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十月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兰十月事件
冷战的一部分

1956年10月24日,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在其人气高点向人群发表讲话,呼吁工人们结束抗议并返回工作岗位[1]
日期1956年10月至11月
高潮:1956年10月19-22日
地点
结果
冲突参与方
 蘇聯 波兰人民共和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政治支持
纳托林派英语Natolin faction 波兰统一工人党

波兰十月事件 (波蘭語Polski październik),简称十月事件,是1956年发生在波兰的重要政治事件,其直接原因是赫鲁晓夫掌权后全面否定斯大林所导致的苏东集团政治局势与意识形态动荡。一些社会学家也将十月事件定义为波兰十月革命,因为尽管该事件在激进程度上不如稍后发生的1956年匈牙利革命,但它对苏东集团以及苏联与其中东欧卫星国之间的关系或许造成了更加深远的影响[2]

1956年波兰人民共和国发生政治洗牌,随着三月份波共领导人博莱斯瓦夫·贝鲁特的逝世,党内斯大林派失去了最有力的靠山。此时距离赫鲁晓夫接任苏共第一书记并对斯大林发起全面批判已经过去了三年,而六月份爆发的波兹南事件则进一步动摇了党内保守派的势力。进入十月,哥穆尔卡领导的改革派开始掌权。经过短暂且紧张的谈判后,苏联允许哥穆尔卡继续担任波共总书记并做出数项让步,这给波兰政府带来了更大的自治权。

对于波兰来说,该事件在国内带来了短暂的自由风气,然而随着勃列日涅夫政变夺权,哥穆尔卡为求自保开始开倒车,全面自由化的希望落空,专制重新笼罩了波兰。尽管如此,波兰斯大林主义的时代还是一去不复返了。

背景

哥穆尔卡上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1953年约瑟夫·斯大林的去世与随着而来的去斯大林化赫鲁晓夫解冻引发了整个东方集团关于基本问题的大讨论。

1955年夏,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华沙举行。该项目原本是向西欧及亚非拉的共产主义者宣传东欧共产主义建设成就的一次大型联谊活动,吸引了数十万波兰观众来到华沙观看为期五天的戏剧和歌舞表演。然而,对波兰人来说一个更大的看点是外国人,他们中许多来自西欧。然而与当地波兰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他们有着相似的文化,但显然更加富裕和开放。许多波兰人深受打击,意识到十年来政府宣传的反西方言论是错误的。波兰人、德国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和其他来自共产主义集团的人积极地相互交往。随着越来越多异国游客的到来,波兰人也在城市各处的私人公寓中展开社交活动。大学生甚至与外国人举行辩论会,而这些人中许多并非共产主义者[3]:446–448

1956年二月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后,新任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发布名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苏联和其他共产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4]。在波兰,除了批判个人崇拜,热门辩论话题主要集中在波兰是否有权走上更独立的“适应性、民族性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在细枝末节上照搬苏联模式,例如许多统一工人党成员开始批评斯大林在大清洗期间对波兰共产党员的处决[5]。此外,1953年波兰高级情报官员约瑟夫·斯维亚托英语Józef Światło的叛逃与其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新闻发布会让华沙当局颜面尽失,同时使得公安部英语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Poland,也就是波兰的秘密警察遭到削弱。因此,当1956年3月波共第一书记(被称为“波兰的斯大林”)博莱斯瓦夫·贝鲁特在莫斯科意外去世的消息传来后[6],统一工人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竞争骤然加剧,波兰社会的局势也日益紧张,最终引发了波兹南事件[4][7][8]

波兰统一工人党秘书处决定将赫鲁晓夫的讲话向波兰民众公开,这在东欧集团中是绝无仅有的。贝鲁特的继任者抓住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主义发起谴责这个机会,向大众展示他们与斯大林主义一刀两断的决心和发起民主改良的意愿。

抗议与骚乱

1956年3月底至4月初,在改革派控制的政治局和书记处的鼓励下,波兰全国各地开始密集召开党组织会议,参与者数以万计,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功。波兰的政治气氛逐渐松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一些以往被视为禁区的话题,如波共政权的合法性,斯大林主义的罪行,日益获得民众支持瓦迪斯瓦夫·戈穆尔卡的被捕,以及苏波关系中积存的问题,包括苏军北方集群在波兰的长期驻扎、苏德瓜分波兰卡廷大屠杀和苏联对华沙起义提供的有限支持等。民众要求立即召开新一届党代会并希望民选瑟姆[注 1]能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提出要保障公民的个人自由。书记处对事件发展超出预期感到震惊,为了缓解过热情绪,决定撤销原本打算对公众发表的讲话[8]

6月,波兹南发生骚乱,数万名工人们走上街头,抗议食品和消费品短缺、住房条件恶劣、实际收入下降、与苏联的贸易关系以及经济管理不善等问题。波兰政府最初将抗议者统统打上“外国特务、反革命分子和帝国主义特工”的标签,出动军警坦克实行暴力镇压,导致57[9]至78人[10][11]死亡,主要为抗议者,此外还有数百人受伤或被捕。不过党内高层很快意识到此次骚乱已经唤醒了波兰民族意识,决定修正之前的判断。官方态度因此由强硬转为缓和,同意涨薪50%,并作出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承诺[5][12][13]

波兹南爆发的抗议活动并非孤例,而只是波兰各地骚乱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当年秋天,社会抗议活动再次爆发。11月18日,骚乱者摧毁了比得哥什的民兵总部和无线电干扰设备,12月10日,什切青的抗议人群袭击了当地公共建筑,包括监狱、国家检察官办公室、民兵总部和苏联领事馆。波兰全国各地对秘密警察的声讨愈演愈烈,人民要求解散公众安全局并追责工作人员,还要求揭露秘密警察在民间安插的眼线,可疑的人员经常遭到民众袭击。许多地区人群聚集在秘密警察总部外,高喊敌对口号并打碎窗户。波兰全国的数百个城镇举行了公开集会、示威和街头游行,这些活动通常由地方党支部、地方当局和工会组织。然而,受到民众情绪裹挟,官方常常失去对局面的控制。暴怒的人群采取激进行动,这导致了街头骚乱以及与警察和其他执法机构的冲突。10月19日至21日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八中全会”会议期间及会后,街头抗议运动达到顶峰并一直持续到年底。宗教情绪也在此时到达高潮,人们唱起了赞美诗,要求释放之前因反对当局而被逮捕的斯特凡·维辛斯基并恢复其主教的职务。民族主义常常是人们被动员起来的主要动力,其在公共集会中也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聚集在一起唱国歌和其他爱国歌曲,要求象征着波兰民族的白鹰标志回归国旗和军服的设计,并抨击波兰对苏联及其军队的高度依赖。他们要求俄国人归还在二战中瓜分的波兰领土,对卡廷大屠杀做出解释,并取消学校里的俄语课程。10月的最后十天,波兰人鄙视的红军纪念碑遭到破坏;红星从房屋、工厂和学校的屋顶上被拉下来;红旗被毁;将纳粹德军赶出波兰的苏军指挥官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肖像也难逃污损。有人试图强行闯入苏联公民家中——其中大部分位于下西里西亚,那里是许多苏军的驻地。然而,与匈牙利和波兹南的抗议者不同,这些反对活动在政治诉求和实际行动上有相当的分寸,并没有完全针对共产主义制度。而波共当局也并没有像六月那样受到公开和明确的挑战,六月起义中盛行的反共口号,例如“我们想要自由选举”、“打倒共产党独裁”或“打倒共产党”在新一轮抗议中并不流行。此外,党委并未受到直接攻击[8]

领导层的变动

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

1956年10月,党的第一书记波兰总理爱德华·奥哈布统一工人党八中全会上提名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接替他的党内职务。戈穆尔卡曾于1943至1948年间担任波共第一书记,属于温和派,因此其被以贝鲁特为首的斯大林主义强硬派批为“右翼民族修正主义”遭到罢黜并在1951年入狱[4]。哥穆尔卡的复出是波共两派都可以接受的结果:主张制度自由化的改革派和意识到需要妥协的强硬派[1]。哥穆尔卡坚持要求掌握能够推行改革的实权,他提出将曾动员军队镇压波兹南工人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从波兰政治局英语Politburo of the Polish United Workers' Party和国防部里除名,奥哈布表示同意。波兰领导层依靠着军队和内务安全部队英语Internal Security Corps的支持,将哥穆尔卡与他的几个亲信送入了政治局,并任命哥穆尔卡为新任第一书记。由于没有斯大林主义的丑闻缠身,哥穆尔卡获得了波兰民众的接受,但却在莫斯科方面遭受了相当的怀疑[4]

参见

注释

  1. ^ 波兰众议院为民选立法机构,理论上议员可以被公民投票直接罢免,国务委员会从众议员中被选出作为行政机构,然而上述两者人选其实均由波共党代会控制或决定

参考资料

  1. ^ 1.0 1.1 Hubert Zawadzki, Jerzy Lukowski, A Concise History of Po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521-85332-X, Google Print, p.295-296
  2. ^ Iván T. Bere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1944–1993: Detour from the Periphery to the Periphe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521-66352-0, Google Print, p.115-116
  3. ^ Applebaum, Anne. Iron Curtain: The Crushing of Eastern Europe 1944-1956. New York USA: Doubleday. 2012. ISBN 9780385515696. 
  4. ^ 4.0 4.1 4.2 4.3 Poland - The Historical Setting: Chapter 6: The Polish People's Republic.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06-15. Polish Academic Information Center, University at Buffalo. Retrieved on 14 March 2007.
  5. ^ 5.0 5.1 Reasons for the outbreak from the official city of Poznań website dedicated to 1956 events. Last accessed on 3 April 2007.
  6. ^ "Bierut, Bolesla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Last accessed 12 April 2007
  7. ^ Raymond Pears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oviet Empire, Palgrave Macmillan, 1998, ISBN 0-312-17407-1, Google Print, p.58–60
  8. ^ 8.0 8.1 8.2 Paweł Machcewicz, "Social Protest and Political Crisis in 1956", which appears on pp. 99–118 of Stalinism in Poland, 1944–1956, ed. and tr. by A. Kemp-Welch,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99, ISBN 0-312-22644-6.
  9. ^ Andrzej Paczkowski, Pół wieku dziejów Polski, Wydawnictwo Naukowe PWN, Warszawa 2005, ISBN 83-01-14487-4, p. 203
  10. ^ Ł. Jastrząb, "Rozstrzelano moje serce w Poznaniu. Poznański Czerwiec 1956 r. – straty osobowe i ich analiza", Wydawnictwo Comandor, Warszawa 2006
  11. ^ Norbert Wójtowicz, Ofiary "Poznańskiego Czerwca", Rok 1956 na Węgrzech i w Polsce. Materiały z węgiersko–polskiego seminarium. Wrocław październik 1996, ed. Łukasz Andrzej Kamiński, Wrocław 1996, p. 32–41.
  12. ^ Rothschild and Wingfield: Return to Diversity, A Political History of East Central Europe Since World War II OUP 2000
  13. ^ The defection of Jozef Swiatlo and the Search for Jewish Scapegoats in the Polish United Workers' Party, 1953–1954 (PDF). Fourth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Nationalities. Harriman Institut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April 15–17, 1999 [2006-10-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September 21, 2006). 

延伸阅读

  • Dallin, Alexander. "The Soviet Stake in Eastern Europ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317(1958): 138–145.
  • "Excerpts from Gomulka's Speech to Central Committee of Polish Communists". New York Times, 21 October 1956: 28.
  • Gruson, Sydney. "Soviet Leaders Rush to Poland to Demand Pro-Moscow Regime; Said to Post Troops at Warsaw". New York Times, 20 October 1956: 1.
  • Kemp-Welch, Tony. "Dethroning Stalin: Poland 1956 and its Legacy". Europe-Asia Studies 58(2006): 1261–84.
  • Kemp-Welch, Tony. "Khrushchev's 'Secret Speech' and Polish Politics: The Spring of 1956". Europe-Asia Studies 48(1996): 181–206.
  • Zyzniewski, Stanley J. "The Soviet Economic Impact on Poland". American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18(1959): 205–22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