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備荒、為人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五機械工業部紅日機械廠(五四四兵工廠)舊址,標有「備戰、備荒、為人民」口號。
1967年備戰、備荒、為人民海報

備戰、備荒、為人民,是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個著名口號。

概述

1965年1月12日,毛澤東在關於第三個五年計劃的談話中提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的號召。三五計劃開始大規模三線建設

1965年6月16日毛澤東在聽取國家計委關於「三五」計劃初步設想的匯報後指示說:計劃要考慮三個因素,第一是老百姓,不要喪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災荒。脫離老百姓毫無出路,計劃搞多了就會脫離老百姓。[1](糧食徵購)指標不要搞那麼多,「要考慮來個大災荒,或者大打起來怎麼辦?……要留有餘地在老百姓那裡,對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緊」「向老百姓徵稅征糧,多了會鬧翻,不行的。這是個原則問題」「新開荒不徵稅,讓他們有20%~30%的黑地也好,不要查黑地。儲備點糧食在老百姓家裡有好處。」[2]1965年8月23日周恩來主持召開國務院第158次全體會議在討論長期規劃問題時,周恩來把毛澤東提出的 「注意戰爭、注意災荒、注意一切為人民」這三句話概括為「備戰、備荒、為人民」。[3]1965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實行糧食徵購「一定三年」的辦法。

其中的「備荒」,最主要的是國家糧食安全。[4]為此,提出了「以糧為綱」、實現農業機械化。1966年2月19日,毛澤東在湖北省委制定的《關於逐步實現農業機械化的設想》上批示:(從1955年農業集體化開始)「用二十五年時間,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1966年3月12日,毛澤東在關於各省發展農業機械化問題給劉少奇的信中,對「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方針與糧食問題的密切關係作了更為明確的概括:[5]

「第一是備戰,人民和軍隊總得先有飯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則雖有槍炮,無所用之。第二是備荒,遇了荒年,地方無糧棉油等儲蓄,仰賴外省接濟,總不是長久之計。一遇戰爭,困難更大。而局部地區的荒年,無論哪一個省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幾個省合起來看,就更加不可避免。第三是國家積累不可太多,要為一部分人至今口糧還不夠吃、衣被甚少着想;再則要為全體人民分散儲備以為備戰備荒之用着想;三則更加要為地方積累資金用之於擴大再生產着想。

1966年4月10日,毛澤東在關於農業機械化問題的指示中又對這一戰略思想作了進一步的闡釋[6]。1966年7月17日,舉行了第一次全國農業機械化現場會議,對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提出了建廠布局。

在備荒、糧食安全背景下,國務院多次發文要求嚴格節約糧食,時刻注意計劃用糧、節約用糧,豐收不忘歉收、增產不忘節約,在豐收增產的情況下尤為重要。[7]各地糧票糧食供應證上都印了「備戰、備荒、為人民」和「厲行節約 嚴禁浪費糧食」的「最高指示」。[8]

它的基本要求是:在確定國家發展的全局性規劃時,必須把和平時期的建設同準備應付可能出現的戰爭情況和其他突發事件結合起來考慮;要求各級地方政府獨立地做好本地區的反侵略戰爭的物質準備,不能一味依賴中央;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處理和平時期的工作與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情況時,都必須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儘量減輕人民的負擔。60年代中後期,由於珍寶島事件等惡化的國際形勢及對中國的威脅,使毛澤東深為擔憂[9]。1970年代中期,毛澤東又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觀點,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上述思想[10]。在經濟發展政策上,第四個五年計劃中要求地方自給自足,建立五小工業

參考

  1. ^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和事件的回顧》(修訂本)下卷第1244頁。
  2. ^ 顧龍生:《毛澤東經濟年譜 》,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27頁。
  3. ^ 《周恩來年譜》(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7年版,第751頁。
  4. ^ 鄒華斌:「毛澤東與『以糧為綱』方針的提出及其作用」,《黨史研究與教學》,2010年第6期。
  5. ^ 張靜如,傅頤,李林著.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11.06: 273–274. ISBN 978-7-5300-0320-6. 
  6. ^ 王進等主編. 毛泽东大辞典.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桂林:灕江出版社. 1992.06: 763–768. ISBN 7-219-02040-6. 
  7. ^ 商業部當代中國糧食工作編輯部編:《當代中國糧食工作史料》上卷,1989年版,第601頁。
  8. ^ 羅平漢:《票證年代:統購統銷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206頁。
  9. ^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著.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注释集.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2.05: 183. ISBN 978-7-5098-1601-1. 
  10. ^ 蔣建農主編. 毛泽东全书 第6卷 思想英华.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653. ISBN 7-202-02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