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渡江鐵橋

座標19°58′53″N 110°24′20″E / 19.981372°N 110.405486°E / 19.981372; 110.40548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口南渡江鐵橋
攝於江東岸的鐵橋,其西半部分2000年被洪水沖毀
座標19°58′53″N 110°24′20″E / 19.981372°N 110.405486°E / 19.981372; 110.405486
跨越南渡江
地點 中國海南省海口市
其他名稱呂宮橋(日本名)、鬼子鐵橋(本地人稱呼)
設計參數
橋型桁架橋
建築材料
全長785.34 米
寬度6.8 米
負載限制20 噸
設計壽命20 年
歷史
鋼材生產商台灣造船公司高雄造船廠
開工日1940年3月26日 [1]
開通日1942
毀壞日2000
關閉日1982
地圖
地圖
鐵橋
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海口市瓊山區府城街道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40年
編號2-63-460107-5-10
認定時間2009年5月8日

南渡江鐵橋海南島南渡江上一座已關閉且部分損毀的桁架橋,由大日本帝國陸軍1940年代修建,是跨南渡江最早的大橋,也是海南日占時期日軍修建的第一座橋梁,以及中華民國廣東省的第一座大橋。 [2]

Nandu River Iron Bridge
南渡江鐵橋,攝於下游約1.5公里處

建造歷史

1939年2月10日夜間日本陸軍板田支隊和大日本帝國海軍第五艦隊從海口西北角登陸,次日晝間占領海口海關。為儘快對海南島進行資源開採和運輸,1940年6月日本正式開始該鐵橋的施工。為了保密和防止破壞,鐵橋土木部分均由日本公司承包,鋼架部分由台灣造船公司高雄造船廠製作並安裝,施工領導均為日本人,也有部分台灣人朝鮮人,勞工則來自當地強征的海南鄉民。根據設計單位清水組的圖紙,鐵橋全長785.34米,寬6.8米,橋身距離洪水最高水位2米,最大載重20噸,使用年限20年。1942年,南渡江鐵橋建成通車,有守橋日軍常年看守。

使用及損毀

1945年,盟軍飛機曾多次對南渡江鐵橋進行轟炸,但都沒有擊中。日本宣布投降後,國民革命軍接管了鐵橋並將之作為軍隊專用橋,民用車輛很少通過。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登陸海南島後為了行車安全,限制過橋車輛載重不得超過10噸,只准單向行駛,大客車要落客過橋。 1984年,新南渡江大橋落成通車後南渡江鐵橋完全停止使用並封閉。2000年10月,海口遭遇洪水襲擊,鐵橋西南部分被衝垮後多次有人提出拆除,直到2009年被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但因修繕資金難落實,2013年就有計劃進行修繕卻一直未能動工。

參考文獻

  1. ^ 海南岛"母亲河"上的南渡江铁桥. Hi.chinanews.com. [2013-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6). 
  2. ^ 海口南渡江铁桥. Hq.xinhuanet.com. [2013-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1). Google translate.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