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哈密尔顿 (安大略)

坐标43°15′N 79°52′W / 43.250°N 79.867°W / 43.250; -79.867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43°15′N 79°52′W / 43.250°N 79.867°W / 43.250; -79.867

翰密顿
Hamilton
市(单层次)
哈密尔顿市
City of Hamilton
翰密顿市中心
翰密顿市中心
翰密顿旗帜
旗帜
翰密顿官方图章
图章
格言:Together Aspire - Together Achieve(英文)
(共同期盼、共同实践)
翰密顿市在安大略省的位置
翰密顿市在安大略省的位置
坐标:43°15′24″N 79°52′09″W / 43.2567°N 79.8692°W / 43.2567; -79.8692
国家 加拿大
省份 安大略省
成立日1846年6月9日[1]
政府
 • 市长贺华丝英语Andrea Horwath
 • 行政机关哈密尔顿市议会
 • 国会议员Filomena Tassi(联邦自由党
Matthew Green(联邦新民主党
Chad Collins(联邦自由党)
Lisa Hepfner(联邦自由党)
Dan Muys(联邦保守党
 • 省议会议员Sarah Jama (安大略新民主党
Monique Taylor(安大略新民主党)
Sandy Shaw(安大略新民主党)
Neil Lumsden(安大略进步保守党
Donna Skelly(安大略进步保守党)
面积[2]
 • 市(单层次)1,138.11 平方公里(439.4 平方哩)
 • 陆地1,117.11 平方公里(431.3 平方哩)
 • 水域21 平方公里(8.1 平方哩)
 • 市区227.70 平方公里(87.9 平方哩)
 • 都会区1,371.76 平方公里(529.6 平方哩)
最高海拔324 米(1,063 呎)
最低海拔75 米(246 呎)
人口(2011年)
 • 市(单层次)519,949[5]
 • 密度465.4人/平方公里(1,205人/平方哩)
 • 市区670,580[4]
 • 都会区721,053[3]
时区北美东部时区UTC-5
 • 夏时制北美东部时区UTC-4
网站http://www.myhamilton.ca/

哈密尔顿(英语:Hamilton,当地华人又译作咸美顿蛤蟆屯海明顿)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位于多伦多以西及尼亚加拉瀑布以北。据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哈密尔顿市内有519,949名居民[5]。哈密尔顿的都会区则包含邻近的伯灵顿市格里姆斯比镇[6],2011年人口为721,053人[3];自1981年起,哈密尔顿都会区人口一直位居全国第九及安省第三

1812年战争后,商人暨政治家乔治·翰密顿(George Hamilton)着手打造一座小镇[7]。1846年,翰密顿正式成为法定城市。及后经过多年演变,翰密顿发展成安大略湖西岸金马蹄地区的重要工业枢纽。2001年,翰密顿与哈密尔顿-温特沃斯区(Hamilton-Wentworth Regional Municipality)辖下的数个小镇合并,成为现时的翰密顿市[8]。合并后的翰密顿市为一个单层次行政区,对上不设县或区级行政架构。

翰密顿的本土经济以往靠重工业及钢铁业带动,故该城亦有“钢铁城”(Steel City)之称,但近年来则倚重如医疗业等的服务业。翰密顿市内主要有两所专上学院,分别为麦克马斯特大学及莫霍克学院(Mohawk College)。另外,市内有多处旅游点、名胜及古迹,如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al Gardens)、加拿大战机博物馆(the Canadian Warplane Heritage Museum)、布鲁斯远足径(the Bruce Trail)及全国首家蒂姆·霍顿斯咖啡店等。

翰密顿的邮政编码前缀是L8E至L8W;电话地区编码则为905及289。

历史

早在殖民前时期,中立原居民(Neutral Indians)已活跃于当地,但后来被与英国人结盟的易洛魁联盟(又称六国联盟)驱赶;当时易洛魁联盟正对抗著与法国人结盟的休伦族人(Huron)。市内其中一条主要道路莫霍克道(Mohawk Road)便是由六国其中一员莫霍克族(Mohawk)开辟,并以其命名;现时下城区(lower city)的国王街(King Street)原本亦是莫霍克道的一部分。

位于翰密顿市中心的联合帝国忠诚团体纪念雕塑

美国独立战争后,大批效忠英王的十三州殖民者迁居至上加拿大,并获得“联合帝国忠诚团体”(United Empire Loyalist)的称号。到了1784年,该批殖民为数约1万人,主要聚居在尼亚加拉﹑昆提湾(Bay of Quinte)一带及安大略湖与蒙特利尔之间的一段圣劳伦斯河流域。不久,很多美国人也被当地价钱相宜的农地吸引过来。同时间,大量忠于英国的易洛魁人亦从美国移居至此,并于安大略湖西岸定居[9]

1788年,上加拿大政府进行了地方调查,确定了人们把这地方叫作“湖首”("the Head of the Lake")。1791年,位于这个地方,本隶属于上加拿大省林肯镇(Lincoln Township)的巴顿小镇(Barton Township)成立。直至25年后的1816年,巴顿小镇变成了温特沃斯县(Wentworth County)的一部分。

1812年战争后没多久,企业家兼政治家乔治·翰密顿(George Hamilton,1788年-1836年)从上加拿大立法会议员杜兰德(James Durand)手上购入一块257公顷,位于巴顿小镇的租佃地(farm holdings)。1815年1月,他与来自北方的地主晓臣(Nathaniel Hughson)合作,计划在这片土地上兴建一所法院及一座监狱,以吸引人们前来投资。在翰密顿与晓臣授权下,杜兰德在约克(即多伦多的前身)出席上加拿大立法会会议的同时亦在当地发放出售土地的消息,而刚巧当时的政府正筹备打造新区及纽马吉镇。1816年3月22日,法案通过全新的戈尔区域(Gore District)成立,翰密顿购入的小镇成为区域首都。

翰密顿在1816年规划市镇时,沿用了当时在上加拿大广泛使用的方格道路网络设计(grid pattern)。他保留了原居民的小径,作为贯穿市镇东西的道路[10]。最早期整个市镇分为80块地,花了至少10年时间才完全售罄。1823年兴建的伯灵顿运河(Burlington Canal)以及1827年落成的新法院都有助翰密顿于1828-29年售出更多土地。然而,他为了吸引更多经济活动而兴建的市集广场(market square)最终却不太奏效。[11]

乔治·翰密顿的墓碑
曾是翰密顿第27任市长George Elias Tuckett府邸的 Scottish Rite Castle (Masonic Centre)

此镇起初还不算是戈尔区域内最重要的中心。王子广场(Prince's Square)早于1816年划定,但该带首座永久性监狱待1832年才在广场上兴建。监狱落成后,根据1833年2月13日颁布之法规,翰密顿成立警政委员会(police board),而城镇的边界亦得以确定[12]。1846年6月9日,根据英国国会颁布的 9 Victoria Chapter 73,翰密顿镇获得法定的城市身份[13]

随着翰密顿市稳步发展,数座触目的建筑物亦于19世纪末在市内相继建成,当中包括于1855年落成的加拿大共济会会所(the Grand Lodge of Canada[14]、1890年落成的公共图书馆及1893年落成的莱特屋百货商店(Right House)。加拿大首个商营电话服务公司、大英帝国首个电话交换局以及全北美洲第二个电话交换局皆于1877-78年之间在翰密顿市成立[15]

即使经历了1906年的翰密顿电车公司(Hamilton Street Railway)大罢工,市内人口依然随着工商业不断膨胀而在1900-1914年间增长了一倍。市内两间钢铁制造公司 Stelco英语StelcoDofasco英语Dofasco 分别于1910年及1912年成立。宝洁公司Beech-Nut英语Beech-Nut 包装公司则分别于1914年及1922年在市内设厂,当时该两家美国公司都是首次在国外设置厂房[16]。直至60年代前,翰密顿的人口及经济都保持增长,其间比较重要的事项有:

随着时代改变,很多大型工业厂房都搬迁至外地,有些甚至已经结束营业。经济亦随之转型至以服务业为主,如运输业、教育及医疗服务业等。

2001年1月1日起,哈密尔顿-温特沃斯区(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Hamilton-Wentworth)辖下的六个城镇翰密顿、安卡斯特(Ancaster)、登打士(Dundas)、弗拉姆伯勒(Flambourough)、格兰布鲁克(Glanbrook)及小石溪(Stoney Creek)合并,变成今日的翰密顿市,人口由330,121增加至490,268;睦邻社区(neighbourhoods)亦由100个增加至200个以上[18]

地理

韦珀斯特瀑布(Webster's Falls)

翰密顿位于尼亚加拉半岛西面,包围着安大略湖最西的部分。至于城市陆地大部分范围,包括市中心在内,都在安大略湖以南。地理位置上,翰密顿在金马蹄地区的正中心,大约在多伦多与布法罗之间。翰密顿海港(Hamilton Harbour)可以说是“勾画”出城市北方的边界,而贯穿城市东西两方的一列尼亚加拉绝壁(Niagara Escarpment)则把城市“分割”成上下两方[19]。尼亚加拉绝壁往东伸延至尼亚加拉河畔的昆士顿,往西则伸延至布鲁斯半岛顶端的托伯莫里(Tobermory)。

最早在翰密顿定居的原居民叫这里的海湾做Macassa,意谓“美丽的水域”(beautiful waters)。翰密顿港是个有着一大片拦门沙(sandbar)的天然港湾。拦门沙名为Beachstrip,是在上一次冰河时期沉淀下来的,而且一直往“下城区”(lower city)的东南部伸延开去,直至城市中部的陡坡。翰密顿的深水港口利用运河贯穿Beachstrip,运河两岸交通由载有伊丽莎白王后道高速公路的伯灵顿湾詹姆斯·N·艾伦高架桥及lower Canal Lift Bridge的大桥横越其中。[20]

市内有4500公顷(11100英亩)土地由翰密顿保育管理局(the Hamilton Conservation Authority)拥有﹑出租或管理,而市政府则负责营运分散于310处,合共面积1077公顷(2661英亩)的公共用地(parkland)。市内多个公园皆坐落尼亚加拉绝壁沿线[21][22]。布鲁斯远足径(Bruce Trail)差不多覆盖着整个绝壁[23],而在翰密顿的这一段远足径上,沿途除了公园外还有很多悬崖和瀑布,当中超过80个瀑布已被确认,亦因此翰密顿又被称为“瀑布之城”(the City of Waterfalls)[24]

图中为Sam Lawrence Park一景,背后则是翰密顿市中心全景

气候

翰密顿的气候属大陆性潮湿气候,与大部分加拿大城市相比算是温和。虽然1月平均气温只有摄氏零下3.6度,但由于大部分日子都在零度以上,因此每当下雪时,市面总是一片泥泞。冬季时,每年的降雪量差异颇大,平均则约113厘米。7月平均气温(日与夜平均数)达摄氏22.5度,而湿度则在盛夏时通常都处于很高水平。每年五月至十月上旬之间,就算日间气温只有30度,但加上潮湿效应后,往往令人有40度以上的感觉。

陡坡以下的“下城区”(lower city)通常比陡坡以上的“山顶”(top of "the mountain")气候温和。山顶区的气候转变较急,换季时间较短,而且在冬季时,更容易受到越过湖面的风雪影响。因此有时候即使下城区没有任何下雪迹象,山顶区的雪已堆积如山。陡坡的存在亦影响着夏季的天气。由于气温转换,尤其在晚间时分,市中心会比陡坡以上地区暖得多。而且陡坡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困住了市中心地区的烟霞,使得这股霞气久久未能散开,有时候甚至导致市中心的能见度缩减至不够2公里。

夏季有时会下很大的雨,但总的说来恶劣的天气还属罕见,除了一次受到龙卷风吹袭。2005年11月9日,该阵龙卷风摧毁了市内数百间住房,并吹起了罗菲路初中(Lawfield Middle School)内的体育馆屋顶,击伤了两名学生。

尼亚加拉峭崖英语Niagara Escarpment及五大湖
哈密尔顿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 −0.5 −0.5 3 11 18 24 27 26 21 15 7 1 13
平均低温 °C −9 −10 −5 1 6 12 15 13 10 4 −1 −6 2
平均降水量 mm 65.8 55.3 74.8 78.0 75.6 83.9 86.5 80.6 82.1 72.5 78.6 76.6 910.1
平均高温 °F 31 31 39 53 65 76 82 80 71 59 45 32 54
平均低温 °F 15 14 22 34 44 54 60 57 51 40 30 20 37
平均降水量 2.7 2.4 2.7 2.3 2.6 3.1 2.3 2.9 2.6 2.6 2.6 2.5 30.9
数据来源:Weatherbase and Environment Canada[25]

人口

城市人口变化 (1816-2006)[26][27][28]
年份 人口
1816年 668
1833年 1,000
1841年 3,000
1846年 6,832
1850年 10,248
1861年 19,096
1871年 26,716
1880年 35,009
1890年 44,643
1900年 51,561
1910年 70,221
1914年 100,808
1920年 108,143
1929年 134,566
1939年 155,276
1945年 175,364
1950年 192,125
1960年 258,576
1970年 296,826
1980年 306,640
1990年 307,160
2002年 490,268
2006年 504,559

根据2001年加拿大全国人口调查显示,翰密顿都会区有接近662,401人,现在则有近692,911人。当中48.8%为男性,51.2%为女性。近四分一人口在国外出生,比例上为全国第三高,仅列多伦多及温哥华之后。同时间,英裔人口(即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裔)亦占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接近3成市民报称是英格兰人后裔,或有祖先来自英格兰。而报称是苏格兰后裔或有祖先来自该处的,亦占人口的五分一[29]

1990年代,移居至翰密顿的外国人主要来自以下国家:(前)南斯拉夫、波兰、印度、中国、菲律宾及伊拉克[30]。2001年,全市有64000名非欧裔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0%,比1991年的7%略有增加。非欧裔少数民族占安省总人口19%,此比例主要是被多伦多拉高。除了50%的白人外,多伦多同时拥有众多少数民族,如南亚裔人士(10%)、黑人(20%)、华人(17.29%)。[31]

族裔 人口
加拿大人 193,580
英格兰裔 186,815
苏格兰裔 125,490
爱尔兰裔 102,955
意大利裔 67,885
德国裔 55,055
族裔
人口
法国裔 52,830
波兰裔 33,065
荷兰裔 32,330
乌克兰裔 24,070
葡萄牙裔 14,110
匈牙利裔 12,925
种族
人口
白人 (Caucasian) 582,355 (90.7%)
亚裔人 (Asian) 13,780 (2.1%)
黑人 (Black) 10,830 (1.6%)
华人 (Chinese) 8,455 (1.3%)
混血 (mixed race) 6,790(1%)

5岁以下人口占全市5.8%,略高于全国平均的5.6%。14岁以下的儿童占人口19.24%,而65岁的长者则占14.26%,略高过全国平均的13.6%。全市平均年龄为37.8岁,与全国平均的37.6相若。

宗教方面,尽管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来很多不同信仰,市内最多人的依然是基督徒,占77.56%,其中37.08%信奉基督教,而天主教的则占35.48%(远低于全国平均数)。大教堂基督君王圣殿主教座堂 (哈密尔顿)就是翰密顿天主教区所在。剩下的5%的基督徒主要信奉东正教和其他独立教会。此外,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亦不少,有12880人,占人口的1.96%。其余的宗教包括犹太教、佛教、印度教等。2001年,无宗教信仰人士共有115,510人,即全市人口的17.63%。[32]

经济

Stelco英语Stelco 钢铁厂

多伦多至翰密顿一带,是全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由奥沙瓦市为起点,沿着安大略湖西岸,及至尼亚加拉瀑布,是所谓的金马蹄地区,而翰密顿的地理位置就在“马蹄”的中心。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01年人口统计,有6,704,598 居住在金马蹄地区[33]。很多主要工业制品,如汽车与零件、钢铁与其他金属、食品、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石油化工及煤矿产品、纸品等都在这里出产。

2006年,加拿大政府就翰密顿地区的劳动市场发出一份新闻稿,报告指翰密顿缺乏酒店设施、货车司机及金融人材。同时间,55%的制造业工作人口将在15年内退休。因此,安省政府亦投放大量金钱予翰密顿的教育界。另外,根据《加拿大商业杂志》(Canadian Business Magazine)2006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指出,翰密顿是安省最适合营商的地方。该项调查以可变营运资本(variable operating costs)、生活开支、非住宅建筑许可证、失业率变化及犯罪率来作评核准则。与全国城市比较,翰密顿则名列第6。

近年经济日渐倚重服务业,但钢铁业、制造业等依然主宰著翰密顿经济。除此之外,个别行业如航空业、建造业及地产、科研、医疗、教育等近年发展亦不俗。

交通

承载伊丽莎白王后道跨越翰密顿港的伯灵顿湾詹姆斯·N·艾伦高架桥

安大略省政府在翰密顿市内维护数条省级公路,包括达致400系列高速公路资格的伊丽莎白王后道(QEW)和403号公路,以及非高速公路规格的5号、6号和8号公路。QEW大致呈东西走向贯穿该市东部,往西经伯灵顿湾詹姆斯·N·艾伦高架桥通往伯灵顿,东通尼亚加拉区;403号公路则贯穿该市西部,西通胡士托布兰特福德,东达密西沙加。翰密顿市政府则维护市级高速公路林肯·亚历山大园林公路红山谷园林公路;该两条公路构成一条“L”字形走廊,在两端分别驳上403号公路和QEW。此外,翰密顿市于2001年与哈密尔顿-温特沃斯区合并后亦承继了该区域政府的干线编号系统,但于2004年将之简化;现时市内仅有5号、8号、20号、52号、56号、65号、97号和99号市道的编号对外挂牌[34]

翰密顿市内的公共交通服务由市营的翰密顿电车公司(Hamilton Street Railway)营运。该机构过去曾营运翰密顿市的有轨电车系统;电车系统于1950年代被淘汰并由巴士取代,但该机构的名称却沿用至今。该机构现时在市内营运32条常规巴士路线和两条季节性路线[35]。此外,市政府现时亦研究在市内数条走廊上设置轻铁[36],但项目尚未正式落实兴建。

GO运输公司旗下的湖滨西线通勤铁路服务西端终点设于翰密顿市中心,自此大致沿与安大略湖湖岸平行的路轨通往多伦多市中心联合车站。此外,该机构亦营运数条通勤巴士线连接翰密顿和金马蹄地区的其他城镇。

虽然翰密顿为金马蹄地区以至南安省的其中一座主要城市,但市内却没有任何城际铁路服务停靠。最接近翰密顿市中心的城际车站为位于伯灵顿市西部的奥打索火车站(Aldershot Station),乘客可在此登上维亚铁路旗下的魁北克市-温莎走廊铁路服务,以及由维亚铁路和美铁联营,连接多伦多和纽约市的枫叶号列车。

约翰·卡尔·芒罗翰密顿国际机场IATA代码:YHM)位于翰密顿市南部,以2013年货物吞吐量计算为全国第三繁忙机场。西捷航空加拿大越洋航空阳翼航空皆有季节性航班在此升降,来往其他美加城市和加勒比海地区旅游热点,当中西捷航空亦营办定期航班来往此处和卡尔加里。此外,当地居民亦可使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或纽约州的布法罗-尼亚加拉国际机场和尼亚加拉瀑布城国际机场前往外地。

政府

位于卑街上的联邦政府大楼
翰密顿市政厅

翰密顿市民在三个级别的政府皆有代表。市民选出5名国会下议院议员和5名省议会议员,代表翰密顿分别在联邦政府和安省政府服务;市议会则由1名全民普选的市长和15名市议员组成。全市划分成15个选区(ward divisions),市民在各自所属选区内选出一名市议员代表。除此之外,每个选区内的市民亦可选出一名公共教育局学务委员(school board trustee)服务该区学校。

《安大略市政府法》(Municipal Act of Ontario)赋予翰密顿市政厅管治的权力[37]。安省政府则有凌驾于市政府的监督特权,并有权就省内所有市政府的权力作出解释、开放或限制。另外,省政府通过安省市政管理委员会(Ontario Municipal Board, OMB) 监管翰密顿市政厅。

《加拿大刑法》(Criminal Code of Canada)是就犯罪行为及惩罚下定义的主要法规。翰密顿警察局则负责执行联邦及安省颁布的法律。然而,尽管翰密顿警察局有权执行市政厅通过的地方法例,但通常执法的任务都会落在市政府雇佣的 Provincial Offences Officers身上[38]

教育

麦克马斯特大学学生中心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系大楼

翰密顿市内有好几所专上学院,直接及间接提供教学及研究职位。1930年,麦克马斯特大学前来设立院校。时至今日,麦大共有超过27,000名学生就读,当中仅三分一人来自翰密顿或其邻近地区[39]。此外,主校园设于圣凯瑟琳斯的布罗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亦有在翰密顿设立分校,主要开办教师训练课程[40]。市内其他学院包括:

  • 麦克马斯特神学院(McMaster Divinity College)是一所基督徒学院,位于麦克马斯特大学校园内并附属该院校,1957年起与安大略及魁北克浸信会结盟。
  • 莫霍克学院(Mohawk College)是一所应用艺术及科技学院,创办于1967年,全职学生人数约10000人[41]
  • 救世主大学院(Redeemer University College)是一所私立基督徒文理双科大学,1982年开办,就读学生约1000人[42]

翰密顿市内的公立幼稚园及中小学以主要授课语言和宗教背景分为四个类别,并由四间不同机构营运。哈密尔顿-温特沃斯教育局(Hamilton-Wentworth District School Board)负责管理约114所英语公立学校,而哈密尔顿-温特沃斯天主教教育局(Hamilton-Wentworth Catholic District School Board)则负责营运翰密顿都会内55所英语天主教公立学校[43]。维亚蒙德教育局(Conseil scolaire Viamonde)负责营运市内的法语公立学校(一间小学和一间中学),而中南部天主教教育局(Conseil scolaire de district catholique Centre-Sud)则负责营运市内的法语天主教公立学校(两间小学和一间中学)。

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创建于1979年,是加拿大最大的寄宿私立中学与预科学院。该学校提供初中(7、8年级)、高中(9至12年级)、大学预科、AP与ESL课程,现有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1,700名留学生[44]。另外,希尔菲尔德学院英语Hillfield Strathallan College 是整个翰密顿都会内唯一一所提供幼稚园至高中课程的私立学校。

登打士谷艺术学校(Dundas Valley School of Art)是一所独立的艺术学校,自1964年起服务翰密顿地区,学生年龄由4岁至年老长者不等。直至2007年2月,收生人数已迫近4000大关。1998年,学校与麦克马斯特大学联办一个全新的全日制文凭课程。教职员中不乏区内著名艺术家[45]

哈密尔顿艺术学院(Hamilton Conservatory for the Arts,简称HCA)多年来培育了区内不少具潜质的年青演员、舞蹈员、乐师、歌手及视象艺术家。校内设有录音室、舞蹈室、雕塑室、画廊及一个备有300座位的演奏厅。HCA为3岁至93岁人士提供超过90种课程[46]

文化

基督君王圣殿主教座堂
加拿大战机遗产博物馆英语Canadian Warplane Heritage Museum
加拿大最著名军舰 HMCS Haida (G63)
当顿古堡英语Dundurn Castle
加拿大加式足球名人堂博物馆英语Canadian Football Hall of Fame

翰密顿拥有独特的历史及社会背景,亦因此带来了不少有趣的景点。除了上文提及过的加拿大战机遗产博物馆(Canadian Warplane Heritage Museum)外,还有展出加国最著名军舰 HMCS Haida (G63)英语HMCS Haida (G63) 的博物馆[47]、上加拿大首相 Sir Allan MacNab 曾入住的 当顿古堡英语Dundurn Castle[48]、麦克马斯特大学内的核子反应堆(McMaster Nuclear Reactor, MNR)、堪称“园艺乐园”的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al Gardens)、加拿大橄榄球名人堂博物馆(Canadian Football Hall of Fame Museum)、野生动物园 非洲野生动物园英语African Lion Safari 及天主教大教堂 基督君王主教座堂

艺术

近年市内艺术文化活动的发展已引来媒体对翰密顿的注意。2006年,《环球邮报》一篇文章更提出 "Go West, Young Artist",点出年青艺术家在翰密顿的发展空间。[49]

詹姆斯街英语James Street (Hamilton, Ontario)是翰密顿历史最悠久的社区之一,街上除了咖啡室及餐厅林立外,亦满布艺术馆、展览馆等。2006年,The Factory: Hamilton Media Arts Centre 在北詹姆斯街开幕,与同在街上,运作了30多年的 Hamilton Artist Inc. 可谓互相辉影。[50]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在北詹姆斯街上都有个名为 "James North Art Crawl" 的交流活动,吸引不少游人前往欣赏。詹姆斯街以外,Locke Street 及 King Street 等都是开了很多艺术展览厅的地方。至于市中心方面,主要有开在 Rebecca Street 上的 Downtown Arts Centre[51]以及 Community Centre for Media Arts (CCMA)。[52][53]其他市内艺术馆包括:

  • 1914年开幕的“翰密顿艺术馆”(the Art Gallery of Hamilton) 是目前安省第三大公立艺术馆。馆内藏有约8,500件艺术品,当中又以19世纪欧洲、加拿大历史及当代加拿大三个范畴的作品为主。[54]
  • 1967年,在麦克马斯特大学开设的艺术馆藏有6000多件艺术作品,当中包括历史展品、当代作品及一系列 Herman Levy 的印象派绘画。[55]

音乐

翰密顿除孕育出一众在当地知名的音乐家外,亦曾5度举办为表扬加拿大音乐家而设的朱诺奖颁奖典礼。另外自1975年起,由西捷航空赞助的全国最大型免费音乐盛事 The Festival of Friends 音乐节每年都在 Gage Park 上演。除此之外,每逢夏季在市内不同地方,如Gore Park、Whitehern Museum、Initernational Village、Sam Lawrence Park、Lloyd D. Jackson Square 及 Hamilton Farmer's Market 等都会上演好几场免费音乐会。

大型节庆

自1960年代起,翰密顿每年都举办大大小小不同的文化活动及工艺展览会。除上文提及的 Festival of Friends 外,还有2007年便有40年历史的 The Winona Peach Festival。这个以饮食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提供一连串免费娱乐给大众参与,此外会场亦设有工艺品展览、游乐园地、选美及“老爷车”(vintage vehicles)展览等。由于节目丰富,The Winona Peach Festival 就曾4度被 Festivals and Events Ontario 选为“安省50大节庆”(Top 50 Ontario Festivals)之一。2006年入场人数高达23万人次,更吸引西纽约州地区的游客前来。其他大型节庆活动还包括:

  • “芥末节”(Mustard Festival):翰密顿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芥末磨坊。每年在 Ferguson Avenue 上,位于 Ferguson Station 的 International Village 都会举办一个以夏日饮食为主的节日活动。会场内有蓝调爵士乐表演。
  • Tastes of Downtown:每年春季都有个由 Downtown B.I.A. 发起,市中心约20间餐厅参与的饮食界步行筹款活动。
  • Great Lakes Expo7:每年春季,为期3日,在 Bayfront Park 及 Pier 4 Park 举办的 Great Lakes Expo7 是个适合阖家参与的免费活动,目的在于提高人们保护五大湖湖水的意识和灌输有关方面的学问。会场除了设有 Adventure Zone、Enviro Zone、Kid's Zone 等主题展览及游乐场外,还提供餐饮服务及工艺品展销场地。
  • 皇家植物园全年都有不同主题的节庆活动,详情可参与其官方网站。
  • Spring Blooms on Locke:每年春日,在 Locke Street 上都有个以冬季结束为主题的筹款活动,所得款项则捐赠予患病儿童。而每年9月,同在Locke Street 上,则有个名为 Locke Street Festival 的饮食、游艺节庆活动。

娱乐及会议设施

Hamilton Place

翰密顿娱乐及会议设施(Hamilton Entertainment and Convention Facilities, HECFI)是个营运市内大型文娱活动及会议场地的组织,当中又以备有17,500座位的第一安大略中心为最大型。该座体育馆自1996年起一直是冰上曲棍球队 哈密尔顿斗牛犬英语Hamilton Bulldogs 的主场馆,同时亦有多项体育、商业及表演活动在这里举行。著名歌手及乐队如U2艾尔顿·约翰洛·史都华史密斯飞船就曾在此地表演过。而位于第一安大略中心附近的 Hamilton Place 则是翰密顿管弦乐团 (Hamilt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的“主场”,音乐剧《胡桃夹子》每年都会在这里公演。此外,一些国际著名演艺人士如汤姆·琼斯比尔·寇司比霍尔与奥兹比伊·康诺利英语Billy Connolly 都曾在该场馆表演。

媒体

翰密顿市的主要报章为《翰密顿观察者报》(Hamilton Spectator),市内也有数间电台。该市的两间地区电视台分别为独立频道CHCH-DT和隶属宗教频道Yes TV的CITS-DT。国内其他电视网(如加拿大广播公司英语电视台法语电视台CTVCitytv环球电视)的讯号则源自基奇纳多伦多,但仍可直接或透过邻近城镇的转播站接收。

体育

Ivor Wynne Stadium
第一安大略中心
1912 举行的 Around the Bay Race

1930年,翰密顿主办有史以来首个共和联邦运动会。共和联邦运动会当时依然名为“大英帝国运动会”(British Empire Games),而该届赛事亦是加国首个参与的大型国际体育项目。70多年后,翰密顿决定申办2010年共和联邦运动会,然而最后败给印度新德里[56]

翰密顿两支职业球队哈密尔顿虎猫(Hamilton Tiger-Cats)及哈密尔顿斗牛犬(Hamilton Bulldogs)分别代表该市出战加拿大足球联盟(一种近似美式橄榄球的球类运动)及美国冰球联盟。市内主要体育场馆分别有上文提及的第一安大略中心和蒂姆·霍顿斯球场。后者为虎猫队的主场馆,于2014年落成启用,取代于2012年关闭的艾佛荣球场(Ivor Wynne Stadium)。此外,翰密顿市亦是加拿大足球名人堂博物馆 (Canadian Football Hall of Fame Museum)之所在地[57]。博物馆每年都选出一些杰出球员成为“名人堂”一分子,更为他们举行为期一周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学校访问、哥尔夫球赛、一个正式为表扬他们而设的晚宴及与虎猫队作赛[58][59]

其他有关市内体育活动的事项包括:

  • 环绕翰密顿海湾的 The Around the Bay Road Race 赛跑。此项赛事并不是个正式的马拉松比赛,但它却已连续举办多年,在北美洲同类型的长途赛跑中历史最悠久[56]
  • 当地报纸《翰密顿观察者报》(Hamilton Spectator)举办的业余观察者报室内运动会[56]
  • 市内有两条赛车赛道,分别为卡尤加国际赛道(Cayuga International Speedway[60]和弗拉姆伯勒赛道(Flamboro Speedway[61]
  • 全国最快的半里骑马赛道-弗拉姆伯勒马场(Flamboro Downs[62]

姊妹城市

翰密顿与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弗林特结盟。自1958年起,两地的业余运动员每年都在两市轮流主办的 Canusa Games 运动会上作赛。[56]由1957年至今,弗林特和翰密顿保持着美加两国之间最长远的姊妹城市关系。[63]其他与翰密顿结盟的姊妹城市包括[64]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1. ^ Provincial Statutes of Canada 1846 9° vict. pg 981 Chapter LXXIII. An Act to amend the Act incorporating the Town of Hamilton, and to erect the same into a City.
  2. ^ Community Highlights for Hamilton (City). 2001 Canadian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2006-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3. ^ 3.0 3.1 Stats Canada 2011 Canadian Census: Hamilton, Ontario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 Statistics Canada.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2). 
  4. ^ Stats Canada 2011 Canadian Census: Hamilton, Ontario (Population centre). Statistics Canada.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5. ^ 5.0 5.1 Stats Canada 2011 Canadian Census: Hamilton, Ontario (Census subdivision). Statistics Canada.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3). 
  6. ^ Geographic hierarchy: Hamilton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 Statistics Canada.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2). 
  7. ^ Weaver, John C. Hamilton: an illustrated history. James Lorimer & Company, Publishers. 1985: 15–16. ISBN 978-0-88862-593-9. 
  8. ^ City of Hamilton Act, 1999.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2). 
  9. ^ Mackenzie, Ann. A Short History of the United Empire Loyalists (pdf). United Empire Loyalists' Association of Canada.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12-01). 
  10. ^ Bailey, Thomas Melville. Dictionary of Hamilton Biography (Vol I, 1791-1875). W.L. Griffin Ltd. 1981. 
  11. ^ Weaver, John C. 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 George Hamilt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8). 
  12. ^ Statutes of Upper Canada, 1833 3° William IV pg. 58-68. Chapter XVII An act to define the Limits of the Town of Hamilton, in the District of Gore, and to establish a Police and Public Market therein.
  13. ^ Henley, Brian. 1846 Hamilton: From a frontier town to the Ambitious City. North Shore Publishing. 1995. ISBN 0-9698460-7-X cloth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14. ^ A Brief History of Grand Lodge of Canada in the Province of Ontario:1855 ~ 2005 Then and Now. Grand Lodge of Canada in the Province of Ontario.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6). (Requires navigation to article).
  15. ^ Chronology of the 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Hamilton-Wentworth.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5). 
  16. ^ History of Industry in Hamilton, Ontario.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6). 
  17. ^ The Hamilton Memory Project; STUDEBAKER (新闻稿). The Hamilton Spectator. June 10, 2006. 
  18. ^ Manson, Bill. Footsteps In Time: Exploring Hamilton's heritage neighbourhoods. North Shore Publishing Inc. 2003. ISBN 1-896899-22-6. 
  19. ^ Seward, Carrie. About Hamilton; Physical features.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5). 
  20. ^ Burlington Bay/ Beach strip, Hamilton harbour, Skyway Bridge.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5).  (Requires navigation to relevant articles.)
  21. ^ Hamilton Conservation Authority. HCH History: A Long History.... [200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7). 
  22. ^ City of Hamilton. Hamilton Conservation Authority: City Parks. myhamilton.ca.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23. ^ Bruce Trail Association.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1). 
  24. ^ Hamilton - The City of Waterfalls.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4). 
  25. ^ Weatherbase: Historical Weather for Hamilton, Ontario, Canada. Weatherbase. 2006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26. ^ The Hamilton Memory Project; (新闻稿). The Hamilton Spectator- Souvenir Edition page MP38. June 10, 2006. 
  27. ^ Bailey, Thomas Melville. Dictionary of Hamilton Biography (Vol I, 1791-1875). W.L. Griffin Ltd. 1981: 143. 
  28. ^ Township of Barton. Barton township population: 1816. Hamilton Public Library.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29. ^ Hamilton: Third highest proportion of foreign-born in Canada at 24.4%. 2006 Canadian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0). 
  30. ^ Hamilton: The top countries of birth for the newcomers arriving in Hamilton in the 1990s. 2001 Canadian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3). 
  31. ^ Stats Canada: Population by selected ethnic origins, by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s (Hamilton). Statistics Canada.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8). 
  32. ^ Community Highlights for Hamilton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 2001 Canadian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33. ^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Census Subdivisions (Municipalities) Included in the Extended Golden Horseshoe, 2001 and 1996 Censuses. Statistics Canada. 2003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08). 
  34. ^ Designated Route Numbering System (PW04095) - (City Wide) (PDF). 翰密顿市政府. 2004-07-12 [2015-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11). 
  35. ^ HSR Transit System Map (PDF). 翰密顿市政府. 2015-01 [2015-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01). 
  36. ^ Routes & Corridor Maps. 翰密顿市政府. 2011 [2015-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37. ^ Municipal Act, 2001 (Requires navigation to article). Ontario.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1). 
  38. ^ Provincial Offences Act (Requires navigation to article). Ontario.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4). 
  39. ^ McMaster's Economic Impact on the Hamilton Community. McMaster University.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3). 
  40. ^ Brock University: Official web site.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6). 
  41. ^ Mohawk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 Technology.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16). 
  42. ^ About Redeemer.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1). 
  43. ^ Hamilton 2007 Gold Book; "The Ultimate Local Directory". Metroland Printing, Publishing and Distribution Ltd. 2006: 40–43. 
  44. ^ Columbia International College: At a glance.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5). 
  45. ^ Dundas Valley School of Art.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6). 
  46. ^ Hamilton Conservatory for the Arts.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8). 
  47. ^ Parks Canada HMCS Haida website.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1). 
  48. ^ Dundurn Castle.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49. ^ Mowat, Bruce. Go west, young artist. Globe and Mail. January 6, 2007. 
  50. ^ The Factory: Hamilton Media Arts Centre.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2). 
  51. ^ Downtown Arts Centre, Hamilton, Ontario.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3). 
  52. ^ Community Centre for Media Arts.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2). 
  53. ^ Invest in Hamilt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2005, Wednesday, 28 June, 2006, "City Remains Committed To Growing Arts & Culture" Page H20
  54. ^ Art Gallery of Hamilton.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4). 
  55. ^ McMaster Museum of Art.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7). 
  56. ^ 56.0 56.1 56.2 56.3 "Tigertown Triumphs" (新闻稿). The Hamilton Spectator-Memory Project (Souvenir Edition) page MP56. 2006-06-10. 
  57. ^ Canadian Football Hall of Fame & Museum.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58. ^ Five more walk into Canadian Football's hallowed shrine. Hamilton Scores!.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1). 
  59. ^ Ivor Wynne Stadium Information.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31). 
  60. ^ New owners give Cayuga International Speedway its old name. Hamilton Scores!.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5). 
  61. ^ Flamboro Speedway Race Track. Official web site.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62. ^ Flamboro Downs. Official web site.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0). 
  63. ^ About Sister Cities of Flint Michigan.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9). 
  64. ^ Hamilton Ontario Sister Cities.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