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十月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波蘭十月事件
冷戰的一部分

1956年10月24日,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在其人氣高點向人群發表講話,呼籲工人們結束抗議並返回工作崗位[1]
日期1956年10月至11月
高潮:1956年10月19-22日
地點
結果
衝突參與方
 蘇聯 波蘭人民共和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政治支持
納托林派英語Natolin faction 波蘭統一工人黨

波蘭十月事件 (波蘭語Polski październik),簡稱十月事件,是1956年發生在波蘭的重要政治事件,其直接原因是赫魯曉夫掌權後全面否定斯大林所導致的蘇東集團政治局勢與意識形態動盪。一些社會學家也將十月事件定義為波蘭十月革命,因為儘管該事件在激進程度上不如稍後發生的1956年匈牙利革命,但它對蘇東集團以及蘇聯與其中東歐衛星國之間的關係或許造成了更加深遠的影響[2]

1956年波蘭人民共和國發生政治洗牌,隨着三月份波共領導人博萊斯瓦夫·貝魯特的逝世,黨內斯大林派失去了最有力的靠山。此時距離赫魯曉夫接任蘇共第一書記並對斯大林發起全面批判已經過去了三年,而六月份爆發的波茲南事件則進一步動搖了黨內保守派的勢力。進入十月,哥穆爾卡領導的改革派開始掌權。經過短暫且緊張的談判後,蘇聯允許哥穆爾卡繼續擔任波共總書記並做出數項讓步,這給波蘭政府帶來了更大的自治權。

對于波蘭來說,該事件在國內帶來了短暫的自由風氣,然而隨着勃列日涅夫政變奪權,哥穆爾卡為求自保開始開倒車,全面自由化的希望落空,專制重新籠罩了波蘭。儘管如此,波蘭斯大林主義的時代還是一去不復返了。

背景

哥穆爾卡上台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1953年約瑟夫·斯大林的去世與隨着而來的去斯大林化赫魯曉夫解凍引發了整個東方集團關於基本問題的大討論。

1955年夏,第五屆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華沙舉行。該項目原本是向西歐及亞非拉的共產主義者宣傳東歐共產主義建設成就的一次大型聯誼活動,吸引了數十萬波蘭觀眾來到華沙觀看為期五天的戲劇和歌舞表演。然而,對波蘭人來說一個更大的看點是外國人,他們中許多來自西歐。然而與當地波蘭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儘管他們有着相似的文化,但顯然更加富裕和開放。許多波蘭人深受打擊,意識到十年來政府宣傳的反西方言論是錯誤的。波蘭人、德國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和其他來自共產主義集團的人積極地相互交往。隨着越來越多異國遊客的到來,波蘭人也在城市各處的私人公寓中展開社交活動。大學生甚至與外國人舉行辯論會,而這些人中許多並非共產主義者[3]:446–448

1956年二月的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後,新任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發佈名為「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對蘇聯和其他共產主義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4]。在波蘭,除了批判個人崇拜,熱門辯論話題主要集中在波蘭是否有權走上更獨立的「適應性、民族性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在細枝末節上照搬蘇聯模式,例如許多統一工人黨成員開始批評斯大林在大清洗期間對波蘭共產黨員的處決[5]。此外,1953年波蘭高級情報官員約瑟夫·斯維亞托英語Józef Światło的叛逃與其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新聞發佈會讓華沙當局顏面盡失,同時使得公安部英語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Poland,也就是波蘭的秘密警察遭到削弱。因此,當1956年3月波共第一書記(被稱為「波蘭的斯大林」)博萊斯瓦夫·貝魯特在莫斯科意外去世的消息傳來後[6],統一工人黨內部各派系之間的競爭驟然加劇,波蘭社會的局勢也日益緊張,最終引發了波茲南事件[4][7][8]

波蘭統一工人黨秘書處決定將赫魯曉夫的講話向波蘭民眾公開,這在東歐集團中是絕無僅有的。貝魯特的繼任者抓住赫魯曉夫對斯大林主義發起譴責這個機會,向大眾展示他們與斯大林主義一刀兩斷的決心和發起民主改良的意願。

抗議與騷亂

1956年3月底至4月初,在改革派控制的政治局和書記處的鼓勵下,波蘭全國各地開始密集召開黨組織會議,參與者數以萬計,取得了超乎預期的成功。波蘭的政治氣氛逐漸鬆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一些以往被視為禁區的話題,如波共政權的合法性,斯大林主義的罪行,日益獲得民眾支持瓦迪斯瓦夫·戈穆爾卡的被捕,以及蘇波關係中積存的問題,包括蘇軍北方集群在波蘭的長期駐紮、蘇德瓜分波蘭卡廷大屠殺和蘇聯對華沙起義提供的有限支持等。民眾要求立即召開新一屆黨代會並希望民選瑟姆[注 1]能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還提出要保障公民的個人自由。書記處對事件發展超出預期感到震驚,為了緩解過熱情緒,決定撤銷原本打算對公眾發表的講話[8]

6月,波茲南發生騷亂,數萬名工人們走上街頭,抗議食品和消費品短缺、住房條件惡劣、實際收入下降、與蘇聯的貿易關係以及經濟管理不善等問題。波蘭政府最初將抗議者統統打上「外國特務、反革命分子和帝國主義特工」的標籤,出動軍警坦克實行暴力鎮壓,導致57[9]至78人[10][11]死亡,主要為抗議者,此外還有數百人受傷或被捕。不過黨內高層很快意識到此次騷亂已經喚醒了波蘭民族意識,決定修正之前的判斷。官方態度因此由強硬轉為緩和,同意漲薪50%,並作出經濟與政治體制改革的承諾[5][12][13]

波茲南爆發的抗議活動並非孤例,而只是波蘭各地騷亂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當年秋天,社會抗議活動再次爆發。11月18日,騷亂者摧毀了比得哥什的民兵總部和無線電干擾設備,12月10日,什切青的抗議人群襲擊了當地公共建築,包括監獄、國家檢察官辦公室、民兵總部和蘇聯領事館。波蘭全國各地對秘密警察的聲討愈演愈烈,人民要求解散公眾安全局並追責工作人員,還要求揭露秘密警察在民間安插的眼線,可疑的人員經常遭到民眾襲擊。許多地區人群聚集在秘密警察總部外,高喊敵對口號並打碎窗戶。波蘭全國的數百個城鎮舉行了公開集會、示威和街頭遊行,這些活動通常由地方黨支部、地方當局和工會組織。然而,受到民眾情緒裹挾,官方常常失去對局面的控制。暴怒的人群採取激進行動,這導致了街頭騷亂以及與警察和其他執法機構的衝突。10月19日至21日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委員會「八中全會」會議期間及會後,街頭抗議運動達到頂峰並一直持續到年底。宗教情緒也在此時到達高潮,人們唱起了讚美詩,要求釋放之前因反對當局而被逮捕的斯特凡·維辛斯基並恢復其主教的職務。民族主義常常是人們被動員起來的主要動力,其在公共集會中也佔據主導地位,人們聚集在一起唱國歌和其他愛國歌曲,要求象徵着波蘭民族的白鷹標誌回歸國旗和軍服的設計,並抨擊波蘭對蘇聯及其軍隊的高度依賴。他們要求俄國人歸還在二戰中瓜分的波蘭領土,對卡廷大屠殺做出解釋,並取消學校里的俄語課程。10月的最後十天,波蘭人鄙視的紅軍紀念碑遭到破壞;紅星從房屋、工廠和學校的屋頂上被拉下來;紅旗被毀;將納粹德軍趕出波蘭的蘇軍指揮官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的肖像也難逃污損。有人試圖強行闖入蘇聯公民家中——其中大部分位於下西里西亞,那裏是許多蘇軍的駐地。然而,與匈牙利和波茲南的抗議者不同,這些反對活動在政治訴求和實際行動上有相當的分寸,並沒有完全針對共產主義制度。而波共當局也並沒有像六月那樣受到公開和明確的挑戰,六月起義中盛行的反共口號,例如「我們想要自由選舉」、「打倒共產黨獨裁」或「打倒共產黨」在新一輪抗議中並不流行。此外,黨委並未受到直接攻擊[8]

領導層的變動

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

1956年10月,黨的第一書記波蘭總理愛德華·奧哈布統一工人黨八中全會上提名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接替他的黨內職務。戈穆爾卡曾於1943至1948年間擔任波共第一書記,屬於溫和派,因此其被以貝魯特為首的斯大林主義強硬派批為「右翼民族修正主義」遭到罷黜並在1951年入獄[4]。哥穆爾卡的復出是波共兩派都可以接受的結果:主張制度自由化的改革派和意識到需要妥協的強硬派[1]。哥穆爾卡堅持要求掌握能夠推行改革的實權,他提出將曾動員軍隊鎮壓波茲南工人的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從波蘭政治局英語Politburo of the Polish United Workers' Party和國防部里除名,奧哈布表示同意。波蘭領導層依靠着軍隊和內務安全部隊英語Internal Security Corps的支持,將哥穆爾卡與他的幾個親信送入了政治局,並任命哥穆爾卡為新任第一書記。由於沒有斯大林主義的醜聞纏身,哥穆爾卡獲得了波蘭民眾的接受,但卻在莫斯科方面遭受了相當的懷疑[4]

參見

註釋

  1. ^ 波蘭眾議院為民選立法機構,理論上議員可以被公民投票直接罷免,國務委員會從眾議員中被選出作為行政機構,然而上述兩者人選其實均由波共黨代會控制或決定

參考資料

  1. ^ 1.0 1.1 Hubert Zawadzki, Jerzy Lukowski, A Concise History of Po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521-85332-X, Google Print, p.295-296
  2. ^ Iván T. Bere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1944–1993: Detour from the Periphery to the Periphe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521-66352-0, Google Print, p.115-116
  3. ^ Applebaum, Anne. Iron Curtain: The Crushing of Eastern Europe 1944-1956. New York USA: Doubleday. 2012. ISBN 9780385515696. 
  4. ^ 4.0 4.1 4.2 4.3 Poland - The Historical Setting: Chapter 6: The Polish People's Republic.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6-15. Polish Academic Information Center, University at Buffalo. Retrieved on 14 March 2007.
  5. ^ 5.0 5.1 Reasons for the outbreak from the official city of Poznań website dedicated to 1956 events. Last accessed on 3 April 2007.
  6. ^ "Bierut, Bolesla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Last accessed 12 April 2007
  7. ^ Raymond Pears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oviet Empire, Palgrave Macmillan, 1998, ISBN 0-312-17407-1, Google Print, p.58–60
  8. ^ 8.0 8.1 8.2 Paweł Machcewicz, "Social Protest and Political Crisis in 1956", which appears on pp. 99–118 of Stalinism in Poland, 1944–1956, ed. and tr. by A. Kemp-Welch,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99, ISBN 0-312-22644-6.
  9. ^ Andrzej Paczkowski, Pół wieku dziejów Polski, Wydawnictwo Naukowe PWN, Warszawa 2005, ISBN 83-01-14487-4, p. 203
  10. ^ Ł. Jastrząb, "Rozstrzelano moje serce w Poznaniu. Poznański Czerwiec 1956 r. – straty osobowe i ich analiza", Wydawnictwo Comandor, Warszawa 2006
  11. ^ Norbert Wójtowicz, Ofiary "Poznańskiego Czerwca", Rok 1956 na Węgrzech i w Polsce. Materiały z węgiersko–polskiego seminarium. Wrocław październik 1996, ed. Łukasz Andrzej Kamiński, Wrocław 1996, p. 32–41.
  12. ^ Rothschild and Wingfield: Return to Diversity, A Political History of East Central Europe Since World War II OUP 2000
  13. ^ The defection of Jozef Swiatlo and the Search for Jewish Scapegoats in the Polish United Workers' Party, 1953–1954 (PDF). Fourth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Nationalities. Harriman Institut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April 15–17, 1999 [2006-10-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September 21, 2006). 

延伸閱讀

  • Dallin, Alexander. "The Soviet Stake in Eastern Europ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317(1958): 138–145.
  • "Excerpts from Gomulka's Speech to Central Committee of Polish Communists". New York Times, 21 October 1956: 28.
  • Gruson, Sydney. "Soviet Leaders Rush to Poland to Demand Pro-Moscow Regime; Said to Post Troops at Warsaw". New York Times, 20 October 1956: 1.
  • Kemp-Welch, Tony. "Dethroning Stalin: Poland 1956 and its Legacy". Europe-Asia Studies 58(2006): 1261–84.
  • Kemp-Welch, Tony. "Khrushchev's 'Secret Speech' and Polish Politics: The Spring of 1956". Europe-Asia Studies 48(1996): 181–206.
  • Zyzniewski, Stanley J. "The Soviet Economic Impact on Poland". American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18(1959): 205–22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