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存档9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行评审(第一次)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17年12月12日 (二) 06:16 (UTC) 至 2018年1月11日 (四) 06:16 (UTC)

搜集各位的建议并改进后本条目将升等为甲级条目,并投送GA,继续搜集建议,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12日 (二) 06:16 (UTC)

  • (?)疑问,大家可以针对"此条目是否符合甲级条目要求"提出意见吗?--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12日 (二) 06:51 (UTC)
  • (!)意见,先提一些我的意见如下(应该有些已经提过了,请原谅我再度提及,因为依照维基百科:条目质量评级标准/甲级,甲级条目是理论上接近典范条目标准的条目,应该会是比优良条目更好的条目)
    • 条目中多处使用粗体,例如首段及许多段落中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意识之月”,其他段落中的“充足的睡眠”、“中枢神经刺激剂”、“应允真爱”、“冲动”、“集中的注意力”、“持续的注意/专注力”、“转移性注意力”、“分开性注意力”、“选择性注意力”、“混合型”、“注意力散涣主导型”、“活动量过多或自制力弱主导型”等(后来我已自行修改)。
    • 有许多直接引用参考资料的段落,例如“冲动性”段落中的“冲动是指在抑制反应上有困难......因此而发生车祸的危险例子。”(约三百多字),“家庭”段落中的“家庭是ADHD孩子最重要的行为治疗场域,......他们才能够好好接受治疗。”(约一百多字),“社会与文化”段落中的“未治疗的注意力不集中/过动症儿童可能会影响其学业表现......其中即包括父母的工作损失。”(约二百多字),“治疗方式的争议”段落中的“...至此,我想说声谢谢......让这些天真的孩子们不再遭受主观的道德审判。”(约二百多字)
    • 条目中有不少较细节,不一定需要的资料,例如药品思锐及专思达的仿单及建议分量,许多药品(思锐、专思达、利他能)的外盒照片及药品照片
    • 条目中至少有十篇的参考资料是来自facebook, 相对于总共443篇的参考资料而言, 比例可能不高, 不过以医学条目而言, 似乎有比facebook更合适的来源

--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12日 (二) 11:16 (UTC)

(:)回应感谢先进的指教。为避免占版面,在下已于ADHD讨论区回复。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13日 (三) 13:12 (UTC)

上述问题应该有不少是我曾提过的, 不过有不少是我认为需要修正, 而原作者认为不需要修正的, 因此在此提出, 希望可以有其他人的意见供作参考,
另外, 其中有提到"美国国家卫生部将每年的十月订为“ADHD意识之月(ADHD Awareness Month)", 但参考资料中没有提到相关讯息, 另外有提到"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将每年的十月订为“ADHD意识之月(ADHD Awareness Month)", 参考资料的 NHS Choices FB提到的是 "It's ADHD Awareness Month", 只能说"英国国民健康服务有提到ADHD意识之月", 无法支持"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将每年的十月订为“ADHD意识之月”"的说法。--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13日 (三) 14:35 (UTC)
谢谢,我会再找时间思考如何address您提到的问题。谢谢喔。 ʕ •ᴥ•ʔ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13日 (三) 17:30 (UTC)
Article updated. Please review. Gratitude.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15日 (五) 06:48 (UTC)
感谢协助改善条目。--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15日 (五) 06:51 (UTC)
我是修改了条目, 不过 "美国国家卫生部有在其Facebook中提及十月为“ADHD意识之月”" 以及 "英国卫生署有在其Facebook中提及十月为“ADHD意识之月”" 的重要性其实好像没有那么高。--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15日 (五) 06:59 (UTC)
了解,不过考虑到目前英美章节内的内容有限,故建议还是先以此安排。--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15日 (五) 07:11 (UTC)
  • (感谢Wolfch君邀请)
  • (&)建议,主编在这篇条目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感谢您做出的这些贡献。但是抱歉恕我直言,这篇条目在我心目中距GA还有一段距离。主编投入大量个人感情完全可以理解,但私以为太多的个人感情使整篇条目过于私人化,更像是随手写下的笔记,而不是专业、冷静、客观而不带感情的百科全书。
    • 首先是版面风格的问题,例如:
--上述为“注意力缺损”的表现型的大致归纳--
--下述为“过动/冲动”的表现型的大致归纳--
这样的内容完全是笔记中随手写下的风格,绝不是一部百科全书中应该出现的。如果要写入百科全书中,至少应该写作类似这样的格式:
再例如“非中枢神经刺激剂”一节“临床试验显示”之前加入的一条(有点莫名其妙的)分割线,一些加粗(如:充足的睡眠)、下划线(如: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刺激剂等)、注释(如:其他的行为治疗方式并非不重要)、脚注(如:α读做alpha)和参见,更像是个人学习过程中随手记下的重点或小知识。百科全书不是教育或医疗机构,应当全面客观的叙述,而不是拿出一本带有明显个人习惯色彩的笔记本,画好(编者认为的)重点再交给读者看。
    • 另外还有注释和参见的问题,单独拿出来说明。一篇条目读下来,大量注释和参见似乎缺少逻辑,很像个人笔记时随手写在旁边的注释。名词的英文有些直接放在内容后[如:美国精神医学会(APA)],有些却写在脚注中(如:机率即为或然率 Probability);名词的别名也是如此[如:“药物治疗”一节“中枢神经刺激剂”加了脚注说明“别名为中枢神经激活剂、中枢神经兴奋剂、兴奋剂”,下面“中枢神经刺激剂”一节又出现“中枢神经兴奋剂(又名为中枢神经刺激剂)”,后面还有“非中枢神经刺激剂(非兴奋剂)”]。注释的内容方面,很多注释不是这个条目中应该包含的,例如与ADHD无关的别名(如:机率即为或然率、标准化即为一致化)应该写在相应的条目中。能理解主编想让读者了解到尽可能多的内容,但是类似“脚色即为角色”、“α读做alpha”、“表示该论文为Zametkin等人于1990年所发表”这种脚注已经脱离了ADHD的主题,反而会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 再说词句的问题,能理解主编在条目中包含了大量的个人情感,但是百科全书不应该包含如此浓烈的个人情感。条目中很多句子读起来可能颇有感触,但不是百科全书中应该有的冷静语句。例如家庭部分:“放下责备与自以为是后,父母和孩子往往将明白彼此之间有很多的误会与泪水,需要厘清,更需要彼此的拥抱。”以及详细的对话举例等类似内容感情太丰富了。这些句子如果放在医院的宣传手册中,让父母获得情感共鸣并了解如何帮助ADHD患儿,那就非常合适,但是放在百科全书中就太煽情反而缺乏专业的冷静了。
    • 细节内容的问题,上面Wolfch君提到了一些。主编似乎是希望这篇条目能给ADHD患者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但是求医问药的具体问题不是一部网络百科全书中应该出现的内容,条目的读者也不仅仅有ADHD患者。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服药注意事项等细节,如果收入这篇条目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可能导致患者盲目相信维基百科而忽略专业医生的指导。这显然不是主编最初的目的。另外过度详细还会成为琐碎内容,影响读者理解条目主要内容。
    • 再说最后一点,条目有些地域中心。中文维基百科是给全球使用中文的人建立的,而非某一特定地区。例如“应注意所接受的疗法……是否……符合台湾现行的法律规范”、“(胍法新)尚未引进台湾”、“英国国民健康服务(犹如中华民国之全民健康保险署)”等内容,都是从台湾的角度出发,并不符合WP:避免地域中心的要求。
    • 大概总结起来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这应该是一篇百科全书中的文章,不是按个人习惯随心所欲的笔记,不是医院宣传册,也不是求医问药的具体解答。主编可以读一下中文维基百科中的其他类似主题优良条目,例如疾病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埃博拉出血热,精神/心理疾病类的重性抑郁障碍;主编应该有一定的英文水平,也可以看一下英文en:ADHD条目,熟悉一下冷静客观不带感情的百科全书风格;我明白主编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个人情感,但还是希望能把个人的感情放下,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这篇条目。(说的有点多,希望主编不要介意……)--#young[谁?] 2017年12月13日 (三) 15:50 (UTC)
(:)回应感谢阁下的提点,我完全不会介意!(好啦...其实看完您的意见后,当下有一股冲动想回话/回辩,但因为我还有其他事要做,所以必须学习克制冲动。然后我就先去洗澡,洗完澡后休息然后聊个天放松一下心情后,在用愉悦的心情回到这里,并回复的。 我觉得还是不要自己假圣人好了XDD)--me at 1:57 AM 然而因为我有好多事情想兼顾 (我正在学习兼顾生活中、人生中的许多面向,但一天就是24小时,而且又必须花6~7小时睡觉),所以请原谅我无法一次回复您所有珍贵的问题,在下将会在未来逐一回复您的@ADHD讨论区!!感谢。 (=^ェ^=)--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13日 (三) 17:28 (UTC)
  • 感谢Wolfch君邀请。非常感谢主编为这个条目贡献了如此丰富的内容。我并非医学专业人士,因此只能提一些无关内容的建议。如我最近在该条目的一次编辑,建议主编将参考资料的格式整理一下。此处建议:若参考资料是针对一整段内容,则<ref></ref>标签放在该段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之后;若参考资料是针对一句话,则<ref></ref>标签放在该句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之前。这只是建议,其实只要全文统一即可。有时参考资料很长,</ref>标签之后,在源代码里会有个换行。这导致文中相应位置出现空格。如果要在显示的文本中换行,则在源代码中换两行;如果不要换行,源代码中也不要换行。
  • 还有就是如楼上的建议所说,文中确实有一些文字有些地域中心,不过这可以理解,毕竟身处一处的编者很难获取到其他地方的信息。这部分可能留待其他地区的编者来补充更好。另一方面看,这些疑似地域中心的内容,如楼上所说,也可能有“医院宣传册”、“帮助求医问药”的顾虑。不过我没有更多时间来细看了。
  • 以上--Tiger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05:34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15日 (五) 06:38 (UTC)
当然会!! 谢谢提醒!我等会儿有空就来一一回复。(感谢重北轻南暂时ok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7日 (三) 08:01 (UTC)
后来想了一下, 建议还是在同行评审这里回复大家提出的问题, 大家比较容易看, 谢谢--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8日 (四) 08:56 (UTC)
了解!^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8日 (四) 09:13 (UTC)

Reply to peer Young's review's question

    • 首先是版面风格的问题,例如:
--上述为“注意力缺损”的表现型的大致归纳--
--下述为“过动/冲动”的表现型的大致归纳--
这样的内容完全是笔记中随手写下的风格,绝不是一部百科全书中应该出现的。如果要写入百科全书中,至少应该写作类似这样的格式:
(:)回应主要是因为中文维基百科能用以提示重点 (highlight的格式太少了),相比于英文的斜体、粗体、底线。内文中的quote frame & underline 都是为了提示重点,避免读者忽略。就像考试的时候,题干也常会出现类似的方式来提示考生。--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8日 (四) 08:32 (UTC)
再例如“非中枢神经刺激剂”一节“临床试验显示”之前加入的一条(有点莫名其妙的)分割线,一些加粗(如:充足的睡眠)、下划线(如: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刺激剂等)、注释(如:其他的行为治疗方式并非不重要)、脚注(如:α读做alpha)和参见,更像是个人学习过程中随手记下的重点或小知识。百科全书不是教育或医疗机构,应当全面客观的叙述,而不是拿出一本带有明显个人习惯色彩的笔记本,画好(编者认为的)重点再交给读者看。
(:)回应粗体的部分已经改善,注释、脚注和参见则是为了满足以及乙、丙级条目的读者感受标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8日 (四) 08:32 (UTC)
(!)意见, 有关"注释(如:其他的行为治疗方式并非不重要)"、"脚注(如:α读做alpha)", 我反而认为是甲、乙、丙级条目都不应该有的内容--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8日 (四) 10:13 (UTC)
(:)回应 了解, 谢谢你 而本条目正走在通往甲级条目的路上。: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8日 (四) 12:27 (UTC)
您曾在Talk: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升级为甲级条目并提报Good article 时程提过“那可能就是如果通过GA的话将一并升等为甲级”,因此下一步应该是GA吧--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8日 (四) 12:48 (UTC)
对齁XD--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8日 (四) 13:48 (UTC)

家庭部分:“放下责备与自以为是后,父母和孩子往往将明白彼此之间有很多的误会与泪水,需要厘清,更需要彼此的拥抱。”

(:)回应 这部分系为引用,希望贵同侪能以引用的角度视之。
条目中没有模版明这是引用,若这段文字和参考资料相同,但又没有标明是引用参考资料的内容,因此已有侵权的疑虑了。--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8日 (四) 12:42 (UTC)
(:)回应 应该是说我已经仿写过了,所以应该没有侵权的疑虑,但我正在想如何改善这段较具情感的句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8日 (四) 13:48 (UTC)
条目文字不适合放太多情感,建议删除--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8日 (四) 14:44 (UTC)
(:)回应 新版:放下责备[注 1]与自认为完全了解孩子的心态后,父母和孩子往往将明白彼此之间存在许多误会需要厘清,此时也需要彼此的拥抱来一解过去的心结。--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8日 (四) 14:55 (UTC)
谢谢改写, 只是我还是认为删除这类文字会比较好--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8日 (四) 14:58 (UTC)
好吧!好可惜。OAO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8日 (四) 15:01 (UTC)
(:)回应药物的详细剂量指引已经移到其他地方,地域中心问题也已改善。
剩下的问题,我等一下再回复,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8日 (四) 08:32 (UTC)
痾 我发现我好像回答得差不多了 OAO--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4日 (四) 20:31 (UTC)

移除讨论页上方的Reliable sources for medical articles

移除讨论页上方的Template:Reliable_sources_for_medical_articles模版, 目前内容会在英文网站查询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找不到相关资料, 因此删除--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11日 (四) 12:35 (UTC)

不好意思,可以请您换个方式再说一次吗?我听不太懂 QQ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29日 (一) 11:12 (UTC)
该模版的连结会在一个英文数据库中搜寻和此条目名称相同的文字,不过此条目名称是中文的,所以找不到相关资料--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29日 (一) 11:49 (UTC)
那么是否可以透过修改该模板的程式码,将搜寻关键字自动以英文带入?(不过感觉不好写) 或取消该连结。 我觉得该模板上的指引非常有价值,如果单就此问题而移除整个模板非常可惜。--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29日 (一) 11:58 (UTC)
该模板主要功能是搜寻,因目前无法达到预期功能,因此先移除,若您想动手修改模版,当然欢迎--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29日 (一) 12:06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29日 (一) 12:07 (UTC)

修订讨论

个人认为 感官障碍 应改为 感官障碍(Sensory Disability),因为身心障碍里面并没有感官障碍的章节,但英文版 en:disability里面有 Sensory disability。 欢迎表达想法。--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29日 (一) 11:11 (UTC)

英文版 en:disability里面有 Sensory disability这个词吗?--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29日 (一) 12:17 (UTC)
应该说,en:Sensory disability will be redirected to en:disability--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29日 (一) 15:31 (UTC)
新增英文注解。
——2018年1月31日
至今已2322
以当地时间计算
如发现倒数时间不准确,请点击此处刷新

Revision discussion II

在下认为冲动性与智力应该分两节讨论较为妥当。欢迎讨论。 已经分段,并将适度扩充冲动性一节,扩充程度会贴在下方。^_^(更新)

分段并适度扩充冲动性一节,扩充程度会贴在这里供预览。^_^
——2018年1月31日
至今已2322
以当地时间计算
如发现倒数时间不准确,请点击此处刷新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29日 (一) 17:34 (UTC)

Prospective expansion preview

冲动是指在抑制反应上有困难,所以会在尚未前,就做出一些行动的行为。ADHD往往不会判断何谓‘适当的行为’,这是因为 ADHD 的冲动性反映于认知上而形成的现象。由于 ADHD 的自我抑制能力不足,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本身不愿意说的话或行动。也就是,虽然了解必须遵守纪律,但是想快速行动的欲望会超出自我抑制的能力,所以才会冲动地做出意外的行为。当一般的儿童做出不适当的行为时,只要被老师或家长处罚 3 – 4 次就会改过其行为;但是 ADHD 儿童即使受罚后,仍持续违反纪律的例子非常多。他们这样的行为并非因为他们在反抗或故意,而是因为他们的内在冲动。冲动性儿童的反应时间英语Reaction_time(不经思考的反应),比同年龄或具有相等智能的儿童短,所以答错问题的比率甚高。这种冲动性会直接反映在学业上,比如说,没有读完问题就作答,或没有全部读完选项就做选择等。另外,也有因为没有注意到眼前的障碍物而被绊倒,或在没有注意车道的情况下便冲出去,因此而发生车祸的危险例子。[1]
社团法人台湾心动家族儿童青少年关怀协会

不赞成将这段和(有版权的)参考资料文字相当接近的内容加入维基百科,请用自己的话重写--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30日 (二) 10:59 (UTC)

了解, 谢谢你 重写后会先贴这里预告。--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0日 (二) 11:39 (UTC)

Starting over/afresh

Done! 欢迎提供意见。^_^


冲动是指在抑制反应上有困难,所以会在尚未前,就做出一些行动的行为。ADHD往往不会判断何谓‘适当的行为’,这是因为 ADHD 的冲动性反映于认知上而形成的现象。由于 ADHD 的自我抑制能力不足,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本身不愿意说的话或行动。也就是,虽然了解必须遵守纪律,但是想快速行动的欲望会超出自我抑制的能力,所以才会冲动地做出意外的行为。当一般的儿童做出不适当的行为时,只要被老师或家长处罚 3 – 4 次就会改过其行为;但是 ADHD 儿童即使受罚后,仍持续违反纪律的例子非常多。[1]
社团法人台湾心动家族儿童青少年关怀协会

{{under construction}} 冲动是指在抑制控制上有困难,所以会在尚未深思熟虑前,就开始行动 (简言之,未能谋定而后动)。ADHD往往不会正确判断什么是“适当的行为”,这乃是因为ADHD的冲动性质反映在认知上所形成的特殊现象。由于 ADHD 的自我抑制能力不足,所以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本身不愿意说的话或本身不愿意做的事情/行动。举例来说:当非ADHD的孩子做出不适当的行为时,只要被老师或家长处罚 3 – 4 次就会修改其行为;但是 ADHD 儿童即使受到好几次处罚后,仍持续违反纪律的情形十分普遍。然而重点是,他们这样重蹈覆辙的行为既不是在反抗也不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他们心里的冲动所致。具有冲动性特质的人,其反应时间英语Reaction_time(不经深思熟虑的反应),会比起同龄或同智能的人短。冲动的个性会直接反映在学业上,举例来说,冲动的人倾向在还没阅读完整个题干或没有读完全部的答题选项时就因不耐烦而作答,导致答错问题的比率甚高。除此之外,曾有冲动的人因为没注意到眼前的障碍物而绊倒或在没有注意路况下就冲出去而发生车祸的例子。[1]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1:22 (UTC)

  • 不赞成因为此一议题就直接引用一段有版权的文字, 再加上自己的解说,此一条目已有不少类似性质及篇幅的引用了,不太赞成此一作法--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31日 (三) 13:27 (UTC)
好吧,那我在修改一下。--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3:31 (UTC)
完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5:46 (UTC)

unknown has ended(更新)

Prospective discussion III

删除理由为【不必要的东西】,但在下认为此区块是重要的,且是很多药局努力在做的资讯对等,加上之前已就此议题多次讨论,故觉得需要恢复。欢迎讨论。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3:11 (UTC)

您好,能否烦请您再次提出您认为不必要的具体原因供在下参考,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3:38 (UTC)
维基百科不是用药指南,也不是卫教宣导的文章,药物治疗只是ADHD条目中的一部分,会看此一条目的也不只是病友而已,因此不适合将所有认为和ADHD相关,认为大家需要知道的事都加入此一条目或其他条目中。我觉得可以列出一两张药物的照片,但列了十张照片,我觉得太多了,另外,这次照片不是我删的, 因此有类似看法的人似乎不只有我一个而已(我曾在Talk: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存档2#有关2017-01-01T14:53:54的回退提到"但好像过程中没有人提议说需要加7-8张药品图片的,以我的意见来看,我觉得此条目不需加入7-8张药品的图片,英文版也只列了一张而已。",克劳棣也提到"我也觉得药品图片太多了")--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31日 (三) 14:02 (UTC)
那三四张照片也会觉得太多吗?--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4:06 (UTC)
我提到一两张照片,而您的回复是:“那三四张照片也会觉得太多吗”,我觉得您关心的似乎只有可以放几张药品照片而已,似乎没有留意到我的重点:维基百科不是用药指南,也不是卫教宣导的文章不适合将所有认为和ADHD相关,认为大家需要知道的事都加入此一条目或其他条目中--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31日 (三) 14:50 (UTC)
那请问应该放什么?另外,根据条目评级指南,文章应该对所有读者都非常实用。对主题进行了完整解释,非主题专家通常对内容感到满足。合乎大家的需求耶 OAO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5:32 (UTC)
根据条目评级指南,也有提到条目需配图得当(甲级条目标准),应该保持聚焦于主题,而不会深入不必要的细节(优良条目标准),而在其他语言的条目中,这些图片多半也是出现在对应的药品条目或是其他主题中,而不是集中在这一个条目中--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31日 (三) 22:17 (UTC)
另外,有关恢复原因中提到的:“加上之前已就此议题多次讨论”,之前就此议题的讨论似乎多半是您认为需要保留这些图片,而我认为需要删除这些图片--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31日 (三) 22:40 (UTC)

POV

这里是应peer review的建议而加入的。


  • 尚未引进台湾。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3:13 (UTC)

家庭

预计还原:删除者的理由是“不必要内容”但并未说明何以不必要。


应允真爱
家庭是ADHD孩子最重要的行为治疗场域,更是支撑他们好好长大的关键。父母的支持能帮助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度过辛苦的学习过程。
身为父母,全心全意爱孩子是最基本的态度,一定要打从心里认定:“我无条件爱我的孩子,如果连我都不愿意帮助他,还有谁能帮他?我绝对不会放弃他,也不会放弃希望。我愿意陪孩子一起努力!”
唯有让孩子们在充满安全感和接纳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才能够好好接受治疗。
高淑芬 教授著, 《家有过动儿-帮助ADHD儿童快乐成长》[2]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3:24 (UTC)

Wikipedia:合理使用中提到:“依照本方针,条目和其他维基百科页面可以从版权媒介中逐字摘录简短的原文,采用引号或其他适当的手段(如,{{cquote}})标明并列明原始来源或作者”,这段文字是有版权的,我觉得上述引用超过一百字的内容已不符合“简短”的原则。--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31日 (三) 13:46 (UTC)
多谢,已经修改。

应允真爱
家庭是ADHD孩子最重要的行为治疗场域,更是支撑他们好好长大的关键。父母的支持能帮助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度过辛苦的学习过程。
唯有让孩子们在充满安全感和接纳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才能够好好接受治疗。
高淑芬 教授著, 《家有过动儿-帮助ADHD儿童快乐成长》[2]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8:17 (UTC) Quote box内的文字若有部分省略,请加上......让读者知道,另外,User:SSYoung在#同行评审(第一次)有提到:“条目中很多句子读起来可能颇有感触,但不是百科全书中应该有的冷静语句。”我觉得这段文字有类似的情形,因此我也建议删除此段内容(这也是引用文字需考虑的问题,需考虑文字原来的语调风格是否符合维基百科)--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31日 (三) 22:34 (UTC)

了解, 谢谢你 那加进维基语录好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日 (五) 20:05 (UTC)

社会与文化

陈医师为TSCAP的重要成员,发言具有代表性。删除的理由并为具体说明何以不必要。


陈锦宏医师指出: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3:29 (UTC)

Wikipedia:合理使用中提到:“依照本方针,条目和其他维基百科页面可以从版权媒介中逐字摘录简短的原文,采用引号或其他适当的手段(如,{{cquote}})标明并列明原始来源或作者”,这段文字是有版权的,我觉得上述引用超过一百字的内容已不符合“简短”的原则。--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31日 (三) 13:46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31日 (三) 15:58 (UTC)

Regarding the lead section

With reference to [1]

个人认为原本的说法较为严谨 ಠ_ಠ,因为过动症仅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一个子类型,再者,台湾绝大多数的ADHD都没有被诊断出来(其他地方应该也差不多),所以才会加上“确诊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以及应接受诊断却未接受诊断的”这句话,强调意旨的对象包含"应接受诊断却未接受诊断"的族群。

欢迎讨论喔。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9日 (五) 01:48 (UTC)

赞成将"过动症"恢复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60%的过动症患者"改为"60%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包括应接受诊断却未接受诊断的患者)",原来文字中有类似"A以及B中的60%"的结构,可以指的是所有的 A 加上 60% 的 B,也可以指 60% 的 A 加上 60% 的 B,其实是有歧义的。--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9日 (五) 02:18 (UTC)
谢谢。在下将稍待片刻,一旦无人表达反对意见就会加回去。--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9日 (五) 02:21 (UTC)
您在提出讨论后数个小时就加入内容了,加的是您原来的版本,讨论中我提出的意见似乎不在您修改的范围,这个"讨论"的过程好像快了一些。--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9日 (五) 05:12 (UTC)\
Opps! 抱歉,我想说意思差不多。那我再修改一下。--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9日 (五) 05:19 (UTC)
请尊重讨论及其他人的意见,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9日 (五) 05:21 (UTC)
好的,我现在再读一次才觉得真的有disambiguation. (可能我刚才读得太快且只读一遍,所以没感觉到disambiguation.)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9日 (五) 05:29 (UTC)
改好了,请各位不吝给予指教,谢谢啦!--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9日 (五) 05:32 (UTC)

"可能造成类似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之症状、表现的相关疾患"段落的新增参考资料

"可能造成类似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之症状、表现的相关疾患"段落中, 在"以下疾病可能造成类似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相关症状表现,治疗ADHD的时候,若患者亦有以下表列之疾病或问题,则可与ADHD同步治疗、处置[166][93][167][92][168][36][169][170][81][171]。"后面,新增了一个以下的参考资料

  • UpToDate. UpToDate. [2018-02-17]. Blood delivers oxygen to the tissues,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oxygen delivered is bound to hemoglobin in RBCs. Thus, anemia has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oxygen delivery. However, most patients are able to increase tissue oxygen delivery by increasing cardiac output over a range of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Clinical trials are needed to establish whether anemia is merely a marker for more severe underlying disease. Of note, cognitive function measured by reaction time and immediate memory was impaired when th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was reduced to 5 to 6 g/dL [20]. 

不过老实说,我没有看出这个参考资料和此一段落之间的关系。

此一段落后面列出了一些症状类似ADHD的疾病,若此一参考资料是和某一疾病有关,是否可以列在对应疾病后面即可?比较可以看出参考资料和内文之间的关系。 --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17日 (六) 12:57 (UTC)

嗨嗨~ 主要是指缺氧的部分喔!(缺氧的可能成因之一、及其可能造成的认知功能,如:反应时间、工作记忆受损)。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17日 (六) 13:56 (UTC)
若此一参考资料是和某一疾病有关,是否可以列在对应疾病后面即可?--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17日 (六) 15:45 (UTC)
喔喔 好呀!! (怕怕) (对一般人来说,如果是上司这样回文,会不会吓到,以为上司生77了~) (我484忽略了Wolfch哥给我的社交暗示? 0.0)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17日 (六) 16:04 (UTC)
没有什么社交暗示,只是建议修正的内容之似乎没有修正,后来已修正,就可以了--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17日 (六) 16:40 (UTC) 
好喔~谢谢你~ 我真是敏感R XDD--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17日 (六) 16:44 (UTC)

Road to qualify the Good Article

在下认为现在似乎是提报GA的时机点 (Happy Lunar New Year!),想请问各位的意见。以及User:Wolfch您是否愿意推荐本条目呢?因为有您一路以来的建议,才有现在这个条目的内容唷!Thank you so much!!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17日 (六) 14:28 (UTC)

不好意思,我不反对(我以外的)其他人提报GA,了解大家对此条目的看法,但我目前不会推荐此条目提报GA(我对此条目的意见可以参考#同行评审(第一次),当中提到的问题,有些已修正了,有些还没有修正)--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17日 (六) 15:43 (UTC)
了解,我再仔细了解您的诉求~~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17日 (六) 16:05 (UTC)
若想要提报GA,讨论页以及其存档中的内容建议都看一下,大家的意见应该有不少都在里面了。--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17日 (六) 16:19 (UTC)
超多的 XDD 大概比条目还要长了 XD (Before knowing the more efficient way, I will do it in my best ability/capacity.)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17日 (六) 16:21 (UTC)
  • 给点意见,IGBA君本身也具有提名的资格,如果认为达标是可以自己提的,但我觉得条目不是长就好,有很多地方和细节要修,先建议你做存档这个动作,并提报同行评审,仓促提GA是不可能过的。就我大致浏览就有未达GA的点了。如ref group"注" 冲突、资料来源缺乏存档、没标助来源语言、裸网址(这个时间点版本的412资料来源)相同来源没合并、资料来源366前后,那些是那些单位的网址,并不是条目介绍的资料来源 ref要分开、 注释

m “=”是哪一国语言、注视有很多不知所以的东西,如注释f 这要么是资料来源,要么不用解释、注释h 条目直接翻译团体即可无需此加注、注释i 工作记忆是属于短期记忆,甚至完全不同概念论,不可为“等于”,此注解会有很大的冲突、成年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一节的框“上述为...下述为...”删掉尤佳、参见有些不是很相关的东西、不可靠来源(416、420等等 facebook 而且还是私人的)、备注缺乏来源,可能包含原创研究例如备注22 备注2(甚至这备注2有问题,不如条目改成没有adhd之人,而不是限定同侪,要么说清楚是没有ADHD的同侪)、条目内文“大约一半(50%)”“报酬(报偿、酬赏)”别把读著当笨蛋、过度连结如行为治疗中枢神经刺激剂连结超过4次、“演化可能在ADHD的盛行率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特别是有过动-冲动症状的男性患者。”这句话前后文出现的不当,显得突兀没重点和解释,其他交给同行评审吧。没细看条目其他内容。--Zest 2018年2月17日 (六) 18:04 (UTC)

谢谢你指引方向!! Happy Lunar New Year!!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18日 (日) 04:53 (UTC)

问题

语句不通--胡萝卜 贺祖国冬奥夺金,扬威四方 2018年2月24日 (六) 09:23 (UTC)

(?)疑问:哪里的语句不通?-- Hal 2018年2月24日 (六) 10:05 (UTC)
其实有些词句是有点不顺的
“患有ADHD的男童长大成为父亲后,不少于三分之一人的子女亦是ADHD患者”。(基因遗传段落)
一个名为LPN3的基因,其变异体大约存在于9%的ADHD患者身上。而这9%的患者可能对于中枢神经刺激剂特别有反应”。(基因遗传段落)
“并因此做出不合理的决定(为反对而反对地否认诊断、拒绝接受学习及医疗上的协助、排斥旁人包括医师、老师、父母与家人的帮忙,即便确实有需要等)”。(治疗段落)

另外,注意条目中的“被”及“一个”,这类词句若使用不当,可能会让句子带有翻译腔--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4日 (六) 10:52 (UTC)

上述列了三个不通顺的词句,不代表此条目只有这三个词句不通顺--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5日 (日) 06:30 (UTC)
具体指出的部分已经修正啰~~其他地方须修正处也请不吝指教。: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05:08 (UTC)

IP用户的意见

这条目给人第一印象是“医学系全文”,许多未曾见过的专有名词太艰涩,开头能否再浅显易懂些?或者细节分割出去另立分支条目? 转自此--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4日 (六) 11:00 (UTC)

当然会的~~ 我在思考将专有名词用[[專有名詞|生活用語]]的方式呈现。: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05:10 (UTC)
此条目的Overview已经自各个小节摘录重点,如果可以,能否告知认为仍有trim需要的地方呢?谢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05:37 (UTC)
之前好像有在此讨论页讨论过引言是否可精简的问题, 可以再用讨论页上方的"搜寻档案馆"功能找找看--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6日 (一) 10:56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13:35 (UTC)

How is it 语焉不详? 能否提供下列文字语焉不详之处&改进意见?谢谢。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医学会理事长则在该学会的季刊中撰文鼓励医师们:[4]

当然医界不乏欠缺专业素养的医师,医界本身也是需要持续的反省并求进的。[5][4][6][7][注 2][注 3][9]—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It's gonna be awesome对话贡献)于2018年2月25日 (日) 02:13 (UTC)加入。

给其他人两三天的时间回复吧,另外,若要请其他人提供意见,是否可以去该维基人的讨论页面留言?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5日 (日) 06:23 (UTC)

对方的watch list应该就会显示此讨论区的update,所以再等等看好啰。--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05:40 (UTC)
  • (!)意见,语焉不详是这句 “当然医界不乏欠缺专业素养的医师,医界本身也是需要持续的反省并求进的” 没头没尾的,没说明医生是否没专业素养 是在哪方面?,对病患造成什么影响等?--叶又嘉留言2018年2月26日 (一) 07:22 (UTC)
  • (!)意见,然后那一大段 某医生的建议 也没必要引文,又不是什么名言佳句 ,请缩减描述就好--叶又嘉留言2018年2月26日 (一) 07:24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10:44 (UTC)

新大楼施工中

有些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遭遇......,再再显示精神医学界的部分医师并无定期参与在职进修,抱残守缺造成其求诊病患无法享有精神疾病患者基本的临床处遇或获得最新的医疗照护。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7日 (二) 10:38 (UTC)

应加入正方意见

以下为一位成人ADHD患者的心声以及对治疗方式的争议之看法。
(取自《家有过动儿:帮助ADHD孩子快乐成长》一书之书评。)[2]


建议加入此正方。在下预计改写之或重新加入之。欢迎表示意见。(在争议的段落添加此部分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5日 (日) 02:20 (UTC)

借用一下techyan 2017年1月1日提出的意见:“怎么说好呢...在维基百科上,大多数条目都遵循相似的写作标准。换句话说,同主题的其他条目没有的内容,这篇条目也不应该有——但是确有必要写出来的内容,写出来也无妨。对于“其他ADHD患者的感受”这样的问题,若是其他同主题条目中有类似的部分,那就写;否则,最好不要。至于一名患者的想法——如果有足够多的媒体引述,那么可以考虑;或者这个患者本身就很具有代表性,比如盖尔坦·杜加。”--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5日 (日) 06:14 (UTC)
再补充一下我自己的话:我不认为这段“ADHD患者的感受”是必要的(肯定治疗的感受列了,那反对治疗的要不要列?),我觉得百科全书条目不需列出这类情感性的文字,类似条目也没有这类的内容,因此我的建议和2017年12月12日同行评审所提的一样,请不要加入此段内容。--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5日 (日) 06:14 (UTC)
了解, 谢谢你 那么在内文简述正方患者之意见即可。--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05:39 (UTC)
我还是觉得可以不用简述此部分的意见--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6日 (一) 10:52 (UTC)
恩恩,不然就等写出草稿后再看如何修缮好了。: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11:00 (UTC)

兴建中:兴建完成,公告中:

2018年1月28日晚间,天下杂志在官方脸书账号发文指出:“过动症很多都是误诊?许多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小孩很难带,会不会是罹患了过动症,但是研究脑神经科学的洪兰教授说:大多数的ADHD都是误诊,只要掌握大脑科学的诀窍,可以改善过动的状况。请在下方留言‘+1’小编就私讯你”,此言一出,随即吸引上万家长争相留言寻求秘诀,也引起医学界强烈批评道洪兰不是医师,从未接触与诊断过ADHD的患者,却大言不惭妄言认定多数ADHD诊断都是错误的。脸书粉丝专页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也发文批评指“爱孩子,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爱。教养孩子,也要相信真正的科学。用错误的方式跟危言耸听的误导,得到帮助的绝对不是孩子,而是利用这些糟糕资讯来牟利的人”。随着争议越演越烈,远见天下文化出版总监邓玮羚出面表示,“相关的内容可能是因为比较短,所以不够完整,容易引发误解, 目前都已经撤除,洪兰的新书当中谈的并不是医疗, 主要是希望借由一些方法,提升学习效率。”[10]
也有“成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透过写书评方式,内容提到“...大约四年前的我,光是要写一篇一百多字的短文就要花上我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在那时,我经常遇到词穷或是文句不通顺的问题。文章常常写到后来,我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到底在写些什么。历经四年多不间断的治疗与自己的努力,这篇早已超过一百字的书评大约只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支持现行具有实证医学支持的治疗策略[11]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7日 (二) 05:46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辛苦扩充了这些内容,因此以下的话可能有些泼冷水。只是不好意思,我依然不建议加入此段内容,此条目中的正式意见已经很多了,另外不觉得需要跟随时事,将相关的争议放在条目中--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7日 (二) 14:37 (UTC)
!!!! 阿 抱歉~ 我刚才没看到您的意见 囧rz…… (心想已经忍耐了快十二个小时而且没有人有意见,所以就发布了~~ 就在此时竟然有人举手了,真不巧R XD 看来以后要公告更久才行~) 我想想看该怎么处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7日 (二) 14:46 (UTC)
目前规划将新增的内容移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争议里面,并将原段落修改为下:

台湾

极少部分台湾的中医师[12]、非精神科专科的医师[13][注 4]、社会学派学者[4]作家[13][注 4]山达基教[12]及其附属组织:新生活教育中心无毒世界基金会公民人权基金会[注 5]中华国际人权促进会等对于现有ADHD的治疗策略(涵盖药物及非药物治疗)不以为然,认为西药有毒又有副作用[12]、‘ADHD用药诊断是药厂医疗的利益’[13][17][14]、“质疑‘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存在性与真实性”[18]、不符医学实证比例地过度强调某些改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症状的方式[14]、或将疾病现象的研讨诉诸以情绪性、故事性的文字而非科学的、知识性的探讨,使整个对话往往失去焦点。[4] 坊间亦有不肖商人等宣传自费保健食品、花精皂[注 6]、人造磁铁、自然/天然疗法[19]—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It's gonna be awesome对话贡献)于2018年3月2日 (五) 16:01 (UTC)加入。 、营养食谱/处方等试验者、提倡者、成分、短中长期之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根据、官方认证等皆不明的疗法。也有人认为ADHD及其药物在台湾有被过度诊断、过度治疗与滥用之虞,然而,台湾儿童及青少年患有ADHD之盛行率约介于7%至7.5%,全世界的平均值约为7.2%(95% 信赖区间:6.7 to 7.8)[20],两者并无显著差异。根据健保数据库,小于18岁之ADHD患者求诊率约2.3%至2.5%,用药率约1.6%[21],约1%的患者接受足够时间的完整治疗[22][23]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在台湾其实反而有低度诊断的情形[24][25]

“还孩子做自己行动联盟”[注 3]则是对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方式表达关切[注 7],然而过程中曾引发一些争议[13][17][18][注 4]天下杂志更曾经在官方脸书账号发文指出:洪兰教授说:“大多数的ADHD都是误诊。”引起专家学者强力批判而自行撤文。[10]

许多精神科医师为了因应一股“因为对于疾病‘片面’的了解”、“患者无法接受部分医师缺乏专业素养的对待”、或纯粹“为反对而反对”所引起的反精神病学浪潮而发文澄清 [sources 1] 。另有“成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透过写书评提到“...大约四年前的我,光是要写一篇一百多字的短文就要花上我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在那时,我经常遇到词穷或是文句不通顺的问题。文章常常写到后来,我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到底在写些什么。历经四年多不间断的治疗与自己的努力,这篇早已超过一百字的书评大约只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支持现行具有实证医学支持的治疗策略[11]

对此,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高淑芬及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回应指出,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治疗想法可以很多元,但介入方式必需要有科学证据及严谨的研究设计,包括对象治疗多久,都应受到密切监督且应正视未经治疗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可能衍生出的风险[12] [45] [46] [47]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并在其官方公告发布数篇新闻稿[48] [49] [50] [51] [52],其内容除涵盖对于当前治疗策略的明确释疑外,亦重申有科学根据、通过临床试验、获得政府安全许可的把关才是一个疗法对患者人生负责任的体现。[2] [47]

 参见:对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及其治疗方式的不同论点

移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争议

2018年1月28日晚间,天下杂志在官方脸书账号发文指出:“过动症很多都是误诊?许多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小孩很难带,会不会是罹患了过动症,但是研究脑神经科学的洪兰教授说:大多数的ADHD都是误诊,只要掌握大脑科学的诀窍,可以改善过动的状况。请在下方留言‘+1’小编就私讯你”,此言一出,随即吸引上万家长争相留言寻求秘诀,也引起医学界强烈批评道洪兰不是医师,从未接触与诊断过ADHD的患者,却大言不惭妄言认定多数ADHD诊断都是错误的。脸书粉丝专页“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a]”也发文批评指“爱孩子,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爱。教养孩子,也要相信真正的科学。用错误的方式跟危言耸听的误导,得到帮助的绝对不是孩子,而是利用这些糟糕资讯来牟利的人”。随着争议越演越烈,远见天下文化出版总监邓玮羚出面表示,“相关的内容可能是因为比较短,所以不够完整,容易引发误解, 目前都已经撤除,洪兰的新书当中谈的并不是医疗, 主要是希望借由一些方法,提升学习效率。”[10] 另外也有“成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透过写书评提到“...大约四年前的我,光是要写一篇一百多字的短文就要花上我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在那时,我经常遇到词穷或是文句不通顺的问题。文章常常写到后来,我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到底在写些什么。历经四年多不间断的治疗与自己的努力,这篇早已超过一百字的书评大约只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支持现行具有实证医学支持的治疗策略[11]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7日 (二) 15:19 (UTC)

意见区

不好意思, 我会觉得要加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争议的部分, 依然不是那么合适, 不会因为放的位罝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争议就没问题了。--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7日 (二) 18:39 (UTC)
嗨~那==臺灣==(台湾)那一段可以放入ADHD中了吗?--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日 (五) 13:41 (UTC)
我还是建议删除书评段落--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日 (五) 14:21 (UTC)
我仍然不赞成在条目中加入患者的书评, 也仍然不赞成用备注、参考资料等方式加入患者的书评--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14日 (三) 12:06 (UTC)
为什么呢?该注解可支持前面所述精神疾病患者常遇到的问题。--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14日 (三) 12:08 (UTC)
第一点,加入的资料不是可靠来源,第二点,目前列的是赞成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意见,其他观点患者的意见是否要依相同比重列出,第三点,条目中已有许多正方意见的陈述了,没有看出再需要再引用赞成此医疗方式患者意见的原因--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14日 (三) 12:13 (UTC)
再补充一点2017/1/1 Techyan回复的意见:“对于“其他ADHD患者的感受”这样的问题,若是其他同主题条目中有类似的部分,那就写;否则,最好不要。至于一名患者的想法——如果有足够多的媒体引述,那么可以考虑”,我赞成他的论点--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14日 (三) 12:20 (UTC)
已调整,请复查。--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14日 (三) 12:38 (UTC)
调整后的内容还有引用病患的书评吗?若还有的话,我仍认为不合适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14日 (三) 14:02 (UTC)
完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14日 (三) 14:16 (UTC)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及其药物在台湾有被过度诊断、过度治疗与滥用之虞。”是不成立的,以及其来源请求

"社会与文化"一段中,“‘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及其药物在台湾有被过度诊断、过度治疗与滥用之虞。’是不成立的”之前有加来源请求,现在虽然已加上来源,且有引用了一大段话[2],不过这段话仍然没有佐证“‘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及其药物在台湾有被过度诊断、过度治疗与滥用之虞。’是不成立的”,因此移除来源,继续加来源请求模版--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6日 (一) 14:45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14:58 (UTC)
嗨~ 请问该来源的内文:
"事情发展到现在,都没有人查证过这件“听说”真实性为何。台湾社区流病研究显示ADHD盛行率约7.5%,相近于全世界平均值的7.2%,且幸好台湾有健保数据库,从2011~2012年资料可知,小于18岁ADHD求医诊断盛行率约2.3%,用药率约1.6%,结果一个数值夸大了近10~20倍以上的“听说”,一直在不同媒体扩散被使用来攻击相关的人。"
算不算是佐证呢?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15:02 (UTC)
若来源资料中有此结论,那当然可以采用,不过来源资料中好像没有这样的下结论。--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6日 (一) 15:32 (UTC)
这类的反驳算不算是另类结论呢? 囧rz……不然我再找找看有无更直接的表述,不妨也请您再思考看看"这类的反驳算不算是另类结论?" 谢谢 :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15:44 (UTC)
我会建议这段先删,之后若找到直接描述后再加入。留些心力给此条目中其他需要调整的地方--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6日 (一) 16:01 (UTC)
刚好我找到了 囧rz……
完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7日 (二) 05:54 (UTC)

在"中枢神经刺激剂"段落参考资料quote增加的部分

在"中枢神经刺激剂"段落, "中枢神经刺激剂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包含....."的参考资料quote增加了一些内容([3]),不过原有的quote似乎就已可以佐证来源了,没看出来为何增加quote的内容--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6日 (一) 15:08 (UTC)

因为还有提到 tics,我正在思考要怎么把tics 这个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 加入内文中。: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6日 (一) 15:11 (UTC)
完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7日 (二) 05:54 (UTC)

这边新加入的一节

那个引用量太夸张了,加上去并不合适,另外请注意避免将这边变成每个人的心情、感谢集散地,切记这边是百科不是收一堆每个人的意见。--Zest 2018年2月27日 (二) 15:29 (UTC)

了解, 谢谢你 那偶再努力看看。--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日 (五) 13:45 (UTC)


Proclamation: 台湾

极少部分台湾的中医师[12]、非精神科专科的医师[13][注 4]、社会学派学者[4]作家[13][注 4]山达基教[12]及其附属组织:新生活教育中心无毒世界基金会公民人权基金会[注 5]中华国际人权促进会等对于现有ADHD的治疗策略(涵盖药物及非药物治疗)不以为然,认为西药有毒又有副作用[12]、‘ADHD用药诊断是药厂医疗的利益’[13][17][14]、“质疑‘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存在性与真实性”[18]、不符医学实证比例地过度强调某些改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症状的方式[14]、或将疾病现象的研讨诉诸以情绪性、故事性的文字而非科学的、知识性的探讨,使整个对话往往失去焦点。[4] 坊间亦有不肖商人等宣传自费保健食品、花精皂[注 8]、人造磁铁、自然/天然疗法[19] 、营养食谱/处方等试验者、提倡者、成分、短中长期之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根据、官方认证等皆不明的疗法。也有人认为ADHD及其药物在台湾有被过度诊断、过度治疗与滥用之虞,然而,台湾儿童及青少年患有ADHD之盛行率约介于7%至7.5%,全世界的平均值约为7.2%(95% 信赖区间:6.7 to 7.8)[20],两者并无显著差异。根据健保数据库,小于18岁之ADHD患者求诊率约2.3%至2.5%,用药率约1.6%[55],约1%的患者接受足够时间的完整治疗[22][23]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在台湾其实反而有低度诊断的情形[24][25]。“还孩子做自己行动联盟”[注 3]则是对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方式表达关切[注 9],然而过程中曾引发一些争议[13][17][18][注 4]天下杂志更曾经在官方脸书账号发文指出:洪兰教授说:“大多数的ADHD都是误诊。”引起专家学者强力批判而自行撤文。[10]

许多精神科医师为了因应一股“因为对于疾病‘片面’的了解”、“患者无法接受部分医师缺乏专业素养的对待”、或纯粹“为反对而反对”所引起的反精神病学浪潮而发文澄清 [sources 2] 。另有“成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透过写书评的方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支持现行具有实证医学支持的治疗策略[11]

对此,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高淑芬及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回应指出,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治疗想法可以很多元,但介入方式必需要有科学证据及严谨的研究设计,包括对象治疗多久,都应受到密切监督且应正视未经治疗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可能衍生出的风险[12] [45] [46] [47]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并在其官方公告发布数篇新闻稿[48] [60],其内容除涵盖对于当前治疗策略的明确释疑外,亦重申有科学根据、通过临床试验、获得政府安全许可的把关才是一个疗法对患者人生负责任的体现。[2] [47]

 参见:对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及其治疗方式的不同论点

意见区

预定的内容更新现正公告中,欢迎给予Feedback唷~~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日 (五) 13:58 (UTC)

请删除来自FB的参考资料,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的新闻稿是否可以选一两个新闻稿就好?--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日 (五) 14:20 (UTC)
谢谢您的意见,可是如果删除FB的资料,怎么佐证"许多精神科医师为了因应一股“因为对于疾病‘片面’的了解”、“患者无法接受部分医师缺乏专业素养的对待”、或纯粹“为反对而反对”所引起的反精神病学浪潮而发文澄清" 这句话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日 (五) 14:37 (UTC)
澄清资料应该不会只在FB上吧,而且FB的内容真的不太适合作为参考资料,若该段文字除了FB外,没有其他来源可以佐证,可以修改文字,或是删除该段文字。--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日 (五) 14:44 (UTC)
为什么"FB的内容真的不太适合作为参考资料"呢?毕竟这是当事人亲自发布的声明,不会被媒体或是其他人断章取义、扭曲,似乎更加可靠耶!--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日 (五) 14:54 (UTC)
FB内容有些可能是声明,但有些FB留言,在语气上就不像声明,请区分一下FB留言的性质(若无法分辨,那还是都删了吧)--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日 (五) 14:58 (UTC)
Zest的留言中也有提到,此条目中有些不可靠的来源(FB参考资料)--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日 (五) 15:02 (UTC)
保留了比较对事不对人的FB posts。Please review and feedback!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日 (五) 15:23 (UTC)
目前留下来的一些FB留言仍然不太像是声明(例如"由于觉得要和山达基等抹黑精神医学团体周旋", " 门诊来了一位高中在学学生和他的妈妈", "最近一年多"等), 另外, 书评的资料不是可靠来源, 是否可以删除?--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日 (五) 15:34 (UTC)
虽然不像是声明,但算是“发文澄清”,与内文叙述一致。关于书评,乃属正方和患者意见的陈述,是为了维护行文中立且客观。社会与文化的段落并不用严格要求来源须为可靠的医学来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日 (五) 15:40 (UTC)
条目中已有许多正方意见的陈述了, 没有看出需要为了"维护行文中立且客观"而引用赞成此医疗方式患者意见的原因。我想我们的讨论没有太大的交集。--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日 (五) 15:55 (UTC)
没关系,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在未来经过持续的沟通,一定会找到交集的。--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日 (五) 16:03 (UTC)
删掉one of the three references, 剩下的两个在下将持续积极思考它们存在的意义。--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6日 (二) 20:21 (UTC)
在讨论过程中,有维基人整理了条目,删除了不少来自FB的参考资料,或将一些参考资料改为采用官网上的内容。虽然从3/2参与了这里的讨论,但我还是比较赞成后来条目中的处理方式。--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00:28 (UTC)
恩恩~那就先这样~~我再看看还有什么可改进的~~--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01:21 (UTC)

新大楼施工中

有些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遭遇......,再再显示精神医学界的部分医师并无定期参与在职进修,抱残守缺造成其求诊病患无法享有精神疾病患者基本的临床处遇或获得最新的医疗照护。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4:19 (UTC)

不太建议加入这段文字, 以我的能力, 应该也不太能将上述文字修改到符合条目风格的内容--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4:32 (UTC)
XDD 好吧~~ 那重盖好了。(其实重盖也好,我一直想不出该怎么写下去,根本进入死胡同了XD)--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4:34 (UTC)
是否可以先不要加这部分内容? 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4:45 (UTC)
你的意思是不要加入医病关系的段落吗?可是我觉得医生也应该一并检讨,目前只看到医生在指责其他人,但这些争议会出现,一些医生的行为可能也难辞其咎。--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4:48 (UTC)
若没找到好的写法,就先暂时不写好了。--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5:17 (UTC)
维基百科不是医学指南,不是用药需知,也不是用来检讨医生/病人/媒体/相关人士的文字。--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5:24 (UTC)
好ㄚ,那就等想/写出更好的版本再贴上好了。不过当初还孩子做自己联盟提供那些来源似乎就是希望条目中能呈现让psychiatrists能自省的地方耶。--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5:29 (UTC)
期许能于提报GA前写出来。这样才能兼顾品质及不负所托。^_^--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6:12 (UTC)

计划将 "可能会有类似症状的相关疾病" 段落从 "病因学" 段落移到 "诊断" 段落

"可能会有类似症状的相关疾病" 段落(原来名称是 "可能造成类似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之症状、表现的相关疾患"),看似和"可能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有关的疾病" 段落类似, 但英文维基的类似段落为 "Differential diagnosis"(鉴别诊断), 是可能有类似症状, 需要先排除的疾病, 这和 "病因学" 的关系不大, 和 "诊断" 的关系较大, 因此会考虑移到 "诊断" 段落。--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4:42 (UTC)

真是模棱两可,我当时应该是想说,这么写会不会让一些人先去看耳鼻喉科、胸腔科、风湿免疫科、......,过了一两年确定没有那些疾病后才去看ADHD。我是觉得两边的检查、治疗可以并进。--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5:04 (UTC)
有一种作法,就是将段落名称直接接改为"鉴别诊断",就不用维持 "能会有类似症状的相关疾病" 之类的名称了--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5:16 (UTC)
好ㄚ~ 顺便补上原本".....可以一并治疗"的文字?--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5:27 (UTC)
不好,这段文字是 2016-12-24加入的,应该也是从英文维基翻译来的,当时的英文维基版本, 其中只有提到ADHD患者也需要评估睡眠问题, 没有看到类似 "治疗ADHD的时候,若患者亦有以下表列之疾病或问题,则可与ADHD同步治疗、处置" 的用语, --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5:38 (UTC)
好~ 只是有点担心真的会有人先去看耳鼻喉科、胸腔科、风湿免疫科、......,过了一两年确定没有那些疾病后才去看ADHD。XD--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5:41 (UTC)
维基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5:48 (UTC)
好吧XD 就我的经验,通常每个医生给的医学建议都不太一样。--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5:49 (UTC)

名称的表格颜色

我个人觉得当前的表格颜色很接近,容易将不同的类别混淆;是否要恢复原先的配色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4:47 (UTC)

目前的作法比较像是百科全书条目的配色,是否可以维持?--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5:22 (UTC)
好吧~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5:24 (UTC)

治疗方式的争议

此章节要留意不要变成“信息堆积处”。务必使内容围绕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不要添加过多仅仅是相关的话题。--Tiger(留言2018年3月7日 (三) 15:25 (UTC)

嗨~~ 谢谢您的意见喔!! 请问您觉得何处让您有这种感觉呢? 说不定是这个段落的名称取【治疗方式的争议】有点不够精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5:33 (UTC)
Tigerzeng觉得该章节的哪个段落比较有问题, 需要调整?--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15:43 (UTC)

例如:台湾章节中

这一长段内容实际上是“对治疗方式争议的评价/解释/反驳”,是针对那些异议者,而非针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其实我也没有想清楚这一段该怎么写,只是觉得这样写已经有些延伸得太远了。--Tiger(留言2018年3月7日 (三) 23:03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05:53 (UTC)
@Wolfch您觉得呢?是否该把该章节改成【治疗方式的争议和解释】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05:53 (UTC)
不太赞成改章节标题, 还是先聚焦在治疗方式争议会比较好, 而且就算标题改为【治疗方式的争议和解释】,仍需要说明"治疗方式有什么争议", "哪些治疗方式有争议的", 有关这部分的说明还不太够--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8日 (四) 06:44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06:49 (UTC)

importScript('User:小躍/templatescript.js');

我弄不太成功耶,希望其他高手协助用此工具run ADHD 一遍! :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8:09 (UTC)

What I saw on the left pane?

TemplateScript

Regex editor

自動編輯摘要:更新票數

自動編輯摘要:修理

自動編輯摘要:修正資料

去除不可見位元

没有看到日期->ISO的字样。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8:11 (UTC)

  • 完成[4]一堆莫名其妙的日期格式如April 22nd, 2017. 、Jan 2017 、Spring 2017、106.02.06、February twenty seventh, 2017、 Mid 2015、Tuesday, November 15, 2016,这要js多强才可以达成。--Zest 2018年3月7日 (三) 19:25 (UTC)

┈┈┈┈┈┈▕▔╲┈┈┈┈┈┈

┈┈┈┈┈┈┈▏▕┈ⓈⓊⓅⒺⓇ

┈┈┈┈┈┈┈▏▕▂▂▂┈┈┈

▂▂▂▂▂▂╱┈▕▂▂▂▏┈┈

▉▉▉▉▉┈┈┈▕▂▂▂▏┈┈

▉▉▉▉▉┈┈┈▕▂▂▂▏┈┈

▔▔▔▔▔▔╲▂▕▂▂▂▏┈┈

╱╱╱╱╱╱╱╱╱╱╱╱╱╱╱
╱╱┏╮╱╱╱╱╱╱╱╱╱╱╱
╱╱┃┃╱╱╱┳╱┓┳╭┫┳┓
▉━╯┗━╮╱┃╱┃┣┻╮┣╱
▉┈┈┈┈┃╱┻┛┛┻╱┻┻┛
▉╮┈┈┈┃╱╱╱╱╱╱╱╱╱
╱╰━━━╯╱╱╱╱╱╱╱╱╱

888888888888888___88888888888888
88888888888888_____8888888888888
88888888888888_____8888888888888
8888888888888______8888888888888
888888888888_______8888888888888
88888888888_______88888888888888
888888888________888888888888888
8888888__________888888888888888
88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88
888__________88888888_________88
888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88
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88
_____________8888888888888888888
___________88__________________8
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8
____________88888888888888888888
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88
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88
______________888888888888888888
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8888
888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8888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谢谢兰斯特~~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7日 (三) 19:39 (UTC)

有关行为治疗段落的插图

有关行为治疗段落的四个插图,其内容和段落的关系较弱,而且目前摆放位置让表格的字段变窄了,不知是否一定要保留那些插图?(在Talk: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存档1#请记得先到先到讨论页面讨论后再做决定喔!=)可能也有过类似讨论,)--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7日 (三) 22:12 (UTC)

那是我刻意安排让表格和插图并列的~~我觉得满美的耶 😝 插图是相关的喔~~ 它们都是ADHD的父母管理、家庭管理的图例喔。🤗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04:58 (UTC)
我还是觉得插图段落的关系不强,而且插图本身的说明作用不大,主要的讯息仍在插图下方的文字。--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8日 (四) 05:20 (UTC)
如果条目都是满满的字,读起来应该很累吧~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05:23 (UTC)
那段的版面处理,反而让人不太容易注意到表格的内容--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8日 (四) 05:47 (UTC)
不然等到评选的时候看看有无其他人在未经提示下提出相同意见好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06:26 (UTC)
我想我会看一下以往是否曾有我以外的维基人提出此问题, 或是删除那些图片, 若是有, 我就会在评选时提出, 看大家的意见如何--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8日 (四) 07:42 (UTC)
豪喔~--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11:13 (UTC)
之前还真的有人删过插图--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18日 (日) 08:45 (UTC)
!!真假 痾 反正现在的插图也被删掉了 (摊手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3:42 (UTC)

离题内容

"认知与执行功能"段落的内容,以参考资料标题来看,和脑部发展, 自闭症,思觉失调症有关,似乎没有直接提到ADHD,因此似乎仍是离题的内容--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8日 (四) 11:01 (UTC)

恩恩。已经换个方式呈现。--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11:12 (UTC)

Proclamation: contents to be added soon. 即将加入

I am thinking of how to conclude this study in just one or two sentences.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12:12 (UTC)

我可能是在泼冷水吧,但我觉得此条目目前最需要的是改善内容,精简文字,不是扩充内容--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8日 (四) 12:40 (UTC)
好喔XD 我后来也觉得放ADHD的症状与管理比较适合--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8日 (四) 12:46 (UTC)

Reference link

我发现很多reference 中的 “卫生福利部精神疾病卫教丛书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变成普通的文字而非以往的超链接形式,怎会如此呢? 感觉这样不利于读者进行查证。 OAO--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13日 (二) 18:45 (UTC)

我有将参考资料作整理,有些参考同一本书的参考资料会做精简,其中有一个会有完整连结,其他的参考资料只列出书名及页数,可能再加上引用内容--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13日 (二) 22:07 (UTC)
了解, 谢谢你 不过第436个reference似乎没有看到页数?会不会是我之前放的但经您的review后保留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14日 (三) 00:24 (UTC)
若您之前有加页数, 请告诉我, 我会补上的, 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14日 (三) 01:44 (UTC)
对齁,我刚才忘了找 囧rz……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14日 (三) 15:51 (UTC)
完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14日 (三) 16:53 (UTC)

此条目已改评为丙级

此条目已在2018/3/18改评为丙级,原因是其"结构"及"格式与文法"不满足乙级标准,我觉得评级调整一事还是要明白提出,告诉大家比较好,因此特别在此提出,也欢迎大家提供意见,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18日 (日) 16:09 (UTC)

痾...可以具体指出不符乙级标准的"结构"及"格式与文法"的地方吗?--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09:33 (UTC)
这次不是我改为丙级的, 所以我就不回答了, 至于我的意见, 在之前条目要评为乙级时有提过, 同行评审时也有提过, 有兴趣可以自行参阅。--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4日 (六) 09:42 (UTC)
我觉得评级调整一事还是要明白提出,告诉大家比较好 + 1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09:55 (UTC)
修改历史 虽然不用查也知道会做这种事的人会是谁,但还是提醒一下修改者U:胡萝卜,当初升至乙级条目是经过数周的共识决议的,请勿依照您个人一人的偏好改变,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0:01 (UTC)
当初要升至乙级条目时, User:It's gonna be awesome表示赞成, User:Wolfch 在Talk: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存档6#Over Article quality assessment. =)表示反对, 相关留言是“若有过半以上的人认为条目目前已可以提升到乙级,那就改吧。”,据我的印象,没有其他人表示赞成,因此不太确认所谓的共识是指什么--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4日 (六) 10:20 (UTC)
上IRC吧,胡萝卜说他想吐了 囧rz……。 (想吐也可以是反对的理由喔~~ X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0:25 (UTC)
“若有过半以上的人认为条目目前已可以提升到乙级,那就改吧。” 但当时参与的人只有你我和一位巡查员。原先我改过一次评级,后来被回退。后来大家同意此条目已经超越丙级条目,所以我就改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0:28 (UTC)
"后来大家同意此条目已经超越丙级条目", 除了您以外, 还有哪一位维基人表示这样的意见呢?讨论页的存档都在,麻烦帮我找一下吧,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4日 (六) 10:36 (UTC)
等胡萝卜愿意来参与讨论再说吧。--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0:41 (UTC)
@胡蘿蔔来讨论一下啦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0:47 (UTC)
和胡萝卜无关吧, 您说:“后来大家同意此条目已经超越丙级条目”,2017年4月10日 (一) 07:11提出,当天11:30就修改了,中间好像没有其他人表示同意,所以我自然是问您还有哪一位维基人表示同意--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4日 (六) 10:51 (UTC)
好累喔~~ 又要为了这档事去翻历史...... 心累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0:53 (UTC)
我记得一个电话号码开头的维基百科人说他同意此条目已经超越丙级。--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0:54 (UTC)
那么, 那位维基百科人是谁呢? 有留言的存档记录吗?--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4日 (六) 11:01 (UTC)
似乎是XiPlus (formerly A2093064) 0.0?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1:12 (UTC)
找好久会不会是在他或我的讨论页上。算啦~ 好烦X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1:23 (UTC)
我是说过,但重申超越丙级不代表达到乙级。--Xiplus#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2:57 (UTC)
谢谢回复,当时Xiplus的留言是"我同意有超过丙级,但尚未达乙级",因此如It's gonna be awesome所说,他同意此条目有超过丙级,只是他不认为有到达乙级。--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4日 (六) 13:03 (UTC)
了解, 谢谢你 这么一来,我似乎只看到了前一句话就太兴奋到没记住或忘记看下一句话了。 囧rz……(不过我当时还算是个初学者,应该很直觉的认为超越丙级就是乙级了~ 好复杂喔XDD) (话说,Xiplus哥怎么知道我们在讨论他r? 0.0)--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3:10 (UTC)
  • XDD 吐槽一下,我刚才逛Wolfch哥的user page 然后看到这个 XDDDD 不过先维持丙级条目也可啦~ 可训练自己的耐心及冲动克制(急着想变优良条目)~先别急着吃棉花糖 哈哈~
  • 3月26日,去年12月30日所推荐到“你知道吗?”,由It's gonna be awesome主编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第二次由主编自荐到“你知道吗?”,并且获选,根据talk: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资料看来,此条目的条目评级已有乙级的水准。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31日 (六) 19:54 (UTC)

有关"成年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症状归纳",计划删除

在"成年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段落中, 有二段分别是“注意力缺损”的表现型的大致归纳,以及“过动/冲动”的表现型的大致归纳,这二段都是源自《成人ADHD自填量表症状检核表》,对应的英文条目是en:Adult ADHD Self-Report Scale,而在该条目中也没有将症状一项一项列出,因此我会删除条目中,成人ADHD的症状列表。--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19日 (一) 12:18 (UTC)

Wikipedia:这是英文维基百科说的!、而且目前也没有那些条目存在,暂时还看不出移动或删除的必要@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3:14 (UTC)
其实中文条目成人ADHD自填量表已经建立了,而我会认为条目中的成人ADHD症状列表直接删除即可,不需移动--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4日 (六) 17:37 (UTC)
太强了吧!! 感谢欸~~ 但其实移到成人ADHD自填量表应该也可行吧?或移到维基文库?--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7:43 (UTC)
不赞成移到成人ADHD自填量表,若要移到维基文库,请确认维基文库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版权说明符合--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4日 (六) 17:50 (UTC)
恩恩,我再想想看。--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21:09 (UTC)
已删除对应内容了,若认为需要移到其他维基计划,也有列出删除前的版本--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31日 (六) 01:53 (UTC)

讨论页length

  • 请问有人知道目前维基百科中最长的 (largest by size) 条目讨论区是属于哪个条目吗? (好奇~)
  • 请问有其他维基百科医学条目是原创而非全面翻译自英文版维基百科的吗?在下想观摩该条目讨论区的讨论方式。

谢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13:40 (UTC)

User:Wolfch哥,请问你知道吗?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21:10 (UTC)

不好意思,有关您问的问题,我不清楚--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4日 (六) 22:58 (UTC)
了解, 谢谢你 也感谢您这一年多来的持续参与讨论。在下获益良多。--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23:03 (UTC)

User:Xiplus哥,请问你知道吗?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23:41 (UTC)

Internal links 内连

邀请各位协助取消重复的内部链接,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23:28 (UTC)

@Xiplus请问有那些可以协助维护条目的机器人呢?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4日 (六) 23:40 (UTC)

此条目的问题是“本条目含有过多、重复、或不必要的内部链接”,因此问题不只是重复的内部链接而已,也包括了过多或不必要的内部链接。--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6日 (五) 03:26 (UTC)

Inappropriate tone

@胡蘿蔔请问您哪里觉得{{inappropriate tone}}? 谢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5日 (日) 12:55 (UTC)

好像之前也有人给过类似意见,建议看一下其他人之前的留言,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5日 (日) 13:19 (UTC)
好吧~我记得行为治疗那边有修改过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5日 (日) 13:24 (UTC)
有关“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适合百科全书的写作方式”的,应该还有不少:“若能在大约九、十岁以前把握年龄较小、症状较为单纯时治疗,可以避免往后病情复杂化(衍生共病)。再者,能在早期建立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培养自信心及责任感,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的未来将有深远的影响”(有点类似提供建议,维基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家长和老师应仔细探究儿童在不同情境下学习与行为表现,......家长应调整教导方法......”(给家长及老师的建议)、“有无全部特征牵涉到是否有其他共病存在且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协助患者避免缺点并发扬优点”、“ADHD的治疗(包含药物治疗)并非是要将孩子们标准化(一致化)或是控制她们,而是一本教育的初衷,协助每一位孩子发掘、发扬自己的优点、并避免缺点”,“然而,即便如此,患者本身仍需认真努力地改变自己。药物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整体治疗的其中一环”,“除此之外,特殊教育学校能协助具备特殊需求的孩子们在适当的环境中成长、茁壮”......,另外过多情感的内容,以及太多的列表内容,也不太适合维基百科--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6日 (一) 16:12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6:15 (UTC)
话说,我刚才搜寻了一下en:Attention_deficit_hyperactivity_disorder发现,里面有 6个 suggest,不含其同义词、词性。--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6:19 (UTC)
recommend有13个;recommendation有两个。--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6:22 (UTC)
英文维基的suggest不只有建议的意思,其中的许多suggest没有明确的提到要什么,也许也可以翻译成"指出",另外,我认为维基百科可以转述研究或是学者的建议,不宜直接给要做什么的建议--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6日 (一) 16:30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6:34 (UTC)
"患者第一次用药前必须先进行全面的心血管功能检查,以确保患者没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存有任何心血管问题。" 是否应改成 "UpToDate 指出患者第一次用药前必须先进行全面的心血管功能检查,以确保患者没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存有任何心血管问题 。"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6:41 (UTC)
是的--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6日 (一) 23:29 (UTC)
OK! --2018年3月27日 (二) 01:53 (UTC)
“若能在大约九、十岁以前把握年龄较小、症状较为单纯时治疗,可以避免往后病情复杂化(衍生共病)。再者,能在早期建立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培养自信心及责任感,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的未来将有深远的影响”改成台湾医师高淑芬在其著作中提到“若能在大约九、十岁以前把握年龄较小、症状较为单纯时治疗,可以避免往后病情复杂化(衍生共病)。再者,能在早期建立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培养自信心及责任感,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的未来将有深远的影响”。 如何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7日 (二) 04:10 (UTC)
不然我就先改,之后再来统一询问意见?--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7日 (二) 04:11 (UTC)
先改吧, --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7日 (二) 04:24 (UTC)
好窝~--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7日 (二) 04:29 (UTC)

有关Zametkin et. al. 1990及其相关注释

此条目有一个注释是 Zametkin et. al. 1990的说明,其内容是"(Zametkin et. al. 1990)表示该论文为Zametkin等人于1990年所发表",不过在最近的同行评审中,有维基人提到“但是类似……‘表示该论文为Zametkin等人于1990年所发表’这种脚注已经脱离了ADHD的主题,反而会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干扰。”,这段最早是在2017-03-29版本加入,一度删除了,但在今年3/24时又加入了类似的内容。

若这类内容已有人删除,但之后又被加回去了,对有意愿维护的人来说,是蛮头大的事。--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6日 (一) 05:03 (UTC)

抱歉,但已经用注解了耶...,如果有人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怎么办?--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0:02 (UTC)
Zametkin et. al有在条目其他地方出现过吗?--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6日 (一) 10:15 (UTC)
不清楚@_@--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0:23 (UTC)
对不起,我刚才以为你在说“Zametkin et. al有在其他条目出现过吗?”因为范围太大(将近百万条目),所以我说不清楚 >"< 。 Zametkin et. al 出现在图片上,我觉得读者可能会疑问那行是什么意思。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3:23 (UTC)
非常抱歉,我当下的回答可能造成您的困扰 Sorry. Orz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3:25 (UTC)
我只注意到条目正文中的Zametkin et. al. 1990已删除,没注意到这些文字在插图中仍有出现。不过之前在同行评审时,这段文字的说明也是放在注解中,当时就有其他维基人反应这部分的说明有些离题了。--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26日 (一) 13:52 (UTC)
那再问问看她好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5:00 (UTC)

@SSYoung请问您认为当前条目中在插图中以注解的方式说明Zametkin et. al. 1990的意思,您觉得如何呢?上次同行审查的时候此段文字说明是出现在内文。当前考虑到读者可能会对插图中的文字Zametkin et. al. 1990产生疑问,故以注解方式说明之。还请指教,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6日 (一) 15:05 (UTC)

个人认为这个解释的内容和条目主题已经关联不大,不过如果一定要解释的话也可以不用这种干扰读者注意力的方式。感觉可以尝试类似下面这样的方法,把想解释的部分调整语句放在文中。即便读者不懂Zametkin et. al. 1990是什么意思,看到“Zametkin等人在199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应该也能对应上了。--#StayYoung 2018年3月26日 (一) 17:21 (UTC)
Zametkin等人在199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成人ADHD患者的脑部葡萄糖代谢,成像结果如上图。图中颜色越接近白色表示葡萄糖利用率越高,左侧为非ADHD成人,右侧为ADHD成人患者,可见二者有显著不同。 [1]

参考资料

  1. ^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Adults with Hyperactivity of Childhood Onset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7-08-02.: Zametkin AJ, Nordahl TE, Gross M, King AC, Semple WE, Rumsey J, Hamburger S, Cohen RM. (1990)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adults with hyperactivity of childhood onse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0; 323(20): 1361-1366. November 15, 1990 doi:10.1056/NEJM199011153232001 Author address: Section on Clinical Brain Imagi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H, Bethesda, MD 20892.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27日 (二) 01:52 (UTC)

有关名称的说明移到条目较后面的内容

在此条目一开始就有一段文字说明其名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也有医疗人士建议改称为心动儿”,不过此条目有一个段落就是“名称”。

因此我会考虑将上述内容中的一部分移到“名称”段落,引言有关名称部分只保留“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英语: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缩写为ADHD),涵盖注意力缺失症(英语: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缩写为ADD)” --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31日 (六) 02:48 (UTC)

好ㄚ~~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31日 (六) 06:30 (UTC)
完成--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31日 (六) 11:05 (UTC)

Reference No.434

Cowen, Philip; Harrison, Paul; Burns, Tom. Drugs and other physical treatments. Shorter 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 6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 //books.google.com/books?id=O3sSd-OAdP0C&pg=PA546 546]. ISBN 978-0-19-960561-3 –通過Google Books. 參數|page=值左起第2位存在換行符

这个来源的显示怪怪的。--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31日 (六) 07:53 (UTC)

谢谢提醒,已修正问题--Wolfch (留言) 2018年3月31日 (六) 11:20 (UTC)
My pleasure!!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31日 (六) 11:40 (UTC)

先移到这里

“注意力缺损”的表现型的大致归纳

  • 当患者在从事一件令人感到无聊或困难的计划时,可能常常粗心大意,出现无心之过。[1]
  • 患者可能有“常常无法对正在从事的无聊事或重复之事维持注意力”的困难。[1]
  • 患者常难以专注于他人跟患者讲话的内容(比如说:听演讲等),甚至是当有人直接一对一对着患者说话的时候亦复如是。[1]
  • 患者一旦完成了一个计划中具挑战性的数个部分后,可能就会出现“无法完结该计划的最后阶段”的问题。[1]
  • 当患者必须从事需要有组织规划性的事情时,常会发现自己难以井然有序地去做。 [1]
  • 当患者遇到一件需要动脑的事情时,患者可能常逃避或是延后开始去做。[1]
  • 患者在家里或是在工作时,常没有把东西物归原位或是常找不到东西。[1]
  • 患者常因周遭的活动或声音而分心。[1]
  • 患者可能发现自己很健忘,常忘了做该做的事、个人应尽到的义务和行事历上的任务。[1]


“过动/冲动”的表现型的大致归纳

  • 当患者必须长时间坐着时,患者可能常出现“坐不安稳”或“扭动手脚”的情形。[1]
  • 患者可能常在开会时或在其他被认为应该坐好的场合中离开座位。[1]
  • 患者可能常觉得静不下来或烦躁不安。[1]
  • 当患者在自己独处的时间里,可能常觉得让自己保持平静和放松是有困难的。[1]
  • 患者可能常常感觉到过度活跃且有一种“非找点事情做”的感觉,就像是有一个马达装在身上,不断的驱动自己一样。[1]
  • 在与别人的互动中,患者可能常常发现自己“话似乎太多了”。[1]
  • 当与他人交谈时,患者可能发觉自己“常接话替对方把话讲完”(或在别人还没把话讲完前就插嘴)[1]
  • 患者在需要轮流等待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现自己常常有“等待轮到我”的困难。[1]
  • 患者可能常常在别人忙碌的时候打扰人家。[1]

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时期的ADHD症状若未经治疗,超过六成进入成年期后仍有明显症状。[2]—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It's gonna be awesome对话贡献)于2018年3月31日 (六) 07:58 (UTC)加入。

Mark

  • 专攻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对于治疗年纪接近或已经是成人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来说是有效的。(例如:愤怒管理)、时间管理、改善执行功能(例如:记忆力、计划能力、计划执行能力、自我启发能力、自我体察......等等。)。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Adler, Lenard; Kessler, Ronald C; Spencer, Thomas, 成人 ADHD 自填量表 (ASRS)症狀 檢核表 (PDF), Gau, Susan Shur-Fen (编), Adult ADHD Self-Report Scale-V1.1 (ASRS-V1.1) Symptoms Checklist from WHO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PDF), V1.1, Harvard Medical School, New York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4-06) 
  2.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II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 ^ 標點符號的用法. 安安免费教学网站. [2018-03-31] (中文). 十一、删节号 ( …… ) 表示删去词句或语气还没有完结。例句 :今年的生日,小明收到了卡片、越野车、故事书……等礼物。 

Saves

好像又到了该存档的时间了? 嗯... 不然把以上的讨论close后,就来存档吧!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31日 (六) 21:18 (UTC)

有关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和吉姆·邓巴

在“病因学”段落中有提到吉姆·邓巴,但“他的这种‘惯常迟到’或许源自脑部问题。导致迟到的脑部区域与和ADHD相关的区域相同”,他和ADHD的关系其实不大,我会想删除该段落(“不少人有迟到的坏习惯......这使得邓巴无法估计出自己完成一件事需要耗费的时间”)的内容。--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6日 (五) 03:25 (UTC)

等我一下,我看一下来源喔。THX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6日 (五) 03:26 (UTC)
看到这句话It is thought that condition is caused by the same part of the brain affected by those who suffer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所以我觉得可以把或许改成更为肯定的语气。--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6日 (五) 03:28 (UTC)
二个问题是相同脑部区域,好像可以说明的东西有限。另外,参考资料有新浪教育、wardheernews、dailymail,都不是可靠的医学来源,建议删除此段落。--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6日 (五) 03:32 (UTC)
完成--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6日 (五) 03:35 (UTC)
恩恩,尊重您的决定。我去看看有无相关论文好了~~ 嘿嘿--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6日 (五) 03:36 (UTC)
建议若找到医学论文直接提到吉姆·邓巴和ADHD的关系,再加入此一段落吧。--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6日 (五) 03:39 (UTC)
XD我会找ADHD和迟到的关系。--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6日 (五) 03:47 (UTC)
若找到ADHD和迟到的关系,那可能和ADHD症状有关,需考虑是否要放在病因学中,若没有和吉姆·邓巴有关的可靠医学来源,还是不要将他写进此条目好了。--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6日 (五) 03:52 (UTC)
了解, 谢谢你 我没有要加吉姆·邓巴啦XDD--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6日 (五) 03:59 (UTC)

有关Uptodate的参考资料及引用资料

最近此条目加入了不少Uptodate的参考资料,参考资料中也有不少的引用资料。因为Uptodate是可靠的医学来源,因此用此为参考资料问题应该较小。

不过许多参考资料中都有引用参考资料中的内容,而且一个参考资料可能会多次引用,这样比较担心会有过度引用而造成侵权的问题。

目前有引用内容的的Uptodate参考资料如下(没有引用内容的就不列了,引用内容长的只列头尾,不全部列出):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adults: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features, course,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引用了
    • "Some adults......repertoire"[20]
  • Pharmacotherapy for adult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引用了
    • "The addition of a target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to a partially effective first-line medication would be a reasonable alternative to medication."[196]
    • "For adults with ADHD......or anxiety' above.)"[199]
    • "Cardiovascular effects......[27]......."[280]
    • "These side......drug holidays"[314]
    • "For adults with ADHD......reasonable option.[358]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verview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引用了
    • "For school-aged children (≥6 years) and adolescents with ADHD, .."[200]
  • Cardiac evaluation of patients receiving pharmacotherapy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引用了
    • "What is clear......treated."[261]
    • "Evaluation of children with ADHD prior to initiation of medication should include a comprehensive, cardiovascular (CV)-focused patient history, family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295]
    • "One small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re may be evidence of arterial stiffness, but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needed to confirm and determine any clin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296]
    • "An uncontrolled......jitteriness"[300]、

我在想多次引用的部分是否有需要,或是可以再精简?--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6日 (五) 04:23 (UTC)

Regarding repetitive internal links {{overlinked}}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安迪4讨论|留名)于2018年4月8日 (日) 07:21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Agenda

  1. 翻译英文段落。
  2. 解决模板问题。
  3. 升级为乙级条目
  4. 完成医病关系段落
  5. 中文化图片。
  6. 提报优良条目评鉴。
  7. 同行审查 II。
  8. 改进条目 in accordance with peer review recommendations。
  9. 升级为甲级条目。
  10. 同行审查 III。
  11. 改进条目 in accordance with peer review recommendations。
  12. 提报为典范条目。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5日 (日) 06:20 (UTC)

有关模板问题,希望是实际修正模版中反映的问题,且由其他维基人确认后再移除,至少让其他人看过条目,表示同意后再移除。
有关乙级条目,我觉得我和您对此条目目前是否符合乙级条目一事还不会有共识,我也不赞成您之前升级为乙级条目的作法(在讨论页问大家意见,在没有其他人表示同意的情形下就升级为乙级条目),建议跳过乙级条目,直接考虑评选优良条目,若优良条目通过,也就不用管乙级条目的问题了。
另外,也请确认一下同行审查提出的意见,是否已做对应的修正。若可以的话,再请原来提出意见的人确认一下是否有修正问题,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15日 (日) 10:36 (UTC)
恩恩,我再想看看,因为往后一但GA被撤销,就会掉到丙级条目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5日 (日) 12:04 (UTC)
我认为此条目目前还不符合乙级条目,若您真的要升级为乙级条目,拜托问一下其他维基人,找到认为此条目符合乙级条目的维基人后再升级,不然此条目要升级为乙级条目,可能又出现您认为符合标准,我认为不符合标准的麻烦二难情形了(PS 若您要升级,我也会找对此条目较熟的人,请他们提供一下意见)。--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15日 (日) 12:45 (UTC)
好。之后若要升级,会先去条目探讨那里征询意见的!不用担心。--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5日 (日) 12:49 (UTC)
多谢配合^__^--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15日 (日) 13:36 (UTC)
好阳光的笑脸耶!! 不会啦~~应该的! (ᵔᴥᵔ)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5日 (日) 15:59 (UTC)

Racing thoughts

@It's gonna be awesome{{tsl|en|Racing_thoughts|持續有點子突然在腦海中蹦出來|三心兩意}},显然“持续有点子突然在脑海中蹦出来”不会成为一个条目的名称,因此这么模板这样写也就不对。Racing thoughts我能查到的翻译有Newyork Times的“思维过于活跃”linguee的“思潮起伏”。其实这里如果不是必须的话,没有链接也可以,只要显示的正文表达出Racing thoughts的意思就好。--Tiger(留言2018年4月15日 (日) 06:52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5日 (日) 06:54 (UTC)

国文造诣

落落大方 or 若若大方? 哪一个是对的?两个在网络上都有人用 囧rz……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7日 (二) 19:59 (UTC)

和此条目没有直接相关,恕不回答,找一下字典吧,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17日 (二) 23:59 (UTC)\
查到了,是落落大方。: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8日 (三) 13:14 (UTC)

有关正念疗法的相关研究,是否可移到ADHD的治疗

既然已将ADHD治疗独立为一条目,较细节的探讨放在该条目即可,此处简单列出主要疗法及共通性的治疗资讯即可--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17日 (二) 23:57 (UTC)

好。--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8日 (三) 13:07 (UTC)
后来再看一下,发现正念疗法也许也不一定需要列在ADHD治疗的条目中,不过这个之后再处理好了--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18日 (三) 13:32 (UTC)

行为治疗

[[行為治療|行為治療]], etc., or [[ADHD的治療#行為治療|行為治療]], etc., is better?

行为方面的治疗 简介
心理教育 医学实证为根据的疗法,用以协助患者以及他的爱人了解疾病的资讯并提供支持,以便让他们能更有效地面对一个疾病。[1][2]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家主张心理障碍中表现的异常行为如同正常行为一样是可以习得的,可以通过基本的条件作用原理英语Behaviorism#Operant conditioning学习原理而使心理障碍得到矫正的。[3]
认知行为治疗 改变认知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以不同的、新的正向想法,来取代原先错误的、旧有的负面想法。[4]

对于成人来说,认知行为治疗将协助他们改善ADHD的核心症状—执行功能不足:

  • 时间管理
  • 自我管理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自我激励/启发、对生活怀抱乐观进取态度之动机。
  • 自我克制
  • 自我情绪的调节。
  • 注意力的管理。
  • 记忆能力。
  • 计划能力。
  • 正向思维/行为支持和社交能力。

[5]

人际取向心理治疗 人际取向的心理治疗的中心思想是“既然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大小事能影响心情;那么反过来,心情也能影响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大小事”。[6]
家庭治疗英语Family therapy(也称:家族治疗) 当前的证据表明家族治疗的疗效类似社区照护且优于完全不治疗ADHD。[7]
学校资源介入英语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
社交技巧训练 学习与“正涉入违法行为的年轻人/同侪”交朋友对于ADHD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能显著降低往后人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忧郁症犯罪、在学过程遇到的各种挫折和物质滥用的几率[8]
运用同侪的行为干预英语behavioral peer intervention
-
组织规划能力与技巧的培养英语organization training
-
生活管理能力与技巧的培养英语Daily living skills training
-
父母管理训练 父母管理训练可能直接改善孩子的行为问题,例如:对立反抗的举止或违抗指令的言行。 [9]环境的支持有利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10][11][12][13][14]
团体心理治疗 一群特定人们与治疗师透过团体活动达成治疗目标的一种心理治疗。[15]
生理(神经、脑波)回馈英语Neurofeedback 当前脑波回馈是否有用仍然未知。[16]
行为改正英语Behavior modification 证据表明具有一定益处。[8]
语言治疗 台湾的中央健保署自2014年起同意台湾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师可以如同复健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一般开立“语言治疗”的处方。[17]
应用行为分析 先厘清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后再协助行为改变。[18][19]
正念疗法

正念疗法尚需更多研究来证明其有效性。[5]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8日 (三) 13:17 (UTC)

我觉得[[行為治療|行為治療]]比较好, 而且未来这个表格也许也可以移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条目中--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18日 (三) 13:39 (UTC)
恩恩,那之后关于ADHD的行为治疗内容应该摆在[[行為治療|行為治療]]还是ADHD的治疗#行为治疗?--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8日 (三) 13:44 (UTC)
要不要先看看英文维基将ADHD的行为治疗放在哪一个条目内?--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18日 (三) 13:51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8日 (三) 17:20 (UTC)
有关ADHD的行为治疗内容要摆在哪里的问题,若是要放,我会建议放在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行为治疗。因此以行为治疗来说,在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段落会有整体性、概略性的介绍,其中行为治疗的连结连到[[行為治療]],在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中有针对各治疗方式的进一步说明,若有许多ADHD的行为治疗的内容,可以放在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行为治疗。--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18日 (三) 21:27 (UTC)
好喔~我也是这么想的。英文版似乎也这样安排。--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18日 (三) 21:54 (UTC)

已大约清除了本条目中的重复连结,没有删除模版

本条目有加上“本条目含有过多、重复、或不必要的内部链接。(2018年3月18日)”模版,已大致确认过,手动清除一些在同一段内重复的内部链接。

我没有用维基百科:AutoWikiBrowser进行上述的工作,AutoWikiBrowser可能可以将条目中连结到同一个条目的多个连结(例如UpToDate)删到只剩一个,不过我觉得这不一定是这个条目需要的,所以没有用AutoWikiBrowser进行。

另外,有关本条目中“过多、或不必要的内部链接”,我修改的不多,而我认为问题仍存在,因此我没有删除模版。--Wolfch (留言) 2018年4月21日 (六) 09:54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4月22日 (日) 15:1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