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同盟国中国战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盟国中国战区(英语:China Theater),或称盟军中国战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成立的战区组织。

沿革

1941年12月10日,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在与英国、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谈话中表示希望建立军事合作机制,认为中国、英国、美国、荷兰应该成立以打击日本为目标的“共同设计与共同指挥行动之中心机构”[1]:113。12月底,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中正,建议组织中国战区,以提高中国之地位,并邀请蒋中正担任中国战区统帅,指挥包括越南、泰国境内的盟军[2][3]:4-31。1942年1月2日,蒋中正回复罗斯福表示接受提议[4][5]:232,3日蒋中正任中国战区统帅[5]:233,4日蒋中正请罗斯福遴选一将领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5]:234。2月3日,同盟国公告任命美军中将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6]:6728。4月2日,美国与英国驻华军事代表团改隶中国战区,受参谋长史迪威节制[5]:241

1943年8月21,宋子文就《改组中国战区方案则》一件,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初步交换意见,罗斯福表示已有召回史迪威之拟议[6]:7191。8月24日,英美双方最终决定将泰国从中国战区划转东南亚战区[1]:119

1944年10月,与蒋中正屡次冲突的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遭到撤换,魏德迈于31日就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后,建立在华美军有效机制,与中国领导人建立互信并提供诤言,中美关系明显改善[7]:101-102[5]:292。同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为简化美国陆军中缅印战区与中国战区的复杂关系,将原来的美国陆军中缅印战区分割为美军中国战区与美军印缅战区,并使美军中国战区与中国战区的边界保持一致,在给美军中国战区的命令中,参谋长联席会议明确规定,魏德迈负责的中国战区包括中国和越南,但不包括泰国,在英国军队更有可能解放泰国的形势下,美国人实际上已经默认将泰国划转东南亚战区。[1]:121-122

1944年12月25日,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在云南昆明成立[5]:299,以配合盟军作战,牵制日本主力于中国及东南亚战场,负责西南战区陆军部队之指挥及整训责任[8]

1945年7月24日,英美两国领导人批准越南北纬16度以南划入东南亚战区[1]:124;8月13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将海南岛从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划入中国战区[1]:116;同年8、9月间,台湾纳入中国战区[9]

1946年6月1日,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在南京改编为“陆军总司令部[8]。9月从越南撤军后,中国战区停止运作[1]:112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张毅. 中英美關於盟軍中國戰區統轄範圍的交涉(1942—1945). 抗日战争研究: 112–127. ISSN 1002-9575. 
  2. ^ 〈蒋中正修正元旦对全国军民暨海外侨胞广播讲词另罗斯福电蒋中正建议成立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并请担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事略稿本》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国史馆典藏号 002-060100-00159-031
  3. ^ 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周年军事史编篆小组 (编). 軍事第一、勝利第一一抗戰時期的軍事體制. 中華民國一百年軍制史:1911-2012. 老战友工作室. 2012年1月1日. ISBN 9789868903609. 
  4. ^ 〈复罗斯福总统接受联合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之责电〉,1942年1月2日,《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 卷三十七 别录\中华民国三十一年
  5. ^ 5.0 5.1 5.2 5.3 5.4 5.5 朱重圣. 行憲以前的國家元首與歷史. 国史馆. 2012-04-01. ISBN 9789860317725. 
  6. ^ 6.0 6.1 韩信夫、刘明逵、郭永才、王明湘、齐福霖、范明礼、张允侯、张友坤、章伯锋、胡柏立、耿来金、刘寿林、锺碧容、锺卓安、陈崧、王好立、朱信泉、任泽全、蔡静仪、丁启予、陈永福、严如平、柏宏文、吴以群、罗文起、查建瑜、娄献阁、白吉庵、李静之、张小曼、石芳勤、徐玉珍、江绍贞、熊尚厚、吴以群、刘一凡、郭光、郭大钧、王文端、李起民、李隆基、常丕军、刘敬坤、陈道真、李振民、张振德、梁星亮、陈仁庚、董国芳、张守宪、王荣斌、陈敏、章笑明、汪朝光、卞修跃、贾维、陈民、朱宗震编著.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7. ^ 苏圣雄. 抗戰末期國軍的反攻(1945). 国史馆馆刊 (国史馆). 2017-03, (51): 98–140. ISSN 1016-2933. 
  8. ^ 8.0 8.1 關於陸軍司令部 組織沿革. 中华民国陆军. 2023-04-08. 
  9. ^ 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 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档案支援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