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斯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贾斯德
Fr. Karl Stähli
教省天主教台北教省
教区高雄教区
圣秩
晋铎于1964年晋铎
个人资料
出生(1937-02-07)1937年2月7日
 瑞士圣加仑州弗卢姆斯
逝世2017年3月18日(2017岁—03—18)(80岁)
台湾高雄市苓雅区圣功医院
葬于 台湾台东县成功镇小马天主堂
国籍 瑞士
 中华民国
教派罗马天主教

贾斯德(德语:Karl Stähli,1937年2月7日—2017年3月18日),白冷外方传教会神父,长年在布农族地区传教,并对布农族儿童教导布农族语

生平

学习传教

1937年2月7日,贾斯德生于瑞士弗卢姆斯,国民教育毕业后在家工作,1958年加入白冷会,1964年晋铎后在家乡服务[1]。白冷会自1954年起陆续派会士至东台湾[2],他则是1967年10月10日抵达台湾[3],在新竹市华语学校学习中华民国国语[1]

台东传教

1969年,贾斯德至台东县太麻里乡大溪天主教堂担任主任司铎[1]。当时他透过该堂信徒柯惠译,分发非洲一种青色的小石头,说被遭蛇咬,可以解毒,而吸引方豪撰文介绍此种石头在明末时就已由方济会的石振铎带来中国[4]

贾斯德每三年会回瑞士[5]。1972年,他回瑞士服务,次年到马尼拉东亚牧灵学院进修,1974年再回到台东,在鹿野乡关山镇担任主任司铎,从事对布农族的传教工作[1]

贾斯德在关山期间,结识了在关山镇服务的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牧师卢俊义。当时台东的基督新教的长老教会与天主教的白冷教会信友间关系不融洽,白冷会修女马惠仁就被长老会的原住民教友唤为“魔鬼”。一次贾斯德就是把海端乡利稻村落天主堂仓库中,由长老教会胡文池牧师翻译的布农语新约圣经送给利稻长老教会信徒,结果被利稻天主堂青年不解地问何要把圣经送给长老教会。为了化解两教会的代沟,1977年12月24日耶诞夜,卢俊义与白冷会的贾斯德、苏德丰、葛德等神父,一起在关山天主教堂举行过联合圣诞夜感恩礼拜,当夜奉献捐全部赠给关山天主教医院。[3]

高雄传教

1980年,贾斯德再赴马尼拉进修,次年回瑞士三年,1985年调至高雄县六龟乡[1]。同年,受派到高雄县桃源乡布农族部落天主堂工作,这让他后来得以说得一口流利的布农族语[3]。布农语也是桃源乡卡那卡那富族三民乡拉阿鲁哇族通用语言,两族各自的卡那卡那富语拉阿鲁哇语不能互通[6]。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正全面推行国语运动,贾斯德却以七年时间编译布农语版《圣经》,还花了超过七年的时间,亲自编写一本布农族语字典[1]巴黎外方传教会杜爱民也编有布农语字典,但却是花莲一带的方言,和台东、南投等地有差[7]。卢俊义说贾神父可说是继胡文池之后,布农语说得最好的[3]

天主教对高雄山区的传教,早于1958年由道明会西班牙籍戴德刚神父以六龟乡为据点,逐渐遍及附近的桃源乡、茂林乡、三民乡等三个山地乡,但因传教人力不足,除了桃源乡梅山部落有大批天主教信徒外,其他山区部落的信徒不是很多。贾斯德以桃源村的圣方济教会为基地,还兼管高中天主堂、梅山天主堂及三民乡的民生聚会所,每月驱车奔走于南横山区的梅山、宝山等部落,有时在教会的要求下,也前往三民乡、屏东县雾台乡,甚至远赴南投县信义乡、台东县海端乡等部落,传教足迹几乎与布农族的分布区域重叠。[8]

桃源乡梅山村村民吴志萍回忆:贾神父在梅山村传教超过三十年,他在村内戴著原住民的头饰、穿原住民的服饰、还会讲布农族的语言,更常为村内的人排解纠纷,村里的喜庆,也都会参加,完全融入了原住民的生活,在村内说话一言九鼎、德高望众,他说什么,村里的人都会听。村内的长老还为贾神父取了一个原住民名字叫“海叔儿”。[9]

贾斯德曾说台湾人对他就像的家人,有人曾在他生病时走六小时路送药给他,让他活命[1][2]。2003年10月18日,白冷教会在台东市宝桑国小举行来台湾五十周年庆,由县长徐庆元颁赠荣誉县民证书给魏主安吴若石、葛德、于惠霖、李怀仁、贾斯德六位神父及欧思定、傅义、薛弘道、林志柔四位修士[10]

2009年八八风灾,8月18日,桃源乡还有百馀布农族人仍坚持留在山上,除至山下在旗山国中避难的村民苦劝外,连村民很熟的朱修女都加入苦劝要他们赶紧下,但没用,只好找来他们信得过的贾斯德来劝说[9]。因这些人对政府不信任,怕被迫迁村而失去祖先留下给他们的土地[3]。这天下午,原本要回瑞士的贾斯德从澳门返回台湾,打电话说服村民[9]。在成功叫村民下山后,他陪著梅山村、桃源村、宝山村灾民们,住在高雄市天主教救世主堂,一起生活、祷告,用布农族语与族人交谈,安抚他们受惊吓的心灵[11]。2011年12月4日,高雄市原住民事务委员会在义守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办诗歌咏赞音乐会,那玛夏、桃源、茂林等地区六百多名原住民及二十多个教会参与,感谢贾斯德在风灾的协助[5]

教授母语

贾斯德传教之馀,部落青少年还被依年龄区分为数个活动区块,在教堂大厅内唱诗歌、后侧教室进行课辅及母语教学,及教堂外户外广场的球类等各式活动[8]。随著布农族愈少人会说母语,当日后政府推行母语教学时,反而有劳这位他这位瑞士人到学校教学童布农语[1]。2001年起,台湾地区的国小一年级学童开始实施乡土语言教学,但高雄县因原住民文化流失,使得母语教学师资及教材编纂面临很大困境[6]。贾斯德认为母语是族群的根,了解了根,就会了解自己的祖先[1]。至2014年时,他还在小学兼差教导布农族语[2]。除布农族母语教学外,他也教导布农神话传说等,因认为部落神话传说虽具地方巫术色彩,但传教士要尊重地方传统,地方人也才会尊重传教工作[8]

患癌去世

2016年,贾斯德发现得到肺腺癌,且蔓延到全身,虽然卢俊义建议北上到和信医院检查治疗,但他说不想离开布农族人太远,宁愿在邻近就医[3]。2017年3月18日清晨1点30分许,贾神父病逝于高雄天主教圣功医院[1]。骨灰安置于成功镇邻近的小马天主堂白冷会墓园[3]

参考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张肇烜. 【仁醫心路】瑞士來的布農族守護天使..賈斯德神父結束為台灣奉獻的一生. 《民报》. 2017-03-25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林欣谊. 白冷會士:謝謝台灣人把我們當朋友. 《中国时报》. 2014-01-12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卢俊义. 盧俊義牧師:懷念布農族守護者賈斯德神父. 《苹果日报》. 2017-03-21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中文(台湾)). 
  4. ^ 方豪. 真相大白 記「神奇非洲小青石」初傳中國. 《联合报》. 1980-09-30 (中文(台湾)). 
  5. ^ 5.0 5.1 夏念慈. 原民詩歌詠讚 賈斯德獲表揚. 《中央日报》. 2011-12-04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中文(台湾)). 
  6. ^ 6.0 6.1 王纪青. 原住民五「世居小族」 同族話不通 桃源和三民同屬鄒族的卡那卡富人和沙阿魯阿人各說各話. 《联合报》. 2001-01-12 (中文(台湾)). 
  7. ^ 王蜀桂. 台灣南島語系的最後知音--外籍神父. 《联合报》. 1995-09-30~10-02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陈宏铭. 天主教神父賈斯德 全台奔波 守護布農族身心靈30餘載. 《中国时报》. 2006-12-15 (中文(台湾)). 
  9. ^ 9.0 9.1 9.2 陈金声. 「村人都聽他的」 急call賈神父. 《联合报》. 2009-08-19 (中文(台湾)). 
  10. ^ 施鸿基. 《都是50歲生日!》白冷教會 彌撒有原民舞開路 縣長盛讚是台東縣的好朋友. 《联合报》. 2003-10-19 (中文(台湾)). 
  11. ^ 吕素丽. 老外是老鄉 瑞士神父撫慰 布農阿嬤展愁眉. 《中国时报 》. 2009-08-27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