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瓦寮永安宫

坐标23°14′08″N 120°12′46″E / 23.235444169773942°N 120.21288471849962°E / 23.235444169773942; 120.2128847184996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瓦寮永安宫
基本信息
国家台湾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台南市学甲区寮明里10邻24号
坐标23°14′08″N 120°12′46″E / 23.235444169773942°N 120.21288471849962°E / 23.235444169773942; 120.21288471849962
主神李府元帅(李大再)
例祭农历10月12日 (李府元帅圣诞)
建立时间民国63年( 1974 年)
地图
地图

永安宫是位于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瓦寮的一间庙宇,主祀为李府元帅非一般所认知唐朝李大亮,而是一个近代的人,而祂除了曾是北门地区的大地主外,同时也是学甲瓦寮聚落的创建者。[1]

庙宇所在故事

李姓先民早期原由学甲焕昌里(即今七块厝)前来移垦,初期则定居于新头港仔,然其正北方北岸的筏仔头急水溪,因此处地势低漥且临急水溪畔极为不适于此居住,因此在地政府为求安全便于民国78年(1989年)下令迁村,并且另建新的庄头于今日之光华里的最东边,新庄头则称为新筏仔头,李氏先民则随着迁居于今瓦寮,而之所以会称为瓦寮,乃因当时此地只有李姓氏族一栋红瓦屋,此屋为以砖瓦建造的闽南式大红瓦茨,从外观看起来相当耀眼夺目,故庄人便称此地为瓦寮。[2][3]

建庙沿革

在瓦寮聚落初形成时,当时即有一佃农家中供奉虎爷,后来又陆续有人雕刻池府王爷观音佛祖城隍爷供奉,如是神祇原本是各个佃农家中自己奉祀的,惟其后渐渐演变成居民共同奉祀,并且以卜炉主的方式供在炉主家中。[1][3]

此外,早期或经费上的考量也或是因政策之故,有些庙宇会与公家单位共用场地,一如宅仔港慈德宫与当地中山堂共用。瓦寮永安宫也是,当民国63年(1974年)二月瓦寮兴建社区活动中心时,便兼为供奉当地护境神祇池府千岁观音佛祖、城隍爷、黑虎大将,当时即挂额为永安宫。

活动中心使用在历经13年之后,鉴于格局需进行重新规划并且一些设施也都老旧,便在民国76年2月于原址动土重建正式庙宇并于隔年竣工,同年迎请慈济宫保生大帝为其择期举行入火安座仪式,而此时原护境诸神祇圣示公推瓦寮开发庄主(即李大再) 为镇殿主神,此事后经由保生大帝以及观音佛祖等神祇认同,并赐神尊号为李府元帅。 [4][5]

主祀神祇轶事

遽闻李大再在世时经常救济穷人,而且对于生活清苦的佃农也都会减免他们的租,在遇有歉收或者天灾时更会对祂的佃农们予以免租,此外,祂也热衷于一些宗教信仰,并不时地捐款给学甲慈济宫使其庙务得以顺利进行,也因此在其死后方被瓦寮聚落的人奉为神明,并尊称其为“李府元帅”。另外据说李大再去世后在出殡当日恰巧碰上美军空袭,而他原本是葬在学甲第一公墓,直到民国48年(1959年)时才迁回到瓦寮北边的李家墓园。[3][4][5]

在李大再过世后不久因其“年格”(即“修练”)尚未到达可成神位阶,故而居民在永安宫公厝建成后并未为其雕金身,而是安置于一只黑令旗中,并且与池府王爷观音城隍虎爷等神祇同祀。[4]

民国63年(1974年)瓦寮庄头兴建社区活动中心,而该活动中心同时也兼具神明的公厝。据说在进行选址观四轿时,曾出现有一称“李府元帅”前来降驾,信徒们原本以为是南鲲鯓代天府李府千岁,经再次查证后来才得知祂其实是李大再。另外,李大再孙子李愈哲的妻子林彩玉,于李大再瓦厝所设置的“法明圣殿”中,李大再则被其奉为“西方护法无意施菩萨”。[5][4]

资料来源   

  1. ^ 1.0 1.1 永安宮.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23-09-20] (中文(台湾)). 
  2. ^ Unknown. 學甲之美: 學甲瓦寮一號真棒. 学甲之美. 2015-04-05 [2023-09-20]. 
  3. ^ 3.0 3.1 3.2 苏建豪 (larry29929). 王派風水-蘇建豪-學甲瓦寮李大再墓園(李府千歲) @ 王派風水(新三元法) 蘇建豪 :: 痞客邦 ::. 王派风水(新三元法) 苏建豪. 2017-10-02 [2023-09-20]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李大再 李大再的意思解释|李大再是什么意思 -我酷百科. wiki.wosku.com. [2023-09-20]. 
  5. ^ 5.0 5.1 5.2 李大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2-10-0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