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
以及
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


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
(德文)
A 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
(匈牙利文)
1867年—1918年[1][2]
格言:"Indivisibiliter ac Inseparabiliter"
「不離不棄」
國歌:官方(奧地利)國歌:
帝皇頌
德語:Gott erhalte, Gott beschütze

匈牙利國歌:
讚美歌
匈牙利語Himnusz
非官方的民用商船旗(1869–1918)
1914年的奧匈帝國
1914年的奧匈帝國
首都維也納奧地利[3]
布達佩斯匈牙利
常用語言官方:
德語匈牙利語克羅地亞語 [4]
宗教羅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遜尼派1908年後
政府立憲制二元君主國
政合國
奧地利皇帝匈牙利國王 
• 1848-1916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 1916-1918
卡爾一世/查理四世
奧地利首相 
• 1867-1871
弗里德里希·費迪南德·馮·貝斯特(首)
• 1918
海因里希·拉馬西(末)
匈牙利宮相 
• 1867-1871
卡爾·威廉·菲利普英語Karl Wilhelm Philipp(首)
• 1918
亞諾斯·哈迪克英語János Hadik(末)
立法機構奧地利帝國國會
匈牙利王國議會
奧地利貴族院
匈牙利貴族院
奧地利眾議院
匈牙利眾議院
歷史時期普奧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1867年3月1日
• 捷克斯洛伐克獨立
1918年10月28日
• 斯-克-塞國獨立
1918年10月29日
1918年11月25日
• 解體
1918年[1][2]11月11日
• 解體條約1
1919年1920年
面積
1910年[10]676,615平方公里
1914年676,615平方公里
人口
• 1907年
48592000
• 1910年[10]
51390223
• 1914年
52800000
貨幣萊茵盾
奧匈帝國克朗(1892-1916)
前身
繼承
奧地利帝國
匈牙利王國
德意志-奧地利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波蘭
羅馬尼亞
西烏克蘭
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
意大利王國
塞爾維亞王國
巴納特共和國
今屬於
1)《聖日耳曼條約》簽於1919年9月10日;《特里亞農條約》簽於1920年6月4日。

奧匈帝國(德語: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語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立憲制二元君主國,是由內萊塔尼亞(即奧地利部份)和外萊塔尼亞(即匈牙利部份)共同組成,其創立的法理依據來自《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而解體。

奧匈帝國的皇室為哈布斯堡王朝,其憲法也明確將奧地利和匈牙利定義為兩個平等的主權國家,但國際社會普遍視奧匈為同一國。奧匈兩國的地方政府在立法、司法、行政、海關、鑄幣、護照和用詞等領域上均享有近乎獨立的自治權,唯獨稅收、外交和國防這三項事務需要統一上交給中央政府管理。

以經濟方面的國力來說,奧匈帝國是19-20世紀的列強之一,超越了當時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它的版圖橫跨中歐東歐南歐,面積為歐洲第二大,僅次於俄國[11][12];人口為歐洲第三多,稍遜於俄羅斯和德國;其家用電器、照明設備以及發電機裝置的出口量也能達到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德國之後[13][14];機械製造業體系是世界第四強,僅低於美國德國英國,尤以軍火工業最為發達[15]

奧匈還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國家,國內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可以超過人口的50%,故奧匈的12個民族代表需要時刻聚在一起才能決定國家的事務該怎麼做。在奧匈剛成立時,歐洲的民族主義就已經發展得風起雲湧且糾紛不斷,奧匈統治下的各個民族也都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理論。民族眾多代表語言也多,而奧匈並無一個全國通用的標準語,兩個奧匈國民如果不是同一民族的話就無法用語言溝通,導致士兵們在戰爭時也經常聽不懂上級的指令,這成為了該國軍力低下的主因。雖然奧匈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存續的50年間,整個國家都在努力開創多元化的生活環境給各族國民享用,這使得奧匈的經濟飛速發展,不僅早早實現了近代化,還讓許多開明的改革得以施行。

在政治和外交上,奧匈的海外殖民成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在中國天津有一塊奧租界(曾計劃殖民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但尚在初始階段就解體了。)。不過奧匈一直堅定的和德國站在一派,兩國在各種方面的互補性極佳,使得德國也願意在軍事上協助奧匈。這加速了歐洲列強們在結盟上的兩極分化,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奧同盟擴展成三國同盟,形成親德奧意和英法俄這兩大陣營,間接釀成第一次世界大戰。1908年,奧匈帝國兼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地區[16],為帝國存在期間少有的領土擴張,釀成波斯尼亞危機[17],間接為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的爆發埋下禍根。事件中,皇太子約瑟夫·斐迪南大公被19歲的塞爾維亞王國[18]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此舉直接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奧匈帝國最終於1918年因為一戰戰敗而解體,進而滅亡。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匈牙利王國成為奧匈帝國的法理繼承國,而在奧匈帝國故土上建立起來的獨立民族國家還包括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等;亦有部分領土被波蘭第二共和國羅馬尼亞繼承[19]

國名

  • 正式名稱: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德語: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匈牙利語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
  • 清朝官方對奧匈帝國的譯名:奧斯馬加(為匈牙利語Ausztria-Magyarország之音譯)

建立

起因

1867年2月建立奧匈帝國的原因是民族主義,在此之前,奧地利帝國(1804年-1867年)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而且是能淩駕於普魯士之上,左右德意志統一意大利統一步伐的中歐霸主。雖然德國地區和意大利地區從來就不是奧地利的領土,但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透過佔據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以及作為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的方法來完成它在德國和意大利的霸權,與此同時,當時的匈牙利、捷克、克羅地亞和羅馬尼亞也在奧地利的版圖之內[20]

但是到了19世紀中葉,奧地利帝國的國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使奧地利喪失了米蘭倫巴底-威尼斯這兩個地區,也讓意大利名正言順的統一;1866年的普奧戰爭迫使它被排除於德意志邦聯之外,除了奧地利自己,其餘德意志小國均被普魯士王國收入了北德意志邦聯之中;俄國的小波蘭地區,和被法國保證中立的瑞士也不再聽從哈佈斯堡皇室的指揮。

奧地利帝國的外交環境遇到巨大的失敗之時,其國內的匈牙利王國也趁機對哈布斯堡皇室發難,想在奧地利國內一片混亂之際獲取獨立。匈牙利的馬扎兒民族是奧地利帝國中人口第二多的民族,而且它的面積就佔了帝國的約二分之一,匈牙利的軍事貴族們對帝國的眾多非德意志人地區宣傳民族主義思想,造成了空前的叛亂。其實匈牙利人在此前就已經對奧地利表示過抗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奧地利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對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鎮壓,前一代奧皇斐迪南一世在這場革命中甚至以「主動退位」的形式來保全自身的名譽。

匈牙利的特殊性

面對性格剽悍的匈牙利軍人,也為了防止這麼一個威脅性強的國家脫離奧地利獨立,新皇弗朗茨·約瑟夫選擇與匈牙利談判,尋求一個可以符合匈牙利軍事貴族和奧地利皇室利益的解決方案[21]。一些奧地利的政府官員勸告弗朗茨·約瑟夫不該這麼做,因為只和匈牙利談的話,無疑會讓奧地利的其他的少數民族們寒心,弗朗茨也擔心一個自治權太高的匈牙利會引起不良後果,讓少數民族認為奧地利過於軟弱。值得注意的是,這裏的「少」數民族並不代表他們的民族數量真的很少,而是指無法像主流民族一樣擁有平等參政權的民族,在當時的奧地利,除了匈牙利人之外第二大的少數民族是斯拉夫人,包括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

為了建立一個讓各方代表都滿意的政府,奧匈的議員們提出了以下各種解決方案,其中順序為帝國內地位高低的排序[22][23]

  • 二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
  • 三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安德拉西設想的方案)
  • 三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所有斯拉夫人,費迪南大公設想的方案)
  • 五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羅地亞人)
  • 五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奧地利帝國境內捷克人與波蘭人+匈牙利帝國境內克羅地亞人與羅馬尼亞人)
  • 七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羅地亞人+波蘭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
  • 七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蘭人+克羅地亞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和烏克蘭人等所有其餘民族)

以上這些方案,除了第一種,其餘都因為匈牙利人的阻撓而無法實現。奧地利人雖然不喜歡匈牙利一家獨大,但他們也擔心給予太多民族自治權的話會控制不住局面,讓其他少數民族更有金錢和時間去進行獨立運動;而匈牙利人則擔憂其他民族會把自己和奧地利人的權力瓜分走,讓匈牙利人自己在革命中流的血被別的民族免費竊取。同時,弗朗茨·約瑟夫也是一名保守主義者,他非常重視在從瑪利亞特蕾莎時期就開始的奧匈友誼,況且匈牙利的貴族幾乎和軍事將領重合,不拉攏這些人的話,造成的鎮壓成本過高。在談判中,匈牙利的軍事貴族們對已經到手的利益寸步不讓,明確表示只肯接受一個他們自己與奧地利之間的二元結構。

於是,在萬般妥協之下《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出台,一個圍繞着奧地利-匈牙利的特殊二元制國家得以誕生[24]。為了安撫匈牙利軍事貴族們還很強烈的反奧情緒,奧皇特地前往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加冕,根據馬扎爾遊牧民的傳統儀式來登基為匈牙利國王,還在儀式中公開宣佈了匈牙利王國可以擁有近乎獨立的主權。此後,布達佩斯就設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議會,這個議會可以自由立法,其法律可以暢通無阻的在聖史蒂芬王冠領中執行,且可以無視奧地利方面的法律。除了上述的匈牙利軍事貴族,其他有錢的市民階層、學者、藝術家、音樂家、甚至工人階級都可以在議會中享受民主制所帶來的好處;而克羅地亞王國因為其特殊歷史原因,也可以擁有一個其獨立於匈牙利的第三議會;而匈牙利境內其他少數民族,例如羅馬尼亞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烏克蘭人,他們的待遇則比舊奧地利帝國時期的更差,基本在政治上無權。

外交政策轉向及吞併波斯尼亞

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部長經常進行磋商,奧匈帝國的各類外交政策也需要他們兩人的共同同意[25]

奧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區政府對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態度也稍不相同。布達佩斯的政治家非常害怕帝國的擴大會使得匈牙利選民的比例和影響變小,因此選擇謹慎擴張的道路;而奧地利方面則希望透過經濟殖民的方式控制前哈布斯堡領土[26]。雖然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政策時常不合,但帝國的中央政府與德國在1879年結成德奧同盟、與意大利在1882年結成三國同盟,則同時受到奧匈兩政府的歡迎,因為這可以方便奧匈對付來自俄羅斯的威脅。由於德國的前身普魯士,並沒有對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要求過割地賠款,加上奧匈將俄羅斯看作最大威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奧匈更加喜歡和德國人結盟。

第一任匈牙利人的首相安德拉西為了解決奧匈在意大利的領土缺失,調轉矛頭,將侵略的目標轉移至孱弱的鄂圖曼帝國身上。鄂圖曼土耳其在此時已經被歐美戲稱為「歐洲病夫」,是一塊巨大的權力真空地帶,故奧匈想取鄂圖曼而代之,讓自己成為巴爾幹半島的新主人。按照《1878年柏林條約》,奧匈帝國於1878年8月佔領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統治了三十年後,於1908年10月正式併入帝國。這塊叫作波斯尼亞地方最終成為奧匈共管的「直轄領」,稅收會直接交給中央政府的財政部,奧匈雙方的政府都沒辦法動到稅款。為解決這個複雜的情況,一些維也納的政治家考慮將這塊地區與帝國南部的克羅地亞、以及南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合併,升級為帝國的第三個組成部份,以法蘭茲·斐迪南大公最為積極[27]。他這麼做的原因是當地的克羅地亞人更加親近奧地利,而非匈牙利,組成三元帝國的話可以變相削弱匈牙利的權力。

不過,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的這一舉動也造成它和俄羅斯的嚴重對立,自譽為東正教的守護者,又想光復君士坦丁堡俄羅斯帝國從此再也無法修復和奧匈的關係,之後兩國就在巴爾幹半島上展開了長期的外交博弈。最終,德意志帝國也在此衝突中屢屢偏袒奧匈,促使俄國更加依賴和法國聯盟來面對德奧同盟,間接引出第一次世界大戰[28][29]

大事記

  • 1867年:奧匈帝國妥協。加利西亞和克羅地亞的自治。
  • 1878年:奧匈帝國獲得土耳其佔領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領土(直至 1918年)和新帕扎爾領土(直至 1908年)。
  • 1879年:奧匈帝國與德意志帝國結盟。
  • 1882年:意大利加入同盟。
  • 1897年:奧地利實行普遍的、間接的男性選舉權。
  • 1907年:所有24歲以上男性的直接男性選舉權在奧地利生效。
  • 1907年:奧地利第一次直接普選選舉。 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的新妥協。
  • 1908年: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1912年: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結成聯盟對抗奧匈帝國。
  • 1914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在薩拉熱窩被波斯尼亞塞族恐怖分子暗殺。 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引發了連鎖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 1915年:奧匈帝國宣佈願意割讓的里雅斯特地區。 英國、法國、俄羅斯和意大利之間秘密簽署了《倫敦條約》:意大利改變立場,以獲得的里雅斯特作為激勵。
  • 1916年:在戰爭中,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皇帝在統治 68年後去世。
  • 1917年:新皇帝查理一世試圖與法國單獨講和,但沒有成功。
  • 1918年:卡洛斯向德國吉列爾莫二世發出電報,宣佈聯盟結束。
    • 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宣告成立。
    • 10月31日,匈牙利分離。
    • 11月3日,奧匈帝國與同盟國停戰。
    • 11 月 7 日,波蘭共和國宣告成立(獲得奧地利加利西亞地區)。
    • 11月16日,匈牙利共和國宣告成立。
    • 12月1日,帝國南部地區與塞爾維亞和黑山合併,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王國。
    • 12 月 24 日,羅馬尼亞接收特蘭西瓦尼亞領土。
  • 1919年:聖日耳曼條約和特里亞農條約簽訂後,奧匈帝國徹底解體。

政府結構

奧匈帝國有三個不同的政府:奧地利政府匈牙利政府和一個位於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奧地利各有各自的議會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權力理論上是至高的,但實際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負責陸軍海軍外交和對外貿易。奧匈帝國內的一些地區如加利西亞克羅地亞享受特別地位,它們擁有自己的特殊政府形式。

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地區的共同政府由一個共同部長會議組成,這個共同部長會議的成員包括三個部長(財政軍事外交),兩個地區的首相[30],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

兩個議會各派出一個代表團,各六十人分別對共同部長會議的財政計劃及其他議案討論,這樣每個地區政府對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力,不過總括來說,議會的聯席是沒有甚麼真正的權力,因為它僅能互相提出照會,在奧、匈兩代表團兩次照會均無法達成共識時,才分別進行表決,由始至終它都不能對中央的事務進行共同辯論及質詢。

行政上,最終共同政府的部長僅對皇帝負責,而非議會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權對外交和軍事政策作最後決定。兩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權力交叉往往導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軍隊在這方面受到阻礙。儘管軍事是中央政府的職權範圍,但奧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徵兵、提供駐紮地、運輸和補給,以及負責軍隊人員民事的和非軍事事務的責任」。因此每個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的決定有很強的影響力,而每個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個機會來擴大它們自己的權力。

兩個地區之間奧地利部分佔總人口的約57%以及主要經濟資源。從1867年開始兩個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最大的爭執是關於每個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納多少費用的問題。在帝國組成初期,奧地利部份負擔帝國總體開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負擔百分之三十。這個問題每十年進行一次協商,而每次協商都造成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從1900年代中開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議會中民族主義者佔多數和組織政府開始,這個爭議問題造成了一個持久性的憲法危機。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這個問題在一個「始終如舊」的基礎上暫時獲得解決,匈牙利負擔比率僅上升到36.4%。[31]

領土

奧匈帝國正式名稱
漢語: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
德語: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
匈牙利語A 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
意大利語I Regni e le Terre rappresentate nel Concilio Imperiale e le Terre della Corona di Santo Stefano
英語:The Kingdoms and Lands Represented in the Imperial Council and the Lands of the Holy Hungarian Crown of Saint Stephen

領土構成

奧匈帝國建立在1867年折衷方案使匈牙利脫離奧地利、恢復獨立國格的基礎之上。為了迴避這一事實,帝國發明了「內萊塔尼亞(Cisleithanien)」和「外萊塔尼亞(Transleithanien)」兩個術語,分別指代奧地利和匈牙利。這兩個術語得名於兩國國界的萊塔河,位於維也納東南方。

奧地利或內萊塔尼亞的正式名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由奧地利世襲領地(Österreichische Erblande)、波希米亞王冠領地(Länder der Böhmischen Krone)、達爾馬提亞王國、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布科維納公國組成,其中奧地利世襲領地和波希米亞王冠領地又細分為若干部分。內萊塔尼亞的領土如今分屬奧地利、捷克、波蘭、烏克蘭、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黑山、意大利等國。

匈牙利或外萊塔尼亞的正式名稱為「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由匈牙利王國、克羅地亞與斯拉沃尼亞王國、阜姆市組成。外萊塔尼亞的領土如今分屬匈牙利、斯洛伐克、奧地利、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烏克蘭、波蘭等國。

1902年,帝國在中國開闢天津奧租界(Konzession von Tientsin),是帝國唯一的海外屬地,1917年被北洋政府收回。

1908年,帝國正式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設為奧地利和匈牙利共管區域。

另外,1878至1908年間,帝國佔領並實際統治了鄂圖曼帝國的波斯尼亞和新帕扎爾兩地。

奧匈帝國行政區劃

奧匈帝國內的王國及國家:
內萊塔尼亞[32]:1. 波希米亞,2. 布科維納,3. 克恩滕,4. 克雷恩,5. 達爾馬提亞,6. 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7. 奧地利濱海地區,8. 恩河以下奧地利,9. 摩拉維亞,10. 薩爾斯堡,11. 上下西里西亞,12. 施泰爾馬克,13. 蒂羅爾,14. 恩河以上奧地利,15. 福拉爾貝格外萊塔尼亞[32]:16. 匈牙利,17. 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共管區:18.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

行政區劃

奧地利(內萊塔尼亞)

匈牙利(外萊塔尼亞)

人口統計

地區和人口

地區 領土 (km2) 人口
奧地利帝國 300,005 (≈48% ) 28,571,934 (≈57.8% )
匈牙利王國 325,411 (≈52% ) 20,886,487 (≈42.2% )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 51,027 1,931,802
新帕扎爾桑賈克(截至1909年)[33] 8,403 135,000
匈牙利王國境內的各類傳統服裝(19世紀末)

城市規模

資料來源:奧匈帝國1910年人口普查[34]

排名 城市名 人口
1. 維也納(奧地利首都) 3,668,322人
2. 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 2,883,630人
3. 布拉格/布拉哈(波希米亞首府) 2,032,026人
4. 布隆/布爾諾(摩拉維亞首府) 1,951,886人
5. 克拉考/克拉科夫(加利西亞城市) 1,825,737人
6. 的里雅斯特(濱海地區首府) 1,529,510人
7. 倫貝格/利沃夫(加利西亞首府) 1,026,113人
8. 格拉茨(施泰爾馬克首府) 751,781人
9. 塞格德(匈牙利城市) 518,328人
10. 蘇博蒂察(匈牙利城市) 394,610人
11. 德布勒森(匈牙利城市) 190,764人
12. 切諾維茲/切爾尼夫齊(布科維納首府) 87,100人

語言

在奧地利帝國部分(Cisleithania),1910年的人口普查記錄日常使用的語言,猶太人經常使用德語作為使用語言。36.8%的人口將德語作為母語,超過71%的居民平常使用德語。

在匈牙利王國部分(Transleithania),人口普查主要以母語為基礎,48.1%的人口將匈牙利語作為母語。但不包括克羅地亞 - 斯拉沃尼亞自治區,匈牙利王國超過54.4%的居民以匈牙利語為母語(包括猶太人)。

奧匈帝國語言分佈
德語 24%
匈牙利語 20%
捷克語 13%
波蘭語 10%
羅塞尼亞語 8%
羅馬尼亞語 6%
克羅地亞語 5%
斯洛伐克語 4%
塞爾維亞語 4%
斯洛文尼亞語 3%
意大利語 3%
語言 人數 %
德語 12,006,521 23.36
匈牙利語 10,056,315 19.57
捷克語 6,442,133 12.54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5,621,797 10.94
波蘭語 4,976,804 9.68
羅塞尼亞語烏克蘭語 3,997,831 7.78
羅馬尼亞語 3,224,147 6.27
斯洛伐克語 1,967,970 3.83
斯洛文尼亞語 1,255,620 2.44
意大利語 768,422 1.50
其他 1,072,663 2.09
總數 51,390,223 100.00
蒂羅爾的傳統服飾
1900在波希米亞王國布拉格的遊行
內萊塔尼亞語言使用(奧地利帝國)(1910年普查)[35]
領地 主要語言 其他語言(超過2%)
波希米亞 63.2% 捷克語 36.45% (2,467,724) 德語
達爾馬提亞 96.2%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2.8% 意大利語
加利西亞 58.6% 波蘭語 40.2% 烏克蘭語  1.1% 德語
下奧地利 95.9% 德語  3.8% 捷克語
上奧地利 99.7% 德語  0.2% 捷克語
布科維納 38.4% 烏克蘭語 34.4% 羅馬尼亞語 21.2% 德語  4.6% 波蘭語
克恩滕 78.6% 德語 21.2% 斯洛文尼亞語
克雷恩 94.4% 斯洛文尼亞語  5.4% 德語
薩爾斯堡 99.7% 德語  0.1% 捷克語
西里西亞 43.9% 德語 31.7% 波蘭語 24.3% 捷克語
施泰爾馬克 70.5% 德語 29.4% 斯洛文尼亞語
摩拉維亞 71.8% 捷克語 27.6% 德語   0.6% 波蘭語
戈爾茲和格拉迪斯卡 59.3% 斯洛文尼亞語 34.5% 意大利語  1.7% 德語
的里雅斯特 51.9% 意大利語 24.8% 斯洛文尼亞  5.2% 德語  1.0%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伊斯特利亞 41.6%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36.5% 意大利語 13.7% 斯洛文尼亞語  3.3% 德語
蒂羅爾 57.3% 德語 42.1% 意大利語
福拉爾貝格 95.4% 德語  4.4% 意大利語


外萊塔尼亞語言使用(匈牙利王國)(1910年普查)
語言 匈牙利本部 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人口數 % 人口數 %
匈牙利語 9,944,627 54.5% 105,948 4.1%
羅馬尼亞語 2,948,186 16.0% 846 <0.1%
斯洛伐克語 1,946,357 10.7% 21,613 0.8%
德語 1,903,657 10.4% 134, 078 5.1%
塞爾維亞語 461,516 2.5% 644,955 24.6%
羅塞尼亞語 464,270 2.3% 8,317 0.3%
克羅地亞語 194,808 1.1% 1,638,354 62.5%
其他和未表態的 401,412 2.2% 65,843 2.6%
總數 18,264,533 100% 2,621,954 100%

特殊地區:

地區 母語 匈牙利語 其他語言
特蘭西瓦尼亞 羅馬尼亞語 – 2,819,467 (54%) 1,658,045 (31.7%) 德語 – 550,964 (10.5%)
上匈牙利 斯洛伐克語 – 1,688,413 (55.6%) 881,320 (32.3%) 德語 – 198,405 (6.8%)
禾獲甸拿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 601,770 (39.8%) 425,672 (28.1%) 德語 – 324,017 (21.4%)
羅馬尼亞語 – 75,318 (5.0%)
斯洛伐克語 – 56,690 (3.7%)
喀爾巴阡魯塞尼亞 羅塞尼亞語 – 330,010 (54.5%) 185,433 (30.6%) 德語 – 64,257 (10.6%)
阜姆市 意大利語 – 24,212 (48.6%) 6,493 (13%)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 13,351 (26.8%)
  • 斯洛文尼亞語 – 2,336 (4.7%)
  • 德語 – 2,315 (4.6%)
布爾根蘭 德語 – 217,072 (74.4%) 26,225 (9%) 克羅地亞語 – 43,633 (15%)
普雷克穆列 斯洛文尼亞語 – 74,199 (80.4%) – 1921年 14,065 (15.2%) – 1921年 德語 – 2,540 (2.8%) – 1921年

宗教

奧匈帝國的宗教分佈
地區/宗教 全國 內萊塔尼亞 外萊塔尼亞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天主教 76.6% 90.9% 61.8% 22.9%
新教 8.9% 2.1% 19.0% 0%
東正教 8.7% 2.3% 14.3% 43.5%
猶太教 4.4% 4.7% 4.9% 0.6%
伊斯蘭教 1.3% 0% 0% 32.7%

[36]

奧地利帝國宗教:[37]

宗教 人口數(%)
羅馬天主教 79.1% (20,661,000)
東儀天主教 12% (3,134,000)
猶太教 4.7% (1,225,000)
東正教 2.3% (607,000)
路德宗 1.9% (491,000)
其他和無宗教 14,000

匈牙利帝國宗教:[38]

宗教 匈牙利本部 & 阜姆自由邦 克羅地亞和斯拉沃尼亞
羅馬天主教 49.3% (9,010,305) 71.6% (1,877,833)
加爾文宗 14.3% (2,603,381) 0.7% (17,948)
東正教 12.8% (2,333,979) 24.9% (653,184)
東儀天主教 11.0% (2,007,916) 0.7% (17,592)
路德宗 7.1% (1,306,384) 1.3% (33,759)
猶太教 5.0% (911,227) 0.8% (21,231)
特蘭西瓦尼亞一神教會英語Unitarian Church of Transylvania 0.4% (74,275) 0.0% (21)
其他宗教或無宗教 0.1% (17,066) 0.0 (386)

民族區域分佈

奧匈帝國民族組成,1910年
奧匈帝國民族組成
德意志人 24%
馬扎爾人 20%
捷克人 13%
波蘭人 10%
烏克蘭人 8%
羅馬尼亞人 6%
克羅地亞人 5%
斯洛伐克人 4%
塞爾維亞人 4%
斯洛文尼亞人 3%
意大利人 3%

在帝國的兩個部分起支配作用的兩個民族其實都是少數民族:在奧地利部分中日耳曼人只佔36%,而在匈牙利部分中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數。

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文尼亞人和意大利人都試圖在奧地利部分獲得更大的發言權。同時在匈牙利部分,羅馬尼亞人、斯洛伐克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統治挑戰。羅馬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還爭取與新成立的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王國合併。

相對於在奧地利部分的日耳曼統治者來說,匈牙利的統治者更不願交出他們的權利。但1868年,在他們獲得自主權一年後,他們授予克羅地亞王國部分自主權。

奧匈帝國內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語言的問題。哪些語言是官方語言或官用語言總是一個問題。少數民族總是希望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以及教育他們自己的語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奧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亞將捷克語和德語作為同等的內部官方語言,結果受到整個帝國日耳曼民族主義者的抨擊。最後這位首相被解任。

經濟

奧匈的工業較偏向於重工業,尤其以維也納布拉格布達佩斯三個城市最為發達,但沒有陷入偏科,輕工業也有足夠的實力。其重工業主要集中在機械製造電力工業鐵路運輸汽車工業上面,以成就來說在歐洲乃至在世界都算是頂尖水平;而輕工業主要是以鐘錶、顯微鏡、望遠鏡、照相機等精密儀器為代表,不如德國和瑞士,但也有較為高級的競爭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幾年中,該國成為世界第四大機械製造商,當時世界隨處可見奧匈帝國的機械類產品。

根據1910年的統計,奧匈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是德意志帝國(佔其所有出口的48%,而德佔所有進口的39%),德奧互為最大進出口國,如此緊密的經濟關係加上同為德意志民族,讓兩國自始至終能夠在軍事上站在同一陣線上;第二是英國(出口佔10%,進口佔8%),接下來的大小順序為美國、俄羅斯、法國、瑞士、羅馬尼亞和阿根廷。值得注意的是,奧匈與地理上鄰近的俄羅斯的貿易比重較低(出口僅佔7%,進口僅佔3%),和俄羅斯巨大的市場以及工業需要不符合;仔細分析,奧匈輸出給俄羅斯的均為機械零件、工廠設備、電線電燈等產品,而從俄羅斯進口的則都是毛皮鹿角鮭魚等農產品,換言之,如果遇到戰爭,奧匈可以掐斷眾多俄羅斯的工業必需品,而俄國只能禁止在戰場上尤其不必要的奢侈品;這也解釋了為何奧匈明明在軍力、版圖、人口上均不如俄羅斯,卻還敢屢屢與之作對的原因[39]

GDP總量和人均

奧匈帝國在其存在的51年間經濟發展很快,其經濟GDP總量能佔世界5.1%,其餘國家為:大英帝國21.8%(英國本土10.7%)、美20%、德13.3%、法10.5%、俄6.5%、清4.9%、義4.1%、日3.8%、土耳其2.7%、比利時2.5%、荷蘭2.3%、瑞典-挪威2.0%、西班牙1.7%、葡萄牙1%、丹麥0.7%、瑞士0.5%,奧匈可以排名到世界第六[40]。在奧匈成立的51年裏,其生產力的改進不斷提高,加上直接有德國在背後進行技術扶持,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奧匈的金融業、貸款業、醫藥產業以及原本就擅長的機械電子行業發生了迅猛的進步,舊的農業型封建制度不斷消失。在維也納附近、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捷克和布達佩斯這五處,形成了整個帝國的經濟中心,19世紀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地區兩處也開始實現快速的經濟增長[41]

整個帝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差異相當大,總的來說西部的發展比東部高得多,但這並不能一概而論,西部的斯洛文尼亞達爾馬提亞也屬於落後地區,而東部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卻已經迅速壯大為僅次於維也納的經濟中心,超越了傳統經濟都市布拉格。20世紀初,奧匈帝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更快了,從1870年到1913年,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76%。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英國1.00%,法國1.06%,德國1.51%)[42],這個發展速度已經屬於歐洲的最高級別,但就人均收入來說還是落後於除了俄羅斯以外的所有歐洲列強,甚至不如西歐、北歐小國。導致這些的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較晚,英國在人均收入上的數字已經是奧匈帝國的三倍、德國約是它的兩倍,而且這同樣也無法體現帝國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性。例如:維也納自古就是中歐中心,即使工業化稍有落後也在19世紀末發展成能和歐洲的國際都市——巴黎、倫敦、柏林不相上下的程度;而加利西亞斯洛伐克這兩個地區的情況卻只稍微比俄羅斯的烏克蘭好一點。

鐵路

1857-1913年,可以看到匈牙利內部鐵路網呈現飛躍性增多

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可以說是所有經濟指標裏面最明顯的一個。尤其在普奧戰爭之後,普魯士以及日後的德意志帝國,出於對打敗奧地利的歉意,德國刻意壓低其鐵路工程的販賣價格及技術來協助奧地利,這讓奧匈的鐵路迎來了近乎免費的大更新,也讓兩國關係越來越親密。

在此之前,奧匈帝國的大部分運輸只能依靠船運。鐵路網的出現,使整個帝國某些資源充沛、人口眾多的落後地區得以飛速發展。1841年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從維也納出發在西部建立了一個鐵路核心,政府在認識到鐵路的軍事意義之後,在其建設上大量投資,幾乎所有奧匈境內的大城市例如:布拉格布達佩斯克拉科夫威尼斯格拉茨盧布爾雅那布拉迪斯拉發都被連入以維也納為中心的鐵路網。

到1854年為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已達2000公里,其中約60-70%為國有;其餘的那一小部分為私人的,是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帝國政府為解決其經濟困難而將鐵路出售給商人所造成的結果。從1854年到1879年,私人投資者權力增大,幾乎所有小城市的民用鐵路都是由私人投資完成的,在奧地利部份鐵路網延長了7952公里,在匈牙利部份鐵路網延長了5839公里。1879年後政府又重新將鐵路慢慢的國有化,原因是1870年代的經濟蕭條,這使私人企業對鐵路的投資熱情減緩了,而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原本的鐵路網密度已經無法再滿足政府的需求。

在19世紀末尾的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的鐵路事業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共修建成了25000公里鐵路,這個長度甚至已經超過歐洲的法國、英國、德國、俄國本土,即使和美國東部地區相比也相差無幾。因為之前對鐵路的足夠重視,後面補充上來的鐵路大多數是把已有的和小農村的鐵路做連接,尤其是東部匈牙利管轄範圍之內,其密度甚至超過奧地利,為全歐之最。這些成熟、普遍、密集的鐵路網大大地降低了帝國內的運輸費用,為其內部經濟打開了巨量新的市場。有趣的是,這些奧匈時代建立的鐵路網直到現代也還在使用,並且其中大多數還是中歐各國的主要陸上運輸方式,可見其質量上的高保證[43]

汽車行業

奧地利的汽車工廠始於189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奧匈的奧地利帝國境內有五家汽車製造商公司。它們按照當時的大小順序,為:維也納的Austro-Daimler(小汽車、公共汽車),維也納的Gräf&Stift(高檔轎車),捷克的姆拉達-博萊斯拉夫Laurin & Klement(摩托車、汽車),捷克科普日夫尼采的Nesselsdorfer(汽車、各類機械設備底盤),捷克的摩拉維亞汽車公司(各類機械設備底盤),和維也納的Lohner-Werke(汽車),其中位於捷克的三家汽車公司成為了日後納粹德國坦克的主要底盤製造商[44][45][46][47],這也成為了日後捷克斯洛伐克工業強大的直接原因。

匈牙利的汽車生產於1900年開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奧匈的匈牙利王國境內也有四家汽車製造商公司。它們是:布達佩斯的岡茨公司焦爾Rába、布達佩斯的MÁG(Hungarian General Machine Factory)、和阿拉德MARTA(此地現屬於羅馬尼亞)。匈牙利王國的汽車製造廠均為生產摩托車、小汽車、卡車和公共汽車的混合生產廠,均為民用[48][49][50]

電器產品

1873年,早在奧匈舉辦的世博會——維也納萬國博覽會中,就展示出了照明設備的雛形,政府也積極在大學或者國營公司內加大這項民生工業的研究力度。到了1884年,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甘茨工廠的三名工程師KárolyZipernowsky、OttóBláthy和MiksaDéri看到當時法國的變壓器無法可靠地調節電壓的弊端,於是發明了一種「並連型」連接的變壓器,這在後來被稱為「閉芯變壓器」,這個有效的發明因為其成本低廉,最終使在家庭、企業、和公共場所的大量照明設備成為可行[51]。奧匈電氣產業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在1885年於奧地利發明的「恆定變壓器」,它在前述的基礎上引入了「壓縮密集型電源(VSVI)系統」,這是由維也納大學實驗室中的布拉西(Blathy)、齊珀諾夫斯基(Zipernowsky)和德里(Déri)經過實驗而發明的,他們在使用閉芯的基礎上,改採「並連但分流型」的設計,讓變壓器的電壓有了可被保證的穩定性,此系統至今仍在世界上被使用[52]

在發電機方面,世界第一台小型水力發電輪機由1866年的Ganz工廠設計,其發明者為不可考的無名的工程師設計,並透過奧匈政府於1883年開始在全國的農村河流中推廣使用,一口氣解決了偏遠地區發電困難的問題;而到了1903年,奧地利自主研發的中型和大型蒸汽渦輪發電機也於的Ganz工廠開始批量生產[53],大型配備於水壩發電站中,中型則給輪船使用。1905年,Láng機械廠公司也開始生產交流電型蒸汽發電輪機[54][55] ,這讓奧匈的電力還有足夠的盈餘給周邊國家輸出,尤其支持了北意大利、瑞士、羅馬尼亞和德國南部。

在燈泡領域也成就驚人,Tungsram公司自1896年以來,就一直負責製造奧匈帝國的燈泡和霓虹真空管,這個公司於1904年12月13日,透過旗下的兩名研究人員——匈牙利的SándorJust和克羅地亞的Franjo Hanaman,獲得了世界上第一隻「鎢絲燈」燈泡,這讓這家公司獲得了匈牙利專利(第34541號)。鎢絲燈比傳統碳絲燈的壽命更長,並且發出的光更加潔白明亮,鎢絲燈首次於在1904年藉由匈牙利公司Tungsram的平台銷售,這種燈一經上市就壟斷了行業,導致在許多歐洲國家不把它稱作鎢絲燈而是「Tungsram燈」,直接改寫了人類燈泡歷史的進程[56];但Tungsram公司的發明並未停止,它還為了真空管的穩定性和亮度提升做了大量的試驗,發明出了可被批量生產的「無線電管」和「X射線管」[57]兩種產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之後,此公司的產品被大量用於戰爭用途[58],奧匈解體後其產業被匈牙利繼承。

電話的發明也與奧匈有密切聯繫,把「電報」升級為聲音形式的「電話」這一想法,是匈牙利工程師蒂瓦達·普斯卡斯(TivadarPuskás,1844–1893年)在美國留學時構想出的,他和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一起合作實驗,最終成功「把電報聲音化」;但如同愛迪生對特斯拉所做的一樣,這個專利和發明人的榮譽被愛迪生竊取[59][60][61]。不過當時匈牙利對本國人民採取極端保護主義,蒂瓦達·普斯卡斯回到匈牙利後成為政府的御用工程師,大幅度改良並升級了奧匈的電話體系[62]。匈牙利人諾斯·霍爾德(JánosNeuhold)於1879年在布達佩斯成立了匈牙利第一家電話機廠,除了運用先前技術生產電話,還有所有配套設備例如:麥克風、電報、電話數字鍵盤、和接線機[63]。1884年,Tungsram公司也開始插手電話行業,其生產了大型電話總機和地底電纜、海底電纜[64]

Orion Electronics成立於1913年,這間公司吸收了奧匈其它電器公司被裁員的員工,集各家之大成,主要業務是電氣開關、插座、電線、電纜、電風扇、電熱水壺等,其產品一經推出就迅速超過英法德,甚至遠銷俄羅斯、印度、日本、中國[65],其技術還能幫助德國實現「跨波羅的海的電信服務」,大大增強了北歐國家和德奧之間的聯繫,瑞典愛立信公司和奧匈政府合作,於1911年在布達佩斯建立了電話修理廠和總機廠,並且在奧匈設立實驗性的訊號基地台,為廣播的出現做出了鋪墊。因為一戰的爆發造成其曇花一現,不過其全部研究成果在一戰期間轉移至瑞典並得以保留[66][67]

航空業

1784年,伊斯特萬·薩比克(IstvánSzabik)和約瑟夫·多明(JózsefDomin)建造了匈牙利第一架充氫的實驗氣球[68],此氫氣球最後演化成飛艇,不過在奧匈並未用在在軍事用途上。

奧地利的第一架飛機是奧地利的愛德華·魯斯詹(Edvard Rusjan)設計的埃達一世(Eda I)自主研發的,於1909年11月25日在戈里齊亞附近進行了首次飛行,之後奧匈就順利的批量生產飛機,這些奧匈飛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北意大利山區戰場上的壓力,對當時防空炮薄弱、企圖以山地阻擋奧軍的意大利軍造成了大規模的傷害[69]

匈牙利設計和生產的第一架飛機於1909年11月4日在拉科斯梅澤(Rákosmező)飛行成功,其中加載了原始版本的「活塞引擎」提供動力[70],這種引擎造價便宜、機續航能力強大,不過運載量小,故在小型飛機中能實現量產,在大型飛機、尤其是民用客機中則難以適用。1913年,匈牙利再次改良舊引擎,發明出了專為飛機而設計的「直徑向引擎」,這種引擎全面強化了飛機的「直線加速度」,在俯衝轟炸、一炸即離的軍事戰術下能發揮出完美效果。在1912年至1918年之間,配有這種引擎的飛機不斷的交由德意志帝國生產,這讓一戰中央同盟在空中戰場上幾乎制霸制空權[71][72]。一戰期間,匈牙利的飛機工業開始迅猛發展,甚至有反超奧地利甚至德國的趨勢,其中最大的三個:UFAG匈牙利飛機廠(1914)、匈牙利通用飛機廠(1916)、匈牙利勞埃德飛機、阿索德引擎廠(1916)生產了中央同盟將近1/3的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及其引擎[68]

解體

奧匈帝國(1914)在1929年的版圖上

1918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已展開了整整四年,而戰事對奧匈帝國越來越不利。雖然四年的戰爭中奧匈帝國內的少數民族領導人一直對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時他們不得不考慮他們自己的利益。當協約國的勝利顯而易見時,對他們來說也是脫離舊的帝國的最佳時機,此時的奧匈帝國已經無法將這麽多不同的民族聯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員也對帝國喪失了信心:因為戰爭使經濟發展停止,許多戰前在奧地利部分引入的開放政策被取消,這使社會主義者非常氣憤。在這些條件下極端民族主義者獲得了許多支持者。

1918年10月,德奧的盟友保加利亞王國停戰後,協約國部隊解放了塞爾維亞並開始進入奧匈帝國後奧皇卡爾一世接受美國的十四點協議讓境內的民族自立國家並建立聯邦制帝國,不料各民族自行獨立建國導致奧匈帝國解體: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佈獨立,匈牙利隨之,建立了匈牙利民主共和國特蘭西瓦尼亞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王國,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匈牙利試圖奪回,引發了匈牙利-羅馬尼亞戰爭加利西亞地區被波蘭和烏克蘭瓜分。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王國,奧匈停戰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王國和羅馬尼亞組成了小協約國圍攻匈牙利。最終,奧匈帝國在1918年11月3日與協約國達成停火協議。戰後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大大地改變了當地的政治地圖。一系列條約保障這些邊界的合法性。

奧地利匈牙利成為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驅逐。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推翻了短暫的匈牙利民主共和國,但1919年羅馬尼亞王國佔有大半個匈牙利後保皇勢力又開始抬頭。1920年匈牙利蘇維埃政府被羅馬尼亞推翻,恢復為一個匈牙利王國,但沒有國王。奧匈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卡爾一世企圖佔據這個王位沒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馬德拉群島,後來在那裏逝世。霍爾西成為執政者。解體後的原奧匈帝國領土被新生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王國、波蘭第二共和國、南斯拉夫王國和羅馬尼亞王國繼承。

解體後的領土歸屬

國家 主要民族 首都 現在歸屬 備註
從奧匈帝國獨立的國家
奧地利 奧地利共和國 德意志人 維也納  奧地利 1918年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成立,1919年更名奧地利共和國。
匈牙利 匈牙利王國 匈牙利人 布達佩斯  匈牙利 1918年匈牙利民主共和國成立,1919年被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取代,1920年復辟匈牙利王國。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捷克人斯洛伐克人 布拉格  捷克 斯洛伐克 烏克蘭
吞併奧匈帝國領土的國家
 南斯拉夫王國 南斯拉夫人 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 黑山 波黑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北馬其頓 吞併了克羅地亞、波黑、禾獲甸拿、克雷恩、達爾馬提亞等地。
 波蘭共和國 波蘭人 華沙  波蘭 烏克蘭 吞併了加利西亞等地。
 羅馬尼亞王國 羅馬尼亞人 布加勒斯特  羅馬尼亞 吞併了特蘭西瓦尼亞、布科維納、巴納特等地。
 意大利王國 意大利人 羅馬  意大利 吞併了奧地利濱海地區、南蒂羅爾等地。

解體後遺留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四分五裂,對戰勝國來說,按照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宣佈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奧匈帝國被肢解為多個民族國家是必然發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奧匈帝國並非協約國的最初目的,這個建議一直到戰爭後期才獲得支持,因為當初不少人認為奧匈帝國的解體,不但無助解決當地的民族問題,反而只會使這個地區的局勢更不穩定。

雖然奧匈分裂出的國家表面上遵從民族自決,但實際民族疆界的劃分極其混亂不堪(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有些直到戰前都擁有過完整歷史疆界國家,例如匈牙利就慘遭肢解;而有些組成民族不同、本不應草率合併的國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卻佔有了很多原本不屬於他們領土。這些民族和歷史疆域的劃分非但沒有使得東歐和巴爾幹人民過上自給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這些小國專注於互相攻擊。

這些國家中大部份的基礎工農建設、財政貿易結構、教育軍事體系基本沿用奧匈的老路,卻又因為國內市場迅速萎縮、原料人力嚴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奧匈時代那樣各司其職的進行產業分工。雖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訊設施這些便利條件,但因為政治上的敵對和高額的關稅壁壘而不能發揮原本的作用。事實上,很多國家雖然從奧匈帝國獲得了獨立,但無論從國際地位、經濟狀況和軍隊實力都無法再與之前的奧匈相提並論,唯有捷克斯洛伐克在經濟上保持良好,而在波蘭的烏克蘭人、在南斯拉夫的克羅地亞人的生活水平甚至還不如奧匈還存在的時候。加之很多國家剛獨立,民族主義的氣焰正濃,為本國爭取利益而不擇手段,結果讓今後直至現在的東歐和巴爾幹問題埋下更多禍根。

一戰後的納粹勢力入侵和二戰後被加入共產主義陣營,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因為奧匈帝國解體導致的中歐權力真空,以前這些小國還能由於自己的皇帝和國王有着自己國家人的血統而感到自豪,而放到遠遠不及奧匈的現在,重新躋身世界大國已經是個遙不可及的幻想,這比在統一狀態下的奧匈種下的苦果更加難以調解。[原創研究?]

旗幟與紋章

旗幟

儘管奧匈帝國沒有官方的共同國旗(奧地利地區使用黑黃旗,匈牙利地區使用帶有匈國徽的紅白綠三色旗),在需要使用國旗時,奧匈帝國通常使用在1869年設計的民船旗代替國旗使用,地位等同於國旗。但是,奧匈帝國海軍直到1918年仍在使用他們從1787年就開始使用的奧地利艦艏旗。

奧匈各個王國旗幟

哈布斯堡王朝

奧地利

匈牙利


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王室旗幟

徽章

同樣地,奧、匈兩部分擁有自己的紋章。

奧地利

匈牙利

區域性旗幟

奧匈帝國在各個行政規劃區上也使用各類不同的旗幟作代表。下表列出了各個區域性旗幟:

內萊塔尼亞
地圖/位置 地區名字 旗幟
奧地利大公國
(下奧地利)
奧地利大公國
(上奧地利)
達爾馬提亞王國
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
(1849年—1890年)

(1890年—1918年)
提洛伯國
布科維納公國
上西里西亞和下西里西亞公國
克恩頓公國
卡尼奧拉公國
薩爾斯堡公國
施蒂利亞公國
摩拉維亞侯國
奧地利濱海區,包括:

的里雅斯特帝國自由市


戈里齊亞和格拉迪斯


伊斯特拉邊區


(奧地利濱海區)


的里雅斯特帝國自由市



戈里齊亞和格拉迪斯



伊斯特拉邊區

福拉爾貝格州
外萊塔尼亞
地圖/位置 地區名字 旗幟
匈牙利王國
外西凡尼亞公國英語Principality of Transylvania (1711–1867)
塞爾維亞省和蒂米甚瓦拉州英語Voivodeship of Serbia and Banat of Temeschwar
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克羅地亞王國
斯拉沃尼亞王國
阜姆
 
共管
地圖/位置 地區名字 旗幟
波黑

參見

備註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160》,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文獻

引用

  1. ^ McCarthy, Justin. A History of Our Own Times, from 1880 to the Diamond Jubilee. New York,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880: 475–476 [2021-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8). 
  2. ^ Dallin, David. The Rise of Russia in Asia. November 2006 [2021-04-18]. ISBN 978-1-4067-291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8). 
  3. ^ Citype – Internet – Portal Betriebsges.m.b.H. Austro-Hungarian Empire k.u.k. Monarchy dual-monarchic Habsburg Emperors of Austria. Wien-vienna.com. [2011-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3). 
  4. ^ Fisher, Gilman. The Essentials of Geography for School Year 1888–1889, p. 47. New England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1888. Retrieved 20 August 2014.
  5. ^ Austria.(2010).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In April 1897 he issued a famous language ordinance that introduced Czech as a language equal to German even in the「inner service」—i.e.,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6. ^ 存档副本. [2013-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7. ^ 存档副本. [2013-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1). 
  8. ^ Volkszählung vom 31. Dezember 1910, veröffentlicht in: 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 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 Wien 1911.
  9. ^ Thomas's Glassware Tour: Languages in Austria-Hungary 1910. Thomasgraz.net. [2011-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10.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1th Edition, "Austria, Lower" to "Bacon" Volume 3, Part 1, Slice 1.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11. ^ Austria-Hungary – LoveToKnow 1911. 1911encyclopedia.org. [200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9). 
  12. ^  Headlam, James Wycliffe. Austria-Hungary.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9. 1911. 
  13. ^ Publishers' Associatio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The Publisher, Volume 133. 1930: 355. 
  14. ^ Contributors: Austria. Österreichische konsularische Vertretungsbehörden im Ausland; Austrian Information Service, New York. Austrian information. 1965: 17. 
  15. ^ Schulze, Max-Stephan.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ia-Hungary's Machine-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p. 295. Peter Lang (Frankfurt), 1996.
  16. ^ Minahan, James. Miniature Empires: 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ly Independent States, p. 48.
  17. ^ " Jayne, Kingsley Garland. Bosnia and Herzegovina.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4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9–286. 1911. 
  18. ^ 一战中消失的王朝. world.huanqiu.com.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19. ^ Microsoft Encarta: The height of the dual monarchy
  20. ^ Seton-Watson, R. W. "The Austro-Hungarian Ausgleich of 1867."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19.53/54(1939): 123–40.
  21. ^ Robert Musil: Kakanien (1930), in: Eva Philippoff: Die Doppelmonarchie Österreich-Ungarn. Ein politisches Lesebuch (1867–1918). Presses Univ. Septentrion, Villeneuve d』Ascq 2002, ISBN 2-85939-739-6, S. 6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2. ^ Kundmachung des Handelsministeriums vom 6. März 1869, RGBl. Nr. 28/1869 (S. 111). [202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23. ^ Peter Diem: Die Symbole Österreichs. Kremayr & Scheriau, Wien 1995, ISBN 3-218-00594-9, S. 92 f.
  24. ^ Tihany, Leslie C. "The Austro-Hungarian Compromise, 1867-1918: A Half Century of Diagnosis; Fifty Years of 2.2(1969): 114–38.
  25. ^ F.R. Bridge, From Sadowa to Sarajevo: The Foreign Policy of Austria-Hungary 1866-1914(1972)
  26. ^ Stephan Vajda: Felix Austria. Eine Geschichte Österreichs. Ueberreuter, Wien 1980, ISBN 3-8000-3168-X, S. 527.
  27. ^ Paul Miller-Melamed. Misfire: The Sarajevo Assassination and the Winding Road to World War I. : p.67. 
  28. ^ Nach Ingo von Münch, Ute Mager: Staatsrecht I. Staatsorganisationsrecht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europarechtlichen Bezüge, 7. Aufl., 2009, Rn. 678, Anm. 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ine völkerrechtliche Staatenverbindung im Sinne eines Staatenbündnisses.
  29. ^ Wiener Zeitung vom 15. November 1868, S. 1, Schreiben des Monarchen an Reichskanzler Friedrich Ferdinand von Beust. [202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30. ^ Analysis: Austria's troubled history. BBC News. 2000-02-03 [2013-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3). 
  31. ^ Günther Kronenbitter: "Krieg im Frieden". Die Führung der k.u.k. Armee und die Großmachtpolitik Österreich-Ungarns 1906–1914. Verlag Oldenbourg, Munich 2003, ISBN 3-486-56700-4, p. 150
  32. ^ 32.0 32.1 "Britannica 1911". 1911encyclopedia.org. Retrieved 24 March 2012.
  33. ^ The Austrian Occupation of Novibazar, 1878–1909. Mtholyoke.edu. [2016-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3). 
  34. ^ Kogutowicz Károly, Hermann Győző: Zsebatlasz: Naptárral és statisztikai adatokkal az 1914. évre. Magyar Földrajzi Intézet R. T., Budapest 1913, S. 69, 105.
  35. ^ Population Census in Austria-Hungary (1868–1910). [201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7). 
  36. ^ 來源:1910年12月31日的人口普查,刊於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維也納,1911年。
  37. ^  Wolfsgruber, Cölestin. Austro-Hungarian Monarchy. 天主教百科全書 2.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07. 
  38. ^ 1910. évi népszámlálás adatai. (Magyar Statisztikai Közlemények, Budapest, 1912. pp 30–33)
  39. ^ Max-Stephan Schulze.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ia–Hungary's Machine-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1996: 295. 
  40. ^ Norman Davies. God's Playground A History of Poland: Volume II: 1795 to the Pres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02-24: 106–108 [2018-08-17]. ISBN 978-0-19-9253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3). 
  41. ^ Peter F. Sugar, Péter Hanák: A History of Hungary (Publish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age: 262
  42. ^ Barcsay, Thomas. Banking in Hungar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1867–1919 (PDF). Ryeson Polytechnical Institute: 216. 1991 [2016-08-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1-01). 
  43. ^ Commercial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Reports from the Consuls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Commerce, Manufactures, Etc., of Their Consular Districts. Publisher: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81 (page: 371)
  44. ^ Erik Eckermann: World History of the Automobile – Page 325
  45. ^ Hans Seper: Die Brüder Gräf: Geschichte der Gräf & Stift-Automobile
  46. ^ Václav Laurin a Václav Klement. [2021-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6-01) (捷克語). 
  47. ^ Kurt Bauer (2003), Faszination des Fahrens: unterwegs mit Fahrrad, Motorrad und Automobil (in German), Böhlau Verlag Wien, Kleine Enzyklopädie des Fahrens, "Lohner", pp. 250–1
  48. ^ The history of the biggest pre-War Hungarian car maker. [2013-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49. ^ Commerce Reports Volume 4, page 223 (printed in 1927)
  50. ^ G.N. Georgano: The New Encyclopedia of Motorcars, 1885 to the Present. S. 59.
  51. ^ Bláthy, Ottó Titusz (1860–1939). Hungarian Patent Office. [200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2). 
  52. ^ Zipernowsky, K.; Déri, M.; Bláthy, O.T. Induction Coil (PDF). U.S. Patent 352 105, issued 2 Nov. 1886. [2009-07-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4-11). 
  53. ^ 存档副本 (PDF). [2021-04-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15). 
  54. ^ Smil, Vaclav. Creat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echnical Innovations of 1867–1914 and Their Lasting Impact需要免費註冊.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71. ISBN 978-0-19-803774-3. ZBD transformer. 
  55. ^ United States. Congress. Congressional Serial Set.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10: 41; 53 [2021-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8). 
  56. ^ GE Lighting: Rövid történet – A Short History (PDF). General Electric. 2005-05-30 [2017-12-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5-05-30). 
  57. ^ See: The History of Tungsram 1896–1945" Page: 32
  58. ^ See: The History of Tungsram 1896–1945" Page: 33
  59. ^ Eötvös Loránd Matematikai és Fizikai Társulat Matematikai és fizikai lapok. Volumes 39–41. 1932. Publisher: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60. ^ Contributor Budapesti Történeti Múzeum: Title: Tanulmányok Budapest múltjából. Volume 18. page 310. Publisher Budapesti Történeti Múzeum, 1971.
  61. ^ Alvin K. Benson.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Great lives from history Volume 4 of Great Lives from History: Inventors & Inventions. Salem Press. 2010: 1298 [2021-04-18]. ISBN 978-1-58765-5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8). 
  62. ^ Puskás Tivadar (1844 - 1893) (short biography), Hungarian History website. Retrieved from Archive.org, February 2013.
  63. ^ Puskás, Tivadar. Omikk.bme.hu. [2012-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8). 
  64. ^ Károly Jeney; Ferenc Gáspár; English translator:Erwin Dunay. The History of Tungsram 1896–1945 (PDF). Tungsram Rt. 1990: 11 [2021-04-18]. ISBN 978-3-939197-29-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5). 
  65. ^ Puskás Tivadar (1844–1893). Mszh.hu. [2012-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08). 
  66. ^ Welcome hunreal.com - BlueHost.com. Hunreal.com. [2012-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6). 
  67. ^ IBP, Inc. Hungary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Guide (Volume 1) Strategic and Practical Information World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Library. lulu. 2015: 128 [2021-04-18]. ISBN 978-1-5145-285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8). 
  68. ^ 68.0 68.1 "Aircraft"(in Hungarian). mek.oszk.hu.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3). 
  69. ^ Edvard Rusjan, Pioneer of Slovene Aviation. Republic of Slovenia –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Office.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5). 
  70. ^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IAA): History of Flight from Around the Worl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ungary article.
  71. ^ Mária Kovács: Short History of Hungarian Aviation (PDF). [2014-05-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4). 
  72. ^ Péter, Puskel. Az aradi autógyártás sikertörténetéből. NyugatiJelen.com. [2016-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書籍

  • Jászi, Oszká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Habsburg Monarch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 Macartney, Carlile Aylmer The Habsburg Empire, 1790–1918, New York, Macmillan 1969.
  • Mark Cornwall(ed.)The Last Years of Austria–Hungary in Exeter Studies in History.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Exeter. 2002. ISBN 0-85989-563-7
  • Sked Ala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Habsburg Empire, 1815–1918, London : Longman, 1989.
  • Taylor, A.J.P. The Habsburg monarchy, 1809–1918 : a history of the Austrian Empire and Austria-Hungary, London : Penguin Books in assoc. with Hamish Hamilton, 1964, 1948
  • 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ed.: Rudolf Rothaug), 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 Vienna,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