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拉伯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拉伯人
العرب
總人口
4.22億[1]
(包括2500至3000萬柏柏爾人)[2]
分佈地區
 阿拉伯國家聯盟402,000,000[3]
 巴西9,000,000[4]
 法國5,500,000[5]
 印度尼西亞5,000,000[6]
 阿根廷3,500,000[7]
 美國3,500,000[8]
 哥倫比亞3,200,000[9]
 斯里蘭卡1,870,000[10]
 以色列1,650,000[11]
 委內瑞拉1,600,000[12]
語言
阿拉伯語[13][14]
宗教信仰
多數 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艾巴德派等)


基督宗教(天主教馬龍派東方教會等)


德魯茲教曼達安教及其他信仰
相關族群
閃米特人回族,其他亞非語系民族

有三種方式可以判斷一個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 政治上:生活在阿拉伯國家,也就是這個國家是阿拉伯聯盟(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或者阿拉伯世界(العالم العربي)的成員。4億多人符合這個定義。
  • 語言上:母語阿拉伯語。3億多人符合這個定義。
  • 遺傳上:祖先曾經生活在阿拉伯半島,即古蘭經上的定義。

對於上述因素考慮的重要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的人們,是考慮到政治和語言的因素,但是也有人雖然滿足上面的兩條,但是基於基因的考慮而認為自己不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的原意

中古時期,人們慣稱伊斯蘭世界為「薩拉森」,意即東方人,等到伊斯蘭教興起後,又從十字軍口中轉變為指稱伊斯蘭教信徒。

阿拉伯人的起源

阿拉伯人

在伊斯蘭教中所謂的蒙昧時代,只有阿拉比亞游牧民族貝都因人被稱為阿拉伯人。大擴張之後倭馬亞王朝建立,只有源出阿拉伯半島、血統純正的人才有資格自稱阿拉伯人,擁有高貴的身份;而到了阿拔斯王朝,文明的融合進一步加強。阿拉伯人這個概念,逐漸包括了帝國屬下所有使用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的各族人民。以上是簡便的說法,民族的鬥爭與融合要複雜得多。很多人可以承受異族的統治,甚至皈依他們的宗教(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為了避稅),但他們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語言。直到阿拔斯王朝的末期,阿拉伯語才成為整個帝國的通用語言。

猶太人一樣,同屬閃族的分支。根據伊斯蘭傳統的說法,阿拉伯人的祖先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而易斯馬儀則是易斯哈格以撒)的同父異母兄弟,是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長子。因此,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是兄弟,這一對兄弟的紛爭已經有一千四百餘年了。

今日,阿拉伯人口數量眾多,且與猶太人的紛爭不斷。

宗教經典對阿拉伯人(游牧人)的描述

聖經

  • 在公元前2000,許多說閃語的部落從北部到達現代稱為也門和西亞丁的地區,在此定居,後來形成了哈薩瑪非(創世記10:26)等王國。
  • 創世紀10稱許多南阿拉伯的人民為古實(10:6)和約坍(10:25)的後裔。
  • 一系列主要來自北阿拉伯的部落,被列為亞伯拉罕(易卜拉欣)從基土拉夏甲所生的後裔。(創世記25:1至18)
  • 在以掃的後裔中,創世紀36也提到一些阿拉伯種族。
  • 在雅各(葉爾弧白)時代,亞伯拉罕(易卜拉欣)的後裔中,有米甸的以實瑪利(易司馬儀)人,他們從事旅商隊的生意。(創世記37:25,36)
  • 所羅門(素萊曼)王與外邦有廣泛貿易關係,他在紅海的港口以旬迦別在貿易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列王紀上9:26至28)
  • 示巴女王來見所羅門(素萊曼)。(列王紀上10:1至13)
  • 阿拉伯諸王帶金銀給所羅門(素萊曼)。(歷代志下9:14;列王紀上10:15〕
  • 在公元前9世紀,阿拉伯人送猶大的約沙法公綿羊七千七百隻、公山羊七千七百隻。(歷代志下17:11)
  • 非利士人和靠近古實的阿拉伯人攻擊繼承約沙法的約蘭。他們上來攻擊猶大、侵入境內、擄掠了王宮裏所有的財貨、和他的妻子、兒女.除了他小兒子約哈斯〔又名亞哈謝〕之外、沒有留下一個兒子。(歷代志下21:16,17)
  • 耶路撒冷的居民立約蘭的小兒子亞哈謝接續他作王.因為跟隨阿拉伯人來攻營的軍兵曾殺了亞哈謝的眾兄長。(歷代志下22:1)
  • 在8世紀,亞撒利雅收回以拉他、仍歸猶大.又重新修理。(列王紀下14:22)
  • 在希西家時代,阿拉伯北部的游牧民族是以色列人所知的。(以賽亞書13:20;21:13)
  • 在約西亞時代,阿拉伯人在曠野埋伏(經商)。(耶利米書3:2)
  • 在猶大國末了的日子裏,阿拉伯人經商的角色愈加顯著。(耶利米書25:23,24;以西結書27)
  • 阿拉伯人基善設法阻撓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尼希米記2:19;6:1)
  • 保羅歸主之後往阿拉伯去。(加拉太書1:17)
  • 夏甲二字是指著阿拉伯的西乃山。(加拉太書4:25)這是指西乃半島亞喀巴灣對岸東面鄰近的地區。

古蘭經

  • 游牧人中有人託故來向穆罕默德請假,他們中不信道者,將遭受痛苦的刑罰。(古蘭經9:90)
  • 游牧的阿拉伯人是更加不信的,是更加偽信的,是更不能明白真主降示穆罕默德的法度的。(古蘭經9:97)
  • 麥地那人和他們四周的游牧的阿拉伯人,不該逗留在後方,而不隨穆罕默德出征;不該只顧自己的安逸,而不與穆罕默德共患難。(古蘭經9:120)
  • 不信道者以為同盟軍還沒有撤退,如果同盟軍卷土重來,他們將希望自己在沙漠中的游牧的阿拉伯人中間。(古蘭經33:20)
  • 留在後方的游牧人們將說:「我們要照料我們的家產和家屬,所以請你為我們求饒。」他們說的不是心裡話。(古蘭經48:11)
  • 穆罕默德對逗留在後方的游牧人說:「你們將被召去討伐一群剽悍的民眾,或他們歸順。如果你們服從命令,真主就以優美的報酬賞賜你們;如果你們還像以前那樣規避,他就使你們受痛苦的刑罰。」(古蘭經48:16)
  • 游牧人們曾說:「我們已經信道了。」他們沒有信道。雖然他們已歸順了,但正信還沒有入他們的心。(古蘭經49:14)

宗教

大多數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部分阿拉伯人信仰基督宗教

阿拉伯基督徒組成了近東阿拉伯地區總人口的6%。在黎巴嫩,基督徒比例高達40%;在敘利亞,基督徒組成了總人口的16%。在以色列建國前,巴勒斯坦的基督徒估計高達25%,但現在只有4%,這很大程度上緣於自1948年以來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的持續戰爭和動亂。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基督徒分別占8%與1%;在以色列國中,阿拉伯基督徒占2%。基督徒組成了約旦總人口的6%。大多數的移民至南美和北美的阿拉伯人是基督徒。許多澳大利亞的阿拉伯基督徒來自黎巴嫩、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除跟猶太人有共同祖先的巴勒斯坦基督徒外,阿拉伯基督徒所包括的範圍向來有所爭議,因為埃及科普特人伊拉克亞述人敘利亞阿拉姆人後裔雖然也使用阿拉伯語,但並不認為自身屬於阿拉伯人,而黎巴嫩的馬龍派教徒則另有認同(自認迦南人腓尼基人之後)。通常阿拉伯基督徒多指生活在阿拉伯語地區的各個基督徒群體。

參見

參考資料

  1. ^ Margaret Kleffner Nydell Understanding Arabs: a guide for modern tim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tercultural Press, 2006, ISBN 1931930252
  2. ^ 存档副本 (PDF).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3). 
  3. ^ https://plus.google.com/+UNESCO. World Arabic Language Day 2016. UNESCO. 2016-12-15 [2021-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3). 
  4. ^ Saudi Aramco World : The Arabs of Brazil. archive.aramcoworld.com. [2021-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5. ^ France's ethnic minorities: To count or not to cou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Economist (2009-03-26). Retrieved on 2013-07-12.
  6. ^ Hadramaut dan Para Kapiten Arab. 2009-08-20 [2021-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7). 
  7. ^ الهجرة الس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 إلى الأرجنتين. Fearab.org.ar. [2010-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0). 
  8. ^ The Arab American Institute. Aaiusa.org. [2011-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01). 
  9. ^ Colombia y Medio Oriente. [2 Jul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4). 
  10. ^ A2 : Population by ethnic group according to districts, 2012. Department of Census & Statistics, Sri Lanka.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8). 
  11. ^ الجدول B/1.- الجمهرة، وفقًا للمجموعة العرقية. دائرة الإحصاء المركزية. أكتوبر 2010 [2010-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9). 
  12. ^ 存档副本.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13. ^ ([//web.archive.org/web/20190713113954/http://www.brillonline.nl/subscriber/entry?entry=islam_SIM-447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Kister, M.J. "Ķuāḍa." Encyclopaedia of Islam. Edited by: P. Bearman , Th. Bianquis , C.E. Bosworth , E. van Donzel and W.P. Heinrichs. Brill, 2008. Brill Online. 10 April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ame is an early one and can be traced in fragments of the old Arab poetry. The tribes recorded as Ķuḍā'ī were: Kalb [q.v.], Djuhayna , Balī, Bahrā' [q.v.], Khawlān [q.v.], Mahra , Khushayn, Djarm, 'Udhra [q.v.], Balkayn [see al-Kayn ], Tanūkh [q.v.] and Salīh"
  14. ^ Serge D. Elie, "Hadiboh: From Peripheral Village to Emerging City", Chroniques Yéménites: "In the middle, were the Arabs who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inland (e.g., prominent Mahrî tribes10, and individuals from Hadramawt, and Aden)". Footnote 10: "Their neighbours in the West scarcely regarded them as Arabs, though they themselves consider they are of the pure stock of Himyar.」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