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圓周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圓周率是一個數學常數,為一個周長和其直徑的比率,約等於3.14159265358979323846,它在18世紀中期之後一般用希臘字母π指代,有時也拼寫為pi是一個無理數,它不能用分數完全表示出來(即它的小數部分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當然,它可以用之類的有理數近似表示。的數字序列被認為是隨機分佈的,有一種統計上特別的隨機性,但至今未能證明。此外,還是一個超越數——它不是任何有理數係數多項式。由於π的超越性質,因此不可能用尺規作圖化圓為方的問題。

幾個文明古國在很早就需要計算出的較精確的值以便於生產中的計算。公元5世紀時,南朝宋數學家祖沖之用幾何方法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7位數字。大約同一時間,印度的數學家也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5位。歷史上首個的精確無窮級數公式(即π的萊布尼茨公式)直到約1000年後才由印度數學家發現。在20和21世紀,由於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藉助計算機的計算使得的精度急速提高。截至2015年,的十進制精度已高達1013位。當前人類計算π的值的主要原因為打破記錄、測試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和高精度乘法算法,因為幾乎所有的科學研究對的精度要求都不會超過幾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