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比喻 (故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布兰的《浪子回头》,画于1660年代。

比喻(《古兰经》早期的中文译本翻译为譬喻)是一种简洁而富有教训意义的故事,通常以散文或韵文形式呈现,旨在传达一个或多个具有教育价值的观念或原则。它与寓言的区别在于,寓言往往使用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或自然力量作为主人公,而比喻则侧重于人类角色。[1]比喻是一种隐喻性类比手法,用以深化理解。[2]

词源

“比喻”一词源自希腊语“παραβολή”(parabolē),意为“并排放置”(para-)和“投掷”(bolē),后延伸为“比较、说明、类比”。在希腊修辞学中,比喻指的是用简短虚构的故事来说明观点。

历史

新约圣经》的《福音书》包含众多耶稣的比喻,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比喻受到了希伯来比喻(希伯来文: mashalim,一种在塔木德时期流行的比拟手法)的影响。[3] 耶稣的著名比喻包括“好撒玛利亚人”和“浪子回头”。旧约中比喻的例子有《撒母耳记下》12:1-9中拿单关于“贫富人家的小羊羔”的比喻,[4])及《撒母耳记下》14:1-13中的“提哥亚妇人的比喻”。[5]

伊斯兰教中,苏菲派传统中也使用比喻来传授教训和价值观,这些故事在苏菲派圈子外得到近期作家如伊德里斯·沙阿安东尼·德·梅洛的普及。现代亦有使用比喻的例子,如“破窗谬论”比喻,用以驳斥借由灾祸刺激经济发展的谬误,因为该谬论并未考虑机会成本

特点

比喻是一个短小的故事,用以阐明一个普遍的真理。比喻的意义往往不会直白表达,而是希望读者或听者直接且深刻地感受到其内涵。它有时可以与其他类似的叙述类型区分开来,如寓言格言[6]

它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描绘场景,并展示当中人物的行动及其结果。比喻通常涉及面临道德困境的角色,或因错误决定而产生意外后果的人物。比喻的意义通常不会明确说出,但其目的不在于刻意隐匿其义,而是在于以直观鲜明的手法,让内涵直接流露,让人容易理解。[7]

比喻故事的关键特征在于其潜在的潜台词,给出如何行事或何信仰的暗示。除了作为人生行为的指导和建议,比喻故事常使用隐喻语言,让人们能更自如地探讨艰深或复杂观念。比喻故事采用容易理解的具象叙事来表达抽象观点。

相对之下,寓言是一种更广泛的叙事形式,同样使用隐喻。寓言可能有多种解读,其含义可能模糊或难以解释。如拉尔夫·福勒所言,“比喻和寓言的目的是通过将听者置身于与其无直接关系的情境中,引发公正判断,从而启迪听者。”[6]比喻比寓言简洁,聚焦于一个原则和道德观,促使读者或听者反思其适用性。

耶稣的比喻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由扬·温南茨于1670年所绘

耶稣的比喻是《新约圣经》四福音书中的一系列教导性比喻,尤其是出现在对观福音中,构成了耶稣教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比喻通常以朴实且易于记忆的形式呈现,各自传达了独特且深刻的教训。例如,耶稣使用了“面酵的比喻”与“芥菜种的比喻”来描绘神的国度

中世纪圣经学者常将耶稣的比喻视为寓言,寻找每个元素的象征意义。但现代学者,如阿道夫·于利歇,认为这种解释不恰当。[8]于利歇认为耶稣的比喻旨在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由三部分组成:图像部分(Bildhälfte)、现实部分(Sachhälfte)和比较点(tertium comparationis)。[3]

诺斯替主义者认为耶稣对门徒保留了某些教义的秘密,故意通过比喻掩饰其深层含义。例如,《马可福音》4:11-12中,耶稣说只有门徒才能理解神国的秘密,而外人则透过比喻来理解,以免他们转向。

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让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要他们看了又看,却看不清,听了又听,却不明白,免得他们回转过来,获得赦免。”(和合本

这表明,比喻的隐含意义只有当听众获得更多知识或被引导进入更高教义层次时才会显现。《巴拿巴书信》(约公元70至132年)支持这一观点,认为比喻用于那些尚未准备好理解更深层次教义的人。[9]

耶稣的比喻具有互动性和即兴性,通常作为对听众问题或争论的回应。对于希腊—罗马世界中受教育的观众而言,耶稣使用比喻的方式与苏格拉底辩证法相似,作为文学作品,《福音书》描绘了不同群体质疑耶稣的教义,类似于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对话角色。

同样,著名的罗马参议员和律师西塞罗的修辞风格被许多名演说家推崇,[10]其特征是使用看似无关的轶事来总结讨论的见解。

古兰经中的比喻

古兰经39:28-30声称“为人类设置各种比喻,以便他们接受教诲”[11],当中包含善恶之树的比喻(Q14:32-45)、两兄弟的比喻蜘蛛的家的比喻。古兰经16:77中提及奴隶与主人的比喻,随后是盲人与有视力者的比喻。[12]

其他修辞手法

比喻与隐喻明喻等修辞手法关联。与隐喻相似,比喻使用具体、可感知的现象来阐明抽象概念。比喻可视为扩展成简短、连贯叙述的隐喻。与明喻使用“像”来构建隐喻性描述不同,比喻的意义虽隐含,但并非秘密。

参考文献

  1. ^ Difference Between Fable and Parable. DifferenceBetween.com. Difference Between. 6 November 2012 [13 June 2015]. 
  2. ^ David B. Gowler. What are they saying about the parables. Paulist Press. 2000: 99,137,63,132,133. ISBN 9780809139620. 
  3. ^ 3.0 3.1 John P. Meier, A Marginal Jew, volume II, Doubleday, 1994.
  4. ^ oremus Bible Browser : 2 Sam 12:1-9. bible.oremus.org. 
  5. ^ oremus Bible Browser. bible.oremus.org. 
  6. ^ 6.0 6.1 Fowler, H.W. 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需要免费注册.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558.  See entry at simile and metaphor.
  7. ^ 乔治·法勒·汤森德George Fyler Townsend)在他翻译的《伊索寓言》(Belford, Clarke & Co., 1887)的前言中,将比喻定义为“故意传达隐藏和秘密的意义,这些意义可能与听众或读者有特别的关联。”然而,汤森德可能受到了19世纪“用比喻说话”这一表达的影响,这意味著模糊性。
  8. ^ Adolf Jülicher, Die Gleichnisreden Jesu (2 vols; Tübingen: Mohr [Siebeck], 1888, 1899).
  9. ^ The Epistle of Barnabas (translation J.B. Lightfoot). www.earlychristianwritings.com. [2021-10-20]. 
  10. ^ Plutarch's Lives (Clough)/Life of Cicero - Wikisource, the free online library. en.wikisource.org. [2024-05-02] (英语). 
  11. ^ 马仲刚译本
  12. ^ Wherry, Elwood Morris. A Complete Index to Sale's Text, Preliminary Discourse, and Note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and Co. 1896.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