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兰厅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噶玛兰厅城位于今中华民国台湾省宜兰县宜兰市,是大清福建省台湾道台湾府噶玛兰厅的厅治所在,噶玛兰厅改制为宜兰县后改称宜兰县城,因周围曾环种九芎树,又有九芎城之称[1]。城池范围大致是现在宜兰市旧城北路、旧城东路、旧城南路、旧城西路所围成的区域[2]

沿革

今宜兰地区原为原住民噶玛兰族居住地,故旧称“蛤仔难”或“噶玛兰(kbalan)”,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时漳州人吴沙开始率众进入噶玛兰移民,初时遭遇噶玛兰族反抗,到了嘉庆元年(1796年)后,汉人移民势力才稳定下来[1][3],建立聚落头围[4]。在这之后,汉人逐渐建立了二围、三围、四围等聚落,最后在嘉庆七年(1802年)建立五围。泉州人蔡牵在嘉庆十一、十二年(1806、1807年)进入噶玛兰地区,引发漳泉械斗,最后漳州人控制浊水溪(今兰阳溪)以北,泉州人则迁居溪南(今罗东一带)[3]

嘉庆十五年(1810年),闽浙总督方维甸因漳泉械斗而来台巡视时,原住民噶玛兰族头目包阿里与汉人何绘于艋舺上呈户口清册,请求将噶玛兰纳入清朝版图,方维甸遂上奏折请求“设官经理”,并派台湾府知府杨廷理与巡检胡桂前往勘察,最后在嘉庆十七年(1812年)时设噶玛兰厅[5][1]

而在正式设厅之前,杨廷理已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选定五围建城,城是夯土城,外围种有九芎树,而在建城时因为当地民宅为座西朝东,故衙署也设计座西朝东,但因堪舆家梁章读的建议,认为衙署朝东会使民刁俗悍,故改为座北朝南[1][3]。两年后(1812年)通判翟淦上任,又种植莿竹环城,并挖护城壕,于四座城门设吊桥[1]。嘉庆廿四年(1819年),通判高大镛在四城门上增建城楼[2]。据《台湾采访册》的记载,工程是从该年四月十八日到八月初十(1819年5月11日到9月28日),工料银共612两8钱2厘5毫[6]。。而后同治七年(1868年)通判丁承禧重修城墙[2]。光绪十八年(1892年)知县萧赞廷重修城门,为宜兰县城最后一次整修[6]。根据《申报》报导[注 1],工程时间约为两个月,工料银共941两4钱5分3厘9毫9丝9忽(由盐务款暂行支出)[6]

日治时期大正二年(1913年)市街改正[7][8],城门与城墙拆除,城垣处改为道路,护城壕改为八千代川(流经南门、东门、小东门[6]),而八千代川则在二次大战后改为下水道[1]。不过小东门到北门这一段城墙,在昭和九年(1934年)时还可见于地图资料上[6]

建筑

噶玛兰厅城为土城,设有四座主要城门,分别名为震平[注 2]、离顺[注 3]、兑安[注 4]与坎兴[注 5],后来另于东北角增设小东门,名为迎春,又称“城门孔、“狗洞””[注 6][2][7][6]。城内空间则以西北部为商业中心,东北部为衙署等公共建筑所在,南门一带则是武营[1]

小东门的存在与否,因为《噶玛兰志略》、《噶玛兰厅志》并未记载,一度引发争议[6]。陈进传〈清代噶玛兰城之兴建(下)〉采访耆老说法,表示该城有小东门[注 7][6]。而有些人则认为清代方志、日治时期地图并未记载此城门,怀疑是水圳“小档门”讹传成“小东门”[6]。黄文瀚〈宜兰旧城小东门考〉一文则认为小东门可能是在光绪年间重修时所兴建,又可能是因为形制较小无城楼而被略去[注 8],此外并指出日治时期文献指出日人曾在宜兰城设有“东北哨”,且有“小东门口街”的地名存在,可佐证小东门确实存在[6]

城内西北部是商业区,附近有“船仔头”、“掩空头”两个码头[6]。西南部的西关庙一带有商店街,但大半区域属于武营,禁止闲杂人等出没而未开发[6]。东南部有孔庙、节孝祠等设施,但同时散布许多农田[6]。东北部则是县衙所在地,也是许多仕绅宅邸所在地[注 9],城外有“下渡头”[6]

文物

城墙与城门拆除后,据说城门门额被弃置,后来在兴建宜兰县议会时发现西门兑安门与北门坎兴门的门额,随后将之安置在议会南边的墙壁上[7][8]。而陈长城〈漫谈宜兰古城门〉[注 10]一文的说法是城持拆除后,城基础石被拿去当水沟建材,门额则在公园内展览[6]。二次大战后,公园内石碑遭窃,后来修建议会时,当时的文献课长卢世标建议将幸存的“兑安门”与“坎兴门”门额安置于议会墙上,以免再被偷走[6]

之后门额又因故送往宜兰县文化局典藏再由宜兰市公所领回,安置在宜兰市立图书馆[7][8]。后来因为兑安门门额展示于户外,不利于保存,遂在2020年1月2日迁移到图书馆内保存[7][8]

平安顺兴

“平安顺兴”四字来自于宜兰四座主要城门名称的中间字,被用为宜兰市民的吉祥问候语[9]。一说早期民众进城时,会用“要去平安顺兴城”当作是通关密语[9]

注释

  1. ^ 1892年8月22日(光绪十八年7月1日)
  2. ^ 东门,在今旧城东路与新民路口[7]
  3. ^ 南门,今旧城南路、中山路与神农路口[7]
  4. ^ 西门,今旧城西路与文昌路口[7]
  5. ^ 北门,今旧城北路与中山路口[7]
  6. ^ 今旧城北路、旧城东路、小东路与圣后街口[7]。其用途一说是官眷逃离用[2],一说是方便民众夜间进出[7]。小东门的规模很小,人牵牛经过无法并行,必须要依前一后才能通过[6]。基本随时都开放着,设有“更夫”看守[6]
  7. ^ 该文章发表于1988年的《民俗曲艺》56期,访问耆老萧阿呆、欧旺灶[6]
  8. ^ 该文举《凤山采访册》为例,凤山县新城虽有六门,但该书写法是“建四门,分为六座”[6]
  9. ^ 例如游氏家庙立雪堂、杨士芳进士第、黄缵绪旧大厝等等[6]
  10. ^ 发表于《兰阳》第20期(1979年)。

参考来源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张志远. 台灣的古城.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7年9月: 168-171页. ISBN 978-986-6731-00-6. 
  2. ^ 2.0 2.1 2.2 2.3 2.4 戴震宇. 台灣的城門與砲台.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1年7月: 51页. ISBN 957-30493-3-3. 
  3. ^ 3.0 3.1 3.2 周郁森. 《清代臺灣城牆興築之研究》. 国立成功大学. 2003年1月: 26-27、78页. 
  4. ^ 吉申君. 《清代防禦性城市之建城原則》. 国立成功大学. 2008年1月: 41页. 
  5. ^ 黄于玲. 從清代邊域統治理論看噶瑪蘭廳之設治 (PDF). 2007年9月: 11页 [2012-03-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黄文瀚. 〈宜蘭舊城小東門考〉. 《台湾文献》. 2019-09, 70 (3): 37-86.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Annie Hao. 〈流傳百年「兌安門」石門額,今日遷徙!〉. HI 宜兰. 2020-01-02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8. ^ 8.0 8.1 8.2 8.3 陈木隆. 〈宜蘭城「兌安門」石門額 遷置市立圖書館內保存〉. 台湾好新闻. 2020-01-02. 
  9. ^ 9.0 9.1 张议晨. 〈平安順興 源自宜蘭四座古城門〉. 自由时报. 2019-06-17.