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風暴一號運載火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風暴一號運載火箭
風暴一號火箭
用途運載火箭
製造者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
製造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外型及質量參數
高度32.57公尺(106.9英尺)
直徑3.35公尺(11.0英尺)
質量192,679公斤(424,784英磅)
節數2
酬載量
LEO有效載荷
質量1,500公斤(3,300英磅)
相關火箭
衍生型號長征二號丁長征四號系列
相似型號長征二號長征二號丙
發射歷史
現況退役
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138工位
總發射次數8次
成功次數4次
失敗次數4次
首次發射1972年8月10日
末次發射1981年9月20日
著名載荷長空一號電子偵察衛星、「一箭三星」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實踐二號乙
第一節
引擎4 YF-20A
單引擎推力2746千牛頓
比衝量289秒
推進時間128 秒
燃料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第二節
引擎1 YF-22
4 YF-23
單引擎推力761.9千牛頓
比衝量295 秒
推進時間117秒
燃料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風暴一號運載火箭,衍生自新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是由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基於東風五號設計研製的一種運載火箭,布局與長征二號丙基本相同。

風暴一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共進行11次飛行(包括3次低彈道),8次軌道發射取得4次成功,共發射6顆低軌道衛星。風暴一號的主要成就是首次成功發射質量超過1噸的重型衛星,首次實現「一箭三星」的多衛星發射技術。此外,風暴一號兩次成功的地地低彈道飛行試驗為東風五號1980年的全程飛行試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風暴一號的技術基礎上,發展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1][2]

歷史

1969年8月14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代表黨中央作出指示:上海不僅可以搞導彈,也可以搞火箭和衛星,還可以搞洲際導彈。由此,為了在位於北京的七機部一分院之外再開創一條研製戰線,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開始準備運載火箭研製工作。

1969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上海下達了「701工程」任務,任務中主要包括由上海抓總研製火箭和衛星。火箭取名為「風暴一號」,衛星取名為長空一號。「701工程」意為1970年的第一號任務,要求一定要在1970年完成初樣。「風暴一號」是為了紀念1967年在上海發動的「一月風暴」。

風暴一號僅用了4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設計、生產準備和試製,以及第一台發動機試車。僅用了11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發動機四機並聯試車、箭體結構靜力試驗和增壓輸送系統試驗等一系列大型試驗,以及整發熱試車。1970年11月,風暴一號初樣產品總裝出廠,並運往東風基地進行發動機試車。完成試車的初樣被運回上海分析研究,由於推進劑殘留,被戲稱為「臭彈」。隨後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根據試車結果進行了改進,完成了初樣產品生產。

1972年8月9日,風暴一號準備進行試驗性發射。凌晨5時,發射負5小時,陀螺儀出現故障。此後冒險在火箭已加注燃料狀態下耗時7個小時更換了陀螺儀。1972年8月10日8時32分,風暴一號發射,起飛90秒後陀螺儀出現漂移故障,最終墜毀在新疆吐魯番市托克遜縣。雖然試驗失敗,但火箭總體設計方案得到了驗證。

1973年6月4日,風暴一號和首顆長空一號衛星運抵東風基地。9月18日,風暴一號搭載長空一號衛星發射,因二級發動機未啟動自毀,殘骸墜毀在甘肅臨洮縣

1974年7月12日,風暴一號再次發射長空一號衛星,因二級發動機故障,衛星未能入軌,任務失敗。

1975年7月26日21時30分,風暴一號又一次發射長空一號衛星,終於取得成功,將中國第一顆質量超過1噸的重型衛星送上太空。1975年12月16日17時21分,發射長空一號衛星取得第二次成功。

1976年有兩次發射,一次未完全成功,一次失敗。

1977年和1978年,風暴一號進行兩次地地低彈道飛行試驗,成功完成端頭再入大氣層的耐高溫燒蝕考核試驗,為東風五號1980年的全程飛行試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79年嘗試「一箭三星」發射,任務失敗。

1981年9月20日5時28分,風暴一號再次執行「一箭三星」任務,成功發射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實踐二號乙,這是中國首次用一枚火箭同時發射3顆衛星,這也是風暴一號的最後一次發射,隨後風暴一號的技術成果被吸收至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展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

1985年,風暴一號作為「液體地地戰略武器及運載火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技術諸元

  • 低地軌道酬載:1.5噸
  • 離地質量:192.679噸
  • 推力:285.714噸
  • 第一節燃料: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 第二節燃料: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發射記錄

僅列出軌道級發射。

飛行次序 火箭
型號
火箭序號 起飛時間(UTC+8 發射工位 有效載荷 衛星軌道 發射結果
1 風暴一號 2703X 1973年9月18日
20時12分
第20訓練基地第一試驗部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18′32″N 100°19′00″E /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長空一號電子偵察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
近地軌道 失敗,火箭二級游動發動機燃氣發生器發生故障沒有啟動,使致火箭飛行姿態失穩,起飛後154秒於空中自毀,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火箭連同衛星殘骸墜落於甘肅臨洮縣境內。
2 風暴一號 1974年7月12日
21時55分
第20訓練基地第一試驗部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長空一號電子偵察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
近地軌道 失敗,火箭二級主發動機因震動導致焊接撕裂,推力下降,使得火箭飛行速度沒有達到第一宇宙速度——7.8km/s,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殘骸散落於廣西橫縣博白一帶。
3 風暴一號 1975年7月26日
21時30分
第20訓練基地第一試驗部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長空一號電子偵察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
近地軌道 成功
4 風暴一號 1975年12月16日
17時21分
第20試驗訓練基地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長空一號電子偵察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
近地軌道 成功
5 風暴一號 1976年8月30日
19時45分
第20試驗訓練基地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長空一號電子偵察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
近地軌道 成功,遠地點較預定高出1756公里。
6 風暴一號 1976年11月10日
17時05分
第20試驗訓練基地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長空一號電子偵察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
近地軌道 失敗,火箭二級游動發動機出現故障,推力下降,令火箭飛行速度較第一宇宙速度低約500m/s,衛星未能入軌。
7 風暴一號 8701 1979年7月28日
05時28分
第20試驗訓練基地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實踐二號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
實踐二號甲電離層探測信標衛星
實踐二號乙無源雷達定標試驗衛星
(實踐二號乙氣球衛星)
近地軌道 失敗,二級遊動發動機渦輪泵在滑行段飛行中故障,二級游機推力下降,直至起飛後297秒自行提前關機。火箭最終因飛行姿態失穩在空中自毀。衛星未能入軌,在澳大利亞再入
8 風暴一號 1802 1981年9月20日
05時28分39.857秒
第20試驗訓練基地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實踐二號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

實踐二號甲電離層探測信標衛星


實踐二號乙無源雷達定標試驗衛星
(實踐二號乙氣球衛星)

近地軌道 成功,補替1979年發射失敗的三顆衛星。
成功率:50%

數據統計

0.5
1
1.5
2
2.5
3
1973
1978
  •   成功
  •   計劃
  •   部分失利
  •   失利

紀念

目前有一枚風暴一號火箭保存在東風航天城東風公園室外展覽,是當時的地面測試箭(初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