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全(?—1231年),濰州北海人,金朝紅襖軍首領。

生平

生於農家,早年在河邊洗刷牛馬,[1]「身長八尺,手執鐵槍。」[2],能運使鐵槍,時號「李鐵槍」。[3]山東一帶橫行,後加入紅襖軍。夫人楊妙真,是紅襖軍首領楊安兒之妹,號李姑姑,亦以槍法馳名,擅長梨花槍,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在磨旗山(今山東莒縣東南)與李全結為夫婦。嘉定七年(1214年)楊安兒被金人所殺,李全繼承了紅襖軍的所有勢力。

興定二年(1218年,宋嘉定十一年)正月,接受南宋朝廷招安,稱之為「忠義軍」,撥付糧餉。[4]嘉定十一年(1218年)率軍北征,兵敗莒州。九月,進攻海州,破密州,生擒黃摑阿魯達)。嘉定十二年,李全招降張林有功,宋廷任命李全為廣州觀察使、京東總管,劉慶福、彭義斌受其節制,撥付其二萬人的錢糧,駐紮楚州。嘉定十三年,李全買通賈涉的親信莫凱,誣陷季先謀叛,賈涉信以為真,誘殺季先並收編其餘部,季先的部將拒絕被整編,打算投靠石珪部。對此賈涉不同意,李全則自告奮勇進討石珪,最後石珪叛降蒙古。李全就把季先、石珪的餘部都收在自己麾下。嘉定十四年,李全之兄李福與張林關係緊張,揚言出兵取張林的首級。在部屬李馬兒勸說下,張林歸附蒙古。這年冬天,李全被加封為招信軍節度。張林給賈涉寫信詆毀李全,說明自己被逼投降蒙古。嘉定十五年,南宋任命李全為京東路鎮撫副使,進拜保寧軍節度使,次年賜軍錢三十萬緡。嘉定十六年(1223年),賈涉病逝,是年十一月,許國繼任淮東制置使。許國曾指李全必反,並上疏論李全姦謀甚深。寶慶元年(1225年),湖州人潘甫與弟潘壬、潘丙等數十人計劃擁立濟王趙竑,並告知山東李全的部屬,希望能獲其支持,李全知其事卻沒有參與。

南宋寶慶元年二月,李全派部將劉慶福回楚州,發動兵變,洗劫庫藏錢物。許國受傷出逃,在途中自縊死。史彌遠唯恐激怒李全,指派徐晞稷為淮東制置使,前往安撫。另一方面,山東義軍領袖彭義斌聲討李全擅殺之罪,李全大敗。寶慶二年(1226年),蒙古軍大舉進攻青州,李全派遣兄長李福南下求援,自己苦守一年有餘,糧食吃光,殺戰馬以食,戰馬盡,人相食,但宋軍援兵卻始終不到。李全想自殺,被部將鄭衍德救起。最後兵敗投降。孛魯十分器重李全,授專制山東行省。李全投降蒙古後,宋楚州駐軍將領邢德國安用王義深等將朝廷未能按時發放軍餉歸罪於李全。不久其兄李福及李全次子為邢德所殺。南宋紹定三年(1230年)冬,李全起兵伐宋,李全回到楚州,這時張惠、范成進已投降金朝,王義深已逃亡。國安用斬殺張林、邢德向李全謝罪。十一月,李全攻揚州南門,都統趙勝、副都統丁勝等拒之。南宋朝廷下詔討伐李全,派南宋將領趙范趙葵率雄勝、寧淮、武定、強勇四軍一萬四千人增援揚州。李全到灣頭立,佔據運河衝要,派胡儀為先鋒,駐平山堂(今江蘇揚州西北)。李全在東門隔濠和趙葵對話,李全自稱沒有叛變,為的只是索要錢糧。金正大八年(1231年),李全在平山堂飲酒作樂,被宋軍將領趙范手下發現,發兵出擊,李全兵敗而死,屍首被宋兵斬碎。李全死後,其殘部敗退楚州,推楊妙真為主帥。楊妙真率殘部北渡淮河,投降蒙古。

評價

南宋於宋金戰爭期間招安李全,企圖利用李全對付金人。嘉定十一年,李全投宋以後,靠着戰功升至招信軍節度使、京東路總管。李全因屢立戰功,漸生驕橫。又由於李全的勢力不斷壯大,史彌遠為穩定時局,維繋朝廷與忠義軍的關係,反以種種名義厚賞李全。但是史彌遠對北方義軍並不完全信任,始終採取的扼制和分化手段,甚至暗使許國謀害李全。李全對此極為不滿,但仍無叛宋之心。寶慶二年(1226年),在青州圍城期間,南宋見死不救,李全苦撐一年有餘,最後投降蒙古。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76》,出自脫脫宋史

註釋

  1. ^ 周密齊東野語》卷9「李全」記:「嘗就河洗刷牛馬,於遊土中蹴得鐵槍桿,長七八尺,於是就上打成槍頭,重可四五十斤。」
  2. ^ 大金國志》卷25
  3. ^ 《宋史》卷475
  4. ^ 《續編兩朝綱目備要》,卷15,嘉定十二年春正月壬午條,頁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