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下蒲魏氏宗祠

座標29°26′58.36″N 121°29′26.83″E / 29.4495444°N 121.4907861°E / 29.4495444; 121.4907861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9°26′58.36″N 121°29′26.83″E / 29.4495444°N 121.4907861°E / 29.4495444; 121.4907861

寧海古戲台
下蒲魏氏宗祠古戲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浙江省寧海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6-0557-3-260
認定時間2006年

下蒲魏氏宗祠中國浙江省寧海縣的一座祠堂,位於強蛟鎮下蒲村。建築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擴建,建築面積844平方米,設有雙藻井戲台,2006年5月與縣內其他9處古戲台以寧海古戲台的名義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

下蒲魏氏宗祠為強蛟鎮後舟、下洋兩村共建,後兩村合併稱下蒲。魏氏先祖南宋初年自上虞遷至寧海定居,曾有前往日本、琉球經商的歷史[2]。下蒲魏氏宗祠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最初為三開間,道光年間擴建為五開間,光緒十六年(1890年)增建儀門、廂房和戲台。此次修建由兩村各自出資分別負責宗祠左右兩邊的施工,這種施工方式稱為「劈作做」,形成了建築兩邊用材和風格的差異[3]:80

形制

下蒲魏氏宗祠位於後舟、下洋兩自然村中部。建築坐西朝東,建築面積844平方米,中軸線由照壁、外天井、儀門、戲台、勾連廊、內天井、正廳組成。儀門為面闊五間單檐硬山頂建築,柱頭和額枋間有如意網栱三跳。正廳明間、次間開門,門上彩繪門神,上方有象、龍、獅、鳳雕刻。正廳為面闊五間單檐硬山頂平屋,抬梁穿斗混合結構,中部為抬梁式,山牆為穿斗式。正廳月梁雕刻戲曲人物故事,牛腿有雕刻,其中明間為「倒掛獅子」,南稍間為「風送香輦」和「鳳穿牡丹」,北稍間為「醉臥東風」和「鳳穿牡丹」,正廳內藏有家族曾獲得的「進士」、「文魁」等匾。南北廂房為兩層單檐硬山頂建築,面闊三間一弄,二層設「」字形圍欄,南北廂房因施工者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4]:73-74

宗祠戲台位於儀門後,並與勾連廊形成整體,戲台與勾連廊上方各設一座藻井。戲台面闊4.8米,深4.7米,戲台面距地面1.5米,額枋出挑上設角神及「鳳穿牡丹」圓雕。戲台內額座斗刻成龍鳳狀,後立屏風八扇,分別彩繪八仙故事,上有「可以觀」匾。戲台藻井為圓形,其中的座斗為牛毛螺旋式。勾連廊為歇山頂,正脊中為牌珠頂,兩端為吻獸,下塑「和合二仙」。勾連廊藻井為圓形八卦台階式,由十六組龍鳳座斗連接,八龍至明鏡,八鳳至第十一層連拱板,井口四周平棋繪製蝙蝠戲。勾連廊正下方設有為客人設置的多排木凳[3]:81-82

保護

1994年,下蒲魏氏宗祠因颱風受損,由村民籌集10餘萬元人民幣修繕[5][6]。2003年,戲台被列入寧海縣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與縣內其他9處古戲台以寧海古戲台的名義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宗祠於2019年獲得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135萬元人民幣用於建築維修[7]

參考資料

  1. ^ 1.0 1.1 宁海古戏台. 寧波文化遺產保護網. 2018-01-08 [2019-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2. ^ 徐培良. 宁海古戏台.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 ISBN 978-7-10105-890-1. 
  3. ^ 3.0 3.1 周航 (編). 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 宁海古戏台建筑群研究.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5. ISBN 978-7-308-13938-0. 
  4. ^ 寧海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 (編). 缑乡古韵——宁海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选编. 杭州: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 978-7-55080-631-3. 
  5. ^ 胡琦. 古戏台新故事(下). 寧海新聞網. 2016-06-20 [202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6. ^ 李典. 宁波古戏台的守与望:要“保住”更要“走远”. 中國新聞網. 2020-04-26 [202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7. ^ 宁海古戏台再获400余万国家文保专项资金. 寧海縣人民政府. 2019-02-22 [2019-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