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人道年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人道年奖标志

香港人道年奖是香港首个倡导人道精神的奖项,由香港红十字会主办,旨在表扬香港社会上发挥人道精神的人士,得奖者身体力行实践了人与人之间完全出于善意和自愿的关怀,作为典范。得奖者透过不同的自愿实际行动,例如舍自己为人、照顾老弱、对伤病者不离不弃或维护人类尊严等,作出了杰出的人道行为贡献。他们不分性别、文化或社会地位,默默为他人服务,以减轻或防止他人的痛苦及困境。透过表彰得奖者无私的精神和人道的行为,主办单位希望推动更多香港市民认识“人道精神”此一普世价值,把人道意识带入社会各阶层。

参选资格

  • 香港居民,性别国籍种族不限,以个人名义被提名参选;及
  • 于过去一年内对“保护生命、关怀伤困、维护尊严”的人道行为作出贡献;及
    • 以实际行动或英勇表现,减轻或防止人类痛苦及困境;
    • 有关的人道行为必须为自愿性质;
    • 能提高社会对人道行为意识的果效;
  • 被提名者在其受薪职能范围以外的志愿人道工作是主要的评审范畴
  • 如参选人已身故,提名须在其离世一年内提出

香港人道年奖

  • 年龄不限;
  • 被提名者必须曾主动作出突出的人道救助行为或长期积极地参与人道救助工作并有所贡献,且具有感染力;
  • 具典范作用

香港人道新力量

  • 35岁或以下 (以每年3月31日为限)
  • 被提名者必须持续积极地参与人道救助工作并有所贡献

历届得奖名单

2023年

香港人道新力量

2022年

香港人道新力量
  • 陈易杨先生:教师,服务贫困地区学童的组织“童梦同行”创立人
  • 周鸿扬先生:注册护士,周鸿扬是“香港杰出专上学生服务协会”会长。大学时期关注社会小众健康的议题。他曾经参与香港灭虱研究行动组,亲身参与灭虱服务及公众教育,亦参与科研研发以真菌灭虱,他参与撰写的研究报告更促使香港政府的关爱基金将灭虱列为恒常资助范畴,令数以万计的基层家庭受惠。除此以外他亦积极参与罕见病服务,他创办了世界上最大型的罕见病教育计划,名为“罕真人图书馆”,在计划中他带领超过70位大学生透过深入访谈罕见病人,将17位罕见病人的生命故事结集成书,并捐赠超过19000本书籍予医院管理局、大学医学院,以及超过30所中学,希望能够加深医护人员及社会大众对罕见病的理解及认识,以及共同唤起罕见病的关注。

2021年

香港人道新力量
  • 陈尚懿先生:注册社工,同行鸟Companion HK创办人,推动精神健康
  • 何惠杰先生

2020年

香港人道新力量
  • 张柏淳先生:注册社工,举办单车活动“WeCycle”帮助戒毒人士。

2019年

香港人道新力量

2018年

香港人道新力量

2017年

香港人道新力量

2016年

  • 陈汉文先生-“家居维修义工协会”创办人兼会长,为长者及基层市民提供家居维修服务和于维修完成后跟进其情况
  • 邝咏茵医生-医生,曾前往非洲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尼泊尔等国家为有需要人士诊治
  • 林家扬中医师-中医师,以无创治疗减少长者的痛苦及到内地偏远村落为儿童和村民进行义诊
  • 吴耀辉先生-“You Will Succeed”创辨人,以网上求职平台为残障人士求职,同时为他们装备自己及应付挑战
  • 鲍隽宇先生-注册护士,曾于灾区教授急救和医疗技巧并参与建设临时医院
  • 叶炳钊先生-视障人士,研发以即时语音讯息协助视障人士分辨方向、提示社区设施和交通等资讯的智能电话软件

2015年

  • 陈艺贤医生:心脏科医生,“心脏健康列车”召集人
  • 赵汗青医生:牙科医生,“香港苗齿协会”召集人
  • 林鉴贞女士:志愿探望、关心在囚人士多年
  • 罗春香女士:理发及美容业经营者,“创美义工团”创办人
  • 梁绍辉医生:牙科医生,已参与各式牙科义务工作廿多年
  • 庞刘湘文女士:“宣美语言及听觉训练中心”总干事,为聋童社群付出大量心力
香港人道新力量
  • 文国斌先生:红斑狼疮症患者,以同路人身份成为红斑狼疮症的病人互助组织的积极成员;他亦积极参与其他关怀长期病患的义务服务

2014年

  • 陈梁悦明女士:多年来为视障人士服务,致力为他们争取更多在体育、住屋、教育等各方面参与社会的机会,香港盲人辅导会前行政总裁
  • 何毅良先生:岩土工程师,曾参与2008年四川地震后贫困地区的校舍兴趣,及协助“苗圃行动”监督组织在内地的建校工作
  • 李琬微医生:眼科医生,积极参与眼科义务工作及提高社会各项对眼科保健的意识
  • 冼永生先生:退休精算师,多年来义务为社会弱势人士(包括视障、听障、孤儿、有情绪行为的青少年、少数族裔、新来港人士)补习,亦有教导在囚人士本地语文和电脑
  • 黄家宁黄何淑英夫妇:因独子患有语言障碍,激发他们创立全港唯一及首间非牟利言语治疗机构“庭恩儿童中心”服务患有语言障碍的贫困儿童;经营多间社企,盈利全拨作中心经费

2013年

  • 朱初立医生:A.J.R.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成立人之一,协助因紧急事件而紧急需要资金的弱势人士
  • 刘惠心医生:牙医,致力于牙科相关的社会服务,积极组织义工队服务香港有需要人士和长者、内地偏远地区居民
  • 麦耀阳先生:设立慈善组织耀阳行动,服务生活于贫穷线以下的人士
  • 邓慧兰教授:聋人教育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总监,特别在手语教育方面付出良多
  • 黄重光医生:前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科学系教授,致力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

  • 高志㭴先生:积极推动伤健共融、推动不同年龄的伤健人士参与展能历奇活动
  • 刘达强先生:警司,工馀时间兼任谈判员,曾游说超过200名企图自杀人士放弃自杀念头,积极参与防止自杀的义务工作
  • 梁子正医生:儿科医生,在新生婴儿照顾方面经验丰富;运用他的专业知识,推动各项与内地偏远地区的婴儿相关的计划
  • 谭建平神父:玛利诺神父修会神父,关怀弱势社群如在囚人士、精神病患者、露宿者、智障人士,亦有探访内地长期病患者多年
  • 王惠芬女士:香港融乐会创办人

2011年

  • 黎永勤女士:护士,积极参与志愿人道服务
  • 罗伟祥先生: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主席
  • 彭志宏医生:定期为落后地区人士提供修补唇颚裂的手术,并积极推广健康教育
  • 苏金妹女士:15岁因意外下肢瘫痪的她,以自身经历来鼓励、关怀伤病者,担任义工近38年
  • 黄智雄先生:社工,积极服务内地的弱势社群,亦有参与培训当地的社工
  • 姚妙芬女士:护士,积极参与志愿人道服务

2010年

  • 毕尚华神父:玛利诺修院神父,致力改善香港基层市民生活
  • 锺惠玲博士:香港再生会创办者,担任多项与医疗和伤病服务相关的公职
  • 高永贤博士:机械工程师,积极参与国际人道工作
  • 吴恩融教授:建筑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常为在内地偏远地区服务,曾在2005年在甘肃省策划了“良桥助学梦成真”计划
  • 潘德邻医生:积极参与紧急救援工作和急救训练工作

2009年

  • 欧耀佳医生:外展义工医生,亦积极参与人道医疗服务
  • 陈锦元先生:义工,曾协助香港聋人协会经历一次管治危机
  • 范宁医生:积极参与志愿医疗的医生,多次参与香港红十字会在各地的救援工作
  • 祈爱兰修女:香港善终服务的先驱
  • 梁建华先生:苗圃行动义工,曾于2002年与其他苗圃成员发起“助学长征”筹款
  • 梁秉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创伤学系讲座教授,积极参与志愿医疗的医生
  • 雷张慎佳女士:防止虐待儿童会总干事
  • 黄至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社区及家庭医学系教授,曾八年担任“十大再生勇士选举”筹备委员会主席,香港医护专业讲座协会创会会长,及积极参加其他社会服务
  • 胡洁莹博士:临床心理学家,曾积极协助2008年四川地震后的义工队伍

2007年

  • 毕大伟先生:国际十字路会的 Global Village Life X-perience 的总监,也国际是十字路会及 Global Hand 的发言人
  • 陈英凝教授:公共卫生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教授,积极提倡医疗人道救援,曾为无国界医生香港办事处主席
  • 周伯展医生:眼科医生,致力为服务失明人士及其他医学慈善工作,“亮睛工程”发起人之一
  • 林顺潮教授:眼科医生,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系前主任,致力防盲、治盲及除盲,“光明行动护眼基金”创立人
  • 苏伟生先生:精神科护士,创立话剧团宣扬生命教育
  • 杜聪先生:智行基金会创立人之一,在内地推动教育预防爱滋病的计划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