ Travers, Peter. Hulk. Rolling Stone. 2003-06-20 [201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8). 
  150. ^ Clinton, Paul. 'Hulk' not quite all there. CNN. 2003-06-20 [201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151. ^ Edelstein, David. Hulk B-a-a-a-a-d. Slate. 2003-06-19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30). 
  152. ^ Scott, A. O. FILM REVIEW; Tall and Green, But No 'Ho, Ho, Ho'. The New York Times. 2003-06-20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153. ^ Hulk Reviews. Rotten Tomatoes.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9). 
  154. ^ Sobczynski, Peter. Stan Lee: 1922-2018. RogerEbert.com. Ebert Digital LLC. 2018-11-12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155. ^ 155.0 155.1 王建宇. 李安一出 007誰與爭鋒? 新作‘綠巨人’可望成為明年暑假檔大片 哈利波特 魔戒 預估可奪下票房冠亞軍. 《民生报》. 2002-06-13: 第C6版 (中文(台湾)). 
  156. ^ 王建宇. X戰警領軍 夏夏叫 好萊塢猛片排排站 ‘駭客任務’、‘綠巨人浩克’… 搶錢特攻隊. 《民生报》. 2003-05-04: 第C8版 (中文(台湾)). 
  157. ^ 王建宇. 李安 安吉莉娜裘琳對打. 《民生报》. 2002-09-12: 第C4版 (中文(台湾)). 
  158. ^ 158.0 158.1 158.2 158.3 李达翰著 2007,第35页.
  159. ^ 159.0 159.1 Hulk (Daily). Box Office Mojo.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9). 
  160. ^ 项贻斐. 綠巨人 北美票房摘冠 打出1元王牌 天神在台顯威. 《联合报》. 2003-06-24: 第D4版 (中文(台湾)). 
  161. ^ Finding Nemo. Box Office Mojo.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8). 
  162. ^ Gray, Brandon. Hotter 'Potter': Summer Bow Yields Franchise High. Box Office Mojo. 2004-06-07 [200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3). 
  163. ^ 柯玮妮著 2009,第246页.
  164. ^ June 27-29, 2003 Weekend. Box Office Mojo. [2019-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165. ^ 165.0 165.1 Hulk (Weekend). Box Office Mojo. [2019-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166. ^ 叶基固着 2012,第232-233页.
  167. ^ 李安坦承 【綠巨人浩克】是失敗之作. ELLE. 2012-11-21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7) (中文(台湾)). 
  168. ^ 168.0 168.1 唐在扬. 全美破億 台灣看俏. 《联合晚报》. 2003-06-30: 第18版 (中文(台湾)). 
  169. ^ 唐在扬. 霹靂嬌娃 台灣冠軍. 《联合晚报》. 2003-07-07: 第9版 (中文(台湾)). 
  170. ^ 唐在扬. 去年十大賣座電影 魔戒III 遙遙領先 動作與科幻片佔7部 不見文藝片 華語電影英雄第三 綠巨人吊車尾. 《联合晚报》. 2004-01-10: 第11版 (中文(台湾)). 
  171. ^ 2nd Annual VES Awards. Visual Effects Society. [2017-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172. ^ The 30th Annual Saturn Awards Nominations. Saturn Awards.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4-01). 
  173. ^ THE WINNERS OF THE 30TH ANNUAL SATURN AWARDS. Saturn Awards.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5-19). 
  174. ^ 墨娃 & 付会敏著 2008,第188页.
  175. ^ 2004 BMI Film/TV Awards. BMI.com. 2004-05-12 [2022-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8). 
  176. ^ 葛大维. 搶奧斯卡綠巨人入圍視覺特效 爾冬陞的「忘不了」競逐柏林影展萬象大觀單元. 《联合报》. 2003-12-22: 第D3版 (中文(台湾)). 
  177. ^ The 76th Academy Awards (2004)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9). 
  178. ^ The Incredible Hulk (2003) Critic Reviews for Game Boy Advance. Metacritic. [2014-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179. ^ Hulk Critic Reviews for GameCube. Metacritic. [2014-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180. ^ Hulk Critic Reviews for PlayStation 2. Metacritic. [2014-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181. ^ Hulk Critic Reviews for Xbox. Metacritic. [2014-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182. ^ Hulk Critic Reviews for PC. Metacritic. [2014-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183. ^ Netherby, Jennifer. Jolly green giant. Video Business (HighBeam Research). 2003-09-01 [2010-04-27]. (原始内容 (Fee required)存档于2011-05-11). 
  184. ^ 184.0 184.1 马特若愚. DVD強打 綠巨人浩克 特別收錄超精彩. 《民生报》. 2003-11-28: 第Cs4版 (中文(台湾)). 
  185. ^ Brevet, Brad. Hulk’ DVD is More than it Appears. Comingsoon.net. 2003-09-09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186. ^ Jacobson, Colin. Hulk: Special Edition (2003). DVD Movie Guide. 2008-05-23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187. ^ Beierle, Aaron. The Hulk (2003): Special Edition. DVD Talk. 2003-10-16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188. ^ HULK HITS DVD ON 10/28. IGN. 2003-09-09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Exclusive to the Hulk DVD is a demo with one playable level of the Xbox game, which shows off the title's full environments. 
  189. ^ Calvert, Justin. Playable Hulk demo for movie DVD. GameSpot. 2003-09-10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190. ^ DVD Sales Chart 2003. Lee's Movie Info. 2005-04-19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0). 
  191. ^ Jurassic Park III released with Hulk. Amazon.com. [2013-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192. ^ Liebman, Martin. Hulk Blu-ray Review. Blu-ray.com. 2008-09-30 [200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4). 
  193. ^ Keck, William. Busting out: 'Hulk' stars aglow for the premiere. USA Today. 2003-06-18 [2006-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194. ^ 项贻斐. 綠巨人續集 綠變灰 艾瑞克先簽約 珍妮佛康娜莉不一定續前緣. 《联合报》. 2003-06-26: 第D4版 (中文(台湾)). 
  195. ^ Knowles, Harry. Hulk 2-story BS!. Ain't It Cool News. 2006-01-18 [2013-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196. ^ Zeitchik, Steven. Marvel stock soars on rev outlook. Variety. 2006-02-23 [200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197. ^ Douglas, Edward. Zak Penn on Norton as Hulk!. SuperheroHype.com. 2007-04-16 [200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198. ^ Douglas, Edward. Exclusive: Leterrier , Feige and Hurd on Hulk's Return. SuperheroHype.com. 2008-04-20 [200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199. ^ Douglas, Edward. Live from Comic-Con: The Marvel Studios Panel!. SuperheroHype.com. 2007-07-28 [2007-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200. ^ Norton's Double Duty on Hulk. SuperheroHype.com. 2007-08-15 [200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07). 
  201. ^ Lee, Patrick. The producers and director of Hulk flex their rebooting muscles to turn the franchise into a green machine. Sci Fi Weekly. 2008-06-09 [200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15). 
  202. ^ "Exclusive: Leterrier [sic] , Feige and Hurd on Hulk's Return". SuperheroHype.com. 2008-04-21 [2013-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9). 
  203. ^ Rossen, Jake. Q&A: Tim Roth. Wizard. 2008-03-27 [200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1). 
  204. ^ The Making of Incredible (The Incredible Hulk DVD documentary). Universal Pictures. 2008. 
  205. ^ THE INCREDIBLE HULK Production Notes. SciFi Japan. 2008-06-01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2). 
  206. ^ THE INCREDIBLE HULK TO SMASH INTO THEATERS JUNE 13, 2008. Marvel.com. 2006-11-06 [2014-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5). 
  207. ^ 慶祝10周年 漫威用「電影宇宙」稱霸好萊塢. GQ. 2018-02-12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中文(台湾)). 

参考书目

  • 墨娃; 付会敏著. 《閱讀李安》. 中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ISBN 978-7-301-13502-0 (中文(中国大陆)). 
  • Hughes, David. Comic Book Movies. London: Virgin Books. 2003. ISBN 0-7535-0767-6 (英语). 
  • 柯玮妮著. 《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 由黄煜文翻译. 台湾: 时周文化. 2009. ISBN 978-986-7586-91-9 (中文(台湾)). 
  • Willis, John; Monush, Barry. Screen World: 2004 Film Annual.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2005. ISBN 9781557836397 (英语). 
  • Ebert, Roger. Roger Ebert's Movie Yearbook 2005.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0740747427 (英语). 
  • 李达翰著. 《一山走過又一山——李安·色戒·斷背山》. 台湾: 如果出版社. 2007. ISBN 978-986-83313-8-9 (中文(台湾)). 
  • 罗伯特·艾普; 亚当·巴克曼; 詹姆斯·马克雷等著. 《李安的電影世界》. 由李政贤翻译. 台湾: 五南出版. 2013. ISBN 978-957-11-7343-6 (中文(台湾)). 
  • 詹正德著. 《看電影的人》. 台湾: 有河出版. 2014. ISBN 978-986-89-5465-6 (中文(台湾)). 
  • 叶基固着. 《李安電影的鏡語表達》. 台湾: 新锐文创. 2012. ISBN 978-986-5915-30-8 (中文(台湾)). 

额外资料

  • Williams, David E. Temper, Temper. American Cinematographer英语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July 2003, 84 (7): 34-38, 40-45 (英语). ProQuest 2297263395
  • Magid, Ron. Growing Pains. American Cinematographer英语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July 2003, 84 (7): 46-48, 50-53, 55-57, 54 (英语). ProQuest 229729048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