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唐朝年号列表

这是特色列表,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为贞观

唐朝中国历史上由汉族为主建立的、多民族统一的一个朝代,公元618年,高祖李渊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公元690年,武则天代唐称帝,建立武周。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中宗继位,恢复唐朝。到公元907年由朱温建立的后梁取代为止,共历时290年[1]

唐朝延续著汉武帝时期以来的年号纪年法。唐朝的年号特点有四点:其一,逾年改元和当年改元并存。其二,年号数量多、改元频繁,约占中国年号总数的8.23%,是中国古代年号数量较多的朝代之一[注 1]。其三,始创年号编制新方法,从前任帝王年号中各选取一字组合成新的年号,比如“贞元”便由“贞观”、“开元”各取一字组合而成。其四,出现重复使用的年号,比如高宗肃宗各自使用“上元”年号[2]

唐朝改元的原因,主要有新君即位、祥瑞、祭祀、祈福消灾、重大政治事件等五类[3]。年号也反映了唐朝皇帝的思想内涵:例如武则天的光宅、永昌、天授、如意、神功,充满了吉利祥瑞的语意;长寿、延载、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久视、长安,反映了武则天晚年渴望长寿的强烈心理[4]。唐朝亦有不少的人事物,在当代及后世以年号来冠名及命名,举例有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都颇有成就的“贞观之治”及“开元盛世[5],记录太宗与大臣问答名言的《贞观政要[6],因高宗泰山封禅而改名的“乾封县[7],乾封年间铸造的“乾封泉宝[8]卢纶等10位诗人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9]等等。

唐朝20多位皇帝当中,使用的年号最多、改元最为频繁的是高宗和武则天;高宗在位33年,使用了14个年号;武则天称帝15年,使用了14个年号[10],且几乎每年更换一次,甚至有一年内更改两次[4],如果把太后临朝称制期间计入[注 2],则使用了20个年号[11]。武则天还依照周历更改正朔,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正月为一月,沿用到久视元年十月就恢复成旧正朔[4]。肃宗时也曾短暂改制,去年号,采帝王纪年,以子月为岁首;经历了七个月后,恢复成年号纪年及正月为岁首的制度[12]

下表列出唐朝(包括武周)使用的76个年号,以及预定启用但后来取消的通乾、永新2个年号。年号含义以段勇、何磊、王晓、刘新方四位学者的论文研究为主,无结论则以空白表示。各年号的使用时间出自刘昫旧唐书》、欧阳脩新唐书》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朝年号

唐朝年号
年号 君主 启用日期
(西历)
停用日期
(西历)
使用年数 改元原因 年号含义 备注 来源
武德 高祖
李渊
元年五月二十日
(618年6月18日)
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627年1月22日)
9年 新君即位 武,继承;德,德政
接续继承古圣贤王德政善政[13]
武德九年八月九日太宗继位[注 3] [17][18][16][19]
贞观 太宗
李世民
元年正月初一日
(627年1月23日)
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650年2月6日)
23年 新君即位 贞,正常;观,谛视
以正道示人,以正道示天下[20]
宋代避讳宋仁宗的名字,多称“真观”或“正观”[21][22]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一日高宗继位。
[17][19][23]
永徽 高宗
李治
元年正月初一日
(650年2月7日)
七年正月初六日
(656年2月6日)
7年 新君即位、祈福消灾 永,长;徽,善
永久长远之善[24]
[17][23][25]
显庆 元年正月初七日
(656年2月7日)
六年二月二十九日
(661年4月3日)
6年 重大政治事件 唐代避讳中宗的名字,多称“明庆”或“光庆”[22][26] [17][25][27]
龙朔 元年二月三十日[注 4]
(661年4月4日)
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664年2月1日)
3年 祥瑞 [28][27][30]
麟德 元年正月初一日[注 5]
(664年2月2日)
三年正月初四日
(666年2月13日)
3年 祥瑞 [28][30][31]
乾封 元年正月初五日
(666年2月14日)
三年二月十一日
(668年3月28日)
3年 祭祀 [28][31][32]
总章 元年二月十二日[注 6]
(668年3月29日)
三年二月三十日
(670年3月26日)
3年 重大政治事件 [28][32][37]
咸亨 元年三月初一日
(670年3月27日)
五年八月十四日
(674年9月19日)
5年 祈福消灾 咸,皆悉;亨,嘉美
天地调和,万物欣欣向荣[38]
[28][37][39]
上元 元年八月十五日
(674年9月20日)
三年十一月初七日
(676年12月17日)
3年 祈福消灾 期望上元天官的赐福[40] [28][39][41]
仪凤 元年十一月初八日[注 7]
(676年12月18日)
四年六月初二日
(679年7月14日)
4年 祥瑞 [28][41][43]
通乾 未正式使用 预定于仪凤四年正月一日启用,然而未及正式改元即被取消。 [44][45][46]
调露 元年六月初三日
(679年7月15日)
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680年9月20日)
2年 祈福消灾 [28][43][47]
永隆 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680年9月21日)
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681年11月14日)
2年 重大政治事件 唐代避讳玄宗的名字,多称“永崇”[26] [28][47][48]
开耀 元年九月三十日[注 8]
(681年11月15日)
二年二月十八日
(682年4月1日)
2年 祈福消灾 [28][48][52]
永淳 元年二月十九日[注 9]
(682年4月2日)
二年十二月初三日
(683年12月26日)
2年 重大政治事件 [28][52][54]
弘道 元年十二月初四日[注 10]
(683年12月27日)
元年十二月三十日
(684年1月22日)
1年 光宣道化,弘扬道教[56] 弘道元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宗继位[注 11] [28][54][59]
嗣圣 中宗
李显
元年正月初一日[注 12]
(684年1月23日)
元年二月初六日
(684年2月26日)
1年 新君即位 [61][59][62]
文明 睿宗
李旦
元年二月初七日[注 13]
(684年2月27日)
元年九月初五日
(684年10月18日)
1年 新君即位 光照四方,君临天下[64] [61][62][65]
光宅 元年九月初六日[注 14]
(684年10月19日)
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685年2月8日)
1年 《尚书·尧典》:“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61][65][67]
垂拱 元年正月初一日
(685年2月9日)
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689年1月26日)
4年 帝王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68] [61][67][69]
永昌 元年正月初一日
(689年1月27日)
元年十月三十日
(689年12月17日)
1年 祥瑞、祭祀、重大政治事件 更改历法,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一日为载初元年正月一日。 [61][69][70]
载初 元年正月初一日
(689年12月18日)
元年九月初八日
(690年10月15日)
1年 祭祀、重大政治事件 以子月为岁首。 [61][70][71]
武周年号
年号 君主 启用日期
(西历)
停用日期
(西历)
使用年数 改元原因 年号含义 备注 来源
天授 则天帝
武曌
元年九月初九日
(690年10月16日)
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692年4月21日)
3年 新君即位 上天授予君权[72] 以子月为岁首,改国号为周[注 15] [61][71][73]
如意 元年四月初一日
(692年4月22日)
元年九月初九日
(692年10月22日)
1年 祈福消灾 对天授以来内外诸事均感如意[72] 以子月为岁首。 [61][73][74]
长寿 元年九月初十日[注 16]
(692年10月23日)
三年五月初十日
(694年6月8日)
3年 祈福消灾 祈求健康长寿[72][76] 以子月为岁首。 [61][74][77]
延载 元年五月十一日[注 17]
(694年6月9日)
元年十月三十日
(694年11月22日)
1年 延续武周皇祚[79] 以子月为岁首。 [61][77][80]
证圣 元年正月初一日[注 18]
(694年11月23日)
元年九月初八日
(695年10月21日)
1年 重大政治事件 佛教用语,意为证入圣果[82] 以子月为岁首。 [61][80][83]
天册万岁 元年九月初九日[注 19]
(695年10月22日)
二年腊月初十日
(696年1月19日)
2年 仰仗佛法庇护,武周皇祚国运长久[82] 以子月为岁首。 [61][83][85]
万岁登封 元年腊月十一日
(696年1月20日)
元年三月三十日
(696年5月6日)
1年 祭祀 万岁,武则天;登封,在嵩山举行封禅[82] 以子月为岁首。 [61][85][86]
万岁通天 元年四月初一日

[注 20]
(696年5月7日)

二年九月初八日
(697年9月28日)
2年 祭祀 武则天祚求上天庇佑、风调雨顺、社会安宁[89] 以子月为岁首。 [61][86][90]
神功 元年九月初九日[注 21]
(697年9月29日)
元年闰十月三十日
(697年12月19日)
1年 重大政治事件 平定契丹之乱系天助所致[92] 以子月为岁首。 [93][90][94]
圣历 元年正月初一日
(697年12月20日)
三年五月初四日
(700年5月26日)
3年 祭祀 永享太平盛世[95] 以子月为岁首。 [93][94][96]
久视 元年五月初五日
(700年5月27日)
二年正月初二日
(701年2月14日)
2年 祈福消灾 对长生长寿的追求与向往[97] 久视元年十月起恢复以寅月为岁首[96] [93][96][98]
大足 元年正月初三日[注 22]
(701年2月15日)
元年十月初二日
(701年11月6日)
1年 祥瑞 [93][98][100]
长安 元年十月初三日[注 23]
(701年11月7日)
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705年1月29日)
4年 祈福消灾 削弱武氏势力,巩固太子地位,以达长治久安的目地[97] [93][100][102]
神龙 元年正月初一日[注 24]
(705年1月30日)
三年九月初四日
(707年10月4日)
3年 以神龙比喻自己是真龙天子[105]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五日中宗继位。二月四日,复国号为唐[注 25] [93][102][107]
(续)唐朝年号
年号 君主 启用日期
(西历)
停用日期
(西历)
使用年数 改元原因 年号含义 备注 来源
景龙 中宗
李显
元年九月初五日
(707年10月5日)
四年六月初三日
(710年7月4日)
4年 [93][107][108]
唐隆 殇帝
李重茂
元年六月初四日
(710年7月5日)
元年七月十九日
(710年8月18日)
1年 新君即位、祈福消灾 唐代避讳玄宗的名字,多称“唐元”、“唐兴”或“唐安”[109]
唐隆元年六月七日殇帝继位,六月二十四日睿宗继位。
[93][108][110]
景云 睿宗
李旦
元年七月二十日
(710年8月19日)
三年正月十八日
(712年2月29日)
3年 新君即位、祥瑞 [93][110][111]
太极 元年正月十九日
(712年3月1日)
元年五月初二日
(712年6月10日)
1年 [93][111][112]
延和 元年五月初三日
(712年6月11日)
元年八月初六日
(712年9月11日)
1年 延和元年八月三日玄宗继位[注 26] [93][112][114]
先天 玄宗
李隆基
元年八月初七日
(712年9月12日)
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713年12月21日)
2年 新君即位 先天,先于天象
在天象尚未出现变化前,采取措施预防,则不违背天意,顺乎人意[115]
[116][114][117]
开元 元年十二月初一日
(713年12月22日)
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742年2月9日)
29年 开辟新纪元[118] [116][117][119]
天宝 元年正月初一日
(742年2月10日)
十五载八月十五日
(756年9月13日)
15年 祥瑞 天,上天;宝,灵符
皇帝受命于天的符命之书[120]
天宝三年正月一日起改“年”为“载”。
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改元,在成都的玄宗得知太子己经继位,于八月十六日退位为太上皇。
[116][119][121]
至德 肃宗
李亨
元载七月十二日
(756年8月12日)
三载二月初四日
(758年3月17日)
3年 新君即位 称“年”为“载”。 [116][121][122]
乾元 元年二月初五日[注 27]
(758年3月18日)
三年闰四月十八日
(760年6月6日)
3年 重大政治事件 整顿乾坤、再造天下自许[118] 乾元元年二月五日起复“载”为“年”。 [116][122][124]
上元 元年闰四月十九日[注 28]
(760年6月7日)
二年九月二十日
(761年10月22日)
2年 祈福消灾 上元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去年号,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 [116][124][126]
(无) 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761年10月23日)
元年建巳月十四日
(762年5月13日)
2年 [126][127][128][129]
宝应 元年四月十五日[注 29]
(762年5月14日)
二年七月初十日
(763年8月23日)
2年 祥瑞 宝应元年四月十五日起恢复寅正,四月二十日代宗继位[注 30] [116][127][133]
广德 代宗
李豫
元年七月十一日[注 31]
(763年8月24日)
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765年1月25日)
2年 新君即位 广先圣之德,施李唐之德政[135] [116][133][136]
永泰 元年正月初一日[注 32]
(765年1月26日)
二年十一月十一日
(766年12月17日)
2年 祈福消灾 立大中之道[139] [116][136][140]
大历 元年十一月十二日[注 33]
(766年12月18日)
十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780年2月10日)
14年 大力革新,行匡救治世之法[139] 大历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德宗继位。 [116][140][142]
建中 德宗
李适
元年正月初一日
(780年2月11日)
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784年1月26日)
4年 新君即位 [143][142][144]
兴元 元年正月初一日
(784年1月27日)
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785年2月13日)
1年 重大政治事件 [143][144][145]
贞元 元年正月初一日
(785年2月14日)
二十一年八月初四日
(805年8月31日)
21年 从年号“贞观”“开元”各取一字[146]
贞正守一,致世太平[118]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顺宗继位。 [143][145][147]
永贞 顺宗
李诵
元年八月初五日
(805年9月1日)
二年正月初一日
(806年1月24日)
2年 新君即位 永,长;贞,正
长享正命[118]
永贞元年八月九日宪宗继位。 [143][147][148]
元和 宪宗
李纯
元年正月初二日
(806年1月25日)
十六年正月初二日
(821年2月7日)
16年 新君即位 元和十五年闰正月三日穆宗继位[注 34] [143][148][151]
永新 穆宗
李恒
启用当天废除 于元和十五年二月五日启用,但不久即被取消[152] [153]
长庆 元年正月初三日[注 35]
(821年2月8日)
五年正月初六日
(825年1月28日)
5年 新君即位、祈福消灾 长庆四年正月二十六日敬宗继位[注 36] [143][151][156]
宝历 敬宗
李湛
元年正月初七日
(825年1月29日)
三年二月十二日
(827年3月13日)
3年 新君即位 宝历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文宗继位。 [143][156][157]
大和 文宗
李昂
元年二月十三日[注 37]
(827年3月14日)
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836年1月21日)
9年 新君即位 唐代文献皆作“太和”[160] [161][157][162]
开成 元年正月初一日
(836年1月22日)
六年正月初八日
(841年2月3日)
6年 开成五年正月十四日武宗继位[注 38] [161][162][164][165]
会昌 武宗
李炎
元年正月初九日[注 39]
(841年2月4日)
七年正月十六日
(847年2月6日)
7年 新君即位 会昌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宣宗继位[注 40] [161][165][170]
大中 宣宗
李忱
元年正月十七日[注 41]
(847年2月6日)
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
(860年12月16日)
14年 新君即位 大中十三年八月十三日懿宗继位[注 42] [161][170][173][174]
咸通 懿宗
李漼
元年十一月初二日[注 43]
(860年12月17日)
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
(874年12月16日)
15年 新君即位、祈福消灾 选自宣宗所制《泰边陲乐曲词》“海岳晏咸通”之句[176]
宣扬继承皇位出自宣宗之意[177]
咸通十四年七月十九日僖宗继位[注 44] [161][174][179][180]
乾符 僖宗
李儇
元年十一月初五日
(874年12月17日)
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880年2月13日)
6年 新君即位 [181][180][182]
广明 元年正月初一日
(880年2月14日)
二年七月初十日
(881年8月8日)
2年 [181][182][183]
中和 元年七月十一日
(881年8月9日)
五年三月十三日
(885年4月1日)
5年 重大政治事件 [181][183][184]
光启 元年三月十四日
(885年4月2日)
四年二月二十一日
(888年4月6日)
4年 重大政治事件 希望开启新纪元[185] [181][184][186]
文德 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注 45]
(888年4月7日)
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889年2月3日)
1年 重大政治事件 文德元年三月八日昭宗继位。 [181][186][188]
龙纪 昭宗
李晔
元年正月初一日
(889年2月4日)
元年十二月三十日
(890年1月24日)
1年 新君即位 [181][188][189]
大顺 元年正月初一日
(890年1月25日)
三年正月二十日
(892年2月21日)
3年 祈福消灾 祈祷恢复有序的君臣关系[76] [181][189][190]
景福 正年正月二十一日[注 46]
(892年2月22日)
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894年2月9日)
2年 [181][190][192]
乾宁 元年正月初一日
(894年2月10日)
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898年9月15日)
5年 [181][192][193]
光化 元年八月二十七日
(898年9月16日)
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901年5月15日)
4年 重大政治事件 [181][193][194]
天复 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注 47]
(901年5月16日)
四年闰四月初十日[注 48]
(904年5月27日)
4年 祈福消灾 [181][194][200]
天祐 元年闰四月十一日
(904年5月28日)
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注 49]
(907年6月4日)
4年 祈福消灾 祈求上天保佑即将灭亡的唐朝[203] 天祐元年八月十五日哀帝李柷继位,沿用天祐年号。
天祐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哀帝禅位于朱温;四月十八日朱温称帝,四月二十二日改年号为开平元年,建立后梁。
[181][200][204][205]

年号相关

类别 名称
历史 贞观之治[5][206][207][208]永徽之政[209][210]神龙政变[211]唐隆政变[212]开元盛世[213][214][215]天宝之乱[216][217][218]永贞革新[219]永贞内禅[220]元和中兴[221]甘露之变[222][223][224][225][226]会昌法难[227][228]大中之治[229]
人物 贞观十八学士[230]开元十八学士[231][232]开元三大士[233]大历十才子[9][234]
文化 开天诗坛[235]大历诗风[236][237]大历体[238]元和诗风(又称元和诗坛[239][240][241]元和体[242]
古籍 贞观政要[243]、《永徽律[244]、《麟德历》(又名《仪凤历》)[245]、《开元占经[246]、《开元广济方[247]、《开元杂报[248]、《开元礼[249]、《开元天宝遗事[250]、《开元释教录[251]、《开天传信记[252]、《贞元释教录[253]、《元和郡县图志[254]、《元和姓纂[255]、《白氏长庆集[256]、《会昌解颐录[257]
建筑 开元寺[258]
文物 景云钟[259]长庆会盟碑[260]开成石经[261]唐中和铜钟[262]
钱币 乾封泉宝[8]乾元重宝[8]大历元宝[263]建中通宝[263]会昌开元[264]咸通玄宝[265]
地域 贞观十道[266]开元十五道[266]
政区 武德县[267]武德县[268]乾封县[7]乾封县[269]登封县[270]天宝县[271]至德县[272]乾元县[273]上元县[274]兴元府[275]宝应县[276]永泰县[277]大历县[278]乾符县[279]

注释

  1. ^ 如果将西汉及东汉分开计算,则唐朝是中国古代年号最多的朝代;如果将西汉及东汉合并计算,则唐朝是中国古代年号排行第二多的朝代。
  2. ^ 683年-690年期间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执掌国政。
  3. ^ 《旧唐书》作八月癸亥(八日)继位[14];《新唐书》作八月甲子(九日)继位[15];《资治通鉴》作八月癸亥(八日)高祖禅位,甲子(九日)太宗继位[16]
  4. ^ 《中国历代年号考》作起于三月[28];《旧唐书》作起于三月丙申(一日)[29]
  5. ^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纪元钞》作龙朔四年六月一日改元[28],与史书相差半年。
  6. ^ 总章年号启用时间以《旧唐书》为准[33];《唐会要》作二月二十九日改元[34];《新唐书》及《资治通鉴》作三月庚寅(六日)改元[35][36]
  7. ^ 《唐会要》作十一月三日改元[42]
  8. ^ 《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作十月乙丑(?)改元[49][50];《唐会要》作十月六日改元[51]
  9. ^ 《唐会要》作二月十三日改元[53]
  10. ^ 《旧唐书》作十二月己酉(?)改元[55]
  11. ^ 《旧唐书》作十二月丁巳(四日)继位[57],《唐会要》作十二月六日继位[58]
  12. ^ 《新唐书》作正月癸未(?)改元[60]
  13. ^ 《资治通鉴》作二月壬子(?)改元[63]
  14. ^ 《唐会要》及《全唐文》作九月五日改元[66]
  15. ^ 武则天改夏历十一月为正月,夏历十二月为腊月,夏历正月为一月[70]
  16. ^ 《唐会要》作九月九日改元[75]
  17. ^ 《唐会要》作五月十日改元[78]
  18. ^ 《唐会要》作三月一日改元[81]
  19. ^ 《唐会要》作九月二十九日改元[84]
  20. ^ 万岁通天年号启用时间以《旧唐书》、《唐会要》为准[87];《新唐书》作三月丁巳(十六日)改元[88]
  21. ^ 《资治通鉴》作九月壬辰(?)改元[91]
  22. ^ 《唐会要》作正月五日改元[99]
  23. ^ 《唐会要》作十月二十三日改元[101]
  24. ^ 《新唐书》作正月甲辰(二十三日)改元[103],《唐会要》作正月五日改元[104]
  25. ^ 《唐会要》作正月二十四日继位,二月五日复国号为唐[106]
  26. ^ 《唐会要》作七月五日继位[113]
  27. ^ 《唐会要》作三月五日改元[123]
  28. ^ 《唐会要》作闰四月九日改元[125]
  29. ^ 《旧唐书》、《新唐书》作四月乙丑(十六日)改元[130][131]
  30. ^ 《唐会要》作四月二十一日继位[132]
  31. ^ 《唐会要》作七月二十日改元[134]
  32. ^ 永泰年号启用时间以《旧唐书》为准[137];《资治通鉴》作正月癸卯(十一日)改元[138]
  33. ^ 《唐会要》作十月十二日改元[141]
  34. ^ 《唐会要》作正月继位[149];《旧唐书》作正月丙午(?)继位[150]
  35. ^ 长庆年号启用日期以《旧唐书》及《全唐文》为准[151];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作正月戊戌朔,辛丑为初四日[154]
  36. ^ 《旧唐书》作正月癸酉(二十三日)继位[155]
  37. ^ 《旧唐书》作正月乙巳(?)改元[158],《全唐文》作正月十三日改元[159]
  38. ^ 《新唐书》作正月辛巳(四日)继位[163]
  39. ^ 《旧唐书》作正月庚戌(?)改元[166]
  40. ^ 《旧唐书》作三月二日继位[167];《新唐书》作三月甲子(二十三日)继位[168];《唐会要》作三月二十二日继位[169]
  41. ^ 《旧唐书》作正月戊申(十一日)改元[171]
  42. ^ 《新唐书》作八月癸巳(十日)继位[172]
  43. ^ 《旧唐书》作十一月丁丑(?)改元[175]
  44. ^ 《旧唐书》作七月二十日继位[178]
  45. ^ 《旧唐书》作二月戊子(二十日)改元[187]
  46. ^ 《旧唐书》作正月丙午朔(一日)改元[191]
  47. ^ 《全唐文》作四月十五日改元[195],《旧唐书》作四月甲戌(二十二日)改元[196];《新唐书》作四月丙子(二十四日)改元[197]
  48. ^ 蜀王王建使用至天复八年正月九日[198],晋王李克用使用至天复七年[199]
  49. ^ 吴王杨渥、杨隆演使用至天祐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201],晋王李存勗使用至天祐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202]

参考资料

  1. ^ 徐俊 2004,第179-261页.
  2. ^ 王晓 2015,第21-30页.
  3. ^ 王晓 2015,第31-40页.
  4. ^ 4.0 4.1 4.2 李志贤 1998,第9页.
  5. ^ 5.0 5.1 王寿南 2020,第280页.
  6. ^ 貞觀政要.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7. ^ 7.0 7.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地理一. 维基文库, 18. 乾封,隋博城县。……乾封元年,高宗封泰山,改为乾封县。 
  8. ^ 8.0 8.1 8.2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泉貨. 维基文库, 89. 乾封元年五月二十三日。盗铸转多。遂改铸新文曰乾封泉宝。……至乾元元年七月十六日诏:“……宜听于诸监别铸一当十钱。其文曰乾元重宝。……” 
  9. ^ 9.0 9.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文藝下. 维基文库, 128. 〔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𣲗、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10. ^ 何磊 2006,第193页.
  11. ^ 王晓 2015,第28页.
  12. ^ 孙英刚. 無年號與改正朔_安史之亂中肅宗重塑正統的努力——兼論曆法與中古政治之關係. 人文杂志2013年第2期. 
  13. ^ 段勇 2006,第25-28页.
  14.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太宗上. 维基文库, 2. 〔武德九年〕八月癸亥,高祖传位于皇太子,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 
  15.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太宗. 维基文库, 2. 〔武德九年〕八月甲子,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贞观元年正月乙酉,改元。 
  16. ^ 16.0 16.1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七. 维基文库, 191. 〔武德九年八月〕癸亥,制传位于太子;太子固辞,不许。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赦天下。 
  17. ^ 17.0 17.1 17.2 17.3 李崇智 2004,第98页.
  18.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祖. 维基文库, 1. 〔义宁二年五月〕甲子,高祖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命刑部尚书萧造兼太尉,告于南郊,大赦天下,改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 
  19. ^ 19.0 19.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太宗上. 维基文库, 2. 贞观元年春正月乙酉,改元。 
  20. ^ 段勇 2006,第28-31页.
  21. ^ 段勇 2006,第31页.
  22. ^ 22.0 22.1 李兆洛 1970,第11页.
  23. ^ 23.0 23.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上. 维基文库, 4.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甲戌朔,皇太子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永徽元年春正月辛丑朔,上不受朝,诏改元。 
  24. ^ 段勇 2006,第31-33页.
  25. ^ 25.0 25.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上. 维基文库, 4. 〔永徽七年正月〕壬申,大赦,改元为显庆。 
  26. ^ 26.0 26.1 顾炎武. 链接至维基文库 雜論名義二. 维基文库, 23. 唐中宗讳显,玄宗讳隆基,唐人凡追称高宗显庆年号多云“明庆”,永隆年号多云“永崇”。 
  27. ^ 27.0 27.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 维基文库, 3. 〔龙朔元年〕二月乙未,改元,赦洛州。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李崇智 2004,第99页.
  29.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上. 维基文库, 4. 龙朔元年三月丙申朔,改元。 
  30. ^ 30.0 30.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上. 维基文库, 4. 〔龙朔三年〕十二月庚子,诏改来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 
  31. ^ 31.0 31.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麟德三年正月〕壬申,御朝觐坛受朝贺。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元年。 
  32. ^ 32.0 32.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乾封三年二月〕丙寅,以明堂制度历代不同,汉、魏以还,弥更讹舛,遂增损古今,新制其图。下诏大赦,改元为总章元年。 
  33. ^ 陈灵海 2012,第63页.
  34.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乾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改为总章。 
  35.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 维基文库, 3. 〔总章元年〕三月庚寅,大赦,改元。 
  36. ^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十七. 维基文库, 201. 〔总章元年〕朝廷议明堂制度略定,三月,庚寅,赦天下,改元。 
  37. ^ 37.0 37.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总章三年〕三月甲戌朔,大赦天下,改元为咸亨元年。 
  38. ^ 王晓 2015,第11-12页.
  39. ^ 39.0 39.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咸亨五年〕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简公为宣皇帝,懿王为光皇帝,太祖武皇帝为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皇帝为文武圣皇帝,太穆皇后为太穆神皇后,文德皇后为文德圣皇后。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改咸亨五年为上元元年,大赦。 
  40. ^ 王晓 2015,第16页.
  41. ^ 41.0 41.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上元三年十一月〕壬申,以陈州言凤凰见于宛丘,改上元三年曰仪凤元年,大赦。 
  42.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上元三年十一月三日,改为仪凤。 
  43. ^ 43.0 43.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仪凤四年〕六月辛亥,制大赦天下,改仪凤四年为调露元年。 
  44. ^ 陈灵海 2012,第69页.
  45.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仪凤三年四月〕戊申,大赦,改来年正月一日为通乾。……十二月,诏停明年“通乾”之号,以反语不善故也。 
  46.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仪凤三年四月二十二日,敕改来年正月一日为通乾元年,十二月十日敕停不行。 
  47. ^ 47.0 47.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调露二年八月〕乙丑,立英王哲为皇太子。改调露二年为永隆元年,赦天下,大酺三日。 
  48. ^ 48.0 48.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 维基文库, 3. 〔开耀元年九月〕乙丑,改元,赦定襄军及诸道缘征官吏兵募。 
  49.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永隆二年〕冬十月丙寅朔,日有蚀之。乙丑,改永隆二年为开耀元年。 
  50. ^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十八. 维基文库, 202. 〔开耀元年九月〕壬戌,裴行俭等献定襄之俘。乙丑,改元。 
  51.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永隆二年十月六日,改为开耀。 
  52. ^ 52.0 52.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5. 〔永淳元年〕二月癸未,以太子诞皇孙满月,大赦。改开耀二年为永淳元年,大酺三日。 
  53.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开耀二年二月十三日,改为永淳。 
  54. ^ 54.0 54.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 维基文库, 3.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改元,大赦。是夕,皇帝崩于贞观殿,年五十六。 
  55.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高宗下. 维基文库, 4. 〔永淳二年〕十二月己酉,诏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 
  56. ^ 王晓 2015,第15页.
  57.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6.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显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 
  58.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弘道元年十二月六日,即位。 
  59. ^ 59.0 59.1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十九. 维基文库, 203. 〔弘道元年十二月〕甲子,中宗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光宅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嗣圣,赦天下。 
  60.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光宅元年正月癸未,改元嗣圣。 
  61. ^ 61.00 61.01 61.02 61.03 61.04 61.05 61.06 61.07 61.08 61.09 61.10 61.11 61.12 61.13 李崇智 2004,第100页.
  62. ^ 62.0 62.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6. 〔嗣圣元年二月〕己未,立豫王轮为皇帝,令居于别殿。大赦天下,改元文明。 
  63. ^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十九. 维基文库, 203. 〔文明元年二月〕壬子,以永平郡王成器为皇太子,睿宗之长子也。赦天下,改元文明。 
  64. ^ 王晓 2015,第13-14页.
  65. ^ 65.0 65.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光宅元年〕九月甲寅,大赦,改元。 
  66.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皇后. 维基文库, 3. 文明元年九月五日,改为光宅。 
    董诰. 链接至维基文库 改元光宅赦文. 维基文库, 96. ……可大赦天下,改文明元年为光宅元年。自九月五日昧爽已前,…… 
  67. ^ 67.0 67.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垂拱元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 
  68. ^ 王晓 2015,第14页.
  69. ^ 69.0 69.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永昌元年正月乙卯,享于万象神宫,大赦,改元,赐酺七日。 
  70. ^ 70.0 70.1 70.2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二十. 维基文库, 204. 〔天授元年〕十一月,庚辰朔,日南至。太后享万象神宫,赦天下。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 
  71. ^ 71.0 71.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6. 〔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 
  72. ^ 72.0 72.1 72.2 何磊 2006,第189页.
  73. ^ 73.0 73.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长寿元年〕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大赦,改元如意。 
  74. ^ 74.0 74.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长寿元年九月〕庚子,大赦,改元。 
  75.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皇后. 维基文库, 3. 如意元年九月九日,改为长寿。 
  76. ^ 76.0 76.1 王晓 2015,第37页.
  77. ^ 77.0 77.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延载元年〕五月甲午,加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改元,赐酺七日。 
  78.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皇后. 维基文库, 3. 长寿三年五月十日,改为延载。 
  79. ^ 何磊 2006,第189-190页.
  80. ^ 80.0 80.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天册万岁元年正月辛巳,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改元证圣。 
  81.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皇后. 维基文库, 3. 延载二年三月一日,改为证圣。 
  82. ^ 82.0 82.1 82.2 何磊 2006,第190页.
  83. ^ 83.0 83.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天册万岁〕九月甲寅,祀南郊。加号天册金轮大圣皇帝。大赦,改元,赐酺九日。 
  84.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皇后. 维基文库, 3. 证圣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改为天册万岁。 
  85. ^ 85.0 85.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万岁通天元年腊月甲戌,如神岳。甲申,封于神岳。改元曰万岁登封。 
  86. ^ 86.0 86.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6. 〔万岁登封〕夏四月,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为万岁通天,大酺七日。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皇后. 维基文库, 3. 万岁登封元年四月一日,改为万岁通天。 
  87. ^ 程龙 2002,第175-176页.
  88.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万岁通天元年三月〕丁巳,复作明堂,改曰通天宫。大赦,改元,赐酺七日。 
  89. ^ 何磊 2006,第190-191页.
  90. ^ 90.0 90.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神功元年〕九月壬寅,大赦,改元,赐酺七日。 
  91. ^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二十二. 维基文库, 206. 〔神功元年〕九月,壬辰,大享通天宫,大赦,改元。 
  92. ^ 何磊 2006,第191页.
  93. ^ 93.00 93.01 93.02 93.03 93.04 93.05 93.06 93.07 93.08 93.09 93.10 李崇智 2004,第101页.
  94. ^ 94.0 94.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圣历元年正月甲子,大赦,改元,赐酺九日。 
  95. ^ 何磊 2006,第191-192页.
  96. ^ 96.0 96.1 96.2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6. 〔圣历三年〕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停金轮等尊号,大酺五日。……冬十月甲寅,复旧正朔,改一月为正月,仍以为岁首,正月依旧为十一月,大赦天下。 
  97. ^ 97.0 97.1 何磊 2006,第192页.
  98. ^ 98.0 98.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长安元年正月丁丑,改元大足。 
  99.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皇后. 维基文库, 3. 久视二年正月五日,改为大足。 
  100. ^ 100.0 100.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长安元年〕十月壬寅,如京师。辛酉,大赦,改元。 
  101.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皇后. 维基文库, 3. 大足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改为长安。 
  102. ^ 102.0 102.1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二十三. 维基文库, 207. 神龙元年春,正月,壬午朔,赦天下,改元。〈《考异》曰:《新纪》:“长安五年,正月,壬午,大赦;甲子,太子监国,改元。”按《则天实录》:“神龙元年,正月,壬午朔,大赦,改元。”《旧纪》、《唐历》、《统纪》、《会要》皆同。《纪年通谱》亦以神龙为武后年号,中宗因之。《新纪》误也。〉……丙午,中宗即位,赦天下。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二十四. 维基文库, 208. 〔神龙元年二月〕甲寅,复国号曰唐。 
  103.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則天皇后. 维基文库, 4. 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甲辰,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 
  104.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皇后. 维基文库, 1. 久视二年正月五日,改为大足。 
  105. ^ 何磊 2006,第192-193页.
  106.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即位于通天宫端扆殿。二月五日,国号依旧称大唐。 
  107. ^ 107.0 107.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中宗. 维基文库, 7. 〔神龙三年九月〕庚子,上皇帝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后尊号曰顺天翊圣,大赦天下,改元为景龙。 
  108. ^ 108.0 108.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中宗. 维基文库, 7. 〔景龙四年六月〕甲申,发丧于太极殿,宣遗制。皇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唐隆。……丁亥,皇太子即帝位于柩前,时年十六。 
  109. ^ 锺渊映.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6. 《玉海》云:“或曰唐元、唐兴、唐安。”盖开元、天宝之间避讳改称者,而《唐会要》、《唐大诏令》皆书唐隆。 
  110. ^ 110.0 110.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睿宗. 维基文库, 7. 〔景龙四年六月〕甲辰,……少帝逊于别宫。是日即皇帝位,……己巳,册平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改元为景云。 
  111. ^ 111.0 111.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睿宗. 维基文库, 7. 〔景云三年正月〕己丑,大赦天下,改元为太极。 
  112. ^ 112.0 112.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睿宗. 维基文库, 7. 〔太极元年〕五月戊寅,亲祀北郊。辛未,大赦天下,改元为延和。 
  113.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延和元年七月五日,即位。 
  114. ^ 114.0 114.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睿宗. 维基文库, 6. 〔延和元年〕八月庚子,帝传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甲辰,大赦天下,改元为先天。 
  115. ^ 王晓 2015,第12-13页.
  116. ^ 116.00 116.01 116.02 116.03 116.04 116.05 116.06 116.07 116.08 116.09 李崇智 2004,第102页.
  117. ^ 117.0 117.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玄宗上. 维基文库, 8. 〔先天二年〕十二月庚寅朔,大赦天下,改元为开元。 
  118. ^ 118.0 118.1 118.2 118.3 刘新方 2009,第27页.
  119. ^ 119.0 119.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玄宗下. 维基文库, 9. 天宝元年春正月丁未朔,大赦天下,改元。……〔天宝〕三载正月丙辰朔,改年为载。……〔天宝十五载〕八月癸未朔,御蜀都府衙。……癸巳,灵武使至,始知皇太子即位。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称诰。 
  120. ^ 王晓 2015,第16-17页.
  121. ^ 121.0 121.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肅宗. 维基文库, 10. 〔至德元载七月〕甲子,上即皇帝位于灵武。……下制曰:“……乃以七月甲子,即皇帝位于灵武。敬崇徽号,上尊圣皇曰上皇天帝,所司择日昭告上帝。朕以薄德,谬当重位,既展承天之礼,宜覃率士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元曰至德。……” 
  122. ^ 122.0 122.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肅宗. 维基文库, 10. 〔至德三载二月〕丁未,御明凤门,大赦天下,改至德三载为乾元元年。 
  123.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至德三载三月五日,改为乾元。 
  124. ^ 124.0 124.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肅宗. 维基文库, 10. 〔乾元三年闰四月〕己卯,以星文变异,上御明凤门,大赦天下,改乾元为上元。 
  125.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乾元三年闰四月九日,改为上元。 
  126. ^ 126.0 126.1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三十八. 维基文库, 222. 〔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制去尊号,但称皇帝;去年号,但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月皆以所建为数。 
  127. ^ 127.0 127.1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三十八. 维基文库, 222. 〔宝应元年四月〕甲子,制改元;复以建寅为正月,月数皆如其旧;赦天下。……己巳,代宗即位。 
  128. ^ 周绍良 (编). <附唐肅宗> 元年〇〇一 唐右金吾郎將馬君夫人燉煌令狐氏墓志銘並序. 唐代墓誌彙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1750. ISBN 978-7-5325-1078-8. ……以上元二年七月廿二日终于私第,春秋五十……以元年建子月廿一日措于岐山阳遂乡之三时原,礼也。 
  129. ^ 唐凉国夫人王氏墓发掘简报. 文博. 2016. 维二年秋九月壬午朔五日景戌,故凉国夫人王氏薨,以天正岁建子月四日乙酉,皇帝思保母之遗爱,怀鞠养之深慈,诏有司中使内常侍窦元意遣奠于郊。 
  130.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肅宗. 维基文库, 10. 乙丑,诏皇太子监国。又曰:“上天降宝,献自楚州,因以体元,叶乎五纪。其元年宜改为宝应,建巳月为四月,余月并依常数,仍依旧以正月一日为岁首。” 
  131.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肅宗. 维基文库, 6. 〔宝应元年四月〕乙丑,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年为宝应元年,复以正月为岁首,建巳月为四月。 
  132.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宝应元年四月二十一日,即位。 
  133. ^ 133.0 133.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代宗. 维基文库, 11. 〔宝应二年七月〕壬子,御宣政殿宣制,改元曰广德,大赦天下,常赦不原者咸赦除之。 
  134.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宝应二年七月二十日,改为广德。 
  135. ^ 刘海波 2017,第102页.
  136. ^ 136.0 136.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代宗. 维基文库, 11. 永泰元年正月癸巳朔,制曰:“……今将大振纲维,益明惩劝,肇举改元之典,弘敷在宥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广德三年为永泰元年。” 
  137. ^ 陈灵海 2012,第66页.
  138. ^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三十九. 维基文库, 223. 〔永泰元年〕春,正月,癸卯朔,改元;赦天下。 
  139. ^ 139.0 139.1 刘海波 2017,第106页.
  140. ^ 140.0 140.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代宗. 维基文库, 11. 〔永泰二年十一月〕甲子,日长至,上御含元殿,下制大赦天下,改永泰二年为大历元年。 
  141.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永泰二年十月十二日,改为大历。 
  142. ^ 142.0 142.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德宗上. 维基文库, 12. 大历十四年五月辛酉,代宗崩。癸亥,即位于太极殿。……建中元年春正月丁卯朔,御含元殿,改元建中。 
  143. ^ 143.0 143.1 143.2 143.3 143.4 143.5 143.6 李崇智 2004,第103页.
  144. ^ 144.0 144.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德宗上. 维基文库, 12. 兴元元年春正月癸酉朔,上在奉天行宫受朝贺。诏曰:“……可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为兴元元年。……” 
  145. ^ 145.0 145.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德宗上. 维基文库, 12. 贞元元年正月丁酉朔,御含元殿受朝贺,礼毕,宣制大赦天下,改元贞元。 
  146. ^ 洪迈. 链接至维基文库 紀年用先代號. 维基文库, 16. 唐德宗以建中、兴元之乱,思太宗贞观、明皇开元为不可跂及,故改年为贞元,各取一字以法象之。 
  147. ^ 147.0 147.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順宗. 维基文库, 14.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癸巳,德宗崩,丙申,即位于太极殿。……〔八月〕辛丑,诰:“有天下传归于子,前王之制也。……宜以今月九日册皇帝于宣政殿。国有大命,恩俾惟新,宜因纪元之庆,用覃在宥之泽。宜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 
  148. ^ 148.0 148.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憲宗上. 维基文库, 14. 〔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丁酉朔,受内禅。乙巳,即皇帝位于宣政殿。……元和元年春正月丙寅朔,皇帝率群臣于兴庆宫奉上太上皇号曰应乾圣寿太上皇。丁卯,御含元殿受朝贺。礼毕,御丹凤楼,大赦天下,改元曰元和。 
  149.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上. 维基文库, 1. 〔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 
  150.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穆宗上. 维基文库, 16. 〔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丙午,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东序。 
  151. ^ 151.0 151.1 151.2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穆宗. 维基文库, 16. 长庆元年正月己亥朔,上亲荐献太清宫、太庙。是日,法驾赴南郊。日抱珥,宰臣贺于前。辛丑,祀昊天上帝于圆丘,即日还宫,御丹凤楼,大赦天下。改元长庆。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穆宗. 维基文库, 8. 〔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闰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长庆元年正月……辛丑,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 
    董诰. 链接至维基文库 南郊改元德音. 维基文库, 66. ……可大赦天下,改元和十六年为长庆元年。自正月三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已下,…… 
  152. ^ 吴超 2013,第101-108页.
  153. ^ 顾方肃.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故趙氏夫人墓誌銘. 维基文库. 以元和十五年少帝即位,二月五日改号为永新元年…… 
  154. ^ 陈垣 1999,第104页.
  155.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敬宗. 维基文库, 17上. 〔长庆〕四年正月壬申,穆宗崩。癸酉,皇太子即位柩前,时年十六。 
  156. ^ 156.0 156.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敬宗. 维基文库, 8. 〔长庆〕四年正月,穆宗崩。……丙子,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宝历元年正月……辛亥,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 
  157. ^ 157.0 157.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文宗. 维基文库, 8. 宝历二年十二月,敬宗崩,……乙巳,江王即皇帝位于宣政殿。……大和元年二月乙巳,大赦,改元。 
  158.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文宗上. 维基文库, 17上. 大和元年春正月癸亥朔。……乙巳,御丹凤楼,大赦,改元大和。 
  159. ^ 董诰. 链接至维基文库 太和改元赦文. 维基文库, 75. ……可大赦天下,改宝历三年为太和元年。正月十三日昧爽已前,…… 
  160. ^ 钱大昕.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書二. 维基文库, 42. 太和元年 “太”当作“大”。予见唐石刻书文宗年号皆是“大”字,与魏明帝、晋海西公、后魏孝文、吴杨溥称太和者各别。今刊本新旧史皆误为太矣。 
  161. ^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李崇智 2004,第104页.
  162. ^ 162.0 162.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文宗下. 维基文库, 17下. 开成元年正月辛丑朔,帝常服御宣政殿受贺,遂宣诏大赦天下,改元开成。 
  163.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武宗. 维基文库, 8. 〔开成五年正月〕辛巳,即皇帝位于柩前。 
  164.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武宗. 维基文库, 18上. 〔开成五年正月〕四日,文宗崩,宣遗诏:皇太弟宜于柩前即皇帝位,宰相杨嗣复摄冢宰。十四日,受册于正殿,时年二十七。 
  165. ^ 165.0 165.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武宗. 维基文库, 8. 会昌元年正月……辛巳,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 
  166.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武宗. 维基文库, 18上. 会昌元年正月壬寅朔。庚戌,有事于郊庙,礼毕,御丹凤楼,大赦,改元。 
  167.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宣宗. 维基文库, 18下. 会昌六年三月一日,开宗疾笃,遗诏立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翌日,柩前即帝位,改今名,时年三十七。 
  168.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宣宗. 维基文库, 8. 〔会昌六年〕三月甲子,即皇帝位于柩前。 
  169.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帝號下. 维基文库, 2. 会昌六年丙寅三月二十一日,武宗不豫,立皇太叔,勾当军国政事。翌日,即位,改名忱。 
  170. ^ 170.0 170.1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六十四. 维基文库, 248. 〔会昌六年三月〕甲子,上崩。以李德裕摄冢宰。丁卯,宣宗即位。……大中元年春,正月,甲寅,上祀圜丘,赦天下,改元。 
  171.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宣宗. 维基文库, 18下. 大中元年春正月戊戌朔,……戊申,皇帝有事于郊庙,礼毕,御丹凤门,大赦,改元。 
  172.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懿宗. 维基文库, 8. 〔大中十三年八月〕癸巳,即皇帝位于柩前。 
  173.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懿宗. 维基文库, 19上. 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宣遗诏立为皇太子监国,改今名。十三日,柩前即帝位,年二十七。 
  174. ^ 174.0 174.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懿宗. 维基文库, 8. 〔咸通元年〕十一月丙子,朝享于太庙。丁丑,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 
  175.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懿宗. 维基文库, 19上. 〔咸通元年〕十一月丙午朔。丁未,上有事于郊庙,礼毕,御丹凤门,大赦,改元。 
  176.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懿宗. 维基文库, 19上. 宣宗制《泰边陲乐曲词》有“海岳晏咸通”之句。又大中末,京城小儿叠布渍水,纽之向日,谓之拔晕。帝果以郓王即大位,以咸通为年号。 
  177. ^ 曹辉 2017,第38页.
  178.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僖宗. 维基文库, 19下. 〔咸通〕十四年七月,懿宗大渐。其月十八日,制曰……是日,懿宗崩。二十日,即皇帝位于柩前,时年十二。 
  179.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懿宗. 维基文库, 8. 咸通十四年七月,懿宗疾大渐,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刘行深、韩文约立普王为皇太子。辛巳,即皇帝位于柩前。 
  180. ^ 180.0 180.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僖宗. 维基文库, 19下. 〔乾符元年〕十一月丙戌朔。庚寅,上有事于宗庙,礼毕,御丹凤门,大赦,改元为乾符。 
  181. ^ 181.00 181.01 181.02 181.03 181.04 181.05 181.06 181.07 181.08 181.09 181.10 181.11 李崇智 2004,第105页.
  182. ^ 182.0 182.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僖宗. 维基文库, 19下. 广明元年春正月乙卯朔,上御宣政殿,制曰:“……可改乾符七年为广明元年。……” 
  183. ^ 183.0 183.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僖宗. 维基文库, 19下. 〔中和元年〕七月丁未朔。乙卯,车驾至西蜀。丁巳,御成都府廨,改广明二年为中和元年,大赦天下。 
  184. ^ 184.0 184.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僖宗. 维基文库, 19下. 〔光启元年〕三月丙辰朔。丁卯,车驾至京师。己巳,御宣政殿,大赦,改元光启。 
  185. ^ 王晓 2015,第39页.
  186. ^ 186.0 186.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僖宗. 维基文库, 9. 〔文德元年二月〕庚寅,谒于太庙,大赦,改元。 
  187.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僖宗. 维基文库, 19下. 〔文德元年二月〕戊子,上御承天门,大赦,改元文德。 
  188. ^ 188.0 188.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昭宗上. 维基文库, 20上. 〔文德元年〕三月六日,宣遗诏立为皇太弟。八日,柩前即位,时年二十二。……龙纪元年春正月癸巳朔,上御武德殿受朝贺,宣制大赦,改元。 
  189. ^ 189.0 189.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昭宗上. 维基文库, 20上. 大顺元年春正月戊子朔,御武德殿受朝贺。宰臣百僚上徽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礼毕,大赦,改元大顺。 
  190. ^ 190.0 190.1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僖宗. 维基文库, 9. 〔景福元年正月〕丙寅,大赦,改元。 
  191.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昭宗上. 维基文库, 20上. 景福元年春正月丙午朔,上御武德殿受朝贺,大赦,改元景福。 
  192. ^ 192.0 192.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昭宗上. 维基文库, 20上. 乾宁元年春正月乙丑朔,上御武德殿受朝,宣制大赦,改元乾宁。 
  193. ^ 193.0 193.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昭宗上. 维基文库, 20上. 〔光化元年〕八月戊戌朔。己未,车驾自华还京师。甲子,御端门,大赦,改元光化。 
  194. ^ 194.0 194.1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七十八. 维基文库, 262. 〔天复元年四月〕丁丑,赦天下,改元。 
  195. ^ 董诰. 链接至维基文库 改元天復赦文. 维基文库, 92. ……可大赦天下,改光化四年为天复元年。四月十五日昧爽已前,…… 
  196.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昭宗. 维基文库, 20上. 〔天复元年四月〕甲戌,天子有事于宗庙。是日,御长乐门,大赦天下,改元天复。 
  197.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昭宗. 维基文库, 10. 〔天复元年四月〕丙子,大赦,改元。 
  198. ^ 吴任臣. 链接至维基文库 前蜀二. 维基文库, 36. 武成元年春正月癸酉朔,……壬午,大赦境内,改元武成。〈赦文曰:……纪年定历,既正鸿名;布泽行春,式和均气。可大赦天下,改唐天复八年为大蜀武成元年。……〉 
  199.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本紀一. 维基文库, 4. 〔天复〕四年,梁迁唐都于洛阳,改元曰天祐。克用以谓劫天子以迁都者梁也,天祐非唐号,不可称,乃仍称天复。……〔七年〕是岁,梁灭唐,克用复称天祐四年。 
  200. ^ 200.0 200.1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昭宗. 维基文库, 20上. 〔天祐元年闰四月〕乙巳,上御光政门,大赦,制曰:“……可大赦天下,改天复四年为天祐元年……” 
  201. ^ 吴任臣. 链接至维基文库 吳二高祖世家. 维基文库, 2. 〔武义元年〕夏四月戊戌朔,温奉玉册、宝绶尊王即吴国王位,改天祐十六年为武义元年。 
  202. ^ 薛居正.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書五莊宗本紀三. 维基文库, 5. 〔同光元年〕夏四月己巳,帝升坛,祭告昊天上帝,遂即皇帝位,文武臣僚称贺。礼毕,御应天门宣制:改天祐二十年为同光元年。 
  203. ^ 刘新方 2009,第28页.
  204.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哀帝. 维基文库, 20下. 天祐元年八月十二日,昭宗遇弑。……丙午,大行皇帝大殓,皇太子柩前即皇帝位。 
  205. ^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後梁紀一. 维基文库, 266. 〔开平元年三月〕甲辰,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四月〕甲子,……王被衮冕,即皇帝位。……戊辰,大赦,改元,国号大梁。 
  206. ^ 貞觀之治.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7. 
  207. ^ 张舜徽. 資治通鑑(46)貞觀之治.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 
  208. ^ 柏杨. 柏楊版資治通鑑(46)貞觀之治.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8. 
  209. ^ 司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紀十五. 维基文库, 199. 有洛阳人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上命立斩之。无忌与褚遂良同心辅政,上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之,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210. ^ 张舜徽. 資治通鑑(47)永徽之政.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 
  211. ^ 杨忆频. 形象與真相──唐中宗朝史事探析 (PDF). 国立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20). 
  212. ^ 程凯丽. 鍾紹京與唐隆政變關係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213. ^ 王寿南 2020,第285页.
  214. ^ 张舜徽. 資治通鑑(51)開元之治.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 
  215. ^ 柏杨. 柏楊版資治通鑑(51)開元盛世.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9. 
  216. ^ 王寿南 2020,第287页.
  217. ^ 天寶之亂.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218. ^ 彭铁翔. 試論「天寶之亂」的原因.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6期. 
  219. ^ 张舜徽. 資治通鑑(56)永貞革新.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 
  220. ^ 王寿南 2020,第289页.
  221. ^ 柏杨. 柏楊版資治通鑑(57)元和中興.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0. 
  222. ^ 王寿南 2020,第300页.
  223. ^ 袁枢. 链接至维基文库 宦官弒逆(甘露之變附). 维基文库, 35. 
  224. ^ 甘露之變.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225. ^ 张舜徽. 資治通鑑(59)甘露政變.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 
  226. ^ 柏杨. 柏楊版資治通鑑(59)甘露事變.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0. 
  227. ^ 于辅仁. 會昌法難及其疑問之破釋. 五台山研究1994年第1期. 
  228. ^ 李庆. 「會昌法難」研究——多角度透視政治與宗教的張力. 贵州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29. ^ 柏杨. 柏楊版資治通鑑(60)大中之治.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1. 
  230. ^ 明海伟. 貞觀十八學士對唐初文學的影響考辯.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231.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藝文三. 维基文库, 49. 《开元十八学士图》,开元人。 
  232. ^ 刘琳. 唐開元十八學士考. 吉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33. ^ 杨曾文. 唐代「開元三大士」及其譯經.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34. ^ 张雅青. 論大曆十才子. 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5月硕士学位论文. 
  235. ^ 杜晓勤. 從「盛唐之音」到盛世悲鳴一開天詩壇風貌的另一考察維度. 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6期. 
  236. ^ 蒋寅. 大曆詩人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01117002. 
  237. ^ 蒋寅. 大曆詩風. 凤凰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07293552. 
  238. ^ 严羽. 链接至维基文库 詩體. 维基文库, 1. 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 
  239. ^ 徐鸿. 元和詩風與中唐理性之回歸. 文学教育2012年第7期. 
  240. ^ 邓新跃. 元和詩風新變的文學史意義. 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241. ^ 宋立英. 元和詩壇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32556083. 
  242. ^ 李肇. 链接至维基文库 卷下. 维基文库. 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 
  243. ^ 吴兢. 链接至维基文库 貞觀政要. 维基文库. 
  244. ^ 长孙无忌. 链接至维基文库 唐律疏議. 维基文库. 
  245. ^ 黄一农. 中國史曆表朔閏訂正舉隅──以唐《麟德曆》行用時期為例 (PDF). 汉学研究中心.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7). 
  246. ^ 瞿昙悉达. 链接至维基文库 開元占經. 维基文库. 
  247. ^ 郭洪耀、张海陵. 《廣濟方》輯校.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2022-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1). 
  248. ^ 孙樵. 链接至维基文库 讀開元雜報. 维基文库, 3. 
  249. ^ 萧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大唐開元禮. 维基文库. 
  250. ^ 王仁裕. 链接至维基文库 開元天寶遺事. 维基文库. 
  251. ^ 智昇. 開元釋教錄 (PDF). 国立台湾大学佛学数位图书馆.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20). 
  252. ^ 郑綮. 链接至维基文库 開天傳信記. 维基文库. 
  253. ^ 圆照. 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 (PDF). 国立台湾大学佛学数位图书馆.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06-28). 
  254. ^ 李吉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元和郡縣圖志. 维基文库. 
  255. ^ 林宝. 链接至维基文库 元和姓纂. 维基文库. 
  256. ^ 白居易. 链接至维基文库 白氏長慶集. 维基文库. 
  257. ^ 佚名. 链接至维基文库 會昌解頤錄. 维基文库. 
  258. ^ 王溥.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48. 天授元年十月二十九日。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至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一日。并改为开元寺。 
  259. ^ 景雲鐘. 西安碑林博物馆.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260. ^ 會盟古碑重現輝煌. 光明网.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261. ^ 開成石經. 西安碑林博物馆.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7). 
  262. ^ 孙清元. 唐中和銅鐘略談. 丹阳新闻网.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8). 
  263. ^ 263.0 263.1 张建功. 唐代大曆、建中錢探微. 收藏2010年第11期. 
  264. ^ 周昆宁. 會昌開元錢研究. 中国钱币2001年第1期. 
  265. ^ 霍宏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唐代咸通玄寶考. 中国钱币2011年第3期. 
  266. ^ 266.0 266.1 史念海. 唐代歷史地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12. 
  267. ^ 乐史. 链接至维基文库 河北道二. 维基文库, 53. 武德县……旧二十乡,今五乡。本周司寇苏忿生之州邑。……大业二年,改邢丘为安昌县。唐武德二年,改安昌为武德县。 
  268. ^ 李吉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嶺南道四. 维基文库, 37. 武德四年平萧铣,析桂林立武德县,仍于县理重置象州。 
  269. ^ 李吉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關內道一. 维基文库, 1. 〔长安县〕乾封元年,分置乾封县,理怀直坊,长安三年废。 
  270. ^ 李吉甫. 链接至维基文库 關南道一. 维基文库, 5. 〔登封县〕高宗将有事于中岳,分阳城、缑氏置嵩城县,万岁登封元年,则天因封岳,改为登封。 
  271.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玄宗下. 维基文库, 9. 〔天宝三载〕三月庚午,武威郡上言:番禾县天宝山有醴泉涌出,岭石化为瑞麰,远近贫乏者取以给食。改番禾为天宝县。 
  272.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地理五. 维基文库, 31. 至德,至德二载析鄱阳、秋浦置,隶浔阳郡,乾元元年隶饶州。 
  273. ^ 乐史. 链接至维基文库 關西道三. 维基文库, 27. 乾祐县:西南三百五十里,旧三乡,今四乡。本汉洵阳县地。唐通天元年,分丰阳县及招谕左绵等谷逃户,以置安业县。景龙三年,改属雍州。景云元年,复隶商州。乾元三年,改为乾元县,仍属京兆府。寻又归商州。汉乾祐二年,又属京兆,便以年号名县。 
  274. ^ 乐史. 链接至维基文库 江南東道二. 维基文库, 90. 〔江宁县〕上元二年,以童谣之言改为上元县。 
  275. ^ 李吉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山南道三. 维基文库, 22. 〔兴元府〕兴元元年,因德宗迁幸〔梁州〕,改为兴元府。 
  276. ^ 刘昫. 链接至维基文库 地理三. 维基文库, 20. 宝应,汉平安县,属广陵国。武德四年,置仓州,领安宜一县。七年,州废,县属楚州。肃宗上元三年建巳月,于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因改元宝应,仍改安宜为宝应。 
  277. ^ 曹辉 2017,第54-55页.
  278. ^ 李吉甫. 链接至维基文库 江南道五. 维基文库, 29. 大历县,本汉营道县地,大历二年观察使韦之晋奏析延唐县于州东置,因年号为名。 
  279. ^ 欧阳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地理三. 维基文库, 29. 乾符,本鲁城,乾符元年生野稻水谷二千余顷,燕、魏饥民就食之,因更名。 

参考书籍

  • 李兆洛. 歷代紀元編. 台湾中华书局. 1970-03. 
  • 李志贤. 武則天的「改制」及其評價 历史教学1998年第3期. 历史教学社. 1998-03. ISSN 0457-6241. 
  • 陈垣. 二十史朔閏表. 中华书局. 1999-07. ISBN 7101008925. 
  • 徐俊. 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1. ISBN 9787562222774. 
  • 程龙. 「萬歲通天」改元考 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2. ISSN 1002-7963. 
  •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修訂本). 中华书局. 2004-12. ISBN 9787101090185. 
  • 段勇. 隋唐相關年號內涵考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06-05. 
  • 何磊. 武周年號考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3期. 洛阳理工学院. 2006-06. ISSN 1672-1306. 
  • 刘新方. 《周易》與唐代帝王年號關係考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6期. 洛阳理工学院. 2009-12. ISSN 1674-5035. 
  • 陈灵海. 唐代改元小考 浙江学刊2012年第3期.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2-05. ISSN 1003-420X. 
  • 吴超. 「永新」年號使用時間考 西夏研究2013年第2期. 宁夏社会科学院. 2013-04. ISSN 1674-8077. 
  • 王晓. 唐代年號研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2015-03. 
  • 曹辉. 唐代年號縣名問題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刘海波. 唐代宗改元考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安庆师范大学. 2017-11. ISSN 1003-4730. 
  • 王寿南主编. 中國通史.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20-05. ISBN 9789571130354.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