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冗餘
語言學中的冗餘(英語:Redundancy),也譯作羨餘、多餘、剩餘,是由信息論引入的術語,指在理解或識別語言單位時重複出現的非必要特徵[1]。
冗餘信息通常比較容易預測,信息熵較低,很多時候可以脫離具體語境猜到冗餘的信息,例如漢語短語「電話[...]碼」可以很容易猜到中間缺「號」。[2]語言考試中的選詞填空也一定程度上基於語言冗餘現象,考生可以通過所學知識和語境中自然語言的冗餘信息推測缺失的內容。[3]
雖然在修辭學和文學創作中並不提倡語言的冗餘,但在音系學上冗餘憑藉其可預測性和規律性在節奏和韻律方面有着突出作用,許多歌謠都會運用冗餘修辭。[2]
定義
雖然冗餘在語言中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語言學的各種領域都可以見到冗餘現象,但學者對於冗餘並沒有統一的定義。例如弗蘭克·史密斯和肯·古德曼都是研究閱讀中的冗餘,二者觀點可以概括為「只要信息被不止一個來源複製,就會出現冗餘」。同時對信息論研究者,定義冗餘也比較困難,例如愛德華·科林·切爾瑞提到「在信息論中,冗餘通常經過數理整理,生成的語法不是按照語言學家慣用的方式,而是通過條件概率集合描述」,但他也認為語言結構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各種語言結構中構建冗餘的方法各有不同。語法上的冗餘研究起步較早,其定義主要和可預測性相關,但與之相對語義冗餘更多與重複聯繫在一起。[4]
語源與辨析
早在魏晉時期,經學家王肅就注意到漢語中的冗餘現象,他認為《左傳》中「鄭,伯男也;而使從公侯之貢,懼弗給也」一句的「伯男」「公侯」實際上指示「伯」「公」的意思,稱之為「足句辭」,此後的經學家大多沒有從語言學的角度解讀這一現象;1930年代,黃侃、楊樹達、黎錦熙分別用「配字」、「連及」、「複詞偏義」概括古文中的這種現象,「偏義複詞」至今仍是漢語語言學的常用術語。[5]
西文中的「冗餘」(Redundancy)最早出自香農的信息論,藉以只帶信息傳遞過程中超出最少需要量的那部分信息。根據信息論,由於現實中會存在噪聲等因素干擾信息的傳遞,因此說話人在向聽眾講話時傳遞多餘的信息是有必要的,聽眾可以通過多餘的信息避免信息丟失,這也有利於聽眾對於說話人所傳遞信息的理解與反饋。[6]在語言學界,愛德華·科林·切爾瑞、莫里斯·哈勒和羅曼·雅各布森在1953年的論文中最早以俄語為例論及語言學中的冗餘現象。[7][8]
中國大陸學術界使用「羨餘」這一術語主要受到了趙元任和西方學術界的影響,從1980年代開始採用新術語「羨餘」討論漢語中「表達形式大於或超出語義內容」的語言現象。[5]趙元任在1956年的英文論文《漢語結構各層次間形態與意義的脫節現象》(Formal and Semantic Discrepancies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Chinese Structure)和英文著作《中國話的語法》(A Grammer of Spoken Chinese)中提及了漢語中的冗餘現象。[9]中國大陸學術界在1980年代開始從國際上引入這一概念,最初的外語研究者大多把這一術語翻譯為「冗餘」,而漢語研究則在李榮和朱德熙首倡下大多使用「羨餘」替代「冗餘」,因為漢語中「冗餘」有多餘不必要的貶義,但漢語中成分的重複有其必要性。此外還有少數使用「多餘」「剩餘」翻譯這一術語。[10]
學術上冗餘和贅餘存在區別,如果某一成分雖然並沒有增加實際的語義,但在語用上起到了抵抗信息干擾、促進讀者理解等作用,那麼就不應該將這一部分視作贅餘。在漢語中,羨餘主要起到強調語素、協調音節的作用。有觀點認為判斷某些成分歸於羨餘還是贅餘則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們對其的接受程度,例如社會上就「凱旋而歸」存在長期爭議,1982年中國電大考題[11]、1999年《聯合早報》文章[12]都曾判定「凱旋而歸」為病句引起反駁。[13][9]通常在寫作中,尤其是技術寫作中,會比較推崇行文簡潔而不重複,但也有人會區分羨餘的重複和贅餘的重複,例如計算機學家高德納就鼓勵寫作者「再說一遍,正反互補,尤其是在給出定義的時候,這樣有助於促進讀者的理解」。[14][15][16]
語法學
冗餘現象在語法的任何層級都有可能發生。在許多語言中,基於語義的一致性要求,不同詞彙在短語或句子中會協調調整形式,在這一過程中相同語法信息可能會重複多次。以西班牙語的「綠樹」(los árboles verdes)的屈折變化為例,短語中冠詞「los」、名詞「árboles」、形容詞「verdes」都採用複數形式,重複表示了這一詞組指代複數。[17]在音系學中,最小對立體是指某一對字詞在某一音系中存在唯一的音位差異。然而很多時候音位的差異具有多重音系學特徵,例如英語中的最小對立體「pin」和「bin」不僅僅有清濁對立,還有送氣不送氣、聲帶振動不振動等差異,單獨來看每一種特徵都足以區分英語中的/p/和/b/。[18]
生成文法利用冗餘規則簡化描述語法的形式,例如如果上文提及的「pin」和「bin」中清濁對立可以提示送氣不送氣和聲帶緊張程度,那麼語法分析中就不需要提及可以被提示的特徵;另一方面,音系學用區別性特徵指代那些必要而必須提及的特徵。[18]在詞法層面也存在着冗餘現象,例如協同發音和語音同化這類音系學上有條件的語音交替現象,這類語音規則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消除口語的含糊不清。正如斯蒂芬·平克所言:「在我們理解對話的過程中,語音規則的冗餘彌補了某些語音歧義問題。例如,當聽者聽到『thisrip』的時候,也許能知道『thisrip』應該是『this rip』而不是『the srip』,因為在英語中並沒有複輔音『sr』開頭的單詞。」[19]
參見
參考資料
- ^ 語言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編). 语言羡余. 语言学名词.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2023-03-13]. ISBN 978-7-100-068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3).
- ^ 2.0 2.1 王守元; 張德祿; 李玉陳 (編). 文体学辞典 1.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6: 277–278. ISBN 7-5328-2178-1. OCLC 40080987.
- ^ 劉俊傑; 程東嶽. 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 (10) [202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4).
- ^ Horning, Alice S. On Defining Redundancy in Language: Case Notes. Journal of Reading. 1979, 22 (4) [2023-03-14]. ISSN 0022-4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4).
- ^ 5.0 5.1 吳禮權. 汉语“羡余”现象的本质及其修辞功能. 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 46 (1) [2023-03-13]. doi:10.16095/j.cnki.cn32-1833/c.2020.0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3).
- ^ 潘先軍 2012,第1頁.
- ^ Pericliev, Vladimir Borissov. On Redundancy in Describing Linguistic Systems. Cognitive Studies | Études cognitives. 2015-12-31, (15) [2023-03-13]. ISSN 2392-2397. doi:10.11649/cs.2015.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1).
- ^ Cherry, E. Colin; Halle, Morris; Jakobson, Roman. Toward the Logical Description of Languages in Their Phonemic Aspect. Language. 1953, 29 (1) [2023-03-13]. ISSN 0097-8507. doi:10.2307/4104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3).
- ^ 9.0 9.1 葉秋生. 漫谈羡余与赘余. 語文教學之友. 2006, (8) [2023-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3).
- ^ 潘先軍 2012,第4頁.
- ^ 祝中熹. 从“凯旋归来”看成语的语意重复. 語文學習. 1983, (1) [2023-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3).
- ^ 王希傑. 为“凯旋归来”辩护. 語文建設. 2000, (7) [2023-03-13]. 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00.07.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3).
- ^ 潘先軍 2012,第13-16頁.
- ^ Donald E. Knuth, Tracy Larrabee, and Paul M. Roberts: "Mathematical Writing" (1987) (PDF). [2023-03-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6-23).
- ^ Nick Jobe and Sophia Stevens: "Repetition and Redundancy", April 2009. [2023-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8).
- ^ J. H. Dawson, "Avoid Redundancy in Writing", in the column "Helpful Hints for Technical Writing", Weed Technology 6:782 (1992). (PDF). [2023-03-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13).
- ^ Bussmann, Hadumod.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Routledge. 2006: 399–400. ISBN 978-1-134-63038-7.
- ^ 18.0 18.1 Crystal, David.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John Wiley & Sons. 2009: 406–407. ISBN 978-1-4443-0278-3.
- ^ Pinker, Steven. 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William Morrow. 1994: 181. ISBN 0-688-12141-1.
書籍
- 潘先軍. 现代汉语羡余现象研究 1. 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619-3270-4. OCLC 87476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