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
此條目以編年體裁記載人物事蹟。 |
嚴復 | |
---|---|
字 | 幾道 |
號 | 瘉壄老人 |
出生 | 嚴傳初 1854年1月8日 大清福建省福州府侯官縣 |
逝世 | 1921年10月27日 中國福建省閩侯縣郎官巷 | (67歲)
職業 | 思想家、翻譯家 |
國籍 | 大清 (1854年-1911年) 中國 (1912年-1921年) |
創作時期 | 20世紀 |
代表作 | 翻譯《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等 著作《原強》、《辟韓》、《救亡決論》 《上光緒皇帝萬言書》 |
受影響於 | 赫胥黎 |
嚴復(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體乾,初名傳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後名復,字幾道[註 1],晚號瘉壄老人,福建侯官人,祖籍河南固始。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曾為復旦大學校長,京師大學堂校長,籌安會六君子之一。
嚴復系統地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社會通詮》《法意》《名學淺說》《穆勒名學》等著作。他的譯著在當時影響巨大,是中國20世紀最重要啟蒙譯著。嚴復的翻譯考究、嚴謹,每個譯稱都經深思熟慮,他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深遠影響。[2]
生平
幼年,求學,結婚
1854年1月8日(咸豐三年十二月初十日)[3]嚴復出生於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一中醫世家。嚴復13歲時,由父母包辦娶了第一任妻子王氏,王氏的年紀不詳,不過比嚴復大一些。
1866年(同治五年),嚴復父親病逝,學館中輟,嚴復放棄走科舉「正途」。
1867年(同治六年),入左宗棠設立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駕駛,改名宗光,字又陵。
1871年(同治十年),從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為該學堂第一屆畢業生,先後在「建威艦」、「揚武艦」實習5年。
1872年(同治十一年),取得「選用道員」資格,改名復,字幾道。
1877年3月(光緒三年二月)赴英國學習海軍,與出使英國大臣郭嵩燾結為忘年交。
1879年6月(光緒五年五月)畢業於倫敦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回國後被聘為福州船政學堂後學堂教習。
天津任北洋水師學堂
1880年(光緒六年)到天津任北洋水師學堂所屬駕駛學堂「洋文正教習」[4],學生中有後來因辛亥革命而出名的黎元洪。
1889年(光緒十五年)報捐同知銜,以知府選用,派為北洋水師學堂會辦。
1890年(光緒十六年)升為北洋水師學堂總辦。
1891年10月8日(光緒十六年)嚴復獲得「候選道員」官銜,事出有因:李鴻章在「辦理海軍請獎折」所附清單中提到:「直隸試用道呂耀斗擬請歸候補班前補用」,「候補知府馬復恆、鮑蘭徵、嚴復均擬請免選本班,以道員不論雙單月遇缺前先選用」。[4]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在天津《直報》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辟韓》、《救亡決論》等文,主張變法維新、武裝抗擊外來侵略。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創辦俄文館,並任總辦,俄文館為中國最早的俄語學校;幫助張元濟在北京創辦通藝學堂;9月24日捐款100元資助梁啓超與汪康年在上海創辦的《時務報》。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和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和《國聞匯編》,宣傳變法維新;將《天演論》在《國聞報》報上連續發表。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光緒帝命嚴復來京覲見,闡述變法主張;改捐同知;撰《上光緒皇帝萬言書》。9月《國聞報》因報道戊戌政變的詳情,被清政府勒令停辦。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嚴復離開天津,避居上海;參加汪康年、唐才常發起的「中國議會」,被選為副會長;創辦名學會,講演名學。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應開平礦務局總辦張冀邀請赴天津主開平礦務局事,後任該局總辦。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赴北京任京師大學堂附設譯書局總辦。
1904年(光緒三十年)辭去京師大學堂附設譯書局總辦一職,回到上海。1904年冬發生開平礦務局訴訟事件,被邀前往英國倫敦進行交涉。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孫中山由美洲到達英國,特意去拜訪嚴復,二人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回到上海,協助馬相伯創辦復旦公學。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任復旦公學校長,為該校第二任校長。被安徽巡撫恩銘聘去任安慶任安徽師範學堂監督。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恩銘被刺,嚴復離開安徽師範學堂。
1909年5月(宣統元年四月)被派充為憲政編查館二等諮議官、福建省顧問官
1910年1月17日(宣統元年十二月七日)清廷賜予文科進士出身。
1910年(宣統二年)海軍部授為協都統,後任資政院議員。
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校,任首任校長;11月辭去校長職務。
1913年總統府外交法律顧問。發起組織孔教會,並以任為首領。
1914年1月26日被舉為約法會議議員。5月26日,任參政院參政[5]。
1915年7月6日,嚴復與楊度、梁啓超等10人同被委任為憲法起草委員[6]。8月14日,楊度發起成立籌安會,倡導更改國體,嚴復列名於發起人中。
1916年,袁世凱死後,7月,大總統黎元洪命令懲辦禍首,雖然嚴復不被通緝[7],但是他也往天津避禍[8]。
1917年對張勳復辟表示同情。
1920年因哮喘病久治無效,回到福州養病。
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與世長辭。
著作
- 專欄
- 《論世變之亟》,《直報》,1895年
- 《原強》,《直報》,1895年
- 《辟韓》,《直報》,1895年
- 《救亡決論》,《直報》,1895年
- 翻譯
- 《天演論》,赫胥黎,光緒丙申(1896)譯序,湖北沔陽盧氏慎始基齋木刻出版,清光緒24年(1898年),富文書局石印本,光緒27年(1901)(1897年12月至1898年2月以《天演論懸疏》為題在《國聞彙編》刊載。原著書名為Evolution and Ethics,1893初版,依1894年再版譯。)
- 《原富》(即《國富論》),亞當·斯密,南洋公學譯書院出版,清光緖二十七年(1901)10月(原著書名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年版)
- 《穆勒名學》,約翰·穆勒,清光緖二十八年(1902)譯,南京金粟齋出版,光緖三十一年(1905);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年12再版(原著書名:A System of Logic,Ratiocinative and lnductive,1843)
- 《群己權界論》,約翰·穆勒,上海商務印書館,清光緖二十九年(1903)(原著書名:On Liberty,1859)[9]
- 《羣學肄言》(即《社會學研究》),斯賓塞,上海文明編譯書局,清光緖二十九年(1903),改訂版,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四年(1915)(原著書名:The Study of Sociology,1874)
- 《社會通詮》,甄克斯,上海商務印書館,清光緖二十九年(1903)(原著書名:A history of politics,1900)
- 《灋意》(即《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上海商務印書館,清光緖三十年(1904)至清宣統元年(1909)(法語:De l'esprit des lois,1748,譯依Thomas Nugent英譯本The Spirit of Laws,1750)
- 《名學淺說》,耶方斯,上海商務印書館,清宣統元年(1909)(原著書名:Primer of logic.1876)
- 叢書
- 《嚴幾道詩文鈔》
- 《癒壄堂詩集》
- 《嚴幾道文集》
- 《嚴譯名著叢刊》
- 《侯官嚴氏叢刊》
- 《侯官嚴氏叢刻》
- 《嚴侯官先生全集》
- 他人彙編
翻譯
- 譯著
嚴復總共譯有8部西方作品,合稱「嚴譯名著八種」。嚴復對自己的譯著頗有自信,曾在信中說:「且彼中有數部要書,非僕為之,可決30年中無人可為者。」[10]。嚴復譯書的稿費大都用於償還債務[11]。
- 誤譯
俞政曾在《嚴復譯著研究》一書中指嚴復有多處「誤譯」,亦表示「嚴復一生著、譯甚多。他在翻譯西方論著的時候,常常摻雜己意,還要附加大量按語;有些譯作甚至帶有不同程度的改編(如《天演論》、《名學淺說》):因此,人們把他的翻譯作品稱為「譯著」。意思是說他的譯作中的不少內容相當於他的著作,反映的是他自己的思想。」然汪榮祖在《重讀嚴復的翻譯》一文中則否定俞政的說法,表示俞政指出嚴復的誤譯,有的只是「意譯」與「直譯」上的區別。[12]
大清國歌編寫
1911年(宣統三年),隆裕太后下詔旨令典禮院和禮部各衙門創作「國樂」。同年10月4日(農曆八月十三)正式「諭旨頒行」,名為《鞏金甌》。嚴復正是這首國歌的作詞人。[13]
呼籲廢八股
嚴復在1895年所撰的《救亡決論》中提出了「廢八股」的要求,認為「今日中國不變法則必亡是已。然則變將何先?曰:莫亟於廢八股」。嚴復認為,科舉制度有「錮智慧」、「壞心術」、「滋游手」三大弊害,「使天下消磨歲月於無用之地,墮壞志節於冥昧之中。長人虛驕,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輔國家,下不足以資事畜。破壞人才,國隨貧弱」。因此嚴復主張,如若不改科舉、廢八股,所謂練兵、所謂通商都只能是一句空話。「何則?無人才,則之數事者,雖舉亦廢故也。」[14]
故居與墓地
嚴復故居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郎官巷,建築融合了中國晚清及民國時期的風格,2003年故居修繕完畢對遊客開放。
嚴復墓位於福建省福州市蓋山鎮陽岐村北鰲頭山東麓,嚴復夫婦合葬於此,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時期嚴復墓曾遭破壞;1984年~1988年,得到福建省行政部門的撥款和嚴復長孫女嚴倚雲的捐款,嚴復墓得以修復。
軼事
- 嚴復一生不得志,或許跟他狂傲的個性有關。接替郭嵩燾任英法公使的曾紀澤斥嚴復「狂傲矜張」,郭嵩燾提醒嚴復:「今負氣太盛者,其終必無成,即古人亦皆然也」[15]。
- 嚴復一生嗜吸鴉片,一直持續到晚年,1919年他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以年老之人,鴉片不復吸食,筋肉酸楚,殆不可任,夜間非服藥不能睡。嗟夫,可謂苦已!」[16]
- 晚年的嚴復已經是一名保守派人物[17]。他發起籌安會,支援袁世凱復辟帝制[18],又同情張勳復辟。他嘲笑胡適等新文學革命派是「如春鳥秋蟲,聽其自鳴自止可耳。」
- 中國民間流傳,當年嚴復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英國留學時是同班同學,嚴復是全班(?校)第一名畢業,伊藤博文得第二名。
- 這個故事最早可從劉復(劉半農)的詩集《揚鞭集》中找到,後來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楊蔭深《中國文學家列傳》、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河殤》均引此說。
- 《清代七百名人傳》寫道:「(嚴復)光緒二年,派赴英國海軍學校,肄戰術及炮台建築諸學。是時日本亦始遣人留學西洋,伊藤博文、大隈重信之倫皆其選也。復得最上第……」。1989年10月7日北京《團結報》刊登《才子的不同命運》文章,仍沿續此誤。以上說法牽強附會,以訛傳訛。
- 事實上,兩人在入學年份、就讀學校、專業選擇上並無交集。嚴復1877年3月(光緒三年二月)赴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學習海軍,1879年提前回國後,被聘為福州船政學堂教習[19];而伊藤博文於1863年入讀倫敦大學學院,師從亞歷山大·威廉·威廉姆遜,一年後(1864年)歸國[20],回國後發現長州藩也被炮轟了(下關戰爭),即加入長州藩軍隊,反對幕府統治,主張「開國進取」,明治維新成功後,在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和細田道一的領導下負責處理外交事務[21]。
家族
第二代
嚴復生有九個兒女(五子:嚴璩、嚴瓛、嚴琥、嚴璿、嚴玷。四女:嚴璸、嚴璆、嚴瓏、嚴頊)。
- 三子嚴琥(1897-1962)字叔夏,生於天津。1919年,嚴琥在老家陽岐玉屏山莊與台灣板橋林家林慕蘭小姐結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嚴琥歷任協和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福州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兼教務長、福州市副市長,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1962年病逝。
- 三女嚴瓏結識黃金生,與其結婚,定居台灣。
第三代
- 長孫是三子嚴琥的長子嚴僑,中國共產黨黨員,移民台灣,任教於台中一中,後被拘捕,關押在火燒島。是李敖的高中一年級數學老師,也是李敖「最難忘的老師」。妻子林倩為舅舅板橋林家林熊祥之女、臺灣著名歷史學者林衡道之妹。
- 三孫女嚴倬雲(嚴琥之女),臺灣知名企業家辜振甫之妻。
- 四孫女華嚴(本名嚴停雲)(嚴琥之女),作家,葉明勳之妻。[22]
- 嚴孝章,因致力於台灣棒球運動的推展,並且擔任第三任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理事長,故有「成棒之父」的稱號[22]
注釋
參考文獻
- ^ 莊際虹. 教材中严复名字读音被标错 严幾道的"幾"是平声. 文匯報. 20224-03-26 [2024-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6).
- ^ 山間行草在《文學上最有影響力的翻譯家:改變一個時代的譯者嚴復》中寫到:「而歷史上所不會忘記的嚴復,是翻譯家嚴復。戊戌變法失敗後,嚴復開始大量譯述西方重要思想著作,……而他為譯事所立下的『信達雅』三原則,解讀歧義雖多,恐怕迄今仍是最多人奉行的原則。」
- ^ 嚴復生年之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黃文範,副刊,聯合報 ,2015-01-10(繁體中文);聯副電子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4.0 4.1 嚴復任職天津水師學堂史實再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姜鳴 ,北洋文庫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4-05-27, (738號).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5-07-07, (1136號).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6-07-15, (190號) [2023-04-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08).
楊度、孫毓筠、顧鰲、梁士詒、夏壽田、朱啓鈐、周自齊、薛大可,均著拏交法庭詳確訊鞫,嚴行懲辦,爲後世戒,其餘一概寬免
- ^ 侯毅. 洪憲舊聞. 維基文庫.
黃陂、合肥廉知候官始終未嘗阿附洪憲,徵之清議,亦殊爲然,故緝治籌安禍首,候官不與焉。顧明令未頒之先,頗有傳候官不爲黃陂所諒者,林琴南先生至泣涕以迫候官宵遁……家人強舁籃輿登火車,始至天津暫避
- ^ 嚴復和孟凡禮的翻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古德明 ,香港蘋果日報,2012-05-02,(繁體中文)
- ^ 楊正典《嚴複評傳》25頁
- ^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他(嚴復)的脾氣很不好,喜歡罵人。對於同僚,他都瞧不起,……他托人向蒯禮卿借了3000元,蒯慨然借給他。後來他說:要他還債,他哪裡還得出,現在他正譯了幾部書。自己既沒有錢出版,給人家印也沒有受主,蒯君道義之交,就把這幾部所譯的書,作為償債之資吧。那時蒯也承受了,不過那是譯稿,要印出來賣給人家,方能值錢,這些譯稿,計有七部,便是《穆勒名學》《原富》等等的幾種書。」
- ^ 汪榮祖,重讀嚴復的翻譯,載 《傳記文學》 第524期,頁4-24,2006年
- ^ 1911:《鞏金甌》. [2010-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06).
- ^ 救亡决论. [2014-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9).
- ^ 汪榮祖,《走向世界的挫折》
- ^ 嚴復1890年致四弟觀瀾信中也說:「兄吃煙事,中堂亦知之,云:『汝如此人才,吃煙豈不可惜,此後當體吾意,想出法子革去。』中堂真可感也。」
- ^ 王栻稱他是「頑固反動的瘉壄老人」(見氏著《嚴復傳》,頁124)。嚴復的朋友熊純如作媒,想將姪兒洛生與嚴女璸(香嚴)結婚,洛生認為與嚴女先見面後,再定婚約,嚴復卻表示「明白回復,告以不能」,又說「吾俗向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嚴復集》冊三,頁689)。最後這椿美事遂不了了之。
- ^ 嚴復在抗辛齋《學易筆談二集》序文中表示:「時項城(袁世凱)甫練兵於小站,值來復之先一日必至津,至必詣菀生為長夜談。斗室縱橫,放言狂論,靡所羈約」(見《嚴復集》冊二,356頁)劉成禺、張伯駒著《洪憲紀事詩三種》引《後孫公園雜錄》說,「嚴氏幾道(復),游曲阜孔林,獲周宣王冕旒,歸進項城曰:此姬周八百年中興聖主宣王之古冕也,在曲阜出土,敬呈大皇帝,願朝葉延綿,威德赫奕「又說「論帝制興共和,貫串中西名理,自立學說,亦創論也。曰中西史冊,母后臨朝,國亡政亂,屬陰類也。」嚴璩《侯官嚴先生年譜》中引嚴復之言:」吾與袁公交,垂三十年,吾亦何所自惜「
- ^ 文獻整理:嚴復任職北洋水師學堂期間若干史實再考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史春林,中華文史網
- ^ 長州五傑
- ^ 伊藤博文
- ^ 22.0 22.1 陳柔縉. 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 麥田. 2022: 95–99. ISBN 978-626-310-238-5.
研究書目
- Benjamin Schwartz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
-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 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外部連結
- 吳展良:〈嚴復早期的求道之旅─兼論傳統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的繼承與轉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吳展良:〈嚴復的「物競天擇」說析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吳展良:〈中西最高學理的綰合與衝突:嚴復「道通為一」說析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麥勁生:〈嚴復對西方經典之詮釋:價值取向與歷史意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走向翻譯之路:北洋水師學堂時期的嚴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嚴復的異性情緣:性別關係與思想境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何謂天演?嚴復「天演之學」的內涵與意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以嚴譯《群己權界論》(On Liberty)為中心之分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嚴復晚年思想的一個側面:道家思想與自由主義之會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嚴復的終極追尋:自由主義與文化交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嚴復與梁啟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思議與不可思議:嚴復的知識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發明與想像的延伸:嚴復與西方的再思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新名詞之戰:清末嚴復譯語與和製漢語的競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嚴復的翻譯:近百年來中西學者的評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黃克武:〈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周昌龍:〈嚴復自由觀的三層意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沈國威:〈嚴復與「科學」〉。
- 陳瑋芬:〈西學啟蒙:由中村敬宇和嚴復的翻譯事業觀其會通東西的實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高柳信夫:〈西周與嚴復:以學問觀、道德觀為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前任: 馬相伯 |
復旦大學校長 1906年 - 1907年 |
繼任: 夏敬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