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00年的北京城牆,位於順直門附近
1900年的北京城牆,位於前門東,海岱門西
北京內城東垣南段遺址,遠處建築為東南角樓

北京城牆中國歷史上最後兩代王朝的都城——京師順天府的城牆,是明清北京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

興建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為1264年營建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設計時曾參照《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記載,規模宏偉,規劃嚴整,設施完善。惟城北為適應蒙古族生活方式,並沒有九經九軌的規劃,也少有固定式建築。

1358年,歐洲黑死病蔓延至元大都。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將軍徐達攻陷元大都。由於元順帝不戰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壞,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但是由於城池過大,因黑死病與元順帝北逃,人口僅剩萬餘,非常不利於防守,於是徐達決定將北城牆向南移2.8公里,加上古代城池建設不能超過都城的三分之一,放棄城北的閒地於墳地(或為蒙古包住宅區)。同時用城磚將城牆外側包砌起來,以提高其防守能力。

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於1402年奪得帝位,於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1406年(永樂四年),開始籌劃遷都北京,相繼建成皇城、宮城,同時將南城牆南移0.8公里。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對北京城牆進行了第二次增建,將城牆內側用磚包砌;開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門城樓、瓮城和箭樓;城池四角建角樓;城門外各立牌坊一座;護城河上的木橋全部改為石橋,橋下設水閘,河岸用磚石建造駁岸。整修之後的京城周長45里,形成了極其堅固的城防體系。在京城遠郊建設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極城和內長城等防禦設施。

北京城建成後,曾多次面臨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築外城的建議。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在內城南面加築外城,形成北京城池的「凸」字形格局。由此形成的北京城佈局此後一直延續了近400年。

城牆的拆除

在明朝和清朝時期,非常重視對北京城牆的保護和修葺工作。城牆上不得任意增開豁口城樓箭樓雉堞、牆面磚體如果發生破損、塌陷和酥裂起鼓,都要及時進行維修。直至1900年,北京城池仍保持完整。1900年義和團之亂時,英國軍隊扒開永定門東側的外城城牆和天壇壇牆,將京奉鐵路(京瀋鐵路)的終點由城外馬家堡延伸至天壇內(英軍和美軍司令部所在地)。這是北京城牆第一次被扒開豁口。1901年,英軍又將鐵路終點東延至正陽門東側,即後來的正陽門東火車站(前門火車站),以便使館人員在戰亂時乘車撤至天津。此外英軍還將東便門南的外城東城牆扒開,修建了東便門至通州的鐵路支線。

1912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民政府華北維新政府都對北京城牆進行了小規模的拆除和改動。為方便交通,在城牆上開闢了和平門建國門復興門等通道。皇城城牆除南面和西南面保留一段外,也被陸續拆除。到1949年時,北京城池的總體佈局依然保持完整,大部分城樓、箭樓也保持完好。

1949年以後,北京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但此後中國政府認為北京城牆妨礙交通、不利於城市規劃,因此決定將其徹底拆除。北京城牆的拆除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20世紀50年代外城城牆被徹底拆除;內城城牆從1953年開始陸續拆除,至文化大革命期間修建北京地鐵,內城城牆被徹底拆除。

當時關於拆不拆城牆的問題雙方爭議十分激烈。以梁思成為代表的保留派認為保留城牆、開闢公園,可以美化環境,城內外交通問題只需多開幾個豁口就可解決。此外北京城池的西段城牆在永定河泛濫時還可以起到防洪作用。主張保留城牆的人包括紅學俞平伯、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蘇聯專家團等。但迫於強大的政治壓力,這派的聲音被壓制住[1]。「大躍進」結束之後,全長39.75公里的北京城牆的外城已被全部拆除,內城拆除一半。

進入60年代後,中蘇交惡,戰爭一觸即發。北京地鐵的修建被提入日程。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開始建設。當時修建地鐵採用開挖明渠然後加蓋覆蓋的方法,施工路線所經過的地區,地面建築全部需要拆除。考慮到居民拆遷、占路施工等問題,因此地鐵東段(城區之內)的路線大部分沿着北京內城的城牆基址。

地鐵一期工程拆除了內城南牆、宣武門崇文門,全長23.6公里。二期工程由北京站經建國門、東直門、安定門西直門、復興門,沿線拆除城牆及城門,全長16.04公里。

至1979年下令停止拆除殘餘城牆、並保護遺留城門時,北京城牆遺存的只有北京站南、內城東南角樓以北和西便門附近三處內城城牆殘餘。

建築特色

內城城牆

北京內城東城牆南段剖面,可見夯土牆心和外包磚層。此為2005年至2006年整修之後的狀態

北京內城城牆中,最久的東垣和西垣修築於元至元年間,北垣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南垣建於永樂年間。正統年間曾有大規模重修。內城城牆為夯土結構,外包1米至2.9米厚的磚層,基部為條石。城牆頂部外側為雉堞,高1.9米,寬1.5米,厚0.75米,間距為0.5至0.8米。頂部內側為女牆,高1.2米左右。

明初北平四面城牆中,北牆高四丈半左右,頂寬五丈;其他三面城牆高三丈左右,頂寬二丈,長約四十里。正統四年整修北京城牆後丈量的數據為:城南一面長2295丈9尺3寸,北面長2232丈4尺5寸,東面長1786丈9尺3寸,西面長1564丈5尺2寸。城牆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厚六丈二尺,頂厚五丈[2]

根據1950年至1958年的一系列實測,北京內城的四面城牆的尺寸為:

  • 北城牆頂厚平均為18.5米,基厚平均為24.5米,通高12米
  • 南城牆平均頂厚15.5米,基厚19.5米,高11.6米
  • 東城牆平均頂厚11.8米,基厚17.5米,高11.3米
  • 西城牆平均頂厚12.75米,基厚15.6米,高10.65米。

城牆向外伸出的墩台,稱為「敵台」,北京內城敵台頂長平均為20米,寬約35米,共有172座。每隔若干敵台,設一座大敵台,長20米,寬39至40米,為屯兵駐守之所。城牆四角為40米見方(底部尺寸)的角樓墩台。

北京內城城牆總長度約24公里,所圍合的區域基本成東西較寬的方形,惟西北缺一角,被附會為女媧補天「天缺西北、地陷東南」之意。[3][4][5] 但據遙感觀測,此處原有城牆痕跡,使內城城牆呈完整的方形。[來源請求]但是這裏的地形為沼澤濕地,不利於地基穩固,因此推測原城牆修築後不久即被廢棄,並修築斜角的新城牆,將此處割出城外。

北京內城東城牆南段的敵台遺蹟

歷史上,北京內城曾多次遭到進攻,如明朝俺答汗後金的圍攻,以及清朝義和團之亂時八國聯軍的進攻,但因城池堅厚,除八國聯軍之役外,在其它圍城戰中均未曾被強行攻破過。

1911年清朝滅亡後,對北京城池進行改建,為改善交通和修築環城鐵路,先後拆除了正陽門、朝陽門、宣武門、東直門、安定門等五座城門的瓮城,並拆除了皇城城牆和東安門。1924年在內城城牆南端西部新開和平門,1937年在東西城牆上分別開闢啟明門(建國門)和長安門(復興門)(這兩個城門其實是豁口)。

1949年之後,中國共產黨政權對北京城池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除工作。韓戰期間,為便於在戰時疏散民眾,在內城城牆上增開了大雅寶胡同豁口、北門倉豁口(東四十條豁口)、鼓樓大街北豁口、新街口豁口、官園西豁口、松鶴庵胡同豁口等6處豁口[6]

1950年代後,北京城牆的存廢問題引起了爭論。建築學家梁思成提出保留城牆,並將其改造為環城公園。為修建北京地鐵,內城城門和城牆先後於1965年至1969年拆除。內城護城河的東西南三面也加蓋改為暗溝,成為城市下水道系統的一部分。

外城城牆

因明朝中葉前期北京及周圍地區多次遭到蒙古軍隊襲擾,因此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掌都察院毛伯溫奏請修築北京外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開始修築前三門外的關廂城(三座獨立於城門之外的小城),但由於需要拆毀的店鋪民房甚多,民情洶懼,工程不久即停止。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給事中朱伯辰奏稱「城外居民繁眾,不宜無以圍之……四郊咸有土城故址,環繞如規,周可百二十餘里。若仍其舊貫,增卑補薄,培缺續斷,可事半功倍」。於是明世宗命朱伯辰等人相度外城選址,擇日興工。兵部尚書聶豹奏稱外城可築城七十餘里,其走向為:自正陽門南馬道口經天壇南牆向東,至蔭水庵東牆,計九里;轉北至元大都土城光熙門遺址,計十八里;向西至元土城肅清門遺址,計十九里;向南至金中都宮城北牆(西南土城)北端、再沿此牆向南包過金中都外城彰儀門遺址為十五里,再轉西至馬道口,為九里,四面共計七十二里,其中有舊城遺址可以沿用者二十二里,需要新築者約四十八里。其規制擬為厚二丈、頂寬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內城各城門外新建外城城門九座,其位置與內城城門相直,另在東西城牆南段彰儀門、大通橋的位置各開一座城門,共計十一座城門。明世宗批准該奏,於當年三月開始動工。四月,明世宗又慮工費太大,不易成功,乃命嚴嵩前往工地視察。嚴嵩會同大學士夏圭回奏稱宜先築南面,待財力充裕時再補築另外三面外城。嚴嵩又奏稱,若四周圍以外城,南面城牆長度當為二十餘里,今既只築一面,則南城牆築十二三里即可轉而向北,接外城東南、西南兩角樓。明世宗准奏,就此形成北京外城城牆的格局。

北京外城又稱「國城」、「外郭」。城牆長28里,高7.5米至8米,底寬約12米,頂寬約9米。東南角因避讓水窪而向內曲折,被附會為「地陷東南」。北京外城城牆周長28里(14.409公里),城牆內為夯土,外包磚石。外城城牆外層包磚1米左右,多為明代大城磚,內層包磚0.7米左右,多為清代小城磚。外城通高6至7米,頂厚10至11米,基厚11至15米。西段城牆最窄,頂厚平均為4.5米,基厚7.8米。

皇城城牆

北京皇城城牆修築於明朝永樂年間,是在元大都皇城的基址上向東、北、南三面擴建而成的,是北京宮殿城池建設的配套工程。皇城城牆周長18里(北城牆2506米,南城牆1701米,東城牆2756米,西城牆3724米),平面呈長方形,西南角因避讓道衍和尚為住持的慶壽寺而維持元代南皇城牆故缺一角。一說西南為內鬼門留慶壽寺鎮守鬼門故避之。牆高約7至8米,底厚2米,頂厚1.7米,外刷紅赭色泥灰,上覆黃琉璃瓦。皇城牆是北京城墻中唯一比南京城牆長的部分,其餘內城外郭及宮城皆小於南京城。

紫禁城城牆

北京紫禁城城牆修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四年。城牆周長3.4公里,高10米,基厚8.62米,頂寬6.66米,上有高0.84米的雉堞。城牆內外各包2米厚的城磚,內為夯土及石塊。

明代以前城牆

  • 元代城牆:參見元大都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 金代城牆:金中都城牆位置在今北京市西城區海淀區豐臺區一帶。根據考古實測,其東北角在今宣武門翠花街,西北角在海淀區羊坊店黃亭子,東南角在北京南站附近的四路通,西南角在今豐臺區鳳凰嘴村。以此推算,金中都南城牆長4900米,北城牆長4700米,東城牆長4300米,西城牆長4500米,近似成正方形。金中都城牆也為夯土牆,《析津志》記載城牆高40尺,《光緒順天府志·金故城考》中記載,建造金中都城牆時「人置一筐,左右手排定,自涿州至燕京傳遞,空筐出,實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 至1950年代時,金中都城牆的西段和南段仍清晰可見,最高處達10米。後歷經附近人民公社及工廠取土蓋房,現在僅在鳳凰嘴村殘存一小段遺址,最高3米。

城牆的保護與復建

明北京城城牆遺存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7-0707
登錄2013年
明北京城城牆遺存——東便門段(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標誌碑)
明北京城城牆遺存——西便門段(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標誌碑)
明北京城城牆遺存——左安門值房(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標誌碑)

隨着復興傳統文化的聲音增強與北京舉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已經有人要求恢復北京凸字形城池,再現昔日京城風華。永定門的復建即為一例。恢復北京城池的舉措包括恢復護城河,復建前三門(甚至是整個內城所有的城門)等。不過,由於過去修建北京城池的土地現已多被佔有開發,因此重建北京城池實際上有相當困難。可行性較大的工作包括對北京城池現存的城樓、箭樓、角樓和城垣進行保護,以及復建部分城牆。

1987年,西便門附近約100米長的明內城城牆殘餘部分被修復。2001年至2002年,位於北京站南的北京內城南城垣東段、全長1540米左右的城牆被整理修復,作為「明城牆遺址公園」開放,並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至2006年,北京內城東城垣南段遺址整修完畢,也被納入明城牆遺址公園。目前在討論中的規劃包括恢復北京古觀象台段的城牆和敵台,以及復建外城東南角樓、恢復正陽門瓮城等。

參考文獻

  1. ^ 「北京城垣的保護與拆除」,《北京規劃建設》1999年第2期。
  2. ^ 光緒順天府志》,京師志一·城池
  3. ^ 乾隆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十三。
  4. ^ 奇途旅行. 北京古城墙为什么没有西北角?-奇途旅行-大不六文章网(wtoutiao.com). [2017-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8). 
  5. ^ 北京未解谜团 古城墙为什么没有西北角?-纪实台-中国网络电视台. jishi.cntv.cn. [2017-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8). 
  6. ^ 城記》,p309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