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
维基百科有一套格式指引,未能合乎这些指引的页面则需要维基化。
以下就各项格式作出介绍,有关各项格式的详情则请参考格式手册
- 粗体:条目名称在文章当中第一次出现时,请用三对半形单引号,让它以粗体显示。'''条目题目'''会显示成条目题目。如果该条目的题目有多于一个名称,每一个名称在第一次出现时都要以粗体显示。例如:'''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 标点:有关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条目,请照常使用书名号。另外,有关非中文概念、中文无通用译名等条目,可以在提及条目名称后,在括号里加上原文称号。请注意括号一如其他标点一样,都应该使用最常见的全形符号:( )而不是半形的:( ) 或者 ﹙ ﹚
- 外文:如果该名称的来源是外文,请在括号里加上标明语言的外文原名。同样地,化学元素符号,化合物的化学式,生物的拉丁文学名也应该跟随其中文译名之后。总之,在中文维基百科,只要是中文都应该优先提及。
- 主题:请您尽可能在首句带出文章所属的主题,例如:'''海森堡測不准原理''',在[[量子物理學]]……
- 历史:历史上的概念如朝代、已不适用的地名等,应注明有效时间。人物则应提及出生(和死亡)的年月日。
- 日期:日期一般应使公元纪年,年份时请在年份后加上“年”字,避免与其他数字混淆。公元前应该在年份前加“前”字。为避免与公元1世纪年份混淆,2024年不可简写为“24年”(中文文字也不可以,如1978年也不可简写成“七八年”),如此类推。
- 度量衡:度量衡一般应采用国际单位制。
- 空格:在中文语境内,字与字之间应该不留空格,惟仍有特例。外文间保留空格(例子:Google Chrome),符号和数字、符号和外文间不加空格(例子:System/360),允许全角空格使用,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应使用全形空格,如无争议情况下,有否空间应以先到先得决定。
- 外部链接:大多数情况下,请将外部链接放于条目最后的章节并命名之为“外部链接”,不建议在条目中加入“裸”链接。
- 华丽:请勿使用格式过于花哨华丽的代码,以免对您或是其它后来的编者造成理解和维护上的困扰。特别地,如无特殊情况,请勿使用HTML格式代码。(但在条目空间外使用HTML码没有太多限制,除技术限制外)虽然维基百科的首要目标是收录百科全书条目,但保持这百科在编辑和维护上的容易程度亦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把格式代码弄得比实际的需要更复杂,显示、编辑、加入条目进维基百科都会变得更容易。
此外,在各个领域还有更详细的格式手册“分册”,有些已经通过作为指引,而很多只是草案。不过草案亦有其参考价值。
格式手册的目的很简单:让格式整齐统一。格式并无高下之分,但如果每人都遵循同一格式,维基百科将更为易读易用,当然也更易撰写编辑。话虽如此,清晰、丰富、中立是更要紧的,格式之类竟是末事。
下一页将会介绍维基百科各项主要方针及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