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教新村
南京公教新村為1946年國民政府在南京建造的五處機關學校職員宿舍,由建築師楊廷寶設計,均由簡易材料快速建造而成,具有臨時應急性。現絕大部分建築已不存,僅有公教一村作為地名尚在使用。
歷史
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隨政府遷回的公教人員(公務員、教師)家屬達43萬多人,加之抗戰期間大量民房被毀,因而出現住房緊張的局面。行政院因此成立中央還都機關房屋配建委員會[1],在市區藍家莊、大方巷等處建造了五處宿舍區以供機關學校人員居住,合成「公教新村」,由著名建築師楊廷寶設計[2]。
公教新村總建築面積達37000平方米,可供近1000戶居住,各處新村根據地塊地形單獨規劃。其簡易宿舍主要分為甲、乙兩種房型。甲型宿舍平面呈放射狀,中央的六邊形建築內為樓梯、公用浴室廁所,四周為外廊,連接五棟宿舍(其中一棟底層為食堂廚房),每棟20戶;乙型宿舍一梯兩戶,每棟8戶,每戶單獨設廚房、衛生間,居住面積分別為27平方米、39.5平方米。所有宿舍均為二層,磚柱承重,內外牆體採用竹笆或板條抹灰牆(1960年代後逐步改為磚承重牆混凝土樓板結構),底層地板以下由龍骨承托架空,與地面相隔,並開透氣孔,用以防潮。其設計滿足投資少、用料簡單、建造快的要求[2]。各村按建成時間先後以一至五順序命名,村內甲型住宅以天干排序,命名為甲字樓、乙字樓等,乙型住宅以地支排序,命名為子字樓、丑字樓等。房屋外觀美觀大方,樓間空地種植柏樹作為點綴,各村設有服務社,為住戶提供清潔、水電、郵政等生活服務,1948年5月後由各村住戶組織自治會接管[1]。
公教新村住宅建成後僅允許租給政府機關職員、學校教員居住,甲型宿舍月租3萬元法幣,乙型宿舍月租6萬或8萬元法幣。中央還都機關房屋配建委員會採用抽籤方式,由政府一二級機關(如院、部、會)比例抽籤,各機關再就中籤號數由該機關職員抽籤分配。1947年11月16日,乙種住戶開始遷入,同月29日,甲種住戶開始遷入。據當時《中央日報》報道,能夠住進新村的公教人員,不到全體公教人員的1/134[1]。
公教新村1960年代曾經過加固改造,但因其應急性建築的性質,加之居住密度遠高於原設計,房屋老化較快,此後陸續拆除。現僅公教二村尚存兩棟乙型住宅,公教一村作為地名尚在使用[1]。
各村狀況
公教一村位於雞鳴寺藍家莊附近,考試院路(現北京東路)北側、考試院(現南京市人民政府)東側,分東西二部,1947年10月各有甲型住宅90戶,乙型住宅24戶。現仍為南京市級機關職工宿舍區,小區主路基本保持原格局,但原有建築已全部拆除,其中西北角甲型宿舍樓拆除於文革時期,東北角甲型宿舍樓拆除於約1990年代初[3]。現存建築建於1980年代以後。為該村配套設立的藍家莊國民小學現為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1]。
公教二村位於南京城西的水佐崗回龍橋,有甲型住宅90戶,乙型住宅40戶。原地名已廢,併入回龍橋8號和6號小區。現回龍橋6號院尚存兩棟乙型住宅樓,為公教新村最後遺存[1]。
公教三村位於廣州路青島路路口,分甲乙兩部,分別位於廣州路南側和青島路西側,有甲型住宅5幢90戶,乙型住宅12幢96戶,現已拆除,原地名已廢,原址現為青島路2號小區、廣州路99號海苑大廈[1]。
公教四村位於中山北路、鼓樓二條巷、淵聲巷之間,分為南村和北村兩部分,南北各有甲型住宅5幢90戶,現已拆除,原地名已廢,原址現為中山北路45號怡華酒店、中山北路49號江蘇機械大廈[1]。
公教五村位於南京城南馬府街,有甲型住宅5幢90戶,乙型住宅6幢48戶。1969年曾以馬府街61號門牌改名六一村,後恢復原名。現已拆除,原地名已廢,原址現為馬府新村西部區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